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香港)-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

正文 第九十六章 葛沽炒房记(一)

    皇家纺织公司,最初是创立在天津卫城。后来,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了葛沽,李慎之的工作重心自然也转移到了葛沽。

    只有在与海外客商谈生意时候,李慎之才会去天津卫城。李慎之为了方便在葛沽居住,自然是在葛沽买房置业。

    原本,李慎之倒没有堕落为一名房地产投机者,不过,却是受到将岸的影响,开始大量的投资了葛沽的房产。

    为了发展葛沽的经济,将岸可谓是使尽浑身手段。

    因为,葛沽政府,就是当地的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甚至是唯一的垄断级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政府的财政利益着想。

    将岸在葛沽不断鼓吹——在葛沽买房置业,比在江南买良田更划算!

    江南那边一亩水田高达30两银子,年纯利润达到3两银子,十年才能够收回本钱。这还是不考虑旱灾、水灾、蝗灾、兵祸之灾之类的飞来横祸。

    而葛沽住房,年初的售价是一平米1两银子。而一平米住房拿来出租,月租金1文钱,年租金12文钱。看似收益率只有%。但是这才半年多时间,葛沽的住房售价达到2两银子一平米,而且还供不应求。

    按照将岸的说辞,将来三年之内,葛沽房价5两每平米,十年以内每平米房价10两以上。

    葛沽房价与京师看齐,也将会是大势所趋。

    京师房价贵,是因为达官贵人多,他们在京师购买宅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从而推高了北京的房价。

    而北京的房租贵,这是因为每隔三年的科举考试,便会有全国各地的考生,前来北京赶考。

    而许多的考生,甚至为了科举、做官着想,常住在京城。数万名考生,绝大多数都是出身地主富商家庭,平均消费能力高,能够承受得起高昂的京城房租。

    崇祯年间,在京师哪怕是一间破旧的柴草房,租给赶考的学子。一年的租金收益,也会超过一两银子。如果有一亩宅院出租,一年五十两以上的收入,比起江南水乡的上等良田更为赚钱。

    当然了,科举考试实际上,也催生了北京房地产、租房业务的繁荣,造成了这个数万计的包租公、包租婆,靠着房租钱就足以过着富裕生活。

    别的城市,由于没有科举考试这种宏观政策影响,租房的生意很难形成繁荣的市场,更别提房地产生意。

    而葛沽的情况与大多数地区不同,虽然没有大量的赶考学子。不过,葛沽的工商业经济繁荣,会造成大量的工薪阶层租房、买房。

    葛沽现在的情况是十万契约奴,随着他们的合约不断的到期,逐渐会变成工薪阶层。

    工薪阶层,也必须租房才能够在葛沽立足。受够了租房每月缴纳租金之后,并且没有房产便没有归属感,选择买房肯定是他们的迫切需求。

    十万潜在的买房、租房消费者,足以支撑葛沽未来房价、房租的暴涨!

    李慎之一年的薪水加上分红,可以达到1万多两银子;每年消费不过千两,手中倒积攒大量的余钱。

    原本李慎之倒是想在松江买田产,不过在听了将岸鼓吹之后。不免开始心动,先是购买了两套住房,面积300多平米,最初每平米投资不过是1两银子,后来房价涨到每平米2两银子。李慎之属于最早尝到甜头的投资者。

    而且,葛沽政府控制出售的商品房总量,每月而不过是销售20套左右,所销售的房产,仅仅相当于葛沽政府每月投资建成的商品房的10%左右。

    而能够在葛沽买房,早就成为葛沽经商、打工者标榜的成功标志之一。

    而各路有余钱的商人,购房兴趣被勾引的大增。

    于是,每月政府售房时,房价都扶摇直上,尤其是到了兵荒马乱中,前来避难的乡下土豪们,到了葛沽避难,都是带着大量金银财物。

    享受了葛沽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购物、安全等等便利的环境之后,愿意在葛沽买房的有钱人,也多不胜数。

    ————————

    “衣食住行!每个人都需要的,这是刚性需求”

    李慎之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向郑芝豹解释说道:“粮食价格从明初的100文一石,涨到了现在的3两银子一石,30倍的涨幅,这就是因为,人们吃饭是刚性需求。而粮食产量的增长,跟不上人口的繁衍速度,所以200年之间,粮食涨价30倍!”

    “葛沽的住房也是同一道理,在葛沽谋生的,肯定需要租房和买房,而葛沽的土地和房屋是有限的,刚性需求,造成房价会不断攀升”

    郑芝豹忽然问道:“要是十万契约奴合同到期之后,不准备留在葛沽,而准备去其他地方谋生呢?”

    李慎之笑道:“去其他地方?那里有葛沽这么好的环境,月最低工资1两银子。各种生活必需用品的价格,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便宜,任何货物应有尽有!离开了葛沽,他们能够有如此好的工钱和生活待遇吗?”

    郑芝豹点头道:“有道理!李兄不愧是商业大家,小弟听君一席话,对于房产也大感兴趣,李兄可要多多指教!”

    李慎之谦虚道:“哪里哪里!投资房产没有别的诀窍,只有一个经验——炒房要听党指挥!”

    郑芝豹一愣道:“这何解?”

    “所谓炒房吗,就是买房主要是为了更高价格卖出去对吧?2两银子买房,准备10两银子卖掉,赚个4倍差价!”

    “房租钱什么的,都是虚的,房价上涨才是真正暴利!”

    “所谓炒房,就如炒茶叶一般,炒的火候差不多了,就是卖钱盈利的时候!”李慎之笑道。

    “对,对,对!种田也好,做海上生意也罢,风险都是太大。如果葛沽的房子能够稳定涨价,也真是不错的一笔投资!”郑芝豹有点心动道,“那听党指挥什么意思?”

正文 第九十七章 葛沽炒房记(二)

    李慎之眉飞色舞道:“顾问党人说话都是真话、实话,不说空话。葛沽是顾问党政府的经济试验田。党内经济专家,经过科学的测算,认为葛沽房价未来会持续上涨,自是不会错。”

    “而《党报》上更是连续吹风,讲述要预防房价过快上涨,给葛沽民生带来的负面效应。”

    “根据我的判断,住房涨多了,百姓肯定有怨言。所以,住房将来不会涨的太离谱,会受到政府的控制。而与商业经营相关的地产物业,政府却不会过度干涉。所以,炒住房不如炒门面、商铺!其次,还可以炒作厂房、办公楼”

    郑芝豹受到感染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对了,慎之老兄,你是顾问党的党员吧,你看我能入得了党不?”

    李慎之笑道:“郑兄对我党有功,入党问题应该不太困难,只要通过我党的理论考试,笔试方面通过即可入党。笔试内容,不过是《资本论》、《国富论》,以及党章、纲领的一些大义”

    郑芝豹脸上一红,道:“不怕李兄笑话,兄弟我虽读了十多年书,却并没有什么读书天赋,仅仅能认识数千字,未成睁眼瞎而已。在福建考了十年,却一直是童生,连秀才也未能考中。后来,去了南京读了监生,也不能混出名堂”

    “我顾问党的考试比较简单,对于党的思想、理论有所了解,即可通过。不像科举考试,哪怕把四书五经全背熟了,也未必能考上功名!”李慎之笑道,“兄弟我,也是秀才考不中,才弃文从商的!”

    郑芝豹原本就想要长期留在葛沽,维系郑家与肖图白的关系。

    而现在知晓,想要混入国师爷的嫡系,是要入党的。郑芝豹自是拿出悬梁刺股的读书精神,不断的学习党章、指导思想等等,并且将每一期的《党报》都拿到手,仔细阅读每一份《党报》,进行揣摩。

    当然了,海商家族出身的郑芝豹对于能赚到利润的投资,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除了追求进步,苦读党的理论知识。也与李慎之一般,成为了炒房一族。

    郑芝豹在葛沽置办了一所面积1亩的宅子,以及10多间商铺。葛沽住宅价格每平米2两银子,一亩宅子原本要1300多两银子。但是对于郑芝豹这样有功之辈,给予优惠价,仅仅收取1000两银子。

    十多间商铺,每平米价格则高达5两银子,总经营面积达到900多平米。其中600平米准备用来出租收钱,另外300平米则是郑家自营的店铺。

    所以,郑家自营的店铺,也是非常具备市场竞争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