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桓容-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商并没能高兴多久。
  等船至海陵,海陵郡守派人接应,庾希率部曲下船,做的第一件事是感谢外兄武沈,第二件就是借出人手,屠灭两船鲜卑胡。
  无论是威胁他的船主,还是压根不知底细的船夫,不管是鲜卑奴还是船上雇佣的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抓出来砍头,尸体绑上大石,沉入河底。
  为保消息不泄露,两艘商船当场焚毁,借村民口口相传,言是鲜卑胡分钱不均,出现内讧,一番厮杀之后,彼此放火烧船,最终同归于尽。
  如果是汉家船只,官府必会仔细详查,就算是海陵郡守也未必能兜得住。
  换成鲜卑胡商,别说烧了两条船,哪怕数量多出几倍,晋朝的官员也不会自找麻烦,百姓更不会心生慈悲,反而会拍手称快。
  庾希杀人泄恨之后,将带来的金子交给武沈,同其商议,此番逃出建康,绝不能再回去,更不能被桓大司马的人发现,否则必死无疑。
  两人商议的过程,信中并未详叙。只因庾希人在京口,却不是以犯人的身份被关押,投靠郗刺使的部曲知道有限,能透出这些消息已是不容易。
  武沈也不是傻子,收留庾希是看在亲戚份上。但和他一番对话,知晓他竟是隐瞒消息,独自逃出建康,别说暗中通知庾邈等人,就是宫里的庾皇后都丢在了脑后!
  这样一想,武沈不由得脊背发凉。
  这样的人可以信任?
  庾柔庾倩为了家族甘愿赴死。庾希为了自己性命,竟是连嫡亲的兄弟都不顾,自己和他仅是表亲,难保哪天不会落到庾柔两人的下场。
  然而,让武沈向朝廷举发,或是暗地给姑孰送信,他又做不到。
  庾希可以六亲不认,他却过不去良心那关。
  好在北伐日期将近,武沈接到官文,即将带兵前往兖州。这给了他借口,能够暂时摆脱这个烫手山芋。
  武沈离开后,海陵也不会安全。
  庾希左思右想,竟是打算前往京口投奔郗愔。
  看到这里,桓容不禁咋舌。
  是他不理解古人,还是庾希的脑回路本就迥异于正常人?
  只要肩膀上扛着的不是倭瓜,必定应当清楚,庾氏落到今日下场,桓大司马和郗刺使都是“功不可没”。
  逃命途中投奔郗愔?
  不怕被对方一刀宰了?
  “这人到底怎么想的?”
  桓容一时之间想不明白,只能向下继续看。
  “郎君,膳食已好。”
  车厢外,阿黍的声音传来。
  桓容忙收好书信,放到车内暗格,推开车窗道:“请刘参军和两位舍人同坐。”
  “诺!”
  阿黍福身应诺,领着健仆开始安排。
  时逢六月,盐渎多雨,相隔两县之地却是艳阳高照,不见雨水的影子。
  两支队伍汇合后,暂时在河边扎营。
  盐渎的队伍埋锅造饭,搭建围栏,京口的府军在一旁看着,时而搭把手,都是啧啧称奇。
  粮车经过改造,装载量增大,车上不只有粮草,还放着叠成一摞的木板。
  起初,府军不知木板用途,走过粮车时并未在意。
  直到有私兵解开绳索,将木板立起,互相榫接,插入榫头,迅速在营地周围架起围栏,甚至借助粮车搭建起简易的瞭望台,动作快得惊人,才引来众人瞩目。
  瞭望台组装完毕,有府军忍不住好奇,寻到同是流民出身的役夫,借机开口询问。
  “我还是头回见,当真是了不得!”
  “这不算什么。”厨夫一边起火架锅,一边抓起肩上的布巾,擦去额头冒出的热汗,笑道,“这些板子用途可大,这才哪到哪!”
  “果真?”
  “当然!”
  厨夫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父辈自青州逃入淮南郡,其后几经辗转,始终是衣食不济,勉强果腹。来到盐渎之后,更被当地豪强抓为私奴,最小的孩子被饿死,妻子差点哭瞎双眼。
  去岁桓容赴任,盐渎县内的豪强几乎被铲除一空,仅存的两三家也不成气候,都是缩起脖子做人,称得上富户,却再不敢为豪强。
  厨夫一家由私奴放为民,丁男丁女都得了田地。次子不愿种田,凭借过人的良膂力得到典魁青眼,投身为县令私兵。
  桓容奉命随军北上,除私兵之外,需有役夫跟随,负责驱赶大车,喂养骡马,准备膳食。
  厨夫主动应役,不是为两匹布和一匹绢的安家钱,而是为报答县令大恩。
  “不是桓府君,哪有我等今时今日!”
  和厨夫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其他郡县征发役夫,除了活不下去的流民,多数人都是能躲就躲。到了盐渎,应役者无数,负责记录的县衙职吏都吓了一跳。
  厨夫能成功应役,不说过五关斩六将也差不了多少。
  能在不惑之年“挤掉”二三十岁的青壮,随桓容一同北上,除了做饭的本事,抡起刀枪照样能够杀敌。
  一旦战事起来,前方的府军私兵不够用,役夫都要顶上。
  遇上狠心的将领,更多的役夫会成为人盾,换做后世的话就是“炮灰”,论死伤率,竟是比普通将兵还大。
  盐渎的役夫却不管这些。
  他们相信,以桓县令的为人,绝不会做出此等事。即便真上了战场,拼死一回,也是死得其所,没有任何抱怨。
  遇上同乡,听到几句好话,心中难免高兴,厨夫不由得多说了几句。
  “你是不知道,这些粮车不算什么,府君那辆车才……”
  “咳咳!”
  咳嗽声从背后传来,厨夫转过头,赫然发现是军中伍长。
  因常年战乱,两晋军制相当混乱,二百人以上为队,设队主。数队合成幢,设幢主。队下以沿用秦汉时的什伍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两伍为什,设什长。
  因各种原因,每幢兵员不等,少者几百,多者上千。
  如此一来,以三幢合成的军,人员的跨度更是由一千五百达到三千。
  这样的军队,人员统计压根就是一团乱。
  按照曹魏时标准?
  西府军和北府军勉强过关,遇上各州刺使的私兵和仆兵,按照三幢一军,满员三千来算,纯属于开玩笑。
  桓容这次北上,带出役夫三百,步卒五百,私兵八十九,部曲二十,健仆五十。
  这样的规模,融入北伐大军之中,压根溅不起半点浪花。但这是他保命的本钱,容不得半点马虎。
  典魁和钱实以下,队主、什长和伍长都是精心挑选,力求不要出现任何岔子。
  役夫虽不归入兵员,仍由队主带领。
  说话的厨夫不与亲子同队,上边的伍长却是儿子的好友,一路之上没少照顾。如今冷下表情,出声提醒,明显是他犯了忌讳。
  厨夫心下打了个哆嗦,猛然间想起,儿子几次叮嘱,遇到“外人”不要多言,尤其是关于府君和队伍中的车辆武器,更是一个字都不能提。
  知晓犯错,厨夫当即合拢嘴巴,不敢继续和同乡闲话。
  伍长转身离开,府军还想再问,厨夫却连连摇头,甭管如何旁敲侧击,再不肯多说半个字。
  府军无功而返,撞主想了片刻,也就丢开心思。
  使君派遣刘参军来,足见其看重丰阳县公。如果做得过了,难保不引来一场祸事。北伐时日还长,路上都需整月,想要探一探盐渎这支军队的底,路上总有机会。
  用过膳食,稍事休息之后,队伍继续启程。
  由于两支军队合成一股,行进间的人数增至两千。
  桓容的武车行在队伍中间,前后是排成长列的粮车,右侧是盐渎的步卒和役夫,左侧是京口派遣的府军,二十部曲骑马随行,不遇大军冲锋,一路之上可确保安全。
  武车车辕前,典魁和钱实占据左右,两人身着明光铠,手持长鞭,随着一声接一声的脆响,驱赶马匹向前。
  相比府军将官,两人身上的铠甲很有特点,胸前的圆护明光锃亮,阳光照射下,几乎能晃花人眼。
  可惜的是,这套铠甲不全,仅在前胸和后背有两块圆护,打造得铜镜一般,并在腰间系有皮带。除此以外,护肩护膝一概皆无,更不用说保护头颈的兜鍪。
  饶是如此,铠甲上身,照样引来不少府军将兵的欣羡。
  比起他们穿着的筩袖铠、两裆铠和皮甲,这两人身上的铠甲明显是特别打造,防护能力一流,重金都未必能求得到。
  再看两人手中的兵器,环首刀寒光逼人,显然见过血光,硬木长枪超过一丈二,枪头以镔铁打造,枪身虽非铁制,舞起来照样虎虎生风,令人见之胆寒。
  桓容当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