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给你好事你还挑三拣四的,别人正巴不得呢。”刘咏骂道。
“主公,这个某真干不来,不如给个军职好了,俺不嫌官小。”裴元绍自然看出来刘咏并不是真的生气,讪笑说道。
刘咏也不说笑了,正色道:“既然你也知道自己的斤两,那也行,你就做个都尉吧,太守之下,一切人马都由你统领,但你得把零陵给某看好了,否则提头来见。”
“这个倒是成,某其他事做不来,这事绝对做好。”裴元绍自从跟着刘咏到了新野,整日跟徐庶等人厮混,也算是见识了很多事,不行以前那样无知了,自然明白这个都尉权利有多大。既然刘咏交给他,当然知道事关重大,否则也不会大老远的叫他来。
其他都有人选,刘咏要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大粮仓,没有一个贤能的文官还是不行,正头疼这事,祢衡来了。
见刘咏一脸愁容,祢衡问道:“主公为何事烦忧?”
刘咏道:“这里气候温和,水利条件不错,很适合开荒农耕,因此,某想把这里弄成一个粮仓之地。”
祢衡一听马上先是惊喜,后又苦笑道:“衡这次来找主公也正有此意,不想主公早已想到,属下真是愚钝。”
刘咏听罢哈哈大笑:“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如今其他职位都有了人选,这里还缺一个能做事的饱学之士做个治中,不然怕是难以做成。正平可有合适人选?”
“着个人选倒是没有,不过,某记得主公的大舅子应当也算是个贤能之人吧,如是把他请来,必然不错。”祢衡眼睛眯了一下马上道。
举荐主公的大舅子这一记马屁绝对拍的够响,就算刘咏明白自己的意图也会十分高兴。
刘咏笑着看了祢衡一眼道:“他倒是可以,也是自己人,某也放心。某写一封书信,麻烦正平让人快马送往襄阳。”
祢衡见刘咏看他,马上低头一拜,嘴上连忙应下。
他平时对人虽然倨傲,但是做事的确很不错,这也是刘咏看中他的原因,否则,这次也出征,也不会将他带在身边。祢衡当然明白这意思,他如今也收敛了许多,在刘咏面前更是恭敬有加。
黄承彦也正为儿子黄沛的事犯愁,本来他是打算找找刘表让儿子在某个地方上谋个职事积累些功绩的,没想到出了刘咏这个姑爷,而且短短时间实力壮大如此,让刘表越来越忌惮,这个时候如何还会给他拿到地方上的权利,这不是资敌么。
因此黄沛的事也就拖了下来。
黄沛倒是希望自己这个妹夫能壮大的更快些,到时候,他想弄个职位还不简单么。本来想着去刘咏军中的,但他对军中完全不懂,想想还是算了,省的让刘咏给自己脸色看。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他这次刚想去风月楼那去看看前些天新到的一个姑娘,刚出门就被人给拖了回来。
“父亲,您找孩儿?发生了何事,如此之急?”黄沛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没想到回来后府上平静的很,什么事没有,他心里不由得有些窝火。
黄承彦瞪了他一眼道:“瞧你那副样子,整日就知道混在风月场上,有着时间不如多读点书,做些正事。”
“父亲,孩儿也想做些正事的,可……这不是没正事做么,再说,孩儿也就只去过一次……”黄沛正准备编谎话,猛然看见老爹盯着自己,马上什么都不敢在说,他真的有些怕再吃竹条炒肉片了。
黄承彦也不想骂他了:“哼!以前让你多读书,你不好好读,如今,要用到了,看你如何做。若是做不好事,出了问题,就等着被罚吧,到那时,等待你的可就不是你父亲的竹条了。”
黄沛倒是听出来老爹的意思了,感情是有地方可去了。马上高兴起来:“父亲,难道州牧大人答应了?”
黄承彦一听到“州牧”两个字就来气:“指望刘表那个老狐狸,你就被想了。”
话说了一半忽然顿住看着儿子道:“跟爹过来!”
黄承彦转身直接向后,一直到了内堂。黄沛虽然奇怪,但他也不傻,自然知道父亲可能要说的话有些忌讳,不能传出去,乖乖跟了进来。
到了内堂,黄承彦拿出一封信递给儿子:“你妹夫刚刚让人快马送来一封信,要你去他那里。”
“刘咏?他不是出征了么?”黄沛有些疑惑,但还是先把信看了一遍。
等看完信,他脸色立刻就变了,他震惊万分。
“父亲,他竟然如此快就平定了三郡?这……”黄沛有些不敢相信。
其实黄承彦刚看完的时候也震惊的一塌糊涂,不比儿子强多少:“沛儿,你妹夫是当今世上少有的不世之才,能遇上他,是外面黄家的大机缘。当然,这种人定然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你方才也在心中看到了,他有些怀疑张羡的暴毙和他这次平叛本就是个阴谋,因此零陵必须要一个亲信之人去那边把持,你就他最信任的人选,你应当明白其中的道理吧?”
黄沛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尽量平静下来:“孩儿自然明白,父亲放心,过去以后,孩儿必然会竭力治理好零陵。”
第103章 城头血战
“主公,您刚刚说让韩玄明日来拜见太守,但这太守之位还未定呢。”韩玄一走,祢衡就马上上前谏言。
“呵呵,太守不就在这站着么?”刘咏一笑。
“这里?”几人都愣了一下,难道刘咏要让他们几人中一个做太守?
不过祢衡毕竟是脑子转的快些,看了一圈,马上向着黄忠道:“恭喜汉升高升!哈哈……”
“某?主公,这……”黄忠有些懵,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刘咏看到黄忠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汉升,你攻下长沙,为平叛张羡拿下了头功,你坐此位最合适,且你与文长交情深厚,此处还有许多贼盗要平,你们配合起来也能默契许多。另外,某也不放心将如此重镇交给一个外人,你在此镇守,某放心。”
“谢主公!黄忠绝不辜负主公大恩!”黄忠几十岁的人,忽然间感激万分,涕泪长流。
他奔波数十年,都被人排挤,碰到刘咏才短短数月,就能有如此荣耀,说是光尊耀祖也足矣。
刘咏对他的知遇之恩,绝对要报,而他能回报的就是他的一条命了。
黄忠的的做法,自然也感染了身边其他人。
祢衡、马谡、寇封,都从黄忠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他们绝对相信,只要刘咏不倒,他们将来必然荣光无限。
想到此处,一齐拜倒:“主公大恩,属下永世不忘。”
刘咏心里很高兴,这个效果也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不过现在想想也正常。
摆摆手道:“都起来吧,好好做事,莫要滋事,有某一天,自然不会让出过力的人委屈。都退下吧。”
长沙的告捷的消息自然传的很快,虽然还未传到襄阳等地,但武陵、零陵等地早已传开。
刘咏倒是不急,在长沙一呆就是数日,知道在祢衡和马谡等人协助下,政事也都理顺了。一些鼓励农耕和商贾的政令也不断发布,同时征召到一批人才,各处很快得到治理。
原有的长沙人马也有一半将被刘咏带走,剩余的都按照在江夏的训练方式开始训练,并开始招安周围贼寇,招兵买马。
魏延也一边不断带人出征讨伐一些顽抗之地。
见到一切发展良好,刘咏就不再关注,静等消息。
五日后,赵云传来捷报,桂阳平定。
“哈哈……”一大早,就听到刘咏的爽朗大笑。
众人纷纷前来贺喜。
刘咏对黄忠吩咐道:“将张羡押赴襄阳,同时送上长沙捷报。”
黄忠自然遵命,派魏延亲自前往。
刘咏向赵云发去嘉奖,并封赵云为桂阳太守,同时自己带自己手上的一万人马和黄忠的一半人马以及长沙降军一半共两万五千前往零陵。
主要是刘咏觉得放这么多降军在长沙不太放心,还是带走一半好些。
零陵城外,关平与廖化以及围城数日,城中人心惶惶,寝食难安。
尤其是长沙和桂阳相继被攻破,更让这里胆战心惊。
张羡亲自守长沙,儿子张怿镇守老巢零陵。桂阳那边所谓的亲信也是树倒猢狲散,张羡被捉的消息一传出去就马上分崩离析,开城投降了。
但零陵不同,那是他们的老巢,张羡对那边百姓还算照顾,秩序不不错,百姓对张羡也是十分拥戴。
强攻之下,死伤就必然不少,这不是刘咏想要的,他想尽量减少消耗。
虽然他人马精良,但比起那些豪强,数量还太少,他现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