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终南)-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蒙汇报完毕之后,合上卷宗文夹,立在原地,默不作声。作为蓟城军情司在洛阳地区的负责人,屈蒙的年纪虽小,却是最早与刘和接触的读书人,也是最早接受刘和培训的心腹,当初军情司司长田畴在三户亭秘密潜伏的时候,屈蒙更是一直跟在田畴的身边,所以单论业务能力的素质,屈蒙其实是军情司的二号人物。

赵云仔细看着悬挂在议事厅北面墙壁上的那副洛阳周边地形图,良久之后,回头对众人说道:“洛阳周边形势看似纷繁复杂,但关键其实只有一处!”说完这句,赵云抽出腰间的长剑,用剑尖轻轻一点地图上的长安城。

“长安城,皇帝!”赵云似乎没有觉得自己用长剑指着地图上大汉皇帝所在的长安城有什么不妥,一脸严肃地说道:“河东郡可以丢,河内郡也可以丢,但皇帝绝对不能来洛阳!”

众人听了赵云这话,心头一震。洛阳的皇宫早就修好,洛阳城内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天天叫唤着迎皇帝还都洛阳,结果赵云刚刚来到洛阳,却对大家说皇帝不能进洛阳,这不是赤果果的目无君父么?

难道这是北面那位大公子的意思?

大公子这是要逼死皇帝的节奏么?

正当厅中几人疑惑之时,李严却是明白了赵云的意思,附和说道:“皇帝现在要是来了洛阳,我们根本无法抵挡袁绍、曹操、刘表和关中各路军阀的围攻,到时候我们在洛阳多年的心血将会毁于一旦!只要皇帝不来洛阳,不论哪一方势力最终控制了皇帝,我们都可以打着勤王护驾的旗号,专心对付这一路人马!”

ps:感谢书友“陆抗”本月投出的第一张保底月票!

第三八八章有些事只可意会

赵云和李严都认为不能让皇帝来洛阳,这与数月之前郭嘉对刘和的建议完全一致。试着猜想一下,或者赵云临来洛阳之前,正是郭嘉暗中将这个想法悄悄的告诉了赵云。

与历史上的曹黑子迎天子以伐不臣的做法不同,这个时空中的刘和完全没有必要将小皇帝迎到洛阳,然后借助于汉室和皇帝的旗号来行事,因为他的出身跟袁绍和曹操等军阀不同!

小皇帝刘协对于袁绍、曹操和刘表这些野心家而言,是奇货可居,只要将皇帝攥在手心,那么他们就可以占据大义的名分,然后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勾当。但对于刘和而言,他不仅不需要挟持皇帝来树立大义名分,反倒是要离皇帝远远的,免得惹来一身是非和麻烦。

打个简单的比方,现在的傀儡皇帝刘协如果是整个大汉的裁判官的话,那么远在蓟城的太傅刘虞便是第一候补裁判,而刘和则是候补裁判的接班人。

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候补裁判才有机会取代正牌裁判出场呢?当然是正牌裁判出了状况的时候!如果身处洛阳的刘和心腹傻乎乎地将小皇帝迎进洛阳,只会稳固了刘协这个正牌裁判的地位,结果刘和这个候补裁判的候补更加没有机会问鼎至尊之位。

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册封的第一任太子刘强的正宗后人,刘虞父子那是根红苗正的皇室后裔,只要现在的皇帝刘协生命出了问题,这汉室传承就得落在刘虞父子的头上。

前些年刘虞虽然言辞拒绝了袁绍和韩馥拥立他当皇帝的做法,而且刘虞也却是是忠心于汉室,绝对没有篡权自立的心思,但真要到了现在的皇帝挂掉,大汉皇权无以为继的时候,刘虞必然不会坐视刘姓江山落入外人之手。到时候。刘虞肯定是要被他的好儿子刘和拱到皇帝的宝座上的。

把这事情再往深了说,如果刘虞父子与皇帝刘协在东都洛阳“幸福地”欢聚一堂,以目前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的情况,大家绝对不会放下兵器纳头便向洛阳朝拜,从此安心做听话的属下,因为这个乱心已经彻底勾起了野心家们的权力**。他们会找出各种理由借口,就像上次那样,给刘虞父子头上扣下很大很大一个“屎盆子”,然后大家打起勤王的旗号,再来一次类似的酸枣会盟。将刘虞父子当成第二个董卓来讨伐。

反过来说,如果皇帝和刘虞父子始终分在两个地方,那么皇帝就会成为最大的目标,无论是谁控制了皇帝,都会吸引各路军阀的围攻,这样刘和就有充足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布局来重整河山。而且,一旦皇帝有个长短,刘虞父子作为候补“裁判”,立即就能扯起大旗来勤王护驾。就像上次刘和去长安一样,不仅能够获得名望上的加分,还逼得其他势力不好干预。

言而总之,皇帝对于非皇室宗亲的势力而言。是一块炙手可热的的奇货,但对于刘和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的烫手“大芋头”。刘和一旦沾手,轻则烫得掉皮。重则丢掉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

只是,这世上有的事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就算郭嘉看出了刘和有意问鼎九五的心思。但郭嘉绝对不会当着刘和的面说出来,他只会以皇帝入洛阳则洛阳会被各路诸侯围攻为由来提醒赵云,而不是告诉赵云某位公子其实最希望看到有个不开眼的蠢货把皇帝弄死。

赵云同样看出来了刘和的心思,早在刘和带着他前往长安最终却以有人阻挡而不入长安城之后,赵云就明白刘和只不过是打着勤王的旗号为自己挣了一份名声而已。如果刘和真的在乎皇帝的死活,当时肯定会竭尽全力进入长安,守在皇帝的身边。

但是,赵云对于刘和的这份心思并不觉得反感或者是担忧,在赵云看来,这纷乱的天下如果不能让刘和这样睿智的人来治理,混乱的局面不知还要持续多什么年月。凭什么偌大的帝国要让长安城内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少年来治理?就凭他是光武帝的后人么?可大公子同样是光武帝的后人!

李严也看出了刘和的心思,但他不仅不觉得惊讶,反而有着一份隐隐的兴奋和激动。如果刘和有一天坐上了洛阳皇宫中那张龙椅,他李严作为皇帝当初第一个招揽的属下,怎么也要登上三公的高位吧?

李严明白,大公子永远也不会对他们说出有些话,但他们这些做下属的心里必须得明白,而且有时候必须要去做,哪怕是背上一口黑锅。

皇帝可以在长安皇宫中驾崩,也可以被军阀掳到别处,但绝对不可以来洛阳,因为洛阳城是大公子刘和的洛阳城,不是傀儡皇帝刘协的洛阳城!

这层意思,大家总有明白的一天,但所有人绝对不能说出口……

邓海虽然想不到那么深,但却从刚才李严的话语中听出了洛阳的危机,开口说道:“我们申息军这几年一直守在函谷关至潼关之间,弟兄们倒是没有半点怨言,可到时候长安乱起来之后,万一朝中大臣护着皇帝要经过函谷关进入洛阳,我们总不好把他们打回去吧?”

“当然不能打回去,真要出现这种状况,你们申息军不仅要保护好皇帝和大臣们的安全,还要出兵长安,将逼迫皇帝和大臣们的乱贼打跑,再将皇帝安然无恙的送回长安的皇宫!”李严慢悠悠地说道,脸上还挂着一脸的正气。

“那要是申息军看到皇帝被袁绍的部下劫到河东甚至是并州去了呢?”邓海有些心虚地问道。

“那就随他们去!皇帝到了袁绍手中,他是一点也不敢怠慢,除非他想成为天下众矢之的!”张逸忍不住开口。

“嗯,我大概明白了。”邓海搔了搔自己的后脑勺,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惹的厅中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赵云正色说道:“派人前往河东给段煨传信,就说若是河东不可守,我们可以向他发开陕县至函谷关一带,允他率军退守这里。派人给河内张杨传信,就说沁水以北的地方都可以让给袁绍,但沁水南面务必死守不让,关键时候,我会派兵渡河增援于他!”

屈蒙提醒说道:“袁绍军文丑一部已经控制了河东通往河内的轵关陉,就算张杨有心依托沁水阻挡袁军,如今也是东西受敌的局面,就怕他到时候连沁水南边这些地盘都守不住。”

“文丑啊……倒是老熟人了,不知当他听说我来洛阳之后,是不是还敢来河内呢?”赵云喃喃自语,一点也不像是在说笑,却是引得几人身体颤抖,差点憋出内伤。

“子龙,是否派一员将领前往轵关陉的东端驻守,防止河东境内的袁军忽然窜入河内。这样也算是给张杨鼓了一口气,免得他心虚。”李严建议说道。

赵云点头说道:“正方所言有理,轵关陉是河东进出河洛地区的咽喉要道,确实需要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才能确保洛阳的安全。此陉易守难攻,所需兵力倒是不多,两千人足以,只是这守将的人选……不知正方可有什么合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