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煤,您不买也没有关系。”
“我来给您演示一番,用这个火剪子,可以方面的夹起蜂窝煤,燃烧中的煤炭,也能够捡取出来。炉子下面有个可以开大、开小的洞。洞口开大,外面的气进去的多了,炉火燃烧的旺盛。如果被洞口封起来,外面的气进入的少,炉子中的火力很小,能够省煤。”
“大妈,您家里一天用多少斤煤?什么,5斤煤,呵呵,如果用我们的这种炉子,估计您一天之内炉子都不用熄火,也只要3块蜂窝煤,也就是3斤”
“大妈!呵呵,公司给我权限,每个月可以向客户无偿赠送10个炉子。这个炉子,我就送给您了。还有给您留下10块蜂窝煤,和这种专门用来夹煤的剪子。”
“这都不要钱,您用了之后,觉得方便之后,可以去天津煤业公司买煤。问我蜂窝煤的价格啊?呵呵,非常便宜,葛沽镇居民给予优惠和照顾,一块煤只要3文钱。如果外地人要买,一块煤至少要5文钱”
天津煤业的业务员,不断的在葛沽镇中奔走。
很快以赠送的方式,向镇子中送出了10个煤炉子和火剪子,用了大约10两银子的推广费。
不过,收到赠送炉子的10户幸运家庭,用起煤炉后确实觉得方便、省钱。之后,这些家庭纷纷的向天津煤业公司订购蜂窝煤。
光是这十户人家一个月就要消费1000块蜂窝煤。每块蜂窝煤在葛沽镇内部的售价是3文钱,而天津煤业公司生产蜂窝煤,每块的生产成本仅仅要文钱。所以,卖掉一块蜂窝煤就能够赚文钱。光是10户家庭的消费,一个月就能够给天津煤业公司带来两的利润。
而这些用了煤炉和蜂窝煤的商人家庭,自然要向其他的家庭吹嘘煤炉的方便、省钱,以及他们运气多好,收到了天津煤业公司的免费赠送的煤炉。
之后,葛沽镇入驻的那些商人们,开始全面开花的普及了煤炉和蜂窝煤。尤其是,妓院、赌场、酒楼、茶馆,对于煤炉和蜂窝煤的需求巨大。这些服务业经营场所,一共采购了150多个煤炉,一个月需要消费煤炭3万斤。
小小的煤炉和蜂窝煤,却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光是葛沽镇的内需消费,一个月已经能够创造150两的经济效益,以及70多两银子的利润。
而煤炉和蜂窝煤的市场需求,每时每刻都在呈现快速的增长。
目前来看,葛沽镇内需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因为,6000多名的契约奴,是政府给予吃住,所以根本不产生消费。再过九个月后,契约奴的合约陆续的到期,自动转为民户之后,雇佣他们劳动将会付给工钱。
与此同时,新增的6000名民户领到工钱后,自然会有消费需求。葛沽镇到时候蜂窝煤的内需市场,估计还要暴涨五六倍以上。
当然了,天津煤业自然不能满足葛沽镇的这么一丁点煤炭消费需求,而是不断的派业务员,前往天津城内介绍煤炉和蜂窝煤,继续复制葛沽镇上的成功。
————————
PS:求推荐票
正文 第三十七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
明朝人对于各种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比如,明朝中期获悉西方火器比大明更强,明朝技术官员便迅速的集中国内最优秀的工匠对西方火枪进行攻关、仿制。
再如明朝中后期,西方的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工匠很快就开始量产大明版的桌钟。
至于玻璃镜片磨制的眼镜、放大镜、望远镜之类的器材,明朝皆是积极的引进、消化。还有西方的数学、几何、天文等等自然学科知识,明朝末年更是大规模的翻译、吸收。
连外国的技术和文化,明朝人接受的都非常快,更何况明朝本土出现的煤炉和蜂窝煤呢?
随着,铁皮煤炉和蜂窝煤,方便和节省,两大优点逐渐被天津煤业的业务员们挨家挨户的宣传广告之后。
天津卫城中,铁皮煤炉的订货单蜂拥而来。
一百个、两百个、五百个
疯狂增长的订单,使得葛沽炉厂的王铁锤乐的直抓胡子!
不过,整个葛沽炉厂才不满三十人,一天才做出10多个炉子。哪怕是随着熟能生巧,一天也不过是加工三四十个铁皮煤炉。
以厂子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却是很难满足这些不断增长的订单。
“天啊,这该如何是好”王铁锤显然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之中。
这时候,一名制陶的工匠建议说:“厂长,制约产能的瓶颈,主要是因为铁皮壳子生产比较慢?”
王铁锤点头说道:“那是当然,陶制内胆烧的贼快,如果我的铁皮制作速度能够有烧制内胆一半快,就阿弥陀佛了!”
制匠道:“厂长,小的觉得如果仅用内胆,不加铁皮外壳,也能做出煤炉”
王铁锤瞪了他一眼说道:“胡扯!没有铁皮壳子套着,那么丑的内胆炉子,谁会买?再说,炉子底下的通风洞口,由铁皮制成,洞口开大、开小来调节炉火,很是方便。变成了全陶制成,炉火的控制,怎么实现?”
王铁锤听闻陶匠的建议后,本能的抵触。
因为铁皮煤炉生意蒸蒸日上,而技术的关键是在于他铁匠制作的铁皮外壳。如果炉子全部用陶制,不用铁皮了,他今后在厂子中的地位,还能稳如泰山?
工匠笑道:“铁皮壳子的煤炉,自然是精巧、方便。但是,纯陶制的炉子。胜在成本更低,制作更快。铁皮炉子要700文钱成本,一天最多制作几十个。咱全部用陶制的,成本200文钱不到,一天能烧制几百个。虽然全陶炉子质量和外观不如铁皮的,但是咱可以两种炉子都制作。铁皮的出厂价1两银子,陶制的出厂价300文,您说会不会非常有前途?”
王铁锤犹豫不决,一方面觉得这陶匠说的有道理,按照他的办法,厂子能够更快的发展,赚钱也将更迅猛。
但是陶制的煤炉大行其道,今后这炉厂中陶匠的重要性将会超过铁匠了!那时候,炉厂难道要换陶匠们当家做主?
“师傅,不干了、不干了,又要做20个壳子,还要做20把火剪。咱才4个铁匠,简直当10个人在用啊”这的王铁锤的二徒弟赵打铁的乱吼,“要么您多招一些人,要么咱不干了!”
火剪
王铁锤闻言忽然眼睛一亮!
从煤炉中夹取蜂窝煤的火剪,这只有铁匠能做,陶匠再如何厉害,也做不出火剪的!
心中念头通达之后,王铁锤对着陶匠说道:“先按照你的办法试一试,如果陶制的炉子,卖得出去,咱就制!回头如果能成,咱给你发奖金!”
陶匠闻言不由心中一震,喜道:“厂长英明!”
事实上,此时厂子里面的陶匠基本上都是契约奴出身,吃住都是政府提供,厂子里面也不发给工钱。不过,等到他们的契约到期转为民户之后,依然会在炉厂工作的,那时候工钱开始由厂子里面发放,所以陶匠们真心希望将厂子越办越好!
至于与王铁锤夺取厂子的管理权之类的,陶匠们想都没想过。毕竟,王铁锤可是厂子的大股东和厂长,并且有总顾问衙门给其公司拥有的产权背书。只要葛沽镇还是由总顾问衙门掌控,谁也不能动摇王铁锤的地位。
在接受了陶匠的建议后,葛沽炉厂的发展开始一日千里,每天的炉子的产能迅速扩张到了100个以上!
其中陶制的煤炉,占据煤炉产量的90%以上。这些陶制煤炉,胜在售价低廉,而且基本上拥有铁皮煤炉的大半的性能,所以受到城市中底层的市民们的欢迎。
由于煤炉的供不应求,葛沽炉厂一天的利润,也是超过20两银子。而且,根本不需炉厂运到市场上兜售,这些产品在出厂之后,迅速的被天津煤业公司打包定订走了。
之后,天津煤业公司,将煤炉与蜂窝煤两项产品进行捆绑销售。
根据天津煤业公司的估计,平均每销售一个煤炉,蜂窝煤的月销售业绩便能够增长60块左右,每块蜂窝煤能够赚取文钱。每多销售一个炉子,煤业公司一个月便多赚90文钱。
90文的利润看起来很少,但是这些客户尝到了蜂窝煤的甜头之后,便会成为公司的长久客户。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每个月煤炉的出货量将会达到3000个。也就是说,煤业公司月增长3000名新增客户。
3000名新增客户,每月将会消费18万块煤炭,贡献900两的营业额,以及270两的净利润!
看起来现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