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桓容-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康三年; 五月丙午
  朝会之后; 群臣散去; 司马曜被王太后请往长乐宫。
  作为哀靖皇后的侄女,司马曜未来的皇后,王法慧几次被王太后召入台城。准婆媳之前尚算融洽; 对于这个性格爽朗,甚至是有几分男儿气的女郎,王太后十分喜爱,每每召她入宫,都会有大笔的赏赐。
  司马曜则不然; 对于王法慧; 他有本能的抵触。表面上同王太后妥协; 私下里总会露出几分。加上王氏不是他喜欢的美人类型,两人几次见面; 都是不欢而散。
  司马曜气冲冲的回到太极殿; 关起门来; 砸碎满地玉器。
  王法慧回到家中; 毫不避讳的向亲娘抱怨,“奴子终归是奴子!儿怎能嫁这样的人!”
  在司马曜眼里,两人辈分始终是个问题。对王氏而言,司马曜的亲娘血统更是硬伤。
  尚未成婚,仅是见了几面,彼此的伤害已高达千点。大婚之后朝夕相对,不知道台城内又会刮起几场飓风。
  王太后看在眼里,起初调解两回。见两人都没有回转的意思,干脆撒开手不管。
  反正这场婚事关系的是利益,夫妻是否彼此相悦,问题并不大。只要司马曜能给皇后体面,王氏不在众人面前落天子面子,凑合到一起,日子总能过下去。
  王太后想得不错。
  但是,想法再好,架不住有个一心撞南墙的司马曜。
  她压根不晓得,司马曜暗中策划以南康公主为质,意图逼桓容交权。如果晓得,百分百会一巴掌扇过去,做出和当年褚太后同样的选择:废帝!
  可惜司马曜铁了心要做一件“大事”,吐出憋在胸口三年的恶气。行事小心不说,瞒过了王太后,更招揽吴姓士族,借助后者的力量,使计划每一步都做到“完美”。
  三度送信幽州,得到南康公主的回复,司马曜激动得脸色涨红,控制不住喜色。
  司马道子闻讯,全无半点兴奋,反而惨白着脸,如丧考妣。
  他不知道全部计划,但能猜出个大概。由司马曜之前的话推测,他当真是要做“大事”,大到无法独自承担后果,很可能要整个司马氏背锅。
  “阿兄,真要如此?需知桓敬道并非没有谋算,南康亦非善与之人。如事情败露,阿兄可曾想过后果?”
  司马道子已为自己找好退路,但他不想看着整个司马氏被拖累。即便和司马曜越行越远,两人终归是同胞兄弟,血缘上无比亲近,不想眼睁睁看他走上死路。
  离开建康之前,他和司马曜一样不知天高地厚。
  在封地一段时日,他终于明白,所谓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到头来害的只能是自己。
  奈何司马曜陷入事情成功后的幻想,压根不听劝。
  看着满脸通红,兴奋难以抑制,半句话都听不进去的司马曜,司马道子暗暗摇头。心下决定,离开台城后,势必要再往乌衣巷。
  他要拜访的不是太原王氏,也不是陈郡谢氏,而是自王献之入朝之后,逐渐恢复气候,能与前两者分庭抗礼的琅琊王氏。
  王献之和谢玄领兵在外,消息不断传回建康。
  大军已打下姑臧,不日将拿下凉州全境。
  消息传回之后,无数双眼睛盯着姑臧,许多有子弟要出仕的士族高门更是蠢蠢欲动,希望能打通关节,借机选官赴任。
  这些家族不比顶级高门,纵然能选官,品位也多不入流。在建康苦熬数年,做出一番成绩,才能慢慢升至八、九品。
  再向上,则要面对王、谢这样的庞然大物。除非子弟惊才绝艳,否则更多止步末流,终生无法进入权力中心。
  出仕边地则不然。
  一来,外放为官,品位总能有所提升;二来,在建康不入流,放到都城之外,头顶则会罩上一层光环;
  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凉州是新打下来的,当地的治所官员多要新选,机会着实不少。且当地豪强有先投张凉、后臣氐秦、转眼又归顺什翼犍的黑历史,面对朝廷委派的官员,总会少一两分底气。
  此消彼长,纵然不能一举大权在握,比起他处的掣肘,定然能轻松几分。
  想到这里,司马道子不禁摇头。
  “事情真这么简单,八成太阳要从西边出来。”
  明面上,凉州打下来后即归入晋朝。实际上,该地早被龙亢桓氏、陈郡谢氏、琅琊王氏和弘农杨氏刮分。
  参照扶风、天水和陇西等地的例子,出任该地的官员,不是出自四姓就是四家姻亲,要么也是同盟旧友。
  谁都不是傻子,费心费力打下来的地盘,转手让给旁人?
  想想都不可能。
  桓元子病死之后,建康不是没有动作,可惜回回落空。相比之下,桓氏发展惊人眼球。铺开舆图,可以清楚看到,桓氏及其同盟近乎掌控了大半个晋地!
  如今陈郡谢氏和桓氏合作,桓豁有意将扬州牧让与谢安,可以想见,事成之后,皇权会落到何等尴尬的境地。
  郗愔倒是有能力同桓氏一争,毕竟他手里握着北府军。
  问题在于,郗愔年事已高,他的几个儿子,郗超的才敢干数一数二,奈何和亲爹不是一条心;郗融倒是听话,可惜才干不及郗超五分,更有清谈爱好;郗冲年纪太小,郗方回有心培养,也未必能撑到他长大。
  最显著的例子,桓温曾将两个幼子接到姑孰教养,结果如何?
  到头来,接过他位置的依旧是桓容。
  郗愔的身体甚至比不上桓大司马,谁也不敢保证,是不是会突然染上一场大病,就此造成郗氏的“权利真空”。
  司马道子越想越是心惊。
  他甚至考虑,拜访琅琊王氏之后,是不是要主动给桓氏送去书信,为自己再寻一条后路。此举固然会背叛司马曜,可谁让后者不听劝,蚍蜉撼树,偏要往死路上走。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而,如果被他人知晓,自己又当如何应对?
  正摇摆不定时,一辆马车突然正面行来,同司马道子的车架擦身而过。
  健仆正要出声喝斥,却见司马道子推开车门,看清马车上的徽记,直接令他闭嘴。
  “殿下?”家仆不解。
  “走!”
  司马道子知道,自己这个诸侯王貌似尊贵,遇上王谢士族照样什么都不是。再加上为出行方便,并未打出诸侯王仪仗,实不好追究对方无礼。
  迎面过来的这辆马车虽非王谢,却是高平郗氏。
  如他没有认错,坐在车内的不是旁人,正是郗愔长子——中书侍郎郗超!
  桓温驾鹤西归,郗超入朝为官,纵然和郗愔不和,仍无人敢小看他半分。
  最主要的原因,他身后站着桓氏,更准确点说,桓容!
  目送马车行远,司马道子心头发沉,想到自己今后的处境,莫名感到一阵心慌,连声吩咐健仆扬鞭,尽速前往乌衣巷。
  郗超没有认出马车,为他驱车的护卫却认出了对面的健仆。
  “郎主,是东海王。”护卫道。
  “无需介意。”郗超靠在车壁上,手中捧着一卷竹简,道,“对方既不出言,当不晓得就是。”
  “诺!”
  马车一路行至青溪里,停在丞相府前。
  门房听到辅首被叩响,探头一看,认出是郗超,当下躬身行礼,一边让人往郗愔处禀报,一边打开府门。
  这段时日以来,郗超隔三差五就会来拜见亲爹。
  起初,郗愔依旧不待见他,次次不见笑脸,有机会甚至直接将人打发走。近段时日以来,郗丞相的态度有所缓和,并下令府内,遇郗超登门,直接迎进来就是。
  郗超跃下马车,朝服早已经换下,未戴冠帽,仅以葛巾束发。轮廓稍显清瘦,却不予人孱弱之感,反而显得飘逸自然。
  奉命来迎的忠仆恭敬行礼,随后直起身,目送郗超背影,恍惚间觉得,比起二公子和三公子,还是大公子更类丞相。只是不晓得,父子俩为何会走到今日。
  郗超半点不见外,无需人带路,信步走到正院。越过满庭桂木,披着一身清香走进室内,正身行礼,坐在郗愔对面。
  “阿父。”
  “恩。”郗愔没有处理政务,而是摆出棋盘,示意郗超执黑,“与我手谈一局,如何?”
  “诺。”
  郗超正色应诺,以布巾拭过手,执黑先行。
  棋盘上黑白拼杀,一时间不分上下。
  郗愔又落下一子,突然道:“你今日来是为何事?”
  郗超沉吟两秒,才于棋盘上落子,口中言道:“官家三度书信幽州,阿父想必知晓?”
  “我知。”郗愔点头。
  “官家私下招揽吴姓之事,阿父也知道?”
  郗愔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