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宁都司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换句话讲,凡是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都属于皇上心腹中的心腹,他卢象升何德何能,两人不过只是见了两面,能够获得皇上如此青睐与信任?
  这一刻,卢象升的内心那是满满的感动,感激皇上对自己的信任,信任自己这个既不是将门之后、也不是出自于名门之家的官员。
  最为关键的是,纵观整个朝野上下,又有几个人,年仅二十九岁,就位列朝中二品之阶。
  按耐不住心中对北直隶土地问题的牵挂,心痒难耐之下,卢象升最终还是忍不住地问道:“可是,皇上,微臣离去之后,北直隶的土地问题怎么办?”
  崇祯并未立即回应对方的询问,脸上的欣赏愈发的浓郁,满意的轻轻点头,心中更加的相信卢象升,就凭对方心系百姓的这一点,就可以判断他的人品没有问题,绝对是属于忠臣良将的存在。
  “放心吧,卢象升,就任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之后,朕还会让你身兼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真定府、保定府、河间府、顺天府和永平府的八府巡抚,专门负责这些地方的土地问题,安抚住百姓。”
  “是,皇上微臣绝不会辜负皇命!”
  卢象升答应一声,对于这个新的所谓八府巡抚,丝毫不觉得奇怪,原本之时,最初的“巡抚”一职,就是一个临时官职,便于统筹一些地方的行事,使得办事效率更好,更方便应对诸多问题,就比如总督、提督、经略一类的。
  因此,巡抚一职,并不像后世那般,一省只有一个,这个时候的巡抚还不完善,一个省不仅有数个巡抚,几乎是一府一个巡抚,有时候,一些巡抚的管辖范围还有重叠。
  这个时候,“崇祯”想得却不同,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历史学家,他不仅知道,京师之所以那么多的主和派,袁崇焕之所以死得那么惨,就是在于,北直隶半数以上的土地都是那些权贵的。
  那些主和派之所以那么积极,就不想皇太极打到关内,就是不想他们的利益受损。
  毕竟,铁骑践踏之下的良田,都是他们的。
  袁崇焕之所以惹起众怒,受到那么的攻击,原因就是在于,他的被动防守,没有主动出击,使得那些勋贵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还有就是,在“崇祯”看来,历史之上,皇太极的第一次打入关内,之所以如入无人之境,将明军打得溃不成军,明军的战斗力弱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在于没有结合民众。
  对付战斗力彪悍的鞑子,如果就像毛爷爷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句话,让日军陷入民众的汪洋大海之中,不断地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将其赶走,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变历史的手段之一

  同样的道理,“崇祯”觉得,面对入关的皇太极,如果朱由检能够施以恩惠,发动百姓的力量,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将鞑子的骑兵陷入一片泥沼之中,只要有零星走散的鞑子,就会被百姓袭杀。
  “崇祯”相信,最后的结局绝不会是那样的凄惨,让黄猪皮率军从容离去,还劫掠了那么的财物与人口。
  最起码,最不济,黄猪皮的十万大军,至少也得有三成的人埋骨他乡,留在关内,使得后金元气大伤。
  虽然,假设只能是假设,历史不能够更改,但是,对于此时的“崇祯”而言,历史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他也正在做,改变北直隶的田地拥有者的结构,就是改变历史的手段之一。
  不难想象,如果历史再次重演,己巳之变真得不能改变,黄猪皮真得在明年进犯关内,北直隶百姓反抗的将会更加积极,更加配合官军抵御鞑子,力所能及之下,一定会变着法子的袭杀落单的鞑子。
  当时候,再颁布一纸诏令,凡是斩杀一个入关鞑子者,提着鞑子的头颅,就能领到一到二两银子。
  以利诱之,再辅以皇恩,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定能激发他们抵御后金的积极性,使用各种手段,袭杀落单的鞑子,亦或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取得丰厚的奖赏。
  一念及此,崇祯变得莫名的兴奋起来,心里充斥着一股澎湃之意。
  “皇上,微臣还有一事相求。”
  随着耳边响起卢象升的声音,崇祯从失神中清醒了过来,目光疑惑的望了过去,并未言语,唯有轻轻点头,以示回应,静静地等待后续的话语。
  “启禀皇上,整肃军纪,遏制与消除军中的贪腐之风,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微臣早年学过兵书战策,自问,还是有一些把握,能够做到。”
  “但是,皇上,在做这些事情之前,必须先稳定和激励军心,获得最底层的士兵认可,而稳定军心之策,获得士兵认可之法,唯有解决他们以前拖欠的和以后的军饷问题,如此一来,微臣才能在大宁都司开展工作,打开不利的局面。”
  崇祯早就收起了那股兴奋之色,变得郑重起来,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紧接着,心中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突兀的问道:“卢象升,你是不是得到了消息,朕在唐王府与福王府查抄了不少银子?”
  闻听此言,卢象升明显微微一阵错愕,但眸子里却有着一丝兴奋的神采,转瞬就恢复了正常,一脸的平静之色,老老实实地回道:“皇上,不敢相瞒,微臣确实是听到了一些消息,但只是知道皇上查抄了福王府,并未听说唐王府的事情,只是知道老唐王被锦衣卫抓捕了。”
  “之所以知道福王府的事情,是因为押运粮食的案子,追查到洛阳城,才知道的?”崇祯颔首以待,再次问了一句。
  “嗯,是的,皇上。”
  崇祯露出恍然之色,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就没有继续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一份报纸,将其递给卢象升的同时,询问道:“看看这份报纸,乃是今天的大明日报,关于唐王与福王之事,你怎么看?”
  卢象升接过了报纸,脸上油然而生一股淡淡的疑惑,好奇报纸里面的内容,对于皇上这么快的就能拿到大明日报,还是今天的,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毕竟,撇开皇上是这个帝国的主宰者不讲,单单是身为大明日报社的缔造者和拥有者,就意味着会比其他人更早的拿到大明日报,通过驿站,加急之下,现在送到大名府,太正常不过了。
  缓缓展开,快速阅读起来,凭着二十多年的阅读习惯,卢象升早就具备了一目十行的阅读能能力,对于内容又不会有任何的漏遗。
  渐渐地,不同于周皇后的震惊与凝重,卢象升的反应是那么兴奋与激动,显得有一些幸灾乐祸的味道,看得越来越起劲,有一种大快人心之感,就好像其中的内容说出了他想说的一切。
  对于卢象升的如此表现,对于两王之事颇为幸灾乐祸,崇祯一点也不奇怪,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当然知道一些关于这位创建“天雄军”的名将性格和脾性。
  不仅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更是一个率性的直人!
  卢象升就职宣大总督之时,不仅在对待建奴的事情上,是一个积极地主战派,即便是牺牲了身家性命也在在所不惜;还有朝廷的种种弊端,比如土地兼并问题,皇室宗亲和勋贵的贪婪等等,更是将他的直爽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那些弊端的存在,上奏之时,言词不可谓不犀利,不可谓不尖锐,也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卢象升战死于巨鹿,被围之时,却无援兵,是那么的凄惨,是早就注定了的。
  不管是主和的杨嗣昌,还是身为监军的高起潜,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利益,那就是土地,而卢象升的那番关于弊端的奏禀,算是将两人和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势力彻底得罪。
  脑海里浮现这些念头之时,回想着卢象升的大概性格,对于他此时的反应,近乎于幸灾乐祸、大快人心的表现,崇祯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原因很简单,只有如此,才符合卢象升的性格。
  别看卢象升白白净净,像一个知书识礼的读书人,但是,卢象升天赋异禀,身体格外的孔武而有力,又身负殊力,好骑射,所以从骨子里,卢象升的性格更多的是武人的那种血性与刚直!
  “呵呵。。。卢象升,不得不说,你提出这个请求,时机掐的很准!”
  卢象升看完了报纸之时,崇祯爽朗的一笑,非常合适宜的来了这么一句,看到卢象升有一些近乎于羞涩、不好意思的样子,崇祯进而继续说道:“不错,不管是福王府,还是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