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8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累得沾床就睡的劳工们,只是这几日广州码头上的一个缩影。
  就像是被摁了快进键,整个广州都要连轴转了。
  一批批的方腊军,光明正大的汇聚到广州,大批的物资调集的同时,方腊也挥洒出钱财,在市场上以横扫的姿态搜刮他们所能看到的一切。
  从笔墨纸砚开始,小到针头线脑,大到纺织机、纺纱机,锅碗瓢勺,油盐酱醋,布匹五金,他们全都要,全都不限量的要。
  广州作为天南第一名郡,赫赫有名的繁华之地,市井店铺上竟然一时出现缺货、短货,无货可卖的迹象,也是一大稀奇了。
  就是萧嘉穗在拿到统计清单后,看到最后的开支数据,也不仅暗自咂舌。
  “陛下实是旷世明君也。区区一方腊便能有如此活力,若是朝堂功臣尽数分封南洋,那……”
  萧嘉穗摇了摇头,那都是不敢相信,也无法想象的出的数字。他只知道如此大的利益驱动,必会叫闽粤沿海地区多出数不清工坊工厂,也会给整个大齐朝带来无穷的推动力。更不要说这会叫多少穷人随之南下,给朝廷减下多么大的包袱了。
  细细思之,说是百利而无有一害也无不可。
  数千里外的益都,陆皇帝目光也在眺望着南方,今天就是方腊军启程南下的日子。“老天保佑,千万别叫他们撞上了台风!”
  想想忽必烈两次出兵攻日的下场,陆谦就有点小担忧。这可是头一炮,万万不能灭火了。


第757章 海上霸权
  浩浩海水荡荡漾漾,即使站在船队最高位置的瞭望手们也看不到海的尽头。
  庞大的船队船队驶出零仃洋继续南下,处身在开阔无边的大海里,只感觉到无尽的雄浑而苍茫,瞬间里就把城市的狭窄、拥挤、嘈杂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天外。
  大海是那么的无垠,人类又是那么的渺小。便是现下这承载着数万南下军兵的船队,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也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与厚重的水面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碧蓝色的海面如同一张会闪着亮光的大幕,海水波动,层层涌浪滚动,就像是这层大幕在缓缓起伏。阳光一照,满眼金色。
  船上的水手们不会去欣赏所谓的海天风景,许是看惯了,而只会注意到起航的方向、船下的岩焦和天气的变化。方天定、王寅、方杰他们才会去观看与欣赏,看那片蓝与远天衔接,犹如一块缓缓隆起的蓝色大陆,闪着远古洪荒般的琉璃瓦的光泽,拓宽者茫茫无限的空间。
  有着季风相送,不到一个月的光景,船队已经从广州抵到了曾母大岛。作为南洋水师在南海最南端的一处军事基地,这地方实则是一大善处。首先,曾母大岛面积不小,其地广足有中原一县之大小。其次,此处地势平坦,全年高温,雨量多,植被茂盛,那自然也可以大肆发展农业了。第三就是这里没有台风肆虐。这可是十分难得的。那东南沿海年年受台风之苦,然曾母大岛虽在海中央,但却因处于赤道无风带,没有台风侵扰,自然环境相对安全。最后就是它的区位优势,这里南距淡马锡1200里,东距曾母暗沙800里,北距大陆约4000里,距东部的婆罗洲龙蛇屿则有400里,距离马来半岛也很近。作为淡马锡南洋水师母港的副港十分有必要,也十分之靠谱。
  因为如今的水师战船还不是现代船只,一支强大的水师在拥有大量的水面战船之余,也需要一处处可供停靠补给休整的码头港口。从淡马锡到中国本土,曾母大岛就是个绕不开的战略要点。
  一座座小岛点缀在曾母大岛南北,几艘小型的帆桨快船往来各个岛屿之见。后世的曾母大岛叫做纳土纳大岛,而它只是纳土纳群岛的主岛,周遭零碎的小岛可是有二百多个,大大小小,各有不同。
  然而便是再小的岛屿上,这儿也可能生长着椰子树,曾母大岛早就得到了国内的指令,最近俩月正不动声势中全力以赴的贮备各类物资。从晒干的海鱼到一颗颗椰子,驻扎在曾母大岛的水兵和岛上的华人,就似蚂蚁搬家一样,清空着一座座小岛。
  很多小岛都是椰林葱郁,沙滩洁白,碧海青天,美的仿佛是一幅幅画卷。然而被水兵和居民扫荡后,一股遮掩不住的沧桑感就扑面袭来。
  而就在方腊军抵到曾母大岛的同时,一艘艘齐军炮船也汇集了过来。虽然多是海鲨、海蛟级的炮船,但它们依旧是无敌的。
  炮船中一艘别具一格的帆船叫方天定等人侧目。那是一艘与天方的三角帆船有着一定相似的软帆船,细长的船身完全迥异于东方的福船。一种将横帆(软帆)和三角帆混合使用的三桅帆船。也就是陆皇帝老早就给水师诸将画出来的那张大饼。
  玉幡竿到底是玉幡竿,在一番绞尽脑汁后,在有了陆贾拉提供的三角帆船工匠和图纸之后,去岁冬天时候就纸面作业出了新型帆船的制造图纸。并且经过今年上半年的辛苦努力,在六月份时,实验船东海号正式下水。
  这是一艘领先于世界的横帆帆船,陆皇帝也不知道这艘“东海号”具体的水准能比得了西方哪个时代的帆船,但它与福船真的全然不同。
  第一那软帆的操纵与硬帆就完全不一样。
  中国帆一般都用细竹篾或蒲草叶子编织,硬帆的好处是综合效率高,操作简单,可以围绕桅杆旋转,可以完全的利用各个方向地风,也就是所谓的“八面来风”,单位面积的硬帆和软帆相比较硬帆对于风力的利用远大于软帆。可是硬帆的缺陷在于它的过于沉重,越大的船船帆就越重,有的大船甚至“非数百人莫能举动”,当然现在有了动滑轮和滑轮组,在这点上已经算解决了大难题了。但是在正史上这一问题却始终限制着中国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硬帆船的帆面积是远小于软帆的西方船。
  再有一点就是硬帆对桅杆的作用力,桅杆的高度不能太高,否则桅杆的强度要受影响。所以中国帆船为桅杆都远低于西方帆船,方帆船的桅杆是由3或2段独立的桅杆通过桅楼组合成的,桅杆高耸,有的甚至达到3/4船长,后期的战舰还有附加翼帆,所能悬挂的帆的面积会远远超过了中国帆船,因此在航速上的优势也明显优于中国。而要不是这两点限制了硬帆的实用性,软帆和它相比也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只能说中国人太超前,技术与时代不搭配。不然看看后世,除了为纪念而建造的那些帆船外,现代帆船早已经是硬帆的天下了——采用铝合金等现代尽数材料制作成的,完全电脑控制的硬帆。
  陆谦就觉得这事儿跟那水密隔舱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者也是过于超前了,虽然让中国船有着远超西方船只的安全性,但这也使得中国海船很少使用到肋材,船体的强度由水密隔仓的隔板来支撑,因此中国的船只在抗沉性方面的性能要远远优于西方。但也正是由于中国船只大量的使用水密舱技术而使得船体在横向方向上的强度不够,不能承载大量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而且福船、广船这样的船体构造根本不能适用于西方的全通性火炮甲板。
  现如今的齐军水师炮船且还看不出不适,这是因为舰载炮都还很轻,三斤炮、五斤炮才多打点重量?福船再是不适合,也不至于这点小炮都扛不住。
  只是那上十斤炮的火炮,真就不适合放在福船上了。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点。
  这也是东海号在敲定了图纸后迅速制造完工下水的最大原因,因为就连陆皇帝都尤其的关注此事了。
  去岁的锦州之战,福船用血淋淋的现实告诉了陆谦这个凄凉的事实,陆皇帝这才知道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些过于乐观了。他还想着福船+火炮能叫中国称霸大海几百年呢,可现实却是个杯具。
  不适合承载十斤炮以上的火炮的福船,可以说潜力十分之有限。从五斤炮升级到八斤炮,再升级到十斤炮,福船型炮船就达到自我的巅峰了,这个现实太叫陆皇帝受伤。
  如是,画饼就不再是单纯的画饼,而是陆皇帝所必须要求的。那种船体细长,灵巧高速,更拥有一二三层之多前后贯通的火炮甲板的战船,必须造出来。因为这才是蒸汽文明来临前,中国海上霸权的保障。
  有了这样的风帆战舰,中国在大洋之上的霸权才会不可动摇。
  东海号并不大,载重连两千料且不足,放到后世就是一个三百吨排量的小船。但却搭载了八门十斤炮和八门十二斤炮,外有八门虎蹲小炮,火力之强大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