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好了,夏晓兰一定将他当成了贪图富贵的小人。
陈庆的脸色白的很,夏晓兰这样想也没错,他和韩瑾在一起后的确走了捷径。
没有韩瑾家出力,这个公费留学的名额落不到他头上……想公费出国的人能排长队,陈庆哪怕是专业成绩前几,毫无背景,他是出不了国的。
可他出国,本来是想靠一个人更近。
现在被看见了如此不堪的形象,那岂不是离她更远了?
陈庆的嘴里都是苦涩:
“我知道了,谢谢你晓兰,到美国的途中给你添麻烦了。”
夏晓兰说的没错,他到今天都还摇摆不定,韩瑾又不是木头人,肯定能感受到。
难怪韩瑾总抓着晓兰不放。
现在和韩瑾处不好关系,他就没办法专心学业,如果在纽约大学商学院学无所成,他一个农民的儿子,又拿什么和那些家世出众的天之骄子比?
看他摇摇晃晃,仿佛大受打击,夏晓兰又有点可怜他:
“你没事吧?美国不比国内,你也保重自己!”
夏晓兰也没富裕到要到处资助别人,陈庆可是公费留学,国家包揽了学费、住宿和生活费,他顶多有些不在资助范围内的个人花销。
有钱就多花,没钱就少花,其他留学生是怎么生活的,陈庆就怎么生活呗。
若是在美国钱不够用,这钱应该由陈家补贴,或者陈庆想办法开源节流。
夏晓兰是谁?
她今天敢发发善心,明天被人家女朋友韩瑾打上门来指着鼻子骂都是活该!
夏晓兰逛了逛商店,给自己添了几件衣物,大学里大家都穿的很简单,丹尼那群人非常注重形象管理,建筑专业的同学就很随意,牛仔裤+格子衬衣简直是标配,外面加一件外套,进了教室就脱掉!
夏晓兰也按这种搭配买,随意舒服还不费心。
因为她住在温家,还给温教授和胡瑛挑了点东西。
不知道温曼妮喜欢什么,她买了两盆小绿植。
一直逛到六点半,她才打车去律所,到了地方还不到七点。
温曼妮仍然没有下班。
又忙了半个小时,温曼妮才走出办公室:
“抱歉,你等了很久?还没有吃晚饭吧,我带你去餐厅。”
今天她加班的时间已经够短了。
夏晓兰把手里的袋子提高,“我买了点吃的。”
那就不用去餐厅了。
“亲爱的,你真贴心!”
下班的温曼妮比上班时要柔和,夏晓兰将东西寄存在楼下,温曼妮笑她是不是把商店搬空,看见夏晓兰买的绿植又很高兴。
礼物不贵,收礼的人不会有负担,温曼妮高兴的原因是夏晓兰学的很快,这举动是开始融入美国生活,没有再拿华国的那套来交际:
“你就应该这样!”
温曼妮和丈夫克劳斯并没有住在郊区,郊区的房子虽然能买更大,他们却需要花不少时间在上班路上,对温曼妮来说在路上花费太多时间不合算。
她就住在皇后区,华尔街和a&g律所都属于曼哈顿,开车不需要多长时间。
温曼妮的家是高层公寓,纽约华灯初上,家里非常简洁,可能没有小孩的缘故,生活的痕迹很淡……说是家?更像是晚上睡一觉就走的酒店。
夏晓兰送的绿植,被温曼妮摆在柜子上。
柜子上还放着一副抽象画,夏晓兰看半天没看出什么名堂。
“看来我的审美还需要培养。”
别看才1986年,精英们的审美在未来二三十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温曼妮的家在装修方面大量运用了黑白灰三基色,家具也走简洁路线,完完全全就是性冷淡风——她把夏晓兰买的披萨塞到微波炉里,顺手给夏晓兰倒了杯酒:
“我妈妈希望我能和你谈一谈,她怕你忽然到了美国不适应,会被这里的人带坏。但我觉得你是一个挺有自控力的华国女孩,不会自己想不开去接触那些不好的东西,我唯一想和你谈的,是不要在派对上接收别人端来的酒,不要抽别人递的烟……如果你不想第二天醒来,身边躺着一个陌生的男人,你最好有点警惕心!”
就算不小心着了道,碰见掺了料的烟和酒,也不至于一两次就上瘾。
温曼妮还是更担心夏晓兰的人身安全,毕竟她长得如此漂亮,又是让男人很想欺负蹂躏的长相!
在华国,两性关系应该还很保守,温曼妮实在不想过一段时间再头疼怎么安抚一个寻死觅活的小姑娘。
虽然她能免费帮夏晓兰打官司,但这种违背女性意愿,糊里糊涂发生的性关系,别说对华国女孩,就是对性观念开放的美国女孩也是一种伤害!
再开放的女孩,也有在意识清醒的前提下选择性伴侣的权利!
在华国,刘芬都从来没有和夏晓兰谈过这种话题。
华国人羞于谈性。
到了美国,温曼妮才和夏晓兰见两面,就能很坦然说这个。温曼妮不觉得有什么好为难的,如果她避而不谈,等夏晓兰受到了伤害再说吗?
能提前避免的事,为什么不说!
夏晓兰也知道温曼妮是好心,她想了想自己的学业压力:
“我觉得自己参加派对的机会不多,不过我会把你说的话记住的!”
建筑专业这一群书呆子,哪里会办什么派对。
有那时间,不如想想,怎么在大魔王手下活的滋润些。
派对好玩,还是大魔王可怕?
怎么看,天平都是倾向大魔王那边吧!
夏晓兰没想到自己在温曼妮面前说的信誓旦旦,等她离开纽约回了伊萨卡,周二的中午马上收到了派对邀请——还是半官方性质的,以前来美留学的华人学生,按照惯例,要欢迎夏晓兰这群新人。
这个派对,所有在纽约州的华人留学生都会参加。
地点自然是在纽约,时间是周六晚上。
这才是掐着点呢,夏晓兰预约了周六上午路考!
更叫夏晓兰意外的是,宁雪居然来问她什么时间出发。
夏晓兰不禁脱口而出:
“你也要去?!”
【第四卷:美国梦】1360:不像侦探(4更)
“我为什么不去?”
宁雪又补充,“当你遇到麻烦时,能在异国他乡帮助你的,只有你的同胞。”
这话说的没毛病。
只不过夏晓兰一直以为,宁雪完全不会理会这些人际交往。
高岭之花都有合群的一天,夏晓兰自然会意外。
“我周六上午有时,事情顺利的话可以中午出发,这个什么派对,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吗?”
宁雪要比夏晓兰知道的多些,她可能和这边的华人留学生团体一直有联系吧。
“派对的经费都是老人们凑的,新人可以什么都不带,也能自己带点吃的过去,一个披萨,一份烤肉,或者一瓶酒,拎几个水果也行。”
搞得太复杂,那不是在欢迎新人,是给新人增加经济负担呢。
现在出国留学的有没有钱,谁心里没数呀!
宁雪都能参加的聚会,应该没啥乱七八糟的事,夏晓兰也同意和宁雪一起出发。
两人约定了碰头的时间。
知道夏晓兰要去纽约参加留学生聚会,温教授和胡瑛也没反对。
20岁出头的年轻姑娘,指望她不和同龄人玩,不出去参加派对,整天关在家里看书,这是乖吗?
这在美国是孤僻症!
只有不受欢迎,没有朋友的年轻人才会如此生活。
“多认识一些人也行,我和你茅老师当年也是朋友聚会认识的,我们那时候还不叫派对。”
温教授甚至很支持。
同样的文化背景,同样的留学经历,很容易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夏晓兰说在商店买点食物带去,胡瑛还反对:
“这种派对,最好自己亲手烤点蛋糕之类的带过去。”
夏晓兰是真厨艺苦手,只能跟着胡瑛学。
她就给胡瑛打下手而已,已经觉得非常麻烦,周诚打电话来时她还抱怨:
“我为什么要做蛋糕给一群陌生人吃,就算要做,那也是做给你吃,做给我妈吃……”
周诚听得发笑:
“那你先练练手,等将来你回国,我一定要尝尝你的手艺——刚才那句是开玩笑,你可别当真了,能学就学,就当给自己脑子放个假,不过别把自己手给烫了,做蛋糕这种事学不学都没关系。”
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