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白打趣道:“这么急?”
  李谈二话不说拉着他就到了自己的书房,指着书房上那一堆文书问道:“这边的都是军中事务,这边的才是洛阳大大小小的事情,你说我能不急吗?”
  李白一看顿时也吓了一跳,李谈书案上军中的食物基本上也就两三份文书,而洛阳的诸多事务基本上有个一百二三十份,别说李谈,李白看见这些也都头疼。
  然而他来也不是真的就护送这些人来的,他也是带着任务过来的——纪合的意思是让李白暂时管着洛阳。
  毕竟论出身论资历李白也不算太差,甚至可以说在被派来的人里是最适合坐这个位子的那个。
  李谈在看了李俶写给他的信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对的。
  以前人才多的时候,李白的缺点可能会成为他的阻碍,毕竟大家都想要最合适那个岗位的官员,而那个时候的大唐有这样的底气去挑。
  如今就不行了,人才的缺乏让李谈发现李白还是挺好的,最主要的是经历了这么多的李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觉得自己一身抱负无法施展而略有些抑郁的诗人。
  他现在已经受到了许多政治熏陶,为人比之前要柔和许多,而且最主要的是,如今的洛阳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政治家。
  这样一看李白的确合适。
  李谈又将那份名单看了一眼,不出意外的,这些人还是书院出品。
  虽然说这样是最好的,毕竟书院的学子质量很高,但李谈还是有些担心——都是学院出来的,将来会不会结党啊?
  这些人现在的确没什么力量,但他们在基层啊。
  如果这些人抱团跟什么人作对的话,那么那个人的政令或许很难真的下达到百姓。
  彼时李白正合着李谈的人从皇宫找出来的酒,他已经是微醺状态,所以就更敢说话一些。
  在知道李谈的担心之后,李白笑了一声说道:“你这可真是杞人忧天,如今从长安到洛阳,基本上都是琅嬛书院出来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别人,他们还能怎么报团?只怕要分裂成小团体了啊。”
  他本意是想要劝李谈不用担心那么早,就算亲生兄弟都可能互相往死力掐,更不要说这些所谓的同学了。
  更何况从他们进琅嬛书院到被选中任官,他们在琅嬛书院呆的时间并不长,怎么可能跟那些不熟的同学产生什么革命友谊。
  然而李谈听了李白这些话之后就更加担心了一些,毕竟将来李亨一回到长安,查一遍这些人的履历,发现从长安到洛阳,重要岗位上都是一水的琅嬛书院出身,只怕李亨心态都要崩。
  而且也能用预见,不管这些人是不是真的结党,也不管李谈是不是真的没有任何私心,李亨都不可能放任这种情况继续蔓延,所以他必然会将那些官员都撤换。
  想到这里李谈开始思索他要不要自己先动手,不过,这些被派来当官的人都是纪合精挑细选出来,学问没得挑,能力也没得挑,最主要的是相貌也没得挑。
  这些人的长相算不上多好看,但颜值平均线还是过了的——这个所谓的平均线还是当年李谈还在长安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李谈按照纪合的建议将这些人安排在各个部门之后,他的工作一下子的确轻松了很多,同时也有了闲暇给李亨写奏疏,请求他派人过来或者给自己一个权力——将义军收编的权利。
  洛阳作为重镇,无论从哪方面讲影响力都很大,是以当初洛阳失陷之后,有许多人就在组织起了义军想要将洛阳夺回来。
  而那个时候李谈还没对安史之乱有插手的想法,生怕插手过头会被发现。
  如今李谈已经打下了洛阳,为了不给这些人做大然后走上造反指路的机会,他想要先将义军控制住,就算控制不住也要将义军能裁员的裁员,不能的就扔给袁哲和田神功练两天——按照李谈写的最终极的训练手册。
  这本训练手册也被称为非人手册。
  李谈将自己的隐忧写了一半忽然就悟了:这些人眼里都是威胁,而他在李亨眼里又何尝不是威胁呢?
  只不过……信使有这么慢吗?到现在朝廷那边都没给回复?还是说如今的朝廷反应都沦落到这么慢的地步了?
  李谈心里怀疑着,但还是积极开始准备,虽然洛阳打下来了,但是周边的情况可不太乐观。
  李谈只能一边收拾周边,一边先稳住这些义军,没有朝廷的旨意他可不敢随便收留这些人,到时候说不定又一顶养寇自重的帽子扣下来。
  当初给他扣帽子的还在边境吃沙子,那时候他的脾气还是不错的。
  如今如果还有人这么搞,他的暴脾气会做出什么可真就不一定了。
  结果这一等就等了三天才等到李亨那边的回复。
  无论如何等到了总是好的……个屁!
  李谈原本是松了口气,觉得如果李亨回到长安,那么完全可以让李俶过来洛阳,到时候李谈就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啦。
  或者直接功成身退,反正他的功劳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继续拼下去,剩下的军功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他可记得朱邪狸说要在凉州等他,所以从那开始,李谈就一直在想办法看怎么能尽早回凉州。
  结果呢?
  他等来了什么?
  他等来了李亨依旧不肯回来的批复!
  上面说李亨依旧在平乱,所以短时间内无法回到长安,长安洛阳诸多事务就交给太子全权处理——嗯,李亨在前线,顺手就把李俶给立为太子了。
  历史上的时候,建宁王的功绩曾经一度威胁到李俶的太子之位,虽然他本人没有想过要抢,但周边的人都在防着他。
  否则也不可能张良娣吹个枕头风,李亨就那么果决的将儿子给处死了。
  不过如今建宁王身上也有功劳,但并不是很多,还没到有资格动摇李俶地位的时候。
  所以李俶这个太子当的是顺理成章。
  李谈得到了消息,无奈只好先写了一份贺表,然后再给李俶写奏疏。
  既然李俶已经是太子,于他也算是半个君了。
  写完了给李俶的奏疏,李谈决定等李俶的手谕下来之后再去招安那些义军。
  所以在无所事事之中,他打开了建宁王给他写的信。
  在看到建宁王给他写信的时候,他心里是十分惊讶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份关系,他跟建宁王的交流少得可怜,两个人仿佛都在避着彼此。
  而这一次建宁王不避着了,他直接写了封信给李谈,内容……吐槽他爹!
  李谈将信看了一遍之后就总结出了这次李亨没来长安的理由。
  首先不是李亨贪生怕死,其次也不是他乐不思蜀,不对,是乐不思京,而是他被拖在了江南!
  当初他气势汹汹地带人要剿灭永王李璘的造反队伍。
  李俶对永王理解还是比较多的,奈何李亨不是,虽然这个是他的兄弟。
  然而李亨天生就不适合作战,李谈看着建宁王的吐槽就忍不住想笑,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外行人试图领导内行人,最可怕的是他身边还有一个人在忽悠着他,那个人就是李静忠,也就是将来的李辅国。
  在这种情况下,建宁王也不能跟自己亲爹作对,于是眼睁睁看着一个月就能解决的事情,两个月了都没有解决掉。
  李亨多少也察觉到自己不擅长打仗,然而这是他登基之后第一次大张旗鼓的御驾亲征,怎么可以狼狈结束?
  所以李亨咬牙发狠一定要抓到李璘再回去,活的死的都行!
  李谈看完之后整个人都有点不好,所以这是一整个长安,大唐的半壁江山还还比不上一个要啥没啥的反贼?
  李谈对此表示颇为无语,不过很快朱邪狸的消息也传来了——安禄山已死。
  当李谈正为朱邪狸开心的时候,他就收到了朱邪狸的信,信里朱邪狸十分委屈地写道:我还是没赶上去杀掉安禄山!
  作者有话要说:  只想看日出扔了1个地雷
  青影扔了1个地雷
  感谢两位小可爱的地雷么么啾
  读者“小腐即安”;灌溉营养液+10
  读者“黄桃小笼包”;灌溉营养液+1
  感谢两位小可爱的营养液=3=


第155章 
  李谈看到朱邪狸的信的时候还纳闷; 安禄山死了怎么还跟朱邪狸没关系了?
  结果他往下一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朱邪狸的确是找到了安禄山逃跑的路线,不过追的也有点辛苦; 毕竟安禄山也会留下人断后,朱邪狸还要将这些人给解决了才能继续追上去。
  就算如此,朱邪狸也是很有信心的; 反正安禄山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中途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