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被他拔苗助长的戏曲,实则就是宋时的杂剧+唱曲的改版,虽然极得本时空土著的欢迎,然陆皇帝却怎么看这么别扭。
他宁愿听人说书。
内务办的著书局养了几十号人,一个个都是文笔不凡的,专门来为陆皇帝写宫廷画本·小说。这待遇放到后世真是有钱都难办到。
而除了以上这些,陆皇帝现在还学着玩起了熬鹰。虽然益都周边并无猎场,他也没有走火入魔。
再不是就是弯弓搭箭,或是拉人打一场马球……陆皇帝的无敌身手现如今也只能在马球场上一呈英豪了。
何况还有后宫的美人,还有几个小萝卜头。纵然没有山水游园,没有一座座或华丽或巧妙的园林供他心上,陆皇帝这日子也充足的很。
偶尔,起了兴致,他还会与人出宫溜达一圈。
所以,只要有钱有权,那在任何时候都能过的舒舒服服。
冬天里没暖气,那可以用地龙取暖。宫殿的地下都有火道,火道在地面有洞口,在外面烧火,热气通过火道传到屋内,又有专门的排烟措施,是被称为地龙。给陆皇帝的感觉一点都不比暖气差。
夏天没有空调,也能有水龙解热。这是李唐时候的先人玩过的‘发明’,与那地龙一般,都是陆皇帝起的名字,也是陆皇帝想出的法。他那日翻看杂文游记,看到记载着唐朝时的趣事。那时的贵人多建造凉殿靠近河边湖边,盛夏之时将水引入殿中的地下暗道,用水车或其他机械传动设备,带动循环制冷,再配上转动的轮扇将冷风送入殿中,真是清风送爽。有诗为证: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
故而,紫禁城内便有了水龙。
那宫殿的下方,不止埋得有排烟通道,同时还有大量的铜管。到了烈日炎炎时候,由畜力水车从水井中提取冷水送入专用的水塔,打开阀门后,冷水进入铜管,排入宫中的蓄水池中。如此过程,屋内再多的热气也进给带走了,感觉比空调更是舒服!直将夏日里的用冰数量直线拉低了好一截去!
小日子过的更舒坦的同时,也趁机给益都东西两个工业园区增添了两个新的经济热点。
陆皇帝的享受在益都城内就是一个风向标,无论是地龙还是今年才出现的水龙,一经面世就如那羊绒一样吸引了无数双的眼睛。
满城的贵人都希望自己有样学样,紧跟着皇帝步伐。就像早前的水晶玻璃片。
但这么多贵人都挤在一时间要货,哪里能成。那不管是铺设水龙的工人,还是施工需要用到的铜管,可都是有限的,需要根据房间大小而专门特质的,便是水塔和畜力汲水器也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指导。整个事宜直到进入了八月,天且都冷了下,方才告一段落。
而到了九月,陆皇帝只看着淄水和弥水两处工业园区的新增产值数量,笑而不语。
从六月开始,两处工业园区的工坊、作坊数量,较之先前的几个月的增益,就有明显的提高。
因为水龙的出现。益都城内的热潮叫商人明显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从水塔所需的铁管、阀门,到水龙所需的铜管,还有畜力水车所涉及到的大小零部件,这些就都是新增工坊的着眼点。而且明显可以看到,新增的那些工坊、作坊,产品更加单一,更加细碎。
所谓的畜力水车作坊,更不用说就是一畜力水车组装点。这很像内务办置下的马车厂。
名义上是生产马车的地方,实则就是一组装地,因为马车内里的大小零部件,甚至是马车车板,都被内务办外包了出去。
这种新的生产模式,直接刺激了两处工业园区大量小型工坊,乃至是家庭作坊的出现。
而现在的水龙,那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刺激点。
整个夏天陆皇帝的心情都是极好。
工业的发展果然需要良好的效益回报和宽松的政治环境,而偶尔一两个新鲜的经济刺激点,也真的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热闹了整个夏季的水龙,可不就证实了这一点么。
待到八月中秋过后,马会扩招的第一批会员公布,那本就吸引了数不清的富商大贾齐聚益都,又恰逢摩尼教南下。方腊直向转运使下了一价值二百万贯的大订单。从麻布、生丝,针头线脑,到铁锅、铁勺、菜刀、斧头等金属制品,再到钉子、铁钎,乃至大块的铁锭和一辆辆的纺车与织布机……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要用到的器物,是人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器物。如此一张大单,直给本就热闹非凡的益都商界,凭添了一把烈火。
而后就是明公国的成立,那对不得已的读书人来说,不失为一条好去路。对于商人而言,更是如此。
想想看,摩尼教上下上百万人南下,加之他们已经征服的土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新增市场啊。
而且这还只是四藩之一。
方腊一事让整个中原骚动,也叫南洋诸多土著王国单产心寒,原因就在于如他这般强藩,陆齐朝还有三个呢。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陆皇帝还需要寻找三个地方来安置他们?一在北,两在南?
而那三藩在封邦建国时候,是不是也如方腊一样要带走大批的军民呢?那不管被分到哪里去,可都是一巨大的新兴市场。
马会与封藩建国相配合,那爆发的力量绝对是1+1》2的。
更不要说,陆谦已经有可信的情报显示,他的那个大计划已经不再是秘密了。也就是说,大齐的功臣已经在与商贾力量近一步合作中。或许那孔家人的身份都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也保不准。
不过这点不用理会。
孔家人的‘作用’本来就不是要施加在那些商贾身上的,甚至它的作用目标也不是那些读书人,而只是广大的平民百姓。
商人无论在现代还是在古代,为了利益都可以践踏一切,这丁点也不稀罕。
不然,满清的八大皇商如何会出现?那是晋商永久的耻辱。而87年爆发的“东芝事件”也震惊了整个世界不是吗?
读书人也是一样,不管在这个时候,还是前五百年后五百年,孔老二始终只是他们捧着的一块招牌。在刀剑强权面前,读书人从来不成气候。
反倒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他们心中的价值观,才是真正绝对一个国家命运的所在。
陆皇帝拿孔氏做文章,为的就是打破老百姓心中的某些观念,赵宋一百六十年的统治,是挺短暂的,却已经给华夏这个民族印刻上了自己的标记,陆皇帝需要把它彻底的摧毁。在百姓的心中,这个中国人口基数最大的群体阶层中,刻录下自己的意志。
因为占据着绝大多数人口的老百姓才最直接的影响着中国的新一代人。
是“万般皆下贱,惟有读书高”,还是“好男儿志在四方”,这点很重要。
如今时间已经走到了年底,陆皇帝还没有拿到全国的数据统计,在如今这个时代,要做好这个统计数据可是很不容易的。
但他手中有益都城两大工厂作坊聚集区的确切数据,有济南和济州两地手工业变化的详细调查。
“三地同比资产增长皆在三成之上。老臣贺喜陛下。”宗泽还是雷打不动的内阁首辅大臣,这是一个心中有着生民二字的人,也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的政治倾向始终明确无比。
故而,他首辅职位就始终牢固不可动摇。
陆皇帝的不少计划在他看都有些过于儿戏,甚至有些轻佻。不像陆皇帝打仗时候最喜爱的正面碾压,而是另辟蹊径,剑走偏锋。
只是,事实胜于雄辩。益都、济南、济州三地的数据已经在表明,皇帝的想法并没有错。
事实上这也是历史的滔滔大势。
那明清时候的会馆,后世的一个个同乡会,一个个私人会所,可不就是现今马会的低配版吗?人是需要沟通的。
马会就提供了这一平台,再与“封藩建国”结合一处后,其所爆发出的力量是极大地。现在,这股力量方才崭露头角,还远没有进入鼎盛期,却已经成绩喜人也。
“霖翁,如今可还有担忧?”陆谦笑眯眯的,三地的确切数据和详尽调查报表,写的可不止是三地投入到工坊之中的新增金额累计,和与往年同比的增长幅度。更有它们的生产总值,原料来源、人工收入、工坊主的纯利益收益,缴纳的税金,以及工人数量和工人的薪金水准。
在宗泽心目中,中原之大却有无数失地之百姓,中国缺乏的永远是土地,而不是人力。他现在还看不到未来工商业与田亩争夺劳动力的那一幕。
在他看来,工商逐利,纵然再违背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