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发祥心里事很多,但他看着徐小七笑,一脸轻松和从容。
  不管自己心里怎样,不能叫人瞧出什么来,自己一紧张,人家说话也会紧张,就算是觉得普通平常的话也会考虑一下再出口。
  这其实也是拍花子的经验,要叫人心里没有防范,叫人觉得你可信和亲切,慢慢亲近你,那样你说什么人家都会听。
  一个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做事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不得不说王发祥这一套很管用。
  徐小七也放松下来,先坐下来吃了几口菜,王发祥每次来都带着酒菜,说是闷了找人喝酒,酒菜不值什么钱,他临走时也会给徐小七一些钱零用,说是这家宅太破烂,叫小七攒着,日后修好了好娶媳妇。
  “小七,”王发祥和徐小七碰了一下杯,说道:“这么晚才回来,我想你这差事,以后还是别干了。”
  徐小七道:“人家说官身不自由,得受皇帝老子拘束,咱是给人家当仆人的,还能挑什么不成?倒是说我不干这个,将来能做什么?”
  王发祥道:“等我东主从南边回来,这里铺子开了张,你给我当伙计去。”
  徐小七道:“那可多谢了,不过,我没有学过算账和识字,恐怕伙计也当不好。”
  “这些事烦心,将来再说。”王发祥故意钓着徐小七,他当然不会用这个人当伙计,能不能当好是一回事,铺子也不是他当家,就是拿这话题当个由头而已。
  王发祥在京师表面的身份就是和裕升的掌柜,没有瞒人,将来还指望他做一些明面上的事,加上一开始打开局面也要身份,筹建分号就是很好的理由。
  至于到处找消息也好解释,当时南方的大商人在京师都是在会馆活动,打听京城上层的消息和变化,用在商业上头,这年头经商的人比后世还得精明,更加敢于冒险,而且没有后世信息传播的快和发达,商人们对各地的信息都很关注,可能一条微不足道的消息就能叫人发财。
  徐小七也知道这些道理,他对王发祥找他打听相府的事也不奇怪,其实相府上下都会遇着这种事,包括很多官员在上门时塞红包,打听相爷的心情或是喜好,这些事经常有,不足为奇。
  他吃喝了一气,抹了下油光光的嘴巴,这才把近期相府的大小事情和王发祥说。
  包括山东赈灾,山西蔚州地震,介休地震,陕西雨雪成灾的各种事情的处理情况都向王发祥一一说了。
  他说的这些,朝廷邸抄上都有,王发祥以前识字归识字,朝廷大事向来轮不着他操心,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知道最大的人物也就是大同总兵和代王殿下,不过也是他知道人家,人家不知道他。
  现在到了京城,天天和邸抄打交道,他知道陕西雨雪的事情和山西地震的事都不小,陕西光军马就冻死两千来匹,地震则死了好几千人,毁坏房舍十几万间,这些事邸抄上都有,朝廷也说是要赈灾,不过接下来就没有了动静,听徐小七说,上门的官员不少,方从哲也和人商量拨款,不过府库说来说去没钱,户部的人和方从哲商量了几天,最终还是要请旨,请旨当然是叫皇帝表态,皇帝肯定不会出钱,这事最终肯定是不了了之。
  这些事邸抄上看不到,包括进相府议事的官员也不会在邸抄上说明,只能从这些小道消息里得到详细和具体的过程。
  徐小七说时,王发祥用心听着,一会他回去后就凭着记忆把这些人名和事情经过写下来,当着人的面不行,弄的太郑重了,人家一样会紧张。
  最后他听到了自己最关注的消息,也知道了朝廷要连发红旗,催促辽东用兵,近来王发祥在京城听着上层和中层的人提起辽事很多,多半的人都对短期内解决辽东的事很有信心,他这时心里隐隐有些担心,算算日程,东主现在恐怕就在辽东,如果真打起来,东虏又被剿了,东主会不会有危险?就算东主脱身,这走私商道恐怕也要缩水,对王发祥来说也真不是好消息。
  王发祥的根本就在和裕升,在新平堡,在张瀚身上,如果真的辽东被一鼓荡平,王发祥也很担心自己的未来。
  这些心事当然不会说给徐小七知道,王发祥又故意打听了一些别的事,还八卦了一阵方世鸿的事情,两人说笑了一阵,他才告辞出来。


第164章 先发
  回到自己在鼓楼南边的住所,王发祥挑灯把今晚的事写出来,待一切事情做完已经起更。
  誊写清楚后,王发祥咳了一声,立刻有个灰袍汉子进来,没言声的将那一包东西拿在手中,转身就走。
  待那人走后,王发祥吹了灯,也离了这处宅院。
  他提着灯笼,借着月色又走了五六条巷子,一路上狗吠声不断,他侧耳听着身后没有狗叫,这才一闪身进了最后的巷子口,到了一个小院前取了钥匙开门进去。
  屋里已经有人歇着,听到动静也没有点灯,待见到王发祥一个人进来,这才有人用火石点亮了油灯。
  “掌柜回来了。”
  一个二十来岁大伙计模样的上前来接了灯笼,引着王发祥进了屋子,两人坐定后也不客套,那个青年直接将最近六部天街的动静向王发祥一一说明。
  他知道王发祥时间很紧,今晚这日子要见好几拨人,所以说话简明扼要,不是重要的有突破性的发现也不必多说。
  “这么看来,那个王得利的可疑性最大?”
  “对。”说话的伙计叫李宏阳,他很沉稳的点着头。
  这人是王发祥放在天街的一颗棋子。天街每天进进出出有好几万人,宫里的小宦官出来办事,进入宫城和皇城的官员,随从,勋臣们和他们的家丁,六部等各衙门的办事吏员,还有到各衙门的办事人员,每天光兵部就有好几百个武官和他们的随从进出,光是兵部每天就有过千人来往,各处总兵的塘马,兵部发往各地的军令,天街说是要紧重地,每天进出的人很多,这个李宏阳就是寄在一个杠房名下,每天抬着空轿子在天街转悠等客。
  京城居,大不易,普通的京官收入俸禄极低,不等派外差的话几乎都有亏空,甚至平常都是举债过日子,等点了外官,放京债的债主们会跟着一起上任,到地方上用各种灰色收入来还债,这些官员不要说是养不起自己的轿班,平常出门就得换便服,安步当车,不失官体,实在要上衙门办公了,官服上身就不能步行,只得雇佣轿班一起跟进来。
  外地的官员上京,除了少数大员也没有自己带轿班的道理,一路杠房雇过来,到京里办事,当然就是雇京里的轿班来用。
  杠房里轿子多,暖轿凉轿,楠木的榆木的,档次不一,随便客人挑。轿夫们都经过训练,扛起轿来走的四平八稳,放着盖碗茶不能晃出一滴来,否则就是不合格。
  李宏阳原本还真是轿班的人,但眼神里透着伶俐,王发祥先叫他打听消息,算是外围,近来他有新的想法,就叫李宏阳不再负责情报收集,相反,他每天在天街各处,带着自己的几个人,负责盯着那些在天街活动的人。
  “王得利的来处我打听了,说是能说圆全,滴水不漏,不过从不和人深谈。这人想方设法在兵部打听消息,每天就在兵部外转悠,我亲眼看到兵部的提塘官刘保见过这人好几回,当然他们以为很隐秘,只是经不住咱们这样不停的换人盯着,近来他主要就在打听朝廷对辽东各事的处置,小人觉着这人十分可疑。”
  “你的意思是说,他是东虏派在京城的细作?”
  “没错了。”
  王发祥点点头,又说道:“这事你同旁人说起过没有?”
  “我只向掌柜你负责,别的人我想说也没地方去啊。”
  “万事谨慎小心。”王发祥笑一笑,说道:“做事上点心,将来少不得你的好处。”
  “掌柜,那这人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王发祥道:“我们又不是锦衣卫,也不是东厂的番子,既然番子们都发觉不了,咱们多这事干什么?我叫你打听,别的事你不要管。咱们只是替东主办事,又不是替朝廷。”
  李宏阳心里倒真是着急,恨不得替朝廷办了那些细作才痛快,但王发祥挑人时都挑的精细伶俐的人,心里有什么想法只是其次,要紧的是把交代的事情给办好才行。
  “底下你还是盯着他,顺梢把他身边接触的人都给我摸清底细。”王发祥道:“今天咱们不管,不是说咱们永远都不管,东主心里是什么想法咱们摸不清,不过多做事肯定好过少做事,东主放咱们在京师就是当眼线,眼线就得眼观八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