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柯山)-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吓得说不出话,丁启明赶紧拿脚去踢其中一个憨厚模样的中年人,那人才声音抖着道:“禀大,大汗,奴才叫王天相,是永平人士,去,去年跟着豪格贝勒到的辽,辽,到的大金。”
“你用何法铸炮。”
说到制作问题,王天相倒不结巴了“用失蜡法,先用泥巴按炮口大小做一个泥巴芯,然后再外面按炮壁厚度覆蜡,捏成形后外面再上一层泥壳,阴干数月后用火烤,蜡便会流出,再焙一次之后填入熔融之铁料,因天热时蜡不易结,此法只有天寒时用。”
皇太极听得很认真,听完后点头道:“真乃妙法,来人,赏银十两。”
后面一个巴牙喇立即过来,给王天相发了十两银子,王天相张着嘴接了,丁启明赶紧提醒道:“快谢过大汗。”王天相才磕头谢恩。
接着另外一个叫金世祥的工匠,又介绍了泥模法,先是照炮体之外形旋成木芯,再将炮耳、箍、纹饰等模具按上,再往上面涂泥巴,晾干后敲出木心,在往泥模中注入铁制液体,这种方法不限天气,但是晾干泥模的时间要四个月以上,不能留下丝毫水分在泥模中。
皇太极又赏赐了他十两,丁启明二十两,其他工匠也都分别得了二两银子,这些工匠全都感激涕零,表示一定不负领导期望,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目标。
丁启明谢恩之后对皇太极小心翼翼的道:“大汗,只是,只是有一事,奴才要,要。”
皇太极看着他和蔼的道:“丁游击有话请讲,在朕面前,无话不可说,但事情须得做好。
“是,大汗胸怀广阔,奴才心中感佩,只是这红夷炮铸造不易,形制、铁料、泥模、火药、铁弹、药量,在在都需小心,制模一次,光是晾干便至少四月,过程中凡一点疏忽,便成废炮,奴才在明国京师之时,听那些红夷说起,即便在西洋各国,此炮亦不易得,铸造十炮,能得一二者,便可称国手,我大金原先从未做过此炮,这两人原先也是做弗朗机和大将军等旧炮,就怕…”
皇太极轻轻哦了一声,有些怀疑的看着丁启明,他身边的岳托凑过来,在他耳边低语道:“大汗,这倒是真的,奴才问过抓获的几名明军炮手,他们亦曾说及红夷炮制造之艰难,远甚与旧炮。”
皇太极听后点了点头,对岳托称赞道:“你能留心此事,甚好。”皇太极心中对这个岳托比较看重,岳托是代善的长子,从小就聪明,当年代善偷偷摸摸搞了奴尔哈赤的小妾,努尔哈赤发现后暴跳如雷,虽然没杀他,却取消了代善继位的资格,从那之后对代善就不太待见,但努尔哈赤还是很喜欢岳托,曾将他接到自己身边带了数年。
到皇太极即位后,岳托掌管镶红旗,代善掌管正红旗,算是八旗中一股不小的势力,但他却不像他老爸代善那么跋扈,很多时候反而听皇太极的话,岳托也十分精明,知道皇太极最近对火炮的事情重视,他就在旗中找当过炮手的明军,很上心的帮忙参谋,努力果然没有白费,又获得了皇太极的好印象。
皇太极对丁启明道:“既然实情如此,丁游击放心去做,但你等必须尽力,若万般谨慎亦无法,朕亦不责罚于你,若能得一二炮,那各位便是国士,朕必用国士待之。”
……………………………………………………………………………………………………………………………………………………………………………………………………………………………
注1:镇国龙尾将军炮,天聪四年由辽东沿海打捞而起,来历不明,是后金获得的第一门正规红夷重炮。由黄一农先生从清初的《炮图集》中考证而出。(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上官

记住哦! …    时间慢慢流过,转眼到了十月中旬,文登又连降大雪,气温越来越低,但文登营的各处基地仍然没有停工,九月秋粮收完后,刘民有手上宽松了一些,威海今年土肥了,收成达到了每亩一石,因为已经分地,所以每亩只给民政系统上交两斗,文登营的地是秋收后才分的,去年占的一万亩军田和近万亩抛荒民田,共两万亩地,平均每亩收了一石二斗,今年的收成全部归民政所有,分地的屯户则按大人每日一斤,小孩半斤,发口粮至五月春麦收获。 …
刘民有将民政工坊**出来,搭了个文登工业的台子,与四海商社形成文登的工商架构,刘民有从原来的工坊和假钱作坊调出许多人手,充实到新的工厂,他们九月已经在老文登营开始试生产,完善操作步骤,综合门市已经在目前所有屯堡开始营业,这次李冉竹也被抽调出来,到最重要的卷烟厂管理女工,左昌昊承诺的烟叶已经运到一船,存到了新建仓库中,厂房也已经完工,靖海工地的工人开始返回文登营,而文登流民中挑选的女工和家庭开始往靖海迁移。
刘民有就在文登营、威海、靖海三处地方不停出差,督促各地进度,目前烟草的存量仍小,周来福在临清收购了一批,走陆路回来,路上税卡无数,虽然打着文登营的大旗,但仍有不买账的,成本极高,刘民有得知后停止了后续的运送,只在临清和天津囤积。准备开春后经运河到天津,然后海运到靖海。
而陈新则不停的操练军队,新招募的战兵已经完成新兵训练,补充入各个千总部,陈新的陆军达到四千人,略微超过他的兵额。参谋根据勤王作战的经验总结后,优先改进了杀手队和农兵长矛手操典。所有动作都有图示,步兵流水线正在慢慢完善。
原来的蓝队是 第 189 章 的数据和经验,做了一个粗糙的演习模型。准备安排战兵和两个训练队演习,以检验战术和编制的合理性。
两人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宋闻贤却悠闲的坐在一架摇摇晃晃的马车中,走在从登州到文登的路上,他的马车前面是更多的马车。还有登州标营的士兵,他们大多都是辽东口音,骑着马护卫着马车,最前面则是登莱巡抚的仪仗。
这时车队正好路过一条小河,前面的马车停下来,宋闻贤赶到前面。在孙承宗的轿子前说道:“大人,艾山过去不远就是文登,今日定然能到。”
轿帘拉开,露出一张微微发胖的脸,他眯眼看了看周围,一脸祥和的道:“甚好,那本官也不在此停留,继续赶路。”
说完马车就动起来,宋闻贤往自己马车回去,路上看到了吕直的轿子,那个小宦官对宋闻贤客气的一笑,宋闻贤马上陪在那小宦官身边,悄悄塞过去一锭银子,低声道:“张小公公,吕老公对那院子和人觉着如何。”
小宦官收了银子,脚步放慢,落在马车后面,这才低低道:“院子倒也没什么,吕老公对那小唱喜欢得不得了,每夜都要抱着水,你说说,你们陈大人就是会办事,连带着你们这些手下也如此能干,京师的张大会兄弟我就不说了,宋先生你这事办得也真是漂亮。”
宋闻贤头一扭道:“张小公公这是哪里话,就吕老公这样的皇上近侍,有紫禁城那么好的地方待着那是何等享受,未想却能如此为皇上分忧,跑到这登莱受苦,这等忠君为国的心思,有几个人比得了。”
张小公公叹口气,“谁说不是,这一趟出来吧,天津那卫河早早就冻上了,吕老公忧心着差事,非要走陆路过来,哎,你说把我累得。”
宋闻贤长吁短叹,把两人大大赞扬一番。张小公公又道:“宋先生,从你们这些手下,就知道陈大人不是寻常人,年初时咱家福薄,未得见到将军一面,听天桥说书的人说,身长有八尺,可是真的?”
宋闻贤憋住笑,正要解释,前方一阵马蹄声响,一群骑兵列成四骑一排,队形严整的迎面而来,领头一个身穿武官服的将官,他到巡抚仪仗前下马,跪在地上大声道:“下官东江镇文登营参将陈新,参见孙大人。”
孙元化大声让马夫停下,走下车来,他身材颇为高大,与一般的文官一样留着长须,神态间很是温和,他到陈新面前亲手将陈新扶起,打量一番后口中笑道:“四城之战时与陈将军失之交臂,枢辅大人后来对将军和文登营赞不绝口,内阁中几位阁老亦是如此,本官到文登后一直忙于整顿登州镇和东江镇,刚一忙完就急急赶来,正好顺道送来秋饷。”
陈新感激的道谢,孙元化又一一给他介绍其他随从,首先便是吕直,虽然吕直一个内官监的官不入流,但是监军职权就大了,他是皇帝近人,折子有时比巡抚还管用,这个吕直却是一表人才,身材高大面色白净,但一开口,却是尖尖的嗓音。
他笑着对孙元化,“孙大人,咱家和陈将军可是见过的,文登营镇守德胜门,那建奴便只得知难而退,咱家听说有些将官心中嫉妒。只说陈将军是个用蛮力的武夫,咱家却是不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