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勒个巴子的,这些山西商人真是该死,前方的将领,冒着生命的威胁,抗击建奴,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这些奸商却是在勾结外敌,干着资敌的勾当,真是死有余辜,就应该如此,抄家灭族!”
  “建奴罪行滔滔,杀我百姓,图我同胞,袭扰边境,可谓是坏事儿做绝,山西商人居然干出这样的事情,居然挣这等黑心钱,大发国难财,真是死不足惜,就算如此,也让人不觉得解恨,便宜他们了。”
  “商人逐利,天性使然,本没有什么,可是,千不该万不该,弃家仇国恨而不顾,不晓得国之大义所在,却是帮助敌人,害自己人,像这样的商人,就该千刀万剐,全部清理掉,死一万遍都不够。”
  。。。。。。
  一时间,随着山西八大奸商的斑斑劣迹传播开来,蔓延至天下各地,为所有人知道,大明的所有商人都处于了风口浪尖上,面对群情激奋的民意,对于商人越来越仇视,毫无意外,他们若无十分重要的事情,几乎全都是闭门不出,躲在家中,躲避这次的巨大的风波。
  然而,随着朝廷又张贴一通告示,就好像在滚烫的热油上泼了一盆水,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造成了更大的风波,天下的商人愈发的忐忑不安起来,紧张不已。
  “什么?这些该死的奸商,居然还偷税漏税,以往之时,难怪朝廷的财政那么紧张,连军饷和赈灾银也常常拿不出,难怪不断地摊派赋税,原来如此,问题都在这里。”
  “d,这些江南的士绅和商人同样可能,秉性直追山西的那八大奸商,他们一年上缴的赋税加在一起,还没有俺们一个县的多。”
  “哎。。。咱们的这位皇上还是太年轻,还是太仁慈了,按我说,就该仿效太祖时的做法,直接对那些偷税漏税的士绅与商人动粗,全都抓起来,发配到苦寒之地,改造数年,看他们还敢不敢干出这样的事情,如此的偷税漏税,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事情。”
  。。。。。。


第三百一十四章 舆论的可怕之处

  毫无意外,天下的舆论一片倒,纷纷指责那些偷税漏税的不法商人,再次将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百姓口诛笔伐的对象。
  再加上大明日报的从中怂恿,暗中的推波助澜,连续推出好几个头版头条的版面,评论此事,不断地渲染偷税漏税的危害,使得朝廷损失大笔的财政收入,而损失的这笔财政收入,以各种的形式,全都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
  所以,大明的百姓怒了,大明的名家大儒和世子怒了,纷纷拿起自己的笔杆子,撰写文章,向大明日报社投稿,从忠义礼智信方面,唾骂那些商人。
  一时间,民意汹汹,濒临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商人可谓是鹤立鸡群,沦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乾清宫之中,崇祯淡然地坐在那里,倚靠在龙椅之上,双手交叉,支撑着下巴,眸子里闪烁着莫名的光芒,一脸的风轻云淡之色,正在听着曹化淳的汇报,而对面站着之人,还有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商部尚书林宗载二人。
  “启禀皇上,如今之时,天下可谓是群情激奋,民意汹汹,对那些商人恨得几乎是牙根痒痒,若不是朝廷提前做了布置,命令各州府县城,加强城内的巡逻力度和强度,维护日常治安,恐怕那些老百姓早就闹了起来,找商人的茬。”
  “而且,现在的商人,个个犹如惊弓之鸟,害怕的惶惶而不可终日,如履薄冰,看到老百姓,就好像耗子见到了猫一样,紧张不已,深怕那些老百姓打砸了他们的府邸,以泄私愤。”
  “除了那些名声极好的商人,平时没少救济周围的邻里邻居,附近的百姓,情况要好一些,余下之人,只要是外出,全都是一身的朴素,老百姓的打扮。”
  “就连那些权贵,世家子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由于朝廷加强了对他们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以及以前的种种教训,面对群情激奋的老百姓,他们也是不敢惹,不得不退避三舍,伪装成普通人。”
  。。。。。。
  这一刻,大殿里的这些人,才是真真正正地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其中所蕴含的威慑性;这才意识到,皇上为何那么坚持创办大明日报,给予莫大的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不断地扩大他的规模,以京师为中心,向周围蔓延。
  现在这个时候,凭着其官方属性,以及莫大的规模,大明日报社的舆论引导力,得到了最大化的凸显,远比御史台的那些御史的嘴还厉害,还让人心惊肉跳。
  在这个紧张而又极其敏感时刻,没有一个人敢为商人们说话,否则的话,一旦传出去,虽无性命之忧,却是永无宁日,走在路上,遭到百姓的白眼与仇视。
  更有甚者,还针对说情者的家人,指指点点,鼓孤立他们,有时候,上街买菜,没有一个小商小贩愿意卖。
  原因很简单,这些小商小贩还算不上商人,都是老百姓,将自家的菜拿到城里变卖,赚一些散碎银子,想起自己以往承受的重税,自然而然地,怒意胸中来,不仅不卖东西,还脏话连连。
  曾经就有那么求情的官员,不仅遭到了孤立,来自于各方面的软刀子,每天清晨之时,前后门之前,都被人泼了大粪,如此情形,舆论高压之下,那个官员只得辞官,带着家人,狼狈而逃。
  崇祯听得频频点头,神色虽然平静,但眉宇间还是萦绕着几分得意之色,嘴角更是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邪恶而腹黑的笑容,同时,他心里也清楚,这种情形不会持续多久,随着时间的流逝,民意就会冷却下来,更是再也不敢针对商人与士绅,叫板权贵。
  原因很简单,他们虽然非常憎恨商人,但也非常依赖商人,如果没有商人做生意的话,他们手中的东西就中转不出去,也买不到所需之物。
  所以,崇祯的心里更是明白,舆论的威力虽大,民意虽可用,但也要有个度,否则的话,一到超过了这个度,那就是杀敌一千,自损三百,杀人又伤己,就是非常明智了。
  而且,这一切的一切,士绅与权贵之所以那么害怕,不敢轻易出家门,群情激奋的民意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山西八大奸商的风波,个个都是抄家灭族,杀得人头滚滚。
  尽管是相距千里,尽管没有亲眼所见,这些人也能想象得到那种场景,一千多人被砍头,恍惚之间,就好像闻到了空气里的血腥味,让他们心惊,让他们害怕,让他们胆寒,没有人不怕死。
  这个时候,曹化淳刚一说完,崇祯的目光又转移到了毕自严和林宗载的身上,他们之间徘徊,询问道:“毕尚书,林尚书,你们那边又是什么情况?那些士绅和商人有没有什么表示?”
  两人对视了一下,瞬间达成了某种共识,再次迎向崇祯那兴致勃勃的目光之时,毕自严站了出来,缓缓回道:“启禀皇上,目前为止,从各地上报上来的消息,尤其是江南各地,几乎是朝廷的告示张贴没有几天,那些士绅就纷纷行动了起来,主动补缴拖欠和隐瞒的税款。”
  “由于时日尚短的原因,对于地方的税收收入,无法得到具体的统计数字,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仅就一个顺天府,乃至于整个北直隶而言,截止到现在,那些士绅与商贩补缴的税款,就达到了二百万。”
  听到这番话,崇祯脸上的光芒愈发的炽盛了,故作一副若有所思之色,沉吟道:“嗯。。。。撇开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与斡难河卫不讲,朝廷已经失去了对三地的控制,大明总共有两京和十三司,单单一个北直隶,那些补缴的税款就有两百万,也就是说,加上南直隶和其他十三个省份,朝廷今年的税收至少能够增加三千万两。”
  “是的,皇上。。。。”
  回答之时,毕自严的神色有一些犹豫,按照他的估算,今年增加的财政收入,仅此补缴税款一项,在这个数字之上,还有翻上一倍有余。
  毕竟,相对于其他各省,不论是富裕程度,还是面积大小,北直隶都要稍逊一筹,而且,二百万的这个数字,还只是截止到目前,随着舆论压力的越来越大,山西八大奸商的风波达到顶峰,这个数字还要不断上涨。
  所以,即便是六千万的补缴税款,也是毕自严的保守估计。
  。


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

  这一刻,大殿里弥漫着浓浓的轻松愉快的氛围,相比于崇祯的心情愉悦,很是高兴,毕自严却是暗暗长松一口气,随着这至少六千万的进账,就可以弥补一些财政支出的巨大缺口。
  这个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