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杂货-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姊,你可是得空了?”这一日下午,五郎又被四娘逮了留在家中看店,看了没一会儿,见二娘从后院里出来,连忙就问了。
  他前些天听了许二郎等人说起修水沟的事情,这几日他们已经开始挖沟,五郎觉得新鲜,日日都想过去看热闹,无奈敌不过四娘,总被她扣在家中看店。
  “行了,你去吧。”面对五郎,二娘向来都比较好说话,他从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又因为身子骨弱,二娘待他一向格外细心。
  “我去看他们挖水沟。”五郎说着,高高兴兴又跑去看热闹去了。
  “等一下你可要记得回来拌鸡食。”二娘在后边喊他。
  “我晓得。”五郎那小子一溜烟跑没影了。二娘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这小子现在倒是越来越活泛了,不过倒也懂事,也知道给家里帮忙。
  三郎时常与她说,叫她别把什么活计都揽在自己身上,家里这些个小的也要时常使唤,免得将来把他们都给养成一群好吃懒做的。
  这话自然是很有道理,村里头不少人都说她们家三郎惯小孩儿,却不知他并不止是惯,还花了许多心思在里头。
  “劳烦,要两担水泥。”这时候,罗家院子外边来了一对推着板车的父子,他们将板车挺在坡下,留下那十几岁的小少年在那里看车,青年汉子揣着十几枚铜钱进了院子,数出十二枚,将它们放在杂货铺的柜面上。
  “哎,好。”二娘利落地收下那些铜钱,然后又递给对方两枚竹签子。
  那汉子接过竹签子,也不说什么便出了院子,他也不是头一回来西坡村买水泥了,在这边拿钱换了竹签子,然后就可以到水泥作坊那边去换水泥了,两担水泥捆在独轮木车上,他们父子一人推车一人拉车,倒也不算太吃力。
  这两担水泥,从西坡村买来是十二文钱,待运到了县中,至少也能值个十五文,若能遇着有外地的富户来离石县采买水泥的,随便卖个十六七文不在话下。
  那些富户虽有牛车,可毕竟从西坡村到离石县来回要走一整日,横竖他们也不差那一两文钱,大多都愿意多花几个铜钱买现成的。
  在离石县外面,近来还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泥市场,先是有些富户为了争着收水泥,跑到城外去等着那些挑担推车的脚夫,后来渐渐的,不少人从西坡村那边挑了水泥过来,大多就都在那里交易。
  前些天,官府在这个市场周围修了一圈栅栏,又派了吏员管理,这些吏员只对前来这里收购水泥的商贾富户收入场费,对于那些脚夫,却分文不取,毕竟这些脚夫若是不肯在这个地方卖水泥,而是换到别的地方去,那么到时候这个市场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了,买不着水泥,哪个商贾富户还会到这里来。
  不过离石县当地的那些小商贾和小富之家,一般都不会来这个市场,也很少会用高价收购水泥,他们一般都有相熟的脚夫,固定的渠道。
  对于脚夫们来说,跟本县这些人合作,虽然没有太多利润,但胜在安全稳定,都是一个县里的,相互间也算是知根知底。
  ·
  这一边,罗用这时候正在接待一个老熟人——郭安。
  想当初罗用刚醒过来没多久,接触到的第一个氏族子弟,便是郭安,转眼两年时间过去,现在罗用的心态与那时候已经是大不相同,处境也不相同,他对于这个时代以及士族这个群体的认知也比从前深刻许多。
  罗用空间里头有不少资料,虽然并不系统,但是零零散散的,只要耐心寻找,也总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还有他这两年也从那些南来北往的商贾口中听闻了各种传言,管中窥豹,对于士族这个团体在这个时代的地位,渐渐的也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郭安背后的太原郭氏,虽然称不上一流世家,但也颇有历史,如今更有数人在朝为官,与那清河崔氏以及太原王氏关系颇深。
  郭安这一次前来,给罗用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因为罗用当初造草纸这件事,惹恼了相当一部分士族群体,于是他们就对罗用乃至于整个离石县都采取了抵制态度,在长安城中制造舆论,贬低罗用和他造出来的所有东西。
  “……自那刘侍郎当街受人嘲讽之后,官员学子之间便少有人再骑燕儿飞了,如今还在使用的,多是一些仆役小贩。”郭安端坐在罗家堂屋之中,与罗用饮茶说话。
  罗用听闻此言,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那他们可用油纸伞?”
  “亦不多见。”郭安答道。
  “连油纸伞都不用,下雨天该如何?”罗用笑问。
  “自然还是用斗笠和斗篷。”郭安摇头。
  “那他们可用肥皂?”罗用又问。
  “肥皂倒是在用。”肥皂这东西现如今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怎么可能说不用就不用。
  “如此便好。”罗用笑道:“想来那烧土粪之法,应也是不能弃之不用的。”
  “那是自然。”郭安也笑了起来,想了想,又道:“倒也不是人人那般。”
  罗用倒是不怎么担心这种抵制,无论那些人再怎么刻意贬低,好的东西总归还是好的,连他们自己都做不到彻底抵制,又怎么能说服得了别人呢。
  再说这大唐朝,也是一个相当坦诚也很接地气的时代,人们连突厥的战马和胡人的装束都能接受,只因为对方确实骁勇善战,养出来的战马膘肥体壮。唐朝人可以坦然承认对方身上强大的地方,就算是自己的敌人,并不因为相互间有过战争就去而刻意贬低和抹黑对方。
  时人连敌人身上的优点都能坦然承认,而且也愿意与他们交易甚至是向他们学习。
  这样的一群人,又怎么会因为某些人几句毫无根据的贬低,就拒绝罗用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先进技术呢?更何况罗棺材板儿在民间还颇受爱戴,尤其是在他造草纸之后,很多寒门子弟都对他充满了感激。
  厅堂之中,茶烟袅袅,罗用与郭安对坐喝茶。
  罗用这泡茶的手法也是相当简单粗暴,直接往粗陶碗里放几片茶叶,再冲了开水下去便是,他既不会烹茶也不太了解功夫茶,从小到大反正就是这么喝的。
  郭安倒也没做多想,毕竟对方一个乡野少年,不懂烹茶太正常了,能弄来茶叶也算是难得,清汤寡水的,将就着喝吧。
  “二娘让我端些枣豆糕过来。”这时候,彭二捧着一盘枣豆糕进来。
  “还是我阿姊心细。”罗用笑道。罗家院子这边并非日日都有枣豆糕吃,不用说,肯定是二娘见家中来了贵客,让彭二过去许家客舍那边找大娘现做的。
  郭安道过谢,拿起一块枣豆糕吃了两口,又端起粗陶碗喝了一口热茶,竟觉分外可口,一口点心一口茶水,吃得好不高兴。
  “十五郎可是饿了?”罗用笑问道。
  “……”郭安一看,转眼的工夫,盘子里的枣豆糕竟然已经被自己吃了一多半,一时间也是有些赧然:“倒真有些饿了。”
  “既是饿了,便去许家客舍吃饭吧。”罗用现在反正只要家里一来客人就把人往许家客舍拉,省时省心,也花不了多少钱。
  许家人总觉得罗用是在照顾他们家生意,却不知对于一个经历过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新青年来说,许家客舍的饭食价格究竟有多么实惠,用街边叫卖的一句话来形容,“买到就是赚到”。
  两人行到村口,看到正在放马的郭安的仆从杜义山,便把他也给叫上了,一同去到那许家客舍,罗用张口就点了几个菜,饺子、拌三丝、鱼香肉丝、粟米粥、陶罐鸡,完了又问郭安和杜义山还要些什么。
  三个人吃这么多,应也足够了,于是郭安便不再要什么,倒是杜义山,张口多要了一份饺子。
  许家客舍这饺子也是独一份,在别处吃不着,杜义山今年应家主差遣,独自押着一批豆子过来找罗用换过一回腐乳,那时候他就在许家客舍吃过这个饺子,回去以后老想,偏又吃不着,可把他给馋的。
  凉拌菜和粟米粥上得最快,三人先是喝了几口热粥垫底,又吃了几筷子凉拌菜开胃。
  这熬粥用的粟米是这几日新下的粟米,熬得又粘又糯,透着淡淡的米香,很是好吃。拌三丝用的是干豆腐丝黄豆芽和葱叶子,既无海带也无米线,滋味倒也算不错,甚是爽口。
  “这里头若能放些海带丝,滋味更佳。”罗用夹了一筷子拌三丝,笑着对郭安杜义山二人言道。
  “若真放了海带丝下去,这盘菜莫说三文钱,三十文都打不住。”杜义山哧溜了一口粟米粥,又夹了一筷子拌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