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个市场若是盖起来,肯定不叫“赛格电子市场”了,杜兆辉若是想拍拍马屁,可以叫“琤荣电子市场”,若想更任性一点,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也行。
杜兆辉舔了舔嘴唇。
这个计划很容易得到鹏城市政府的扶持,这和盖住宅小区不一样,是有利于鹏城市经济发展的。
“制造业呢?”
他已然十分动心,却还没忘记夏晓兰说的另一条路子。
夏晓兰指了指那些已经修建好,或者正在修建的厂房。
“这些都是制造业。它们是产品的源头,做房地产很暴利,制造业相比起来更难一些,但只要你选对了方向,它可以长长久久的发展壮大。”
看杜兆辉要制造什么了。
生产点音响、录音机?
还是踏足通讯领域,现在生产寻呼机,以后顺势转为做手机,做智能手机?
或者从电饭煲、电风扇做起,争取霸占电器市场。
这些都是商机,都是能出大佬的行业。
送快递的公司都能上市,夏晓兰觉得也没啥不可能。
但杜兆辉是不是那块料?
她说不好。
她收了杜兆辉1000万港币,那就管未来一年的事,5年后、10年后,杜兆辉自己把生意搞垮了,夏晓兰是无需负责的!
夏晓兰一下给杜兆辉说了两种生意,他真的挺难选。
还不如只告诉他一种,免得他左右摇摆!
“没关系,我人到了美国安顿后会和国内联系,你到时候总该有了决定。未来一年时间,你可以向我咨询生意上的问题,不会再另行收费。”
不是她舍不得将这么好的点子告诉白珍珠和康伟,让自己人去赚钱,而是告诉了他们也没办法。
盖电子市场的事,白珍珠和康伟没那个本钱。
这事还需要政府支持。
白珍珠去和鹏城市政府说,我出一个点子,你们给我批地,给我贷款,让我盖一座电子市场……鹏城市政府又没有失心疯。
杜兆辉提出这个项目就有可行度了。
首先杜兆辉有5000万港币,这钱它没有5000万华币多,但在1986年,港币也算一种外汇啊,华币在国际市场上买不到的东西,港币就能结算。
杜兆辉有5000万港币,有港商身份,还扯着琤荣集团大少爷的大旗,他在鹏城的投资,只要合法合规的,肯定会获得市政府的支持。
夏晓兰想的通透,所以对杜兆辉十分羡慕。
杜兆辉自己还没彻底想明白。
夏晓兰要帮他,他自己也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像夏晓兰说的,他琤荣集团的继承人,他想问题要站到集团发展的高度。
…… 2月14日。
周诚没有出现。
果然不能期待周诚忽然懂了外国人的浪漫,还给她制造惊喜,过一过国外的情人节。
2月15号,夏晓兰要和其他人交换生汇合,一起前往美国。
她这一去就要去一年,又是当交换生这种积极正面的事,能抽出空来送夏晓兰的,都来送她。
刘芬想哭,又怕哭了让夏晓兰在国外都牵挂,强忍着眼泪。
刘勇和李凤梅是从豫南匆匆赶回来的,还带着儿子刘子涛。
新学期,刘子涛就要在鹏城上学了。
对他来说,商都到鹏城已经是非常远的距离,坐火车的话,睡醒好几次都没到,坐飞机也要好久。他拉着夏晓兰的手:
“晓兰姐,从这里到美国很远吗?”
夏晓兰点头:“很远,在飞机上吃饱了睡一觉醒来发现都还没到,要飞过海洋。”
汤宏恩话不多,只让夏晓兰放心出国。
“家里都有我照看着。”
“谢谢您。”
有汤宏恩在,没谁会随便欺负她家里人。
过关之前,所有交换生都汇合了,夏晓兰看见了老熟人陈庆,他赫然也在交换生行列中。陈庆根本没有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显然是从别的途径入选。
这也不奇怪,要去美国的就有20多个人,可不全是当初闯进决赛的选手,无非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呗!
陈庆身边站着一个女生,冲着夏晓兰微笑。
夏晓兰也识趣没有对陈庆表现的特别热情。
终于,到了要过关的时候,夏晓兰到处张望,周诚会出现吗?
——偶像剧里,才会那样演吧!
【第四卷:美国梦】1338:美国梦(4更)
车轮不小心陷进路面的坑里,车身颠簸了一下。
夏晓兰的右手一下摔到了车窗上,手表咔的磕了一下。
“夏同学,你没事吧?”
夏晓兰手腕有点痛,动了动手应该没伤到骨头。
“没事,只是个意外。”
她低头一看,手表的表壳磕出了裂痕。
夏晓兰是真惊讶,她在华清念书当然要低调,手上戴的是普通的国产表。在80年代,国产表的质量非常过硬,像这样磕了一下就把表壳给磕出裂纹也是罕见。
“夏同学,你是不是不舒服?你的脸色不太好。”
夏晓兰被别人提醒,才往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她的确是脸色苍白,额上还有细密的汗珠。她刚才一上车,想着国内的各种人和事,竟不知不觉睡着了。
一阵心悸,那种令人窒息的难受,让夏晓兰猛然惊醒。
就是一时片刻,她竟似做了一场噩梦,精神压力非常大,自然表现在脸上。
关心夏晓兰不是别人,正是和陈庆看起来亲密的女生。
女生和陈庆同一个学校,不仅是陈庆的同学,也是他正在交往中的女朋友。
陈庆能出国,夏晓兰本来就挺意外。
不过个人有个人的运道,陈庆没参加英语竞赛,不代表他在学校表现不好。之前就连放假都没回老家,在跟着学校的教授做什么项目。
可能顾及女朋友在场,入关时陈庆对夏晓兰并不太热情。
入境香港后,他女朋友倒是对夏晓兰很热情。
拉着陈庆要和夏晓兰同车,一上车还喜欢问东问西,夏晓兰不想和一个不熟悉的人说那么多话,很多还涉及到了她的隐私,所以才闭上眼假寐。
哪知居然就睡了过去。
再醒来,就是的士一下颠簸,磕坏了她手表。
夏晓兰也觉得挺晦气。
偏偏陈庆的女朋友韩瑾很关心她,夏晓兰继续睡也不是,醒着更烦。
“好了,你没见晓兰不太舒服,你就不能安静待一会儿,让晓兰休息下吗?”
陈庆大概也受不了这诡异的气氛,终于出声制止。
韩瑾娇嗔道:“你和夏同学不是好朋友吗?我想着以后大家都在美国念书,只是想多关心她一下啦!”
夏晓兰咳了一声:
“我和陈庆就是一个村子考出来的,我小时候在别的地方生活,高考前一年才搬回村子,和陈庆也不是特别熟。”
夏晓兰是替陈庆着想。
醋坛子打翻了总归是不美好,她嘴上吃点亏不算啥。
何况朋友之间本来就该有界限,她和陈庆是老乡,是朋友,考上大学后却生疏了不少。
就算没有生疏,一个合格的朋友就该能分轻重,陈庆和女朋友的关系,必须得比和她亲密。朋友可能只占人生中的一小段时光,陈庆和女朋友一起出国,很容易修成正果,那是陈庆的人生伴侣,夏晓兰能比吗?
陈庆眼里闪过一丝难堪。
他并不愿意如此冷淡,但若表现出热情,恐怕情况更难收场。
他只能说服自己往后时间还长呢,他如今也没什么本事,何必在夏晓兰面前刻意表现?
包括韩瑾,她平常并不是这样的人,今天也有点刻意找别扭。
是没有安全感吧?
陈庆能理解。
一边是夏晓兰,一边是韩瑾,陈庆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夏晓兰的识趣,大概让韩瑾高兴舒心,她总算不再刻意找夏晓兰拉家常了。
一直到香港机场,上了飞机,又至东京落地,韩瑾都没有再和夏晓兰说过话,反倒是很热情和其他交换生交谈。
大家要去的学校各不相同,韩瑾却让大家安顿下来后相互多联系。
她的提议,得到了教育部领队的赞同:
“出门在外多有不便,美国的环境和国内不一样,你们到了美国就能感受到,都是一起出去的优秀学生,到了国外一定要相互照应。”
1986年的华国还不能像后世一样坦然的称自己是“大国崛起”。
国家的实力不强,华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