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小灰雀)-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况这边忙着,长安那边也没闲着,李老2要动作了,这是王况的判断,不光是行军饼坊,就是富来商行都收到了朝廷的订单,要赶在秋末之前,生产出足够五万大军半年所需要的罐头和麦芽糖,行军饼的订单则是增加了一倍。

    如果只是作为常年的储备,朝廷应该不会向富来客栈下订单,也不会限定,现在这么做,只有一个可能,最迟在明年开春,就可能是对东北或者对西南用兵。而且最起码是五万以上的兵力。正是本该发的洪水没发,本该地震没地震,使得大唐这两年的粮食满仓,就有了对外用兵的可能,而以李老2好战的性子,在财力窘迫的情况下都要用兵,更别提现在有这么好的基础了。

    王况很是犯难,梅菜的产量还是没上来,豚猪也是不够,只能去周边州县去收,幸好许多人家都有种了萝卜,在梅菜产量不够之前,萝卜叶也可以用来做腌菜,自然,今年供应给朝廷的罐头,就只能是腌菜炒肉罐头为主了。

    不是只有建州得了好处,王况,梅菜干在后世虽然是因梅州而得名,但真正最好吃的梅菜干却是在汀州一带,顶级的梅菜干甚至都不需要泡发,直接加几片肉上锅去蒸就非常的香,肉越肥,香味就越浓,这可能和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有关。因此,汀州的百姓得到了王家的保证,只要他们种梅菜,做梅菜干,王家是有多少就收多少。

    同样的,常州无锡县的民众也从金陵姜家那得到了保证,他们的桃子是有多少就一定收多少,价格有保证,销路有保证,一时无锡民众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来年大种桃树,这些桃子,同样是要送到建安来做罐头用的。

    也因为有人专门种了豚草来卖,建州养豚猪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之前慎家那个远房专门养起了豚猪外,今年又有好几个有点实力的人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了,就是平常人家,以前会养一头两头豚猪的,现在最少养殖数量也翻了两番以上。

    第三三五章 风雨欲来

    第三三五章 风雨欲来

第三三六章 还是收了

    第三三六章 还是收了

    到目前,建州已经不缺耕牛了,连续几年的大力补偿制度,使得建州人对耕牛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地方,再加上这些年大家也都见识到了耕牛和新犁结合起来的威力,这两个一结合起来,使得劳动强度大大的降低,耕地的速度也是加快了很多,以前即便不算上开荒的地,只按一个劳力十亩的永业田来算,光是耕地就要用上半个月的,现在可好,三五天就搞定了。

    对现在的建州人来说,宝贵得很。

    农闲时并没,有需要做的,亲朋好友都能帮衬一二。但到了农忙时,大家都恨不得一天掰成五天十天的用,多一天,就能多种些,季节可不等人呢,因此这时候想请人帮忙是很困难的,你要种?我也要种呢,要不,你家先放放,先来帮我家干,干完了再来帮你?

    这一充裕起来,春天能种的就多了起来,秋收也就能多收不止三五斗了,而是三五十石。于是,收入增加了,尝到了甜头的人家就更家的不遗余力的养牛,现在都不用州衙门出面,一到农闲了,就有不少人家跑到县衙门去开路引,要到外地去买牛。

    才刚夏末,离新一届的天下大比还有三个多月的,建安就开始热闹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前年王况参加大比,得了个之前没有,之后如果王况不再参加也不会再产生的特等奖,去年,唯一没有参加大比的两个道,都在各自的地盘上举办了道内大比,选拔选手参加今年的天下大比。

    这些偏远的地方,因为离建安太远,不如今从建安到长安所花的已经缩短了一半,路也好走了许多,还以为是和以前一样,算着,嗯,走到建安刚好赶上大比,也就提前出发,自然也就提前两个多月到了建安。

    原本以为到了建安,就要白白的浪费掉三个多月的,却没想到,到建安后,建安街道的两边,早就支起了许多的空摊子,供给外地来的客人租用,不光是摊子,就连一应的家什都能从摊子的主家租到。

    于是就有人开始尝试着租下摊位和家什,就地取材,做起了小吃生意来,原本没想着能赚钱,只图个能将这多出来的三个月的花销赚就行,没曾想,随着离大比的日子越来越近,同时,也是秋收越来越近,各地涌到建安来采买时令农产品的商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也日渐兴隆了起来。见那些早租下摊的人赚得不少,其他人也就开始跟着学了起来,街上开张的摊位越来越多。

    本来还有人担心,开张的摊位多了,赚不到钱,但事情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哪怕是开张的小食摊再多,就从来没有人会一直到夜了才打烊的,都是到了傍晚,头天准备好的食材就用完了,没得卖了。

    这个摊位出租的主意不是王况出的,也不是林明刻意引导的,而是建安民众自发起来的,从第一年的大比开始,就有一些精明的人觉得,虽然不能参加大比,但所做的吃食也是建安这边吃不到的,那么多的行商,那么多的客人,为不趁着天下大比的机会支个小摊呢,这么好的彰显名气的机会可不能丢了,于是就找到住的家庭旅馆东家说合,在这家门口支起了摊,没想到效果不是一般的好,于是,渐渐的就开始有人模仿起来,甚至出现了一些人,不光大比年来,就是建安的流水大席也来。

    后来考评局一合计,干脆,也让这些人参加流水大席,但不参加评比名次,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渐渐的,一到流水大席和天下大比的时候,整个建安的所有街道两边,几乎都支上了摊子,其中最多的就是做吃的,再有就是其他地方的特产。

    建安的流水大席和天下大比,已经不光光是饮食界的盛事了,触角已经开始向各行各业延伸,已经初步具备了商贸会的雏形。越来越多的商人,如果要想选一门行当来当做营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建安的流水大席期间看看,有是适合做的,有是他们所在的地方没有,但又能有很好的销路的。

    可以说,在流水大席期间的建安,比起长安的两市还要热闹许多,繁华许多,这是去过长安的商人的感觉。也只有这个时候,曾经怀疑过建安大张旗鼓的扩建街道和城区,扩建文庙广场多此一举的人才,扩建不是没有目的的,小东家似乎早就会有今天。

    因此,当王况再次提出,明年城区再扩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反对声音,甚至还有人怀疑哪怕再扩一倍,也是不够用。

    但王况,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也受到远离长安这个劣势的限制,同时,建安只是建州的政治中心,无法和长安及洛阳一个是帝都,一个是东都的地位相比,建安在很长的一段内,是根本无法和这两个地方相提并论的,想要让建安成为能和长安及洛阳并驾齐驱的大都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是需要的积累的,不是你建多大的城就是多大的城。

    归根到底,还是人口问题,建州今年的人口,按各乡县上报的数据来统计,达到了近三十万,远超过了真实历史上玄宗年间十七万的最高水平,仅建安一县,就达到了十五万的人口。但这和长安过百万的人口比起来,还远远不如。

    建安也只有在流水大席期间才能有那么一个月左右,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超过五十万,但这些人口所消耗的物资,差不多已经是建安所能提供的极限,想要有更多的人,就必须有更多的常住人口,而且这些常住人口还必须有谋生途径才行。

    但有一点,是黄良和林明感到自豪的,建州人平均上缴的赋税是全大唐之冠,这也意味着,建州民众比长安民众的生活更富裕,收入更高。现在并不是只有建州是按商品的价格收税,早在去年,朝廷一纸令下,全大唐的行商,都改为了按价格收税,而不再采用按体积或按重量来收税了,除了粮税还必须缴纳最低额度的实物税外,其他的税全都用银钱或粮食折算。

    简单说,如果一家人,以前按实物税,粮食一项,如果产出一百五十石则需要交十石的税,按新税法后,如果产出三百石,则必须交纳十石的粮食,另外十石,可以交钱,也可以交粮。

    这个措施一下,对商人来说其实没差别,普通商品才十五税一,民众急需的日常用品还低到了二十税一,这一点税占他们的利润并不高,而且,还省了许多麻烦。以前,像是卖茶叶的,如果交实物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