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7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谦、金富轼、胡宗旦等等。可有个鸟用?
  那李资谦与金富轼尿不到一个壶里,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是竞争对手。高丽这块蛋糕就那么大,谁能抢下更多去献给陆皇帝,谁家的功劳就更大。金李两家且还能得好么?
  不知不觉中王楷最信任的人,已经从他的外祖父,便成了胡宗旦。而王楷也一定不知道,他所信任的胡宗旦经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到天明。短短数月里衰老了十年一样,却叫王楷更加信任他了。以为胡宗旦这是在为他尽心竭力呢,真是一个美妙的误会。
  益都城内热闹一片。这一是因为陆皇帝大军回京,可不是一大盛事?
  此番北征,陆皇帝不仅尽复燕云故土,更一举打崩了来势如潮,数年来纵横塞北不可一世的阿骨打。那消息传来,整个益都城中,不知道多少勋贵重臣家中起了大宴。
  女真不足为虑也。
  那草原上的阻仆人更是不堪一提,这整个北地注定要臣服在中原的脚下。
  这一日自从契丹大辽立国起,已经整整间断了二百年。
  而翻看青史,那一统天下的皇朝盛世,无论是大秦还是两汉隋唐,有一算一,北方的少民从来都是在皇朝最鼎盛的时候匍匐在中原的脚下,安稳如鹌鹑的。
  此番大捷归来,战果显赫,更意义重大,重要性不言而喻。更不要说陆皇帝还赐宅邸给耶律淳等投降的契丹贵人,还有左企弓等等。甚至是紫禁城内都要有些动作,比如把本就不大的御花园给推平三成去,另起一跨院。
  这些都是事儿啊,还是盛事也。
  让紫禁城内的后妃们酸楚的是,这陆皇帝出去溜达一圈,便就为她们寻来了一位出身不凡的姊妹。
  契丹皇帝的公主,何等的身份?
  即便是嫁过人的,但在理学还未彻底成为中国的社会准则的时候,这寡妇再嫁,也不稀罕。
  便是历史上的岳大帅,可不就被前妻刘氏给带了绿帽子么?岳母刺字,大小眼从军抗金,让刘氏照顾母亲,她却“两经更嫁”。刘氏后又嫁与韩世忠军中一押队,且还是韩世忠使人告知了岳飞。
  这种女人且都能嫁掉,北宋末年之社会风气就可见一斑了。
  何况还有李清照这个例子呢。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小五十岁了犹再嫁了张汝舟,后发现张汝舟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之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
  如此可见北宋末年时候之社会风气,道德理念,尤大异于明清。
  紫禁城内。
  潘金莲临窗照雪,孤自……发笑。一声银铃一样儿的笑。
  “娘娘……”身边的姑姑轻声唤道,心里很是担忧。这不是气极反笑了吧?
  这人且是在水泊梁山时便跟在潘氏左右的,看着潘氏从一人独宠变成了如今的四贵妃之一,头上且还有一位正宫娘娘,身后又追来了位身份高贵的贤妃娘娘,自己想来也觉得悲苦。
  “陛下那般做,也是为了天下大计。”
  劝人的话谁都会说,陆皇帝的作为也轻易就可被外人理解。但潘金莲不是外人,她是“内人”啊。
  “本宫这叹息可不是为了自己,我这是为了皇帝。这皇帝也是苦的。”潘金莲听了再莞尔一笑。她可没有悲伤叹息。气急伤身,那亏得都是自己。她好日子且还没过够呢,适才只不过是她在暗自编排着陆皇帝呢。
  看看现下后宫,除了她这个最没来历的,余下哪一个身后不代表着一方势力?哪一方势力又不是在对着皇帝垂涎欲滴?
  恐怕陆皇帝就是宠爱谁,叫谁多生孩子,都会跟前朝有着一定的关系吧。
  懵愣中潘金莲就忽觉得,陆皇帝这可不是在另一种意义上的“卖身”么?
  而一想到‘卖身’这个词,她脑子里直想到了昔日里见过的粉头、花魁,再与陆皇帝一结合,那心中本有的一丝凄苦,是瞬间烟消云散去了。
  “看着吧。过不多久,这紫禁城里且还要多上位姓赵的。”陆皇帝老早就惦记上赵皇帝的公主了,早前是被拒绝了,但现在呢?
  潘金莲心中就隐隐有这么一种感觉!
  “咱们这位皇帝可是个长情的,但也是个多情的。横竖他身子骨好,由着他挥霍去!~~”


第709章 岭南都护府
  洪武二年的新春佳节过后,一道旨意传到了广州。主官之位空虚多日的岭南之地,终于等到了正堂官到来。
  出乎一些人的预料,陆皇帝并没像早前相传的那样设立粤东桂西巡抚,而是将整个广南划入了岭南都护府治下。
  以明国公方腊为都护,庸国公王庆和罗国公钟相为左右副都护,但这只是为了名头好听罢了。广南两路真正的辖制权在都护府长史萧嘉穗之手。
  后者能文能武,随从鲁智深坐镇西北经年,运筹帷幄,每每有绝妙手笔施展。但他资历过浅,陆皇帝不可能将他一举提到岭南都护的位置上,如是才有了上头的那三座庙堂里的牌位。但在许多人眼中,这也只是一个过度!岭南都护的帽子早晚是他的。
  萧嘉穗从西北转到益都,一路上历经风霜雪雨,好不凄惨。万幸赶到益都后就掉进福窝了,升官发财可不是福气么。陆皇帝叫他去岭南任都护府长史,赐下了不少奖赏。
  在冰天雪地里渡过一个热闹愉快的年节后,才又冒着严寒下到了江南。
  在仍旧是一大工地,可好歹吴淞口码头修缮一新的沪港坐上了南下海船,一月末方才抵到广州。
  这天南地北端的有不同。正月末的北地,春寒料峭,甚至还有风雪复来,寒意未褪。可是在广州,百姓军丁皆以是单衣示人。
  偏偏不是北地那种骄阳似火,焦热滚烫的炙热之感。而是阴雨连绵,闷死闷热的非一般感觉。
  萧嘉穗倒不觉得难受,他也是荆南人,更去过闽地江南游历,对这种气候纵然不喜,却也并不觉得难受。倒是他从西北带来的牛皋、李彦仙二将,还有李永奇、李魁【李彦仙之弟,与李纲老爹一个名字,这里改一个字】等从将,多生出不适来。
  倒不是生病,而是心理上的不爽利。
  然很快的,就有人送了一份大礼给他,不止叫萧嘉穗瞬间抖索精神,进入了工作状态。就是牛皋、李彦仙等人,亦一个个振奋起了精神,开始着手建立岭南守备军。
  广州纳入齐军治下亦有半年,整个市容市貌较之最初时候的清冷已经大为改变。大街小巷,栉比鳞次的店肆基本上都已经恢复了营业,内中更多出了不少北方和江南风味的店铺。
  就比如许家老店,一家刚开了小半年的“老店”。东家掌柜的就来自歙州,据说与方腊军中不少人物光广有交情。
  “阿七啊,后厨里的石鸡没了,你与阿福去张五郎那儿拿来两桶,店里有客人会用。”店老板许大挥着蒲扇说着。
  那摩尼教军中多是有歙州人,方腊一行人且留在广州,不时的便有人来到他这小店里受用,盖因为他许大做了一手地道的歙州菜。
  而既然是歙州地方菜,石鸡便不能少了去。只可惜广州距离歙州太远,那儿的石鸡是万难被运到广州的,故而“黄山双石”里的石鸡便只能用广南本地的石鸡来代替了。至于另一“石”的黄山石耳,生长于百丈高的悬崖峭壁之上,饱经日晒雨淋,需得六七年方才能长成,因此黄山石耳有个别名叫“石壁花”。在这儿却是最地道正宗不过的。
  伙计阿七和阿福都是广州本地人,听这叫喊便知道。阿七听了老板吩咐,将手中的抹布一丢,便与那阿福出了店面,说着:“东家炖的石鸡汤就是够味,数一数二的好,只是价钱也够高,要五个铜圆一盅。”
  十个铜圆就是一银元,值银七钱五分,制钱七百五十文。那一盅可不便宜。但偏偏供不应求。
  “咱们甚个时候能像明国公手下的那些兵爷们有钱就好了。”阿福的日子并不幸福,就像民间叫满仓满囤的都要饿肚子一样。
  “俺可不羡艳。那钱财上可都是沾过人血的。俺便是一辈子吃不饱,也干不来那等事。”
  “这倒也是。那厮杀一起,又是在江南花花世界,手中怎么会没有钱?那钱上又怎么会不沾血?”
  阿福眼睛里闪过一抹惊悸。对于他这等小老百姓言,许家老店里的很多客人都是杀气满身的军爷。百姓也不是傻子,一些粗浅的道理,都是懂得的。
  前两日,广州城且刚刚闹过一场骚乱,那都护府里不知道抬出了多少具尸体,表面看起来难查踪迹,顺藤摸瓜就会发现不少蛛丝马迹,很明显,有一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