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小灰雀)-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哼,没奈何,王况只好装做清了清嗓子,脑子却是飞快的运转了起来,所谓急中生智,大抵都是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人脑的潜力果然不是盖的,就这一两息的工夫,王况脑子里已经是过山车一般的走了一遍,眼角瞟到殿中一角的梳妆台上的反光,突然灵光一闪,有了,一举两得

    “是这样的,某家侄儿,名晟,今年刚过三岁,前些时日,况托人从池州买了面一尺来方的大铜鉴,就安放在晟儿房内,原本是家中老人说给小孩房内安面镜子能阻挠邪物的,谁曾想,镜子刚安放的头天,刚学会走路的晟儿边跑到镜子前面,默默的站着,两眼紧闭,一两息工夫后又睁眼向镜子里偷偷的瞄一眼,然后又闭上,然后又偷瞄一眼,如此反复。恰好给嫂嫂瞧见,嫂嫂就问:‘晟儿在瞧什么呢?’,皇后您猜,晟儿如何作答?”

    “哦?如何作答呢?”长孙皇后想了一会儿,也是想不出一个三岁的孩子,会怎么回答的,自己的几个儿nv,如今都已经长大,而且平时多是由宫中的老妈子带得多的,自己反而带得少,因此也是好奇。

    “晟儿当时却是连连对嫂嫂摆手道:‘莫吵,莫吵,晟儿在呼呼呢,想看看晟儿自己呼呼时候的样子是怎么样的’。”这是后世的一个笑话,王况恰是在穿越前一刻在手机上看到的,因此印象比较深刻,刚才一眼瞄到镜子,就想了起来,后世孩童接触的事物之多,远不是这个时候的孩童甚至大人能比得上的,因此,这个时候的孩童,绝对不可能出现如此的情况出来。

    而真实的王晟,也没有如此过,小王晟现在还只知道整天的粘着陈丫儿,只有三白去找他玩的时候,他才能丢下他**一会的功夫,这也正是王况此次没带三白来的原因之一。

    王况讲这个笑话,又套到小王晟的头上,也是有目的的,不图什么大的,只要长孙皇后和武媚娘能记住了王晟的名字,知道有这么个人就行,那么王况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有多少人想要让皇帝听到名字而不得呢,自己眼下既然有如此的好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王况敢打包票,眼前的这两个nv人,一定会将自己所将的笑话说给李世民听,如果李世民还能和真实历史一样,再活十年的话,十年后的王晟,已经是十三岁了,是可以扬名了。而依据王况的推断,现在长孙皇后活得好好的,那么李世民绝对只会更晚翘了,而绝不会提早去见他老爹的,李世民原本只能再活十年,那有部分的原因是因为长孙皇后去世给他带来的悲伤所致,现在这个因素已经消除了,李世民还不能多活两年,那才真真见鬼了呢。

    只要现在李世民听到过小王晟的名字,等到再过几年,再给王晟造点势,两三年来这么一下,不断的加深李世民对小王晟的印象,把他脑子里的那道划痕不断的加以巩固起来,那么以后小王晟的发达速度绝对比自己还快许多。

    可别忘了,眼前还有这个将来可能成为一代nv皇的武媚娘在,虽然眼下的历史已经变了轨迹,而且王况也在做着不让武媚娘有机会的努力,王冼和李治接近就是其中的一步棋,就是要通过王冼让李治的眼界开阔起来,从而间接的消除日后他对武媚娘的i恋。

    但是王况可没那么大的把握让武媚娘没了机会,或许,和那些yy文里,猪脚或是收了杨yu环或是收了武媚娘一样的收了她?王况不敢想象,自己一个小县伯,可还没达到那些人物的高度,那些猪脚之所以能收了,大多都是有一身的才名,是属于绝对的才子,而且还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而自己呢?文不能文,武不能武,长得么,不算难看,但和英俊两个字肯定是沾不了多大的边。再说了,说难听点,自己在世人眼中,还是属于匠官的范畴的,就是成就么。也还只是个正五品上的辅国县伯而已,远不能和那些人年纪轻轻就立下了如山一般的功劳相比。或许只有把辅国两个字改成了开国,那才算真正进入了高层,属于正四品上的爵。而且在注重文采的现时背景下,自己还是现实点,不要做此yy罢。

    假如武媚娘有朝一日真的登了大宝,那么小王晟的机会,不就是更大么?若是这样,到底是给武媚娘设置障碍呢,还是助她一臂之力?王况突然有点i茫起来。

    “咯咯。”武媚娘又笑了起来,这回是被王况的笑话给逗笑的,她没想到她原本是想故意的再刁难一下王况的,竟然真被他说了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并不是说真的好笑,而是这个笑话将一个孩子的天真活泼活生生的刻画了出来,让人会心一笑,会想起自家或是弟弟妹妹或者是晚辈的趣事来。

    “没想到,二郎聪慧,三郎也是如此,只你们兄弟二人,就羡煞了许多人家,但你王家下一代又是出了个人物,将来你这侄儿前途无量呢。”长孙皇后听完这个小笑话,似乎是想起了自家孩子们年幼时的事情来,颇有感慨,说了这么一句。

    就这一句话,让王况心中大定,这就是许了个前程给王晟了,只要王晟以后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即便是资质一般,那么,长孙皇后的这一句话,就可以保证小王晟日后的前程,至少也能得个有品的散官,如果小王晟能再参加常举,那么其将来的仕途也会少有bo折的。

第三七三章另外的传言

    第三七三章另外的传言

    长孙皇后也是聪明人,从王况说这个笑话的时候特地的将他侄儿的名字说了出来就猜到了王况的用意,给王况这么个许诺,对她而言并不是难事,有多少勋贵子弟顽劣不堪的,不也是凭借着家族势力而得了封赏。,就说自家侄儿长孙冲不也是因为是的侄儿而在没有任何功名的情况下,出任了宗正少卿么。

    可能对寻常百姓而言,不要说入品官,就是流外官也是极其的难以到手,但对世家豪门来说,却又是容易至极,小官小吏,不过是这些人眼中如同一双可以随便赠送了出去的鞋子一样,值不了几个钱。不要说这唐时,就是后世红朝,多少太子都是可以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主政一方的?

    是以,给王晟许个出身,对长孙皇后来说,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平常,要是此人可堪造就,那就能有升迁机会,要是不堪造就,也算是对王二郎调理好身体的一个报答吧。

    长孙皇后说完这话,就转了个话题,不再谈论和这笑话有关和王晟有关的事,门,已经向那个三岁小孩子敞开了,能不能进来,进来了能不能走好,那就要靠他了。

    “今日陛下言道二郎进京了,吾一是几年没见二郎了,倒想看看二郎如今出落得模样,二来么,还要让二郎帮着瞧瞧,日后的饮食等等,眼见得这已经入了秋,虽然是几年没再犯病,吾心中还是有些惴惴的,既然二郎来了,就想请二郎帮着瞧瞧。但因吾尚有事情处理,便托了妹妹帮着照应点,见着二郎就截了下来。”长孙皇后的这一席话算是解释了为是由着武媚娘遣了一个没品没级的寺人来找的原因,大概也是在她看来,王况勉强算起来不是外人,又担心因有事而如果王况早出来会让王况久等,故而才安排了武媚娘来接待。

    王况稍微一寻思就捋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心中对武媚娘的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才如此的年纪,便已经深的长孙皇后的信任,看来野史中说她善于心计,将王皇后也算计了的事约摸是真了,那个可怜的王皇后。。等等,王皇后,不会就是太原王家的人罢?此时的王皇后,应该还是个十一二岁的黄毛丫头,倒是要留意一下了,看看太原王家的适龄女子里面,有女郎是当得一个温婉贤淑而且长得漂亮的,嗯,得提前做点功课,如此看来,太原王家,倒也不能太过生疏了。

    “皇后的饮食单子,昨晚小六子便已经递了,依况看,倒也没可增可减的,唯一可以变动的便是,这些年皇后身子好了许多,倒是可是适当的食用些喜欢吃的食物了,不过还是要注意适可而止,遵循循序渐进的法子,开始少吃,慢慢的加,但绝对不可暴饮暴食,且皇后毕竟病根未去,在量上还是要控制些为好。”毕竟“璃”这个字是新得的,王况再是喜欢,也觉得不习惯,他还是喜欢用名自称。昨晚小六子王况要进宫,考虑到王况可能会被问起对皇后病症的看法,就将这些年里长孙皇后常吃的饮食连夜列出了个单子给王况看,据小六子说,这个单子,绝对没的,所有皇后要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