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得医术,那不是给你藏着掖着的,能多救一人,那就要多救,可不能密技自珍,这是孙思邈最起码的准则,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在后世有那么高的地位,而不像那些个昙花一现的神医名医一般。
老神仙都已经确认,皇后的身体是大好,而且继续按王况给出的法子调理下去,虽然不敢保证能痊愈,但肯定不会复发了。而且,老神仙也只是不敢保证能痊愈,并没说不会痊愈,这么说还是有痊愈的可能的。因此上,李世民又惦记起了给王况的赏来,徐国绪这次从建安回来,说是王二郎并没要求说是要什么赏。
不过,徐国绪却是说了一句:“听说王二郎派人前去福州寻祖根去了,但不知后果如何。”这话让李世民记在了心里,你王二郎朕暂时是不能给你加官了,否则朝中众臣的谏书都能把朕给淹没了,但给死者封个什么爵之类的,总归是没人敢反对的吧,死者为大么,要是寻到了你的祖源,朕给你祖上封个虚爵,那也是可以的,这个生意好哦,一个虚爵,不花一文钱,不费一分地,既勉励了王二郎,又堵住朝中大臣的嘴,一举三得啊。
回到紫宸殿,孙思邈主动的跟李世民说起了投毒事件,肯定了那绝对是有人投毒,而且投的是混合毒,是一种类似于麻沸散之类的药。只不过是麻沸散是使人失去知觉,而这毒并不是使人失去知觉,而是让其口不能言,耳不能听,手脚不能动,在外人看来如同昏死过去一般;不仅如此,还让人痛苦万分,端的是歹毒。
此毒目前还是无解,即便是孙思邈自己,一时间也找不到解药,好在时辰一到,人自然也就会醒转过来,除了受到痛楚,倒没什么性命大碍,只是这人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如此的痛苦了。
有老神仙的肯定,李世民更加的想把那投毒之人揪出来,他想看看,究竟是哪个家伙,竟然如此的恶毒,如此的胆大包天,朗朗乾坤下竟然敢做这伤天害理之事,若真是像流言里所说的,是朝中某个臣子家的子弟,就更要严加惩处,逮住了,定也让其尝够这毒的苦楚,然后再用极刑,非要让其于哀号中死去不可。
只是,自己之前说要查的时候,并没瞒着别人,这要是打草惊蛇了,岂不是愿望落空?不过一想,也没什么关系,自下令彻查后,恐怕那下手之人反而更是不敢乱动,那么,大肆的调查,并不会被那些个痞子无赖跑掉,只要能逮住一两个,幕后之人也就藏不住了。
若是此时开始,有哪家臣子家的家人子弟有突然失踪的,那么,这家的嫌疑就是最大了,也就是说,不管你动起来也好,还是潜伏起来也好,或者失踪了也好,全都跑不掉。李世民才不信,自己若要是集中了全天下之力,还愁抓不到你?就是抓不到你,那你还有家人,还有父母罢?这话怎么说来的?他转头问小六子:“你那姑丈说的话,叫什么跑得了什么来着?”
“回陛下,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小六子前段时间呆建安的小日子过得那个叫滋润,姑丈说起话来,那是一句接一句的,似乎句句都有典故,可自己就不知道典故出于哪里,还有那吃的,也是几乎天天不带重样的,美着呢。
正流着哈喇子走神呢,正好李世民问到这句,他也正好回想起这句,所以头也没抬,就答了出来,等答完了,这才一惊,赶忙偷偷斜了眼去看皇帝,见其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注意到自己的走神,赶紧的用袍袖擦了擦嘴角,气定神闲了起来。
“这个王二郎,真真是胡来,竟敢拿佛门子弟来打机锋。”李世民嘴里嘟囔着,把小六子刚平复下的心又是一提,提得老高,像那只用了一根丝线悬在半空中的璃瓶儿,风一吹就要掉到地上摔个粉碎。再拿眼一瞥,还好,陛下的嘴角上翘,微微笑着,不是生气。
第二一六章 迷一样的王二郎
所谓朝堂之上没秘密,孙思邈到长安的消息,很快就被朝中各大佬知道了,这些大佬纷纷派出了自家分量最重的管家和最舒适的马车,持了名贴侯在了宫外,就等着老神仙一出宫,无论如何也是要将其邀到家中盘垣个几日的,一来是表表心意,二来么,老神仙到了自家后,总不好意思闲着罢?到时候叫家中或是父母,或是子女一一前来见面,不也就跟诊断一样的么?
谁曾想,左等不出来,右等还是不出来,末了,一直到了日头落了西山,这才见小六子慢斯条理的过来,抛下一句:“各位莫等了,老神仙已经走了。”
“走了?这就走了?可知歇息于何处?”众人一听,好么,白来了,白站了这几个时辰,肚子饿得咕咕叫不说,回去还要落个办事不力的数落。
“嘿嘿。”小六子一脸得意:“老神仙上某家歇着去了。”
“你家?!”众人你望我,我望你,均想不出来,小六子这个从小就是孤儿,在宫里长大的什么时候有个家了?
终于有人想了起来,小六子如今可不是有家的么?升平坊林家啊。于是想起来的就赶快的回去给主家报信去了,这要是别家还好办,可林家,那就有点难办了。
怎么说呢,林家,虽然只出个下县县令,哦,不对,如今是中县县令了,官是不大,放在往日,莫说这些管家,即便是随便一个家人,也是不把一个县令放在眼中的。
可林家有个当宣德郎的细郎啊,还和几个国公府有瓜葛,听说那建林酒楼里面,就有三大国公外家一个兵部李尚书的份子在里面,还有个内府监丞也有份,这可都不是能得罪的主。
国公和兵部尚书权势大,自是不必说的,尤其是那个老黑碳尉迟家的,更是性子暴烈,一众文官们避之惟恐不及了,还敢送上前去讨骂?不是他们怕了尉迟敬德,而是他们实在不屑和武官打什么口水战。
内府监丞,品级不大,可关系不小啊,平日里,陛下赏个什么东西,一般都是由他挑了来的,要是得罪了他,那以后就别想得到什么好东西了,也是不可以得罪的。
最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国公啊,尚书啊都得罪了,那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到时候负荆请罪去就是。可宣德郎是什么人?那是个喜欢送功劳的主啊,这个千万不能得罪,谁知道会不会你今天刚得罪完,还没来得及去赔礼道歉呢,人家第二天就搞出个大功劳来,送给你的政敌,让你的政敌一下爬到你头顶上去,死死压着你,气也气死你了。
只有几个国公家的管家心里是偷着乐的跑回去报喜去了,林家哦,那对咱小郎君来说,那还不就是自家一般?通报都不带的,直接往里走就是,老神仙住林家,那是最好不过了。
孙思邈和王况在长安一样,都是带起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主,偏生他们脾气都是差不多,都不大喜欢管事,但偏又都放不下民生,或许是物以类聚的原因,孙思邈这还没见到王况一面,就已经把王况划到同道中人去了,而且还是个有着大能当师傅的同道中人,这样的人,就该好好交结才是,所以,当李世民问起老神仙是准备下塌何处时,他想也不想,就说是去林家了。
知道外面有许多的大佬家派了人守着,李世民也是光棍,这才刚对王况的好感又加了一分,自然是派了车马,护送着孙思邈从侧门走了。
才是掌灯时分,升平坊外却是越发的热闹了起来,许多人携带了随从,大包小包的礼物摆放了一地,但就是进不得升平坊一步,原因就是孙思邈说了,累,要好好静一静,不会客,若不是重症急症疑难的,不要来了。
坊兵和林家关系好啊,林家这么一传达,自然是严格的贯彻执行起来。别看那些个大佬家的管事家人平日里趾高气扬的,但对坊兵,那就是彻底的没辙。谁让人家是坊兵啊?你要是今日得罪了他,他日,轮到他在你家坊街口当值,枪戟一拦,随便找个理由也能盘查你半天,那不等于是坐牢一般?所以,对坊兵,他们也是不敢用强的,只能是好言好语的求。
但那些坊兵就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的不放,没奈何,大家只好收拾收拾,准备打道回府。
谁知道,就这时候,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来了那么几个人,手一招,坊兵却是像没见过这几人似的,放了他们进去了,那些正准备走的管事里,有眼尖的就看出来,那不是几个小公爷又是谁?还有个徐监丞也在里面,对啊,还有下午那得意洋洋的说老神仙去他家歇着了的小六子也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