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好莱坞名媛-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梅隆导演对电影的执着是很让人佩服的,至少我不太可能因为纸巾上少印了几个字就多花几十万去重制。”
  这是一个早就被报道过的小故事,几乎所有《泰坦尼克号》的粉丝都知道这点。诺兰也不例外,他笑了笑:“我想我不会这么做。”
  “是呀,所以我比不上他。”莱拉笑了笑。
  诺兰却皱皱眉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这种认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你觉得有多少观众会认真地去看纸巾上有没有印字,又印了什么字呢?他能这么拍是因为有人在支持,一般新人导演很难获得这样的支持。我觉得他的路不适合其他人走。”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那么浪费,前提得是你能让投资人对你放心,任由你去挥霍。新人导演找到投资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尽情地精雕细琢根本不可能。就算是她,拥有着那么多钱,不也没在那些地方斤斤计较吗?
  莱拉耸耸肩:“你说的没错,或许等我能理解他想法的时候,就是我破掉他票房记录的时候吧。”
  “一定会的!即使你不去理解,我相信那一天也很快就会到来!”
  诺兰说的比莱拉还有信心,她都不知道这么强大的信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谢啦。”莱拉笑着接受了他的夸奖:“记得斯皮尔伯格导演在12月份还有部电影要上映?”
  “是的,《慕尼黑惨案》。听说开拍日正好是《世界大战》的首映日。”
  一般那些比较出名导演的作品都会让其他导演们特别关注,诺兰可能不会知道一个科幻片导演的作品什么时候会上映,但却绝对会清楚顶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新电影是什么。
  不只是导演们,可以说整个好莱坞电影圈都会比较关注大导演们的动向。一般默认的是大导演们的作品放得不要太接近,撞在一起打得你死我活就没意思了。要不是莱拉为了那个赌约,她也不会那么突然地就将指环王的档期加到那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莱拉记得这部电影,但仅仅是知道名字,对电影却没有去看的兴趣。老实说她并不喜欢看这类电影,光看名字就会觉得很压抑。
  斯皮尔伯格以前还有一部经典的《辛特勒的名单》,她也曾因为是部好评比较多的作品而去研究。结果就是每看一次都好像心脏被翻来覆去拧来拧去了似的,让她心情很久都没有转好。这也是她为什么更喜欢商业片,而不是那一类的影片。
  《慕尼黑惨案》是纪实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复仇。这类影片的特点就是拿奖很容易,但票房高不到哪去。用影评人的话就是叫好不叫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没多少人可以把所谓“有内涵、有灵魂”的影片拍出商业片的票房来。
  “说到12月将的电影,还有两部我也挺感兴趣的。”莱拉算了算时间,可不正是挤到一块去的三部电影吗?
  诺兰了然:“你是指李安导演的《断背山》和彼得·杰克逊导演《金刚》?”
  “没错。”听到彼得·杰克逊这个名字时,莱拉难得地尴尬了一下。因为如果不是她的出现,这位导演早在2001年就把《指环王三部曲》给拍出来了,并凭借这个系列拿到了令人羡慕的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奖项。
  “李安导演的拍摄手法很唯美,我相信借助他的镜头会让这部电影的主题升华。”
  诺兰难得开了句玩笑:“是因为你们的电影一样被抵制的关系,才让你对他的电影感兴趣吗?”
  莱拉被逗笑了:“可能是吧。不过他比我遇到的情况要麻烦多了。”一个是书粉被有心之人利用的抵制,一个是因为观念不合的抵制,两者相比起来后者的形势可要严峻得多了。
  “能被这么抵制一次,好像也挺不错的。”如果能靠一部电影就改变一个备受歧视的团体的命运,似乎也很不错。电影人希望做的,不就是利用电影来改变这个世界,进化这个世界吗?
  诺兰突然露出一个向往的表情,让莱拉在吃惊之余想起古代东方的言官向往被打廷杖的事来。难道他这么一个不谙世事的人也想“名留青史”一下?


第779章 主动邀请

  或许是看到她古怪的眼神,诺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觉得自己似乎破坏了自己的形象,所以干咳一声就改变了话题。
  “这次杰克逊导演重拍《金刚》,据说投资了两亿多美金。”
  “是啊,需要的特效部分会比较多,花的钱多也是没办法的事。”莱拉想起前世这部作品全球收了大概5亿5000万不到的票房,堪堪算是保本,并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至少和他所打造的《指环王》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也有人提出是不是低估了这部电影,但最终的票房就在那里,硬是要扯一些其他东西就没意思了。
  诺兰摇了摇头:“赶在圣诞档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同期的影片在票房上没有竞争力吧。”
  莱拉点点头。无论是《慕尼黑惨案》还是《断背山》,虽然都是知名大导演的作品,在票房上肯定不可能给《金刚》带来多大的压力。而除去这两位大导演的电影外,其他的电影暂时还看不出哪部拥有和《金刚》相拼的实力。
  “还是一个宣传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前期的宣传做的不好,除了我们这些关注电影圈的人和喜欢看电影的影迷外,还有多少人知道有这么部电影要上映了?”
  一直以来她对宣传这块就非常重视,所以才会每次电影上映前都用一些手段来让各家媒体兴奋一下,好帮自己这边打个广告。
  在她看来,像《金刚》这样砸下了两亿多美元的电影,真是花多少钱宣传都不为过。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光把种子丢在地里,什么都不闻不问,就凭它自己生长又能长成什么样子?
  按照好莱坞的惯例,宣传费用一般占拍摄成本的一半。也就是说两亿的投资至少需要再砸下一亿来宣传,才是最合理的。
  但不知道是不是投资花了太多钱的关系,《金刚》的宣传费用不知道削减成什么样子了,至少莱拉没看到这个规格大片应有的宣传攻势。
  “大概是投资方不愿意再往里面砸钱了吧?”诺兰想起以前经历过的遭遇,苦笑着摇摇头:“不是每个导演都有卡梅隆那样的号召力,能让投资商不顾一切地往里面砸钱。”
  莱拉沉默了。
  确实,投资商拼命地想要在投资更少的情况下取得更多的利润,而导演则更关注电影本身的质量。有些东西钱砸少了就拍不好,拍不好就获得不了观众的认同,观众都不认同了还能指望他们说好话吗?一旦差的口碑流传出去,别说获得利润了,能保本已经是万幸。
  这是一个死循环,偏偏很多人对这条视而不见。
  其实投资商也觉得“宝宝心里苦”,他们的钱不是大风吹来的,能节省一点是一点,万一电影拍砸了怎么办?他们却忘了,如果拍不好,那才会更有拍砸的可能。
  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靠导演的能力在其中运作,至于是好是差,就需要观众去做评判了。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导演拍不好,而是制约的地方太多。
  举个例子来说吧,莱拉本身血淋淋的例子。她前世拍过的那部唯一的电影,钱就那么多,演员是投资人的七大姑八大姨,所有人几乎都是关系户来着。
  =不想用那些人?你可以有多远滚多远了,老子有钱还怕找不到愿意拍的?
  那种情况下莱拉只能选择屈服,她想的是只要她能拍电影,那么一切难题都可以挨过去。事实上她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低估那些“业余演员”们作死的程度。
  即使是前世她教导演员的能力都没有将那些人教成真正的演员,不是拍摄的时候状况百出,就是胡乱给自己加戏。唯一的好消息是经过她的剪辑,那些拍出来的画面竟然勉强能看。
  可惜演员太差,她又没有能完全控制住剧组的能力。那些人仗着自己是投资人的亲戚,根本不听她的指挥。所以哪怕她是神一样的剪辑手法,遇到那样的烂演员最终也没得到什么好结果。结果就是……她重生了。
  看来上天也觉得她拍出了那样的东西实在太可怜,才会给了她一段新的人生吧?
  诺兰走后,莱拉盯着手机发了会呆,然后按下了罗伊的号码。电话刚通,她就想起他这会应该还在剧组,正要挂上电话时,对面竟然接通了。
  “嗨,亲爱的。”罗伊微微有些喘息的声音从对面传了过来。
  “正在忙吗?如果忙的话我换个时间再打也行。”
  换成其他女人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