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只是守城的话,长安城城墙高大想要攻打绝非易事; 守城并不算难。
  至于李隆基当初为什么跑,大概是一方面被安禄山的来势汹汹给吓到,另一方面则是被唐军的孱弱给吓到。
  在他印象之中应该百战百胜的唐军却接二连三的战败,还都是大败,一败就死上十几万人的那种。
  这其中固然有将领指挥失误的原因,可这样的话就更让他害怕了。
  军队人数不够还能招兵,可将领不是随便能招来的,如果没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就算唐军人数再多也未必是安禄山的对手。
  当然还有一点可能就是如今大唐异族将领多,而安禄山的叛变已经让李隆基不再相信这些人。
  然而无论什么原因,这一次李隆基决定入蜀无疑对他的声望又是一种打击。
  长安如今还算安稳,哪怕李谈做得很好,但在许多人眼中他毕竟年纪还小,所有人对他都抱有怀疑。
  如果李隆基肯回来的话,才是给大家吃上了一颗定心丸,然而他却选择了入蜀,连马嵬驿都不呆了,一时之间整个长安城又陷入了一种人心惶惶地状态。
  所有人都觉得这应该是圣人对长安并不抱希望。
  李谈也有些无奈,他没办法一个一个去解释告诉他们圣人入蜀是因为尹子奇从河南取道,毕竟就算跟百姓们说,他们也未必知道河南在什么方位。
  而现在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用一次胜利来奠定百姓的信心。
  纪合一开始特别担心李谈会动用俟斤去抓那些随便讨论的人,为此他都加了人手不停的巡查,若是看到有人信口开河就想办法去阻止。
  结果等了两天之后,发现李谈似乎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舆情部也一直没动,这让纪合颇有些意外。
  他疑惑了也就直接去问了李谈,李谈彼时正在看行军图,听了纪合的话之后笑了笑说道:“俟斤在盯着呢,正常讨论无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嘛,若有别有用心之人传播恐慌言论,俟斤才会动。”
  纪合这才放心,他想了想问道:“殿下,是否……将太子请回来?”
  李谈正在插标的手一顿,抬头看着纪合说道:“太子跟着圣人正在入蜀的路上。”
  纪合见李谈面无表情,就知道他心里不高兴了,不得不说,比起一些老狐狸,李谈的心情有的时候其实还是很好琢磨的。
  他叹了口气说道:“圣人想来是不会回来的,太子回来是最好的选择。”
  李谈想了想说道:“我给太子写封信吧,说实话,我觉得让广平王来长安都比让太子来长安容易一些。”
  李亨这个人,作为一个太子其实有太多的不合格,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到万不得已是担不起事的。
  而如今还没到被逼到墙角的地步,历史上马嵬驿政变的发生都说是李亨的手笔,然而从李谈这个角度看的话,说是李俶的手笔都比说是李亨的可信。
  历史上马嵬驿政变之后,李亨北上灵武也是因为跟李隆基起了分歧,他不逼李隆基退位,那就只能等着自己被废。
  那时逼死杨贵妃的人都担心李隆基会秋后算账,站在了他这边,所以他才有勇气逼李隆基退位。
  如今马嵬驿政变并没有逼死杨贵妃,而杨国忠等人的死对于李隆基而言其实比较可有可无。
  更何况从某些蛛丝马迹看来,李隆基对于当时六军已经群情激奋的事情多少有些了解,杨国忠那些人就是他抛出去平息众怒的祭品。
  从被动到主动,朝廷中的人精明白李隆基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他们自然也不会这么早就投到李亨阵营。
  李亨没有自己的势力,他还是要依附于李隆基。
  现在让他离开李隆基回到长安基本上就是一场豪赌,李谈并不看好他有这种魄力。
  倒是李俶,在这种时候敢主动留下来,无论从哪方面将都比李亨要强上百倍。
  纪合听了李谈的话立刻说道:“广平王可不能轻动,哎,安禄山同时派出两路大军,想必就是不想让长安与马嵬驿联合,也不知广平王能不能守住马嵬驿。”
  李谈微笑说道:“不用担心,他可以的。”
  纪合有些疑惑地看了李谈一眼,虽然李俶在朝中声望不低,但若论起经验来,他比李谈差得远,毕竟李谈好歹也跟突厥和吐蕃干过仗。
  没有任何经验的李俶……李谈怎么就这么放心?
  实际上李谈放心的是有建宁王在那里,这位才是真的有大将之才,李谈自认为能打赢都是开挂,而建宁王全凭自己本事。
  他希望如今的建宁王也能像历史中那样厉害,若是能跟游戏里的人设相仿就更好了,李谈压根就不用再去担心马嵬驿那边的情况,甚至他只要守好长安就行。
  李谈一直知道执夷并不希望他在安史之乱的舞台上有太多的表演,李谈一开始也是这么想,至于来守长安,更多也是咽不下这口气和见不得那座熟悉的城市燃起战火。
  只是除了长安之外,李谈并不打算去收复失地,毕竟原本收复两京算得上是李亨的功绩,也正因为有在这份功绩,他那个皇位做的也还算安稳。
  可就算这样也没逃脱掉被造反,然后走上跟李隆基一样的路子——逃出京城。
  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他本人能力的缺失,另一方面就是大唐对藩镇的无力控制。
  身上有着功绩的李亨都无力控制,若是再没了这份功绩,只怕他的皇位都坐不稳!
  如今收复长安这个功绩大概是没有了,李谈至少要给他留一个洛阳啊。
  是以这次李谈守城不出,主要就是不想太主动,反正纪合等人也不希望他主动出击,那就顺水推舟吧。
  然而他想的很好,可是李归仁似乎并不愿意配合他。
  就在他指着舆图跟将领们开会商议怎么更好的守备长安的时候,斥候营的人跑的气喘吁吁过来跪地禀报道:“禀殿下,李归仁如今已经到了晋州。”
  李谈手一顿,心中有了不太好的预感,果然听下去发现晋州刺史因为手上没有兵权,而晋州的折冲都尉一早就带着人跑掉了,晋州刺史无力抵抗,直接带着一家老小在家里自缢而亡,堂上留下了鲜血淋漓的四个大字;勿伤吾民。
  李谈听到这里的时候,眉头一皱说道:“等等,这不对吧,晋州折冲府之前不是已经开始积极应战了吗?”
  他知道安禄山的军队一定会取道晋州,可是长安跟晋州之间还隔着一个蒲州,李谈就算想要救晋州都不可能,尤其是如今尹子奇在河南。
  他怕自己前脚带兵离开长安,后脚尹子奇转头就来打长安。
  而且晋州也算得上民风彪悍,那边的军队将领其实都还可以,之前安禄山几次攻打晋州都没有成功。
  最近一次都进入晋州境内了,结果安庆宗和安庆绪两兄弟手足相残,硬生生让大军停下了脚步。
  是以,李谈对晋州也算是放心,可是之前都挺过来了,现在他听到了什么?
  折冲都尉带人跑了?
  斥候低头没有说话,谁都不知道为什么折冲都尉忽然带人跑了,反正现在李归仁入晋州如入无人之境。
  李谈刚想问如今晋州如何,那边就收到了蒲州刺史发来的求救信。
  蒲州刺史发求救信李谈觉得还算正常,可当他看到信的内容的时候,他就决定改变一下策略。
  在蒲州刺史通篇的废话之中,李谈只看到了最核心的信息:李归仁在坚壁清野。
  李谈将这份求救信一扔,冷笑两声说道:“这些……反贼,果然都是畜生。”
  他原本想说这些异族人都是畜生的,然而想起了朱邪狸,于是只好中途改了一改,不过朱邪狸如今也算是反贼的一员,到底是没有绕过去。
  李谈盛怒之下自然也不会再想那么多。
  换个身份,如果李谈是安禄山手下一员将领的话,面对晋州刺史如此行为,他必然会深受感动,哪怕因为彼此之间立场不同而不能放过对方,但他或许就真的挺他一言,不会对百姓怎么样。
  更何况自古以来,中原内乱的时候,很少会大量屠杀平民,真正会这么做的都是异族入侵。
  他们天生畏惧汉人的人数,又担心无法统治汉人,自然只能用杀来稳固政权。
  然而最讽刺的是李归仁还是汉人。
  田神功和袁哲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在等着李谈爆发,然而他除了摆出一副冷漠含怒的脸,再没有别的表示,只是沉默半晌之后说道:“去将京兆尹和大理寺卿请来。”
  清空领命而去,一旁的田神功跟袁哲对视一眼,直觉之前做好的防守方案估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