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矢国只好忍气吞声把吞并散国的陇川之地换给了散国。
再后来当王室衰落的时候,两国之间再次为了陇川之地打了好多次,使得陇川这个地方今天归散国,明天归矢国,反反复复无休无止。
最近的一次也就是散盘子在世的时候跟矢国再次发生战争,陇川又一次归散国所有。
凡是曾经强大过的国家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恢复曾经的兴盛和强大。
当下矢国就是这样的心态,陇川失守这口气矢国已经憋了很多年,再后来散国在戎狄的入侵下,一点点的衰弱下去,陇川竟然成了无主之地。那个时候矢国就一直想着把陇川重新要回来,但就在矢国信心满满准备向散国讨要陇川的时候,竟然听到了散国把陇川借给西垂秦人的消息,这下可把矢国给气坏了。
矢国都城矢城。
矢国国君姜无余正在跟大臣何盾为散国的政局变化而恼火,“你说说这散盘子咋就如此不争气呢?区区一个落马竟然把名给搭上了,看来散国的局势又要发生变化了。”
“君上所言极是,以微臣之见。或许在今年年底之前散国是会有变化的。我还听说散国的太子钊对散盘子请秦人呢帮助他们驻守陇川很有意见,君上以为太子钊继位之后,会不会将驻守在哪里的秦人给赶走呢?”
“这个不好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姬钊继位之后跟秦人之间的关系肯定不会像散盘子那样好了。你要说是直接闹僵吗?我看一时之间还不会的,毕竟姬钊刚刚继位维持国家稳定还是第一位的。在没有十足把握之下,他是不敢拿国家的命运来耍个性的。”
姜无余已经在矢国继位十多年了,此时的他正值壮年,也是想建功立业的年龄。
对于老对手散国的局势变化他一直在关注着,更想以此为机会好好壮大一下自己的国家,梦想着能够在自己当国君的时候,拿回原本属于矢国的地盘。
为此,他已经谋划了好多年。
“君上,臣有一计不知可用否?”何盾说道。
“说来寡人听听。”矢公无余说道。
“君上,陇川本是我矢国的地方,散国竟然把原本属于我们矢国的地方租借给了野蛮的西垂秦人,这可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事情。臣建议我们应该以此为由向王室状告散国,让散国把原本属于我们的陇川重新交给我们。君上以为如何?”何盾建议道。
矢公无余听罢,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多少年来矢国跟散国之间为了陇川这事情不知道麻烦过多少次王室了。无奈人家散国是姬姓诸侯国跟王室走的更近一些,所以最后争执到了王室那里,还是以散国取胜而告终。
现在当何盾为矢国国君姜无余再次出这个主意的时候,姜无余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你又不是不知道,王室是向着散国的。谁叫人家姓姬,咱们姓姜呢?”矢公无余有些抱怨的说道。
“君上,以前是以前,但是这次臣倒是觉着胜算蛮大的。”何盾不死心的说道。
“哦?说来听听。”姜无余稍感兴趣的说道。
“原因有二,一个就是当下的散国新老国君交替,新上任的姬钊跟王室之间的瓜葛并不深,在镐京也没有多少人脉。如果君上利用一下您在王室的人脉,我想朝中的大臣多会向着我们说话的。”
听完何盾的话,姜无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重重的“嗯”了一声,“嗯………,你说的有些道理。”
“这第二个原因吗,那就是散盘子把陇川租给秦人这事情原本就触及了王室的利益,所以王室在判决上会偏向我们矢国的。”
“你说散国把陇川租借给秦人触及了王室的利益,这是为何?”矢公无余很感兴趣的问道。
“君上有没有想过,王室为何要把秦人一直放在西垂,而不是关中呢?那是因为王室的本意就是为了让野蛮的秦人替王室驻守西垂,拱卫西北。现在散国自己没法对抗戎狄,而请西垂的秦人来到关中,这原本就是违背王室意愿的事情,王室虽没有斥责,但是从内心深处已经对散国的这种做法不满了。所以,臣以为假如我们向王室控告散国的时候,成功的几率一定会很大的。”何盾信心满满的说道。
“你这么一说寡人倒是来了兴趣,要不我们试一试?”姜无余高兴的说道。
“君上完全可以一试,这万一要成功了,岂不是好事;即便是不成功,我们矢国也没有失去什么,还能够向王室展示我们对秦人进入关中的一种态度,也能够在王室落下一个好名声。君上何乐而不为呢?”何盾坚定的说道。
“好………,你这话说道寡人心里去了。明日一早寡人就前往镐京,向天子禀明我们矢国对秦人进入关中的态度,顺便也把我们对陇川的所有权要一要。”矢国国君姜无余当下表态道。
第221章 告状的诸侯
镐京。
散国政变早就引起了王室的注意,此时周天子正在与大臣仲山甫、程伯休父以及虢公季说这事情。
“爱卿,这散盘子薨了,太子钊继位为君,散国的形势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周天子问道。
“王上,以臣之见虽说散国君位交替,但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仲山甫说道。
“说说原因。”此时的周天子也就是后世称为周宣王的姬静,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不断对外用兵,使得周王室出现了难得的中兴之相。
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在王室执掌军事大权的尹吉甫辞去官职去民间收集诗歌去了。
尹吉甫走后,仲山甫任王室卿士,程伯休父任司马执掌军队。
但此时的周天子姬静的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了,特别是跟北边过来的姜戎在千亩之战失利之后,周王室对于北方下来的戎狄已经有些胆怯了。
毕竟在所有的西北戎狄之中姜戎还不算是太强大的戎狄部落都能够把王室的军队打败,那么像犬戎、丰戎、绵诸戎等强大的戎狄一旦出手,王室还能够对付的了吗?
千亩之战失败之后,周王室内部也开始进行反思自己的对外政策,恰巧在这个时候散国就出现了君位的更迭。
“王上,臣之所以认为散国的大政方针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那是因为当下天下大形势下,散国之所以还能够存活下来,与散盘子的基本国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毕竟在我们关中国家无法对抗戎狄的情况下,借用西陲秦人的兵力来对付戎狄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仲山甫说道。
周天子听罢微微的点点头,“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只是孤王听说秦人仅仅只有千余人的兵力,这点兵马能够对付的了那些凶悍的戎狄兵马吗?”
经过千亩之战,周天子姬静对与那些哇哇怪叫的戎狄勇士早就有些胆怯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散国能够请西北的秦人来到关中帮助散国驻守陇川对付戎狄,也算是替王室守住了西北边境。
“王上不要忘了,这秦人也是西北过来的,他们的生活其实跟戎狄没有什么两样,也是养马的游牧部落。所以用西北的秦人来对付西北的戎狄或许还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仲山甫说道,“秦人虽然兵马不多,但是这些兵马可都是身经百战的,以一当十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以一当五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听完仲山甫的话,执掌军队的程伯休父有些不愿意了,虽说作为王室的军事统帅,千亩之战失利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王室的军队不堪一击吧。
于是程伯休父对仲山甫说道:“卿士大人,未免有些亏大其词了吧,秦人虽说厉害能够以一敌三就已经很厉害了,以一当五我不相信。”说罢程伯休父摇摇头,表示怀疑。
仲山甫毕竟是王室的卿士,也就是宰相。见程伯休父如此说话,稍稍有些不满,“休父对秦人的战斗力难道有所质疑?不过我可要告诉诸位,近两年来,秦人驻守陇川已经多次打败了丰戎的进攻。对于丰戎的实力,想必不用我说你等也明白。既然秦人都能够打败不可一世的丰戎,那么其他的戎狄还算的了什么?”
“秦人打败丰戎?我不相信。”程伯休父随后不满的说道,“要知道秦人也是西陲出身的,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此时还难以说清楚。”
虽然程伯休父没有说秦人就跟西北的戎狄勾结,但是他的话里已经流露出对秦人实力的怀疑。
“司马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秦人替王室挡住了北方的戎狄这事情还有错了?如果不是秦人来到关中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