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似乎察觉到了两人情绪的变化,脸上的那一股落寞之意,崇祯还以为,两人有一些气馁,因为之前的种种消极表现而自责,尤其是听到那个问话,更是觉得语气有一些有气无力。
  一念及此,当即,崇祯那故作豪迈而却有一些青色的声音回荡在大殿里,鼓励着二人,
  “当然需要,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你们去做,去完成相应的事情。”
  说到这里,崇祯的话语一顿,神色略微收敛了一下,从而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沉稳,略微轻咳了一下,这才缓缓继续说道:“若是没有意外的话,若是朕所料没错的话,朕的密旨到达福建之时,快则半月,慢则月余,熊文灿他们就能拿下táiwān岛,并能够完全控制。”
  “因此,到时候,你们这些在京的官员就有的忙了,毕竟,拿下táiwān岛之后,不仅要有大军驻守,不仅要迁移更多的百姓到岛上生活定居,还要架构和完善各个衙门,设立郡县,从而能够更有效的统治和治理。”王牌兵王
  “自然而然地,这就需要你们选取相应的官员,前往岛上任职,治理一地,从而巩固大明在那里的统治,才不用担心其他势力觊觎táiwān岛,打他的主意。”
  。。。。。。
  渐渐地,随着崇祯的缓缓讲述,语速虽慢,却犹如连珠炮一般,不断地发射,显得颇有气势。
  周道登和霍维华也是为之恍然,这才反应过来,崇祯一开始的那句话,并不是在敷衍,而是认真地,确实还有需要自己等人的地方。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两人情不自禁地再次对视了一眼,心里也在回荡着同样的一个声音,算是某种默契的共识。
  皇上这是未雨绸缪,将事情谋划到了前面,提前就想好了,虽未行动,却已是志在必得,有着十足的把握,能够拿下táiwān岛。
  不同于奴儿干都司、斡难河卫、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更是不同于西南的土司管理制度,táiwān岛不过是大一些的岛屿,上面的土著人口并不多,并不需要这些倾向于军事性质的机构。
  也就是说,朝廷可以没有任何的顾忌,在岛上推行郡县制。
  至于选派官员,到岛上就职,治理地方,教化当地的民众,那就更容易了。
  自古以来,不管是哪个王朝,亦或是哪个朝代,最不缺的就是治理地方的官员,尤其是已经有了二百多年的大明,更有着丰富的人才储备库,往往是后备的官员多于实缺,就那么干闲着,挂着虚职,无所事事。
  同时,这也就是为什么,像那些中举的读书人,很少直接被任命一个实缺,治理地方,而多是到翰林院、国子监这些地方,不仅仅是为了他们提前熟悉一些衙门的架构、事务以及以前的处理案例,还是为了缓解对实缺的需求。纤凤传奇之闪耀冷相女
  虽然殿试三年才一次,但也架不住天长日久的积累。
  想到这些,周道登的心里就有这一种莫名的欣慰,恐怕他这位内阁首辅最为轻松,也算是史无前例的一个内阁首辅,主政内阁期间,有那么多的官员得到任用,而非是挂着虚职。
  收复辽东失地,西南逐渐变更土司治理制度,改为郡县制,很是消化了那些多的储备官员,使得实缺不再那么紧张。
  显然,随着西北推行郡县制的深入,随着将táiwān岛纳入大明的疆域之内,将会制造出更多的实缺,更多的官员将会有用武之地,而非是虚度大好年华,等待朝廷的任命。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是新科状元,也只能熬白了头,上了年纪,才能够爬到官场的中高层。
  毕竟,万人过独木桥,就算没有跌落下去,也要排好长的队伍,而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却是无所作为,消磨着那份青春热血,那份远大志向。
  放眼于如今的朝堂,除了皇上特别提拔之人,比如孙传庭、卢象升之辈,十之七八的官员都已是高龄,超过五十岁,达到古稀之年的官员,更是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可以说,即便是崇祯的各种改革不断,朝堂上也是缺乏一种蓬勃的朝气,多了几分慵懒,官场上到处弥漫着那种老年气息,自然而然地,也就缺少了一种强势与霸气。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不管是哪个朝代,最为强盛的多是前两代皇帝,不仅仅是因为,经过打天下,军队更加的强悍,还有他的官员架构,更加的年轻,更加的有活力,更加的有干劲。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明君的带领。
  相比于两人的心中感慨,神色有一些暮气沉沉,而崇祯表现地就更加的有活力,不仅是因为他年轻,还有他的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
  开疆拓土。
  就凭这一点,就胜过了大明的不少皇帝,必然是留名青史,尽管还只是一个岛屿,但日子还长着呢,有的是机会和时间。


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

  两人离去了。。。。
  看着周道登和霍维华渐行渐远的背影,经过刚刚的一番讨论,对于táiwān岛的郡县制的构筑,以及相关官员的择选标准,随着大殿里再次恢复了安静,一时间,崇祯不由地深思了起来。
  拿下táiwān之后,尽管相关官员的选拔标准极为严格,几乎于苛刻,以能力为主,但想起穿越前的种种制度,或是共和,或是社会,亦或是君主立宪,等等。
  然而,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在看待这些社会制度之时,却有着不一样的视角,结合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是有着不一样的认识。
  或利或弊,却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制度,尤其是在官员任免方面,几乎是走了两个极端,不过是披着mínzhǔ的外衣,实则却是代表着各自的利益而已。
  要么直接任免,要么由人民选举而出,绝对是两个极致的极端。
  渐渐地,崇祯的大脑越来越清明起来,脸上的思索之色也随之越来越浓郁,想到动情处,更是摸了摸下巴,漆黑的眸子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让人捉摸不透。
  很显然,对于吏制方面,崇祯又有了新的想法,只是还不成熟而已。
  就在这时,冷晓磊自殿外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皇上,福建又有密折送来了。”
  “哦~又有密折,难道福建那边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皇上,末将也不知道,只知道是熊大人差人送来的,通过锦衣卫这条线。”
  “居然是通过锦衣卫这条线,差人送到京城的,看来熊文灿密奏之事不小啊~”
  对话之间,冷晓磊已经来到了近前,并将密折递了过去,接过之后,崇祯有一些迫不及待地就展读了起来,眉宇间有一丝疑惑之意,那种思索之色已经消失不见。
  随着浏览的深入,从一开始的紧皱眉头,再到渐渐舒展开来,直至最后满脸的轻松之色,崇祯一手惦着密折,将其再次递给冷晓磊的同时,轻声说道:“小磊,你也看看~”
  不得不说,两人早就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尤其是没有第三者之时。
  冷晓磊没有任何的推辞,径直接了过来,也没有任何的废话,就那么的迅速浏览了起来,同时,心里也很清楚,皇上让自己看这本密折,也是在征询自己的意见,对其中内容的看法。
  很快,几乎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堪称是一目十行,看完的那一刻,冷晓磊沉吟了片刻,在崇祯极有耐心的期待之下,颇为沉稳地缓缓说道:“皇上,末将同意熊大人的看法,也非常赞同这样做。”
  “喔,你的理由是什么?”崇祯的嘴角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皇上,末将和熊大人的观点差不多,理由也很相似,总共有三个。”
  “哪三个?”
  “其一,最近一段时间里,郑芝龙可谓是军功赫赫,剿灭海盗有功,不能以他在归顺朝廷之前做得事情而问罪,否则的话,无法让文武百官信服,很容易招来非议,为人诟病。”
  “而且,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朝中并非只有郑芝龙一人出身有问题,有不少的将领都是最近两年,也是为朝廷招抚而来。”
  “最起码是现在看来,郑芝龙还没有任何的过错,不能就因为他的妻儿在倭国,就要问罪,就要殃及,这样的话,就显得朝廷有失公允,很有可能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崇祯没有接话,听得却是十分认真,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回应,表达认同之意,也保持着足够的耐心,等待冷晓磊后面的两个理由。
  “其二,熊大人在密折里也有讲述,如今之时,不管是东南沿海,还是其他临海地区,朝廷都是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