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塽儿,埈儿,母亲我还得再提醒一点,你们虽然也被封为了一个王,却不过是一个郡王,相对唐王而言,根本就是一个虚的,除了在这南阳城有一座郡王府,一没有封地,二没有朝廷的封赏。”
  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贵妇的话语一顿,神色也变得难看起来,隐隐有一丝焦虑而不安之意,声音却是更加的冰寒起来,眸子里的怨毒之色越发的浓烈。
  “对了,你们也不要忘了,朱器墭父子二人被关在承奉司十五年,虽是你们父亲老唐王下的令,但你我母子三人心里很清楚,其中的真正缘由是什么?”
  “不难想象,如果朱器墭继承了唐王之位,多年的仇恨与恩怨纠葛的积累,咱们母子三人以后的日子不仅不好过,就连性命都很有可能受到威胁。”
  “而且,就算朱器墭不对咱们母子三人下狠手,要是收回你们名下的土地,日后的生活可想而知。”
  “还有,你们的那几个兄弟的夭折,无子继承郡王位,死得颇为离奇,要是朱器墭将这些事情捅到宗人府,捅到当今皇上那里,咱们母子三人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每一句话的落下,都好像一柄重锤的重重一击,一次次狠狠地击打在朱器塽与朱器埈的那颗脆弱的心脏之上,引起一阵抽搐。
  渐渐地,两人脸上的犹豫之色消失不见,却而代之的是,无比浓郁的疯狂之意,更是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眸子里看到阴冷的杀意,那是再无退路、最后搏一把的疯狂。
  “母亲,儿子明白了,知道该怎么做了,绝不会再优柔寡断,绝不会再让你失望了。”
  听到两个儿子近乎于异口同声的话语,贵妇那凝重的神色,这才现出一抹喜意,略微缓和了一些,满意的轻轻点头,语气和缓的说道:“塽儿,埈儿,你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就好,总算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以及这些年的努力。”
  “还有,丑话说到前头,如果事情成功了,不管是谁继承唐王之位,继承唐王的那个人,都必须将南阳府的一半封地分给另一个人。还有南阳府的那些生意,也要五五分之。”
  很显然,不管是福山王朱器墭,还是安阳王朱器埈,一开始的时候,还是轻轻点头,但一听到后面一番话,神情都是微微一愣,转瞬间,被丝丝的踌躇不定之色所取代,而贵妇敏感地扑捉到了这一细微的变化,心中为之气急,但还是强压下这股烦躁的情绪,不得不耐着性子开道两人。
  “塽儿,埈儿,你们都是母亲的亲生骨肉,我可不想你们为了唐王之位而自相残杀,母亲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图谋唐王之位的事情,绝非是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够成功。”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宋献策的折服

  看到两个儿子的神情依旧有一些不情不愿,不甘心将那庞大的利益分出去,贵妇的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无力感,不得不冷声说道:“不管是以前的事情,还是即将要做的,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见不得光,更不能传到京师,如果有一个人将其泄露出去,向朝廷告密,不管是谁继承了唐王之位,都将难逃一死,一切都成空。”
  此言一出,看似是好心的提醒,实则却是充满浓浓的威胁之意,朱器塽与朱器埈都听出了其中的威胁与警告,不得不将心中最后的不甘掐灭,低下了头颅,显得有一些无精打采,瓮声瓮气地异口同声地回道:“是,母亲,儿子知道了。”
  两天之后,南阳城的一个独栋小院,虽比不上富商勋贵那样子的豪华住宅,然而,隐隐间,独栋小院的防卫力量却是非同一般,远胜于寻常的勋贵之家。
  这个时候,两个人出现在街道的拐角处,都是寻常人的装扮,不过,两人的气质给人一种卓尔不群的感觉,其中之一赫然就是锦衣卫同知李若珪,缓缓向独栋小院走去的同时,两人压低着声音交谈。
  “李将军,在京师待得好好的,您怎么忽然来这南阳府了?南阳府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哎。。。陈大人,何必这么着急,到了地方,您自然知道所为何事?”
  “李将军,实不相瞒,你们锦衣卫出现的地方,即便是本官问心无愧,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朝廷的事情,也是忐忑不已,很是紧张啊~!”
  。。。。。。
  独栋小院的大厅之中,崇祯与田秀英并肩坐在上方,其他人分坐于两侧,至于绝声卫指挥使杨启聪,就像万年不动的冰山一般,无论是走到哪里,身处何方,始终都是位于崇祯身后的一侧,面无表情,犹如一个木头人。
  在崇祯与田秀英之间的茶几之上,放着厚厚一摞的邸报,下方的众人神色各异,安静的氛围之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异样气息,每个人心里回想着崇祯刚刚的那一番言语之时,早已翻起了海浪。
  宋献策那紧张的心情之下,掩藏着一颗兴奋之意,对于自己的诸多建议,刻意引导,皇上虽然没有明言表态,没有任何的言语肯定,但这段时间的一连串行动,从福王朱常洛,再到这唐王朱硕熿,一切都在表明,皇上真得准备动手了,进行削藩,正好契合自己的观点。
  看着崇祯那年轻的面孔,稚气未脱,宋献策心中暗喜的同时,不禁一阵狐疑,这真的是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帝王吗?
  虽未亲身经历过崇祯肃清魏党,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崇祯如何与魏忠贤争锋,但这些日子的接触,言语之间的攀谈,使得宋献策对这位少年帝王十分的钦佩,心生折服。
  心性极为沉稳,手段很是老练,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必是凌厉一击,一击必中,直至要害,绝不拖泥带水。
  很显然,宋献策心里很清楚,藩王之害,众多周知,如何的迫在眉睫,如何的亟待解决,眼前的这位年轻帝王,心里也很清楚,并且,已经付诸于实际行动。
  真正让宋献策佩服的是,这位年轻的帝王就能够按耐住性子,伺机而动,从不在言语上为人诟病,不漏痕迹地就将事情办妥了,处理的堪称完美。
  比如福王,宋献策相信,凭着福王父子俩的那些累累恶行,只要将那些证据摆在百官与皇室宗亲的面前,昭告于天下,绝对能够堵住那些人的嘴。
  民意不可违,谁也不愿意犯众怒,成为老百姓口诛笔伐的对象。
  众口铄金,不外如此!
  最令宋献策钦佩与欣赏的是,这位年轻的少年帝王,不仅仅是极为重视能干之臣,胸中还自有沟壑,处理事情极为新奇,出人意料之时,往往能够一举多得。
  没收福王的那些田地,不再是将其赏给皇室宗亲、亲近之人或者文臣武将,而是将其以另一种形式,返还给百姓。
  如此一来,一,可以稳定住许多家庭,最大化弱化他们造反或者当匪盗的念头;二,可以缓解地方和朝廷的财政,使得一部分的军饷有了着落;三,能够最大化充分利用良田。
  毕竟,如果那些良田落到权贵的手中,很有可能会变为庄园,或者是跑马场,亦或是其他娱乐之地。
  这个时候,百无聊之下,田秀英信手拿过旁边的那些邸报,随意的浏览起来,想起崇祯刚刚的那一番话,田秀英明白,自己的这位丈夫准备向唐王下手了。
  拿下福王之时,就像现在这般,自己的丈夫就会重点浏览关于福王的诸多信息,近些年的种种恶行,之所以如此,就是在行动之前,进行最后一刻的检查,拾漏补遗。
  随着翻看的邸报越多,了解到关于唐王府的消息越多,田秀英心中有一股气闷的同时,脑海里不禁闪过一抹亮色,心中有了某种猜测,忍不住地偷偷打量了一眼崇祯。
  朱由检还是信王之时,他田秀英就是其中的侍妾之一,因此,他对自己的这位丈夫极为了解,尤其是早年的经历,与唐王世子父子二人的遭遇何其相似?
  同样是父亲不受爷爷待见,爷爷想让自己的小儿子作为继承人。
  父亲继承大统之前,同样是遭到了种种白眼,爷爷的不待见,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都是因为大位,父亲都是差点被害死,胆战心惊的生活,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谨小慎微之态。
  所以,在这一刻,在某个一瞬间,田秀英不禁心想,与宋献策不同,皇上之所以要动唐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或者是出于对老唐王的憎恶与反感,是出于对唐王世子父子二人的同情,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因此,相比于其他人,田秀英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在对待福王与唐王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