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宝珠笑道:“莫师兄若是暂时没有去处,不如来我的茶楼帮忙?还有温师兄你们都来吧,我虽然比不上我师父会做生意,却也不会亏待了你们。”
莫阳他们之前也听到了李宝珠和刘世珩的对话,知道她在扬州城里买了间茶楼,准备开门做生意。心底也都暗暗羡慕,半年前她还是个穿着破烂衣衫上门兜售药材的穷丫头,现在不但跟着刘大夫学了一手医术,甚至即将是城里酒楼的老板了。
与她相比,莫阳这几个男人实在觉得有些自惭形秽。虽然如此他们也只是羡慕,却生不出嫉妒的心思,李宝珠每天怎么苦练医术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不管多长的银针都敢朝自己身上招呼练手,搁一般人敢吗?
此时听到李宝珠的话,莫阳有些意动,却又有些不好意思,“李师妹也知道,虽然承你一声师兄,不过我除了煎药几乎也不会做什么。去了恐怕给你添麻烦……”
“什么添麻烦呢!”李宝珠摆摆手笑道,“我也没有开茶楼的经验,不过是踩着石头过河。莫师兄你们若是信得过我,就来试试。”
莫阳想了想,反正他也没地方可去,干脆跟着李师妹,好歹也是知根知底的人。再不济就当去城里见见世面,当下便点头道:“好,我跟着李师妹一起去扬州。”
李宝珠高兴道:“莫师兄爽快,再说以后师傅一定还要在城里开药铺,到时你们再直接过去岂不是更好?我可不会跟我师傅抢人。”
温让听了也大为心动,他与莫阳一样没什么家人,即使有个哥嫂也早就处于分家的边缘,走了也就走了。
刘世珩会不会再开药铺这还是未知数,但至少说出来便给了人几分希望,连刘世珩脸上也难得出现几分笑意,笑道:“你这孩子倒是会安慰人,把你师傅的几个伙计都搂到了自己那里去。”
“我这可是帮师傅留着人呢!师傅反倒怪起徒弟来。”李宝珠一脸活泼明媚的笑容,把店铺里愁云惨淡的气氛冲淡了许多。
最后商议的结果是温让和莫阳都跟着李宝珠去扬州城里闯荡,而另外两个伙计在杭集镇有老父老母要照顾,却是走不得的。最后刘世珩每人给了他们二两银子,让他们另外寻找出路去了。
一切收拾妥当后,莫阳和温让帮着刘世珩把行礼装车,他们也跟着刘世珩一齐进城去,先在顾小三那里安顿下来,等李宝珠搬过去了再说。
马车准备走的时候,药铺门前突然来了一群人,看打扮都是镇上普通的百姓。他们的一个上前说道:“刘大夫这药铺在杭集开了许多年了,咱们哪家没个头疼脑热的?我娘那年差点没了,都亏了刘大夫妙手回春,让我娘捡回了一条命。”
他身后的人也都一起点头,有个妇人也说道:“我家二小子发天花,别的药铺大夫都说不行了。只有刘大夫愿意上门来诊治,这份恩德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
边说边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又接着道,“如今刘大夫要走了,俺们也没什么表示,只能来送一送您。”
“是啊刘大夫,我前年腿摔断了多亏您给接上的,否则这辈子都要落下残疾,一直没去感谢您,没想到您这就要走了。”
那群人一齐议论纷纷,说的都是刘世珩曾经看过的病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刘世珩曾经在这里留下的痕迹。
李宝珠听的眼眶也有些红,做大夫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啊,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和辛苦算得了什么呢,听着这些朴素的语言,简直比什么都值了。
刘世珩笑着一一跟他们告别,脸上那种带着安慰和圆满的笑容。这些人今天来送别,就说明了他作为一个大夫,还不是那么失败。即使他经常因为药价昂贵被骂成黑心大夫,但他至少让许多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
“刘大夫您要是走了,以后咱们镇上找谁看病去啊?”
“不是还是几家药铺吗?”李宝珠接口道。
“他们那几家哪儿成啊,”有个大娘摇头道,“就说那个敬修堂的诸葛大夫,连他自己的小老婆都治不好,还有能耐给别人治病?”
自从出了两次中毒事件后,济世药铺的声望之高和敬修堂的名声败坏,几乎是走了两个极端。李宝珠也终于实现了她那天说的话,一定会给诸葛杜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行了各位乡亲们,大家都回去吧,”刘世珩提高声音道,“杭集镇是我老刘家的祖宗在的地方,将来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刘大夫且慢行!”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叫喊,接着一个管事模样的男人急匆匆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人,手里不知抬着什么。
“刘大夫,我是吴府的人,”那男人自我介绍道,“我们夫人听说您老要离开杭集,特意命我送来这个。拿上来。”他看了眼身后两个人。那两人抬着被绸布盖着的东西,掀开一看,原来是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字体飘逸,做工精良。一露面便惹起一阵惊呼。“贵府这是?”刘世珩看着那块牌匾,不明白他一直与吴府没什么交集,吴夫人怎么会突然派人送来个匾额给他。
☆、第一百四十三章 自力更生
那位管事笑道:“我们夫人说了,感谢刘大夫这么多年给杭集百姓带来的福祉。同时也要感谢刘大夫培养出来的好弟子,帮了夫人很大的忙。”
刘世珩听了管事的话,回头看了看李宝珠,有些明白吴夫人的意思了。
吴夫人是怕刘世珩和李宝珠都走了,以后那些治疗失眠的药物就没地儿淘换去了。这是要提醒李宝珠,不要忘了她们之间的交易呢。
李宝珠自然也明白吴夫人的意思,便上前接过那匾额,笑道:“那就麻烦你回去跟夫人说一声,这块匾我师父收下了,谢谢她了。”
那管事点点头,见事情已经办完,便也不再停留,带着两个手下就离开了。
这边百姓们可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以为连那吴府也承过刘大夫的恩情,特意送了这块匾额来,一起赞道:“吴府的那位夫人也是个周到有礼的人……”
“刘大夫确实称得上这妙手回春四个字……”
刘世珩怕再这么耽误下去,到了扬州天都要晚了,便又对那些来送行的百姓拱手道:“众位相亲的心意刘某领了,这会子大家伙先回去吧。以后我一定回杭集来看望大家……”
“说的是啊,大家回去吧。”送别的群众中有人也帮着劝道,“把路让开让刘大夫飞车过去。”
众人听了都朝路两旁让开,露出空档。刘世珩上了马车,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叫道:“乡亲们都回吧,回吧,啊?”又看向李宝珠道,“好好学习医术,没我看着的时候不许懈怠了!”
“是,徒弟知道啦!”再过个把月李宝珠也要搬过去,倒是没觉得有多伤感,一脸笑容的叮嘱莫阳温让二人把师傅照顾好。莫阳温让二人自是点头应了。
一辆马车便装了刘世珩这辈子的所有行礼,在深秋的阳光下,缓缓驶出街道……直到马车的影子消失在视线中,那些百姓才慢慢的散了开去。
李宝珠看着马车渐渐离开,心头忽然掠过一丝悲凉。人离乡贱呐,刘世珩是从京城回到老家养老的人,又怎会愿意在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再次离开故土?
回到空荡荡的药铺里呆坐了一会,李宝珠站起了身,最后环视了一圈这间曾经给了自己姐弟几人希望的地方,慢慢的离开药铺,走回了家。
李宝珠后背的伤还很严重,再加上师傅离去时被气氛感染,情绪便有些不高,回到家里便恹恹的趴到了床上不动弹。
算算时间差不多到了该换药的时候了,可她该找谁来呢……柳絮和红秀都可以,只是她们看到她背上的伤定要问个究竟,李宝珠又解释不出来。整个后背都是明显的灼伤,难道说是不小心摔的?
柳絮正带着鸳鸯和宝瑞做刺绣,左右无事的红秀便跟了进来,见了李宝珠无精打采的模样,回转身去端了一盘子小小的橘子过来,坐到李宝珠床边的凳子上,一边拿着橘子慢慢的剥着,一边问她道:“刘老爷子已经去了扬州了?过段日之咱们也要搬去,到时又能见面了,小姐不要难受。”
李宝珠难受的倒不是见不到师傅,而是为刘世珩被子女逼的离乡而难受,年纪大的人,有几个愿意离开已经住的习惯的故土呢。
有朝一日若是刘东来和陈氏做的过分到李宝珠看不下去,她一定不会再坐视旁观。就算有天大的道理,过不去她心中这道坎,那也不成!
红秀把剥好的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