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小灰雀)-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就是对黄大,也只是偷偷的笑一笑,黄大在水军大营还是挺得人心的,虽然是成天的板着一张脸,但和他相处时间长的兵士都知道其实黄将军很和善。

    事实上,估计整个东治港的军民全都得到了通知,不得张扬黄将军回到港口之事,因此虽然发生了昨天黄大的到来而引起的轰动,但现在楞就是没人和黄大打招呼,仿佛昨天来的不是他们心目中的黄将军,而是他们认错了人似的。

    王霖泊一边走一边心中感叹:建安侯宽厚待民的法子就是灵,这要换了他以前来建州水军之前,当地的百姓哪有这么听话,现在是只消得吩咐一声下去,就都很配合;要是以前,不要说吩咐下去,就是你派了兵士气在街上巡逻,也别想让消息捂得这么严实,百姓们明着是配合你,可私底下却总是议论纷纷,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的,消息很快就走露了。看看现在,百姓们没有一个人会议论的,据说有的渔民回家后也是守口如瓶,连妻子父母都不肯透露半句的。

    在营中行走的当间,王况也让王霖泊去把图虎他们叫了过来,一起去船厂看看,在王况的计划里,图虎及他们将要到来的族中青壮,那是要担负起观察兵的角色的,那么,就要让大楼船能很好的适应图虎他们的职责,让图虎他们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常年在海上锻炼出来的本事,从而提高大楼船行船中的安全系数,比如说提前发现暴风雨的来临,发现前方的海水深浅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整个船队的安危大问题,马虎不得的。

    看到图虎,徐国绪又记起王况说的他们那很是神奇的捕鱼技艺了,一路上唠叨个不停,提醒图虎等下别忘了下海去捉几条鱼上来,由不得他不惦记着,连二郎都觉得神奇的技艺呢,那就必定是神奇的了,而且还是匪夷所思的技艺。

    图虎就在路上去了路边的灌木丛里搜了一番,很快就回转了,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条细细的树枝,树枝顶上的分杈被他折掉只剩了两个,树杈上缠绕着一层的蜘蛛网,网上还沾着一小片绿绿的嫩叶子,徐国绪就笑:“就蜘蛛网就成?还用得着去寻么,呆会船厂里面必定多的是,某也去缠个来。”

    “蜘蛛网与蜘蛛网各有不同,并不是只要蜘蛛网就都能用的。”这一点王况倒是明白,想要捕鱼,就得寻那粘力强的新鲜蜘蛛网,而且还要找那种入水后不会失了粘性的才行,有的蜘蛛的粘性是靠其分泌的粘液,有的则是在吐丝的时候,蜘蛛丝就如同弹簧一样的一圈一圈缠绕着,在有动物碰到的时候,这些原本收缩的蜘蛛网就会如同一张弹力大网,猎物越挣扎就缠得越紧,而有的呢,则是二者兼顾,因此选蜘蛛网也是一门学问,西南地区就有几个部族,不用纺织,就专门去收集特定的蜘蛛网,层层迭压后制成衣服来穿,倒也是东暖夏凉的。

    听王况这么说,徐国绪只好作罢,他也只是好奇,并不是真心要去学那技艺,既然都这么说了,想必那寻蜘蛛网定是关键之一,这可是图家一族安身立命的本事,不好过多的探问。

    还没进到船厂,就听得从那高高的围墙另一侧传来齐声的号子:“大家齐上阵啰么,嘿哟!加紧干啰么,嘿哟!早造大船啰么,嘿哟!出海杀敌立新功啰喂,嘿哟!……”

    如此唱完一段,又接着从头来唱,基本都是一个人在喊前一句,然后众人齐齐喊一声“嘿哟!”,领号子的人也变换着的,从王况他们听到号子声起,一直到王况他们通过层层守卫到了船坞,这中间喊了有五六遍的号子,领头的都是不同的人。而且,并不是一队人在唱着,而是分了几伙人,这边唱完,那边就马上接着唱,王况恍惚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刚上大学那会,军训赛歌时候的情形,也是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

    走近了看,却是几队人正扛着几根一人都合抱了不过来的长长圆木料正往眼前那艘外形上看已经是成型了的大楼船上送,这圆料想来应该就是桅杆或者说是舵辕之类的用途了,一根大木料,少说也有上千斤重,但扛的人却是不多,王况数了数,差不多十个人左右一队,等于是一人就要负担上百斤,但眼前的这些人的脸上,兵马没有那种受苦受累的表情,不少人甚至是边喊号子边微笑着,眼睛坚定的望着他们跟前的大楼船,仿佛那楼船就是他们的儿女一般,这是王况的感觉。

    徐国绪呆呆的看着眼前那足足比建安的钟楼还要高出不少的庞然大物,已经是迈不开步子了,眼里满是泪花,嘴里喃喃自语:“这便是大楼船了?这便是大楼船了?”他不是没见过楼船,但那是大江里的楼船,如果按王况的分类法,大江里的楼船以前是可以叫大楼船,但现在只能算是中等楼船,包括之前他们在港口上看到的正在筹备物资准备几日后《》往建东去的楼船,都是中等楼船,远不能和眼前的这艘相比。

    王况也是很震撼的,这让他第一次真正的认识到了古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曾经有某个西蛮子说什么汉字的方块字影响了华人的创造力,在王况看来简直就是放屁都不如,西方确实是后来居上,可也不过一两百年的事而已,但符号文字却是早就发明了出来,难道说,西方的字是后面一两百年才发明出来的?难道说之前他们就一个字都不识?难道说几千年来华夏文明和科技远远领先于世界,整个华夏的科技成果占了世界九成以上都是假的?先不说其他,是谁第一个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是谁第一个记录了新星爆发?是谁发明了纸币?是谁发明了瓷器?是谁发明了造纸术?是谁第一个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

    “某记得,当初那几个老船匠和某讨论的时候,没说过要造这么大的楼船啊?”就算是大楼船,也早已经超越了王况的期待,这比他想象中的大楼船还要大上差不多两成左右,如果建造楼船的材料不是用的木料而是用的钢铁的话,王况丝毫不怀疑,眼前的楼船绝对可以步入万吨级的行列里去,只是因为木船的承载量有限,有那么大的空间,但在载重量上却不能和同等大小的钢铁船相比。

    “这也是在接到朝廷诏书说要造能耐得住出海十年的大楼船后,那些老船匠们才开始筹划说造更大的楼船的,他们说海上风浪巨大,惟有船越大,才越安全。不过刚开始可没这么大,他们只是在一直的试,一艘比一艘大,这也多亏了建安侯你当初对楼船压舱的改进,加上后来他们又将整个楼船各个功能部位又重新的演算排列过的原因,不过,可惜了,眼前的这艘,据老匠人们的估算,应该已经是极限了,不能再造更大的了,这艘下水后,还要试航一两个月,如果没问题,那么接下来所造的就都将按此例来造。”王霖泊半是自豪,半是惋惜。

    除了那些喊着号子扛大料的工匠外,船坞四周的工棚里还有不少工匠在忙碌着,有的在刨板,有的在雕花,有的在刷桐油,有的在搓麻绳,基本上都是按工种各自凑一块干着,但在人群中却没见到那几个老船匠的身影,王霖泊见王况眼睛在四下里寻找,知道他要找那些老工匠,就道:“几个老人家都在船上呢,他们每到关键时刻,总要亲自盯着,某也曾几番的喊他们歇息下来,但他们就是不肯,说得多了,他们还要冲某吹胡子瞪眼的,某也就只好不再说了,由着他们去,只能是多派几个兵士看着他们,不让他们干重活。”

    王况这就迈步上船,转头却见徐国绪还是傻呆呆的站那,嘴里是念念有词的动个不停,就回身拉了他一把:“这就傻了?你上了船后,估计都迈不开步了。”徐国绪被王况一拉回过了神,却马上又被王况的话给惊了,拔起腿就往船上冲。

    “迈不开步就迈不开步罢,总比以后见到楼船被人笑话某没见过世面强。”远远的,徐国绪就只丢下这一句话,一忽儿工夫就跑了个没影。

    “依某看,恐怕以后再也没人能造出比这更大的船了。”黄大别看脸上没什么表情,而且他也是在以前的大楼船上呆过不短时间的,也被眼前的庞然大物震动了,他转头对着王况,既像是询问,又像是在下定论,只是语气没那么肯定。

    “谁知道呢?说不定,过上个几百上千年,我们人也能在天上飞也不一定。”王况不置可否,震惊归震惊,但要和航母比起来,眼前的船还是太小,王况震惊的并不是船的大,而是震惊于全木料的船竟然也能造到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