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即便是郑芝龙频频释放善意,逐渐放开了对郑家军的控制,朝廷可以安置更多的人进去,然而,去年之时,随着郑芝龙一同接受招抚的李魁,降而复叛,使其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使得招抚政策蒙了一层阴霾。
自然而然地,朝廷对郑芝龙的信任也是随之大减。
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低着头,郑芝龙始终保持着这种姿态,面对着朱一冯,等待着对方的回应,隐隐僵持了起来,好像是在无声地诉说,如果元帅不答应,末将不起来。
此时,朱一冯无视他人投过来的目光,眸子里闪烁着幽幽之光,不断打量着郑芝龙,忽然地,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心里已然明白,郑芝龙这是在雪耻,这是想重新获得朝廷的信任。
转念间,朱一冯微微颔首,淡淡的回道:“好,本将军答应你的这个请求,你是围剿海盗的先锋官,而第一个目标是那个李魁,降而复叛的海盗。”
此言一出,正郑芝龙的下怀,语气带着丝丝感激之意,朗声回道:“末将遵令,谢过元帅!”
“好了,郑芝龙,起来吧~”
缓缓站了起来之后,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之,郑芝龙并未返回座位,而是双手一抱拳,面露恭敬之色,再次说道:“元帅,对于围剿李魁这一海盗头目,末将这里有一计,定能将其斩杀。”
“喔~是何计策?”
朱一冯的声音拉得很长,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针对之意,这句话也问出了他人的心声,众人也是满怀好之意,来了兴致,一同转而看向郑芝龙。
“元帅,各位大人,根据末将得到的消息,李魁降而复叛之后,野心极大,想要成为东南沿海的霸主,替代末将以前在众海盗的位置。可奈何,此人的心胸极为狭隘,格局太小。”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自己的海盗队伍之,排斥异己,大肆搞清算,凡是曾经与末将交好之人,都是他打压与清算的对象,不是被杀死,是被放逐。”
“因此,李魁的内部可谓是问题重重,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已经是人心惶惶,有不少人心生再降之意,前几次的交战之,尤其是与李魁实力相当的郭芝葵,多是消极怠战。”
。。。。。。
随着郑芝龙的讲述,大厅里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每个人都是眼前一亮,眸子里精芒闪闪,他们一点也不怀疑郑芝龙有这个情报收集能力,后者的麾下有一个天地会的存在,是专门用于搜集情报。
至于郑芝龙会不会耍诈,与李魁、郭芝葵暗勾结,来一个什么里应外合之类的奸计,众人一点也不担心,不仅仅是因为东南水师已经初具规模,具备相当的战力。
主要还是在于,郑芝龙的那些心腹已经被分散开来,郑家军也不是铁板一块,郑芝龙的家人也全在泉州,始终在锦衣卫和东厂的监视之下。
更何况,既然是招降,招降郭芝葵;既然是使用离间之计,离间李魁与钟斌二人的关系,郑芝龙又是身先士卒,亲自围剿,那么,又有什么好担心的?什么里应外合之计?
毕竟,官军始终位于幕后,担任着驰援的角色,并不是负责围剿的主力。
“好,郑将军,围剿李魁这股海盗,按照你的这个提议来办,由你来负责,亲自坐镇指挥。”
朱一冯爽朗的大笑一声,神色变得亲和起来,不等郑芝龙做出回应,进而继续说道:“尽管放心,李魁这股海盗虽然人多势众,但是,本帅也会给予你的刘五店渔兵以支持,六百多人全都配备火器,火药充足。”
“而且,在你围剿李魁的过程,地方的军队还会做出配合,阻止其他的山贼骚扰,支援李魁;附近的水师也会做出相应的行动,狙击与阻止其他海盗的干涉。”
“总之一句话,你只要围剿李魁好,不用担心其他的海盗干扰,以及火药不足的问题。”
听到这番话,郑芝龙顿时为之大喜,面露感激之色,虽然只是装备了六百多人以火器,但是,根据他亲眼所见到的那些火器的威力,先是名曰虎蹲炮的一通轰炸,然后是手持三眼铳、迅雷铳这些连发火器,发起冲锋,算是敌人数倍于己,也是胜券在握。
即便是海战,有着红夷大炮和火箭这两样火器,可以进行远距离攻击,李魁的战船也将会损失惨重,还未短兵相接,已经折损大半。
所以,有了朱一冯的这个允诺,郑芝龙有着十足的把握,可以灭了李魁,尽管敌我的兵力相差悬殊,自己只有六百多人。
毕竟,围剿李魁,不仅仅是强攻,依靠火器取胜,还有一个离间计,离间李魁与钟斌的关系,从而达到瓦解和削弱敌人实力的目的。
到时候,只要再好好运筹一下,和钟斌来一个里应外合,必能一击命,打败李魁,并能将其生擒活捉。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时,郑芝龙脸的兴奋光芒愈发的炽盛,那股自信之意愈发的浓郁,对于朱一冯愈发的感激,双手再次抱拳,朗声道:“谢过元帅,末将绝不会辜负众望!如此条件,若是还不能取胜,还不能擒获李魁,末将甘担军法从事!”
“好,郑将军,有你的这句话,本帅放心了,坐回去吧~”
渐渐地,随着又一番的商议和安排,大厅里的气氛愈发的轻松愉快起来,众人看向郑芝龙的目光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么的排斥与抵触。
不久之后,众人相继离去,大厅里只剩下了熊灿和朱一冯二人,两人的神色早恢复了正常,没有了那份和善般的笑意,而是平静地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
第四百零八章 诸多因由
“朱将军,让东南水师展露一下实力,对荷兰人宣战,拿其开刀,从而树立大明的威望,固然十分必要,但是,那也是两国之间的交战,不同于围剿那些海盗,事关重大,绝非你我二人所能决定的,是否应该上报朝廷,请示一下皇上?”
等到所有人都离去之后,消失在门前,熊文灿犹豫了一下,满脸的忧心忡忡之色,最终还是语重心长地说完这番话,但还是带着几分吞吞吐吐之意,问完最后一句话之后,转头看向朱一冯。
朱一冯听得很认真,也很赞同,不时地微微点头,以示回应,更是露出思索之色,紧接着,沉声回道:“熊大人,你说得不错,不同于围剿东南沿海的那些海盗,也不同于以前与洋人交战,都是他们率先挑起战端,侵犯大明的领土,骚扰我朝的百姓,才不得不奋起反击。”
“现在这个时候,却是咱们主动出击,对荷兰人开战,事关两国之间的战争,必须上报于朝廷,报备于兵部,请示皇上,获得相应的许可。”
“否则的话,就算是此战大获全胜,将台湾纳入大明的疆域之内,打得那些洋人没脾气,不得不老老实实地遵守大明的律例,但也会落人口实,遭到一些有心人的恶意攻击。”
“到时候,恐怕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是弄巧成拙,不仅没有功劳可言,还会被问罪,有着囹圄之灾。”
渐渐地,朱一冯的语气越来越沉重,颇含浓浓的无奈之意。尤其是说完最后一句话,更是饱含沧桑之感,仿佛深有体会一般,有着某种委屈。
听到朱一冯的这一番话,熊文灿知道,这是对方和自己在推心置腹,道尽了官场的许多潜规则。
一直以来,武将的地位都比文官低得多,渐渐演变成后者依附的存在,能征善战倒还好一些,若还精于谋略,地位越高,就会越危险,很容易遭到文官集团的打压和攻击,吹毛求疵之下,非得找你的毛病,将你的功劳压得极低。
对于文官集团而言,他们需要的武将是头脑简单的武夫,容易控制之辈,而非是那种文武兼备的帅才,否则的话,文官集团将会渐渐失去对军权的控制。
毕竟,相比于那些精于谋略的帅才,头脑简单的武夫不仅容易控制,更能凭借手中的权力,对其任意揉捏,随时都能将其弄死,而后者还不自知。
不过,现在好了,武将的地位明显好了太多,皇上尤为重视帅才的培养,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然而,理性使然,顾虑重重之下,以前的教训与经验催使,朱一冯不得不防,不得不做出更加稳妥的对策,尽可能地不落人口实。
虽然是文官,还是朝廷的从二品重臣,但熊文灿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不得不与朱一冯抱团取暖,一来,两人共事于东南,独木难支,离开了对方,谁也办不成自己的事情。
二来嘛,虽是重臣,却是远离京师,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随时都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