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时的秦牧心若铁石,他正在为江循擦拭尸身,听到弟子们的禀告,也只硬邦邦地丢下一句话来:“跟他说,若虔心,就磕长头拜上渔阳山来。我准他看上小循一眼。”
在接到江循答复后,玉邈再无二话,踉跄向前,把腰间的广乘剑解下,放在渔阳山最底部的台阶上,并除下自己的单环玉饰,将自己的琉璃白衣脱下,折好。
很快,他全身上下只剩下了一身单薄的素白色里衣。
除去身上所有的累赘之后,他砰然跪倒在泥水间,额头砸在嶙峋的台阶上,发出沉闷的咚响。
在秦家弟子们诧异的注视下,他膝行爬上了下一阶,身子一起一折间,他腹间包扎的纱布便松脱开来,沁出一片血晕。
雨落如柱,粗大的白茫茫的雨点砸在地上,在蓄满水的台阶上又再度反弹起来,像是一根根激射的箭头,玉邈尘灰覆面,一身白衣尽皆成泥,每登一阶,便伏地用额头有力地碰上青石台阶。
他的头发一绺一绺地往下滴着水,雨水汇成涓流模糊了人的眼睛,涌入人的口中,他也没有停止。额头上渐渐有了伤口,擦破翻卷的皮肉间嵌着灰黑色的沙砾,他连擦也不擦一下,只等雨水把污物和鲜血一并冲净。
从渔阳山底到渔阳山门,共计三千九百阶。
近四千个台阶,玉邈足足爬了三日有余。
冬雨断断续续地落了一日,转而朔风阵阵,山林间结满了肮脏冰块,然而不到半日,天空再次飘起鹅毛大雪,整个世界陷入静谧的银白。
秦牧中间去看过一眼。在半山腰的摘星台边,他眼看着玉邈一步步拜上山来,口中念念有词:“江循,字抱玉,戊辰年生人,天降其寿,地育其身。劲节山下红枫村人士……”
他的声带因为使用过度,沙哑得厉害,而秦牧则听到戍守在摘星台中的几个弟子切切察察,谈论的对象自然是玉邈。
“他念叨什么呢?”
“玉家主该不是疯了吧?”
“这两人当真是那般关系?”
秦牧眉峰一皱,一个眼刀扫去,他们齐齐打了一个激灵马上各做各事,再不敢多加妄言。
旁人以为玉邈在发疯,但秦牧知道玉邈在说什么。
念出死者性命、出生年月,生平所历,亡者的魂魄会追随而来。
——玉邈在试图给小循招魂。
他不知道把相同的内容重复念了多少遍,爬一阶,磕一记,念一遍,状如疯魔,每一个他跪过的地方,都会多上一片被水冲开的淡粉色血迹,他嘴唇开裂,往日谦谦君子的模样一扫而空。
秦牧觉得眼窝发热,咬牙拂袖离开摘星台前,留下了一句残忍无比的话:“紧闭山门,不准任何玉姓之人踏足我秦氏土地。我秦家和玉家,死生皆为仇敌!”
直到三天后,玉邈到达渔阳山门前,才知道秦牧说了这样的话。
他也没说什么,只是起身,一跌一跌地徒步走下了山去。
那时候的秦牧就像三年后的现在一样,在背后默默注视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台阶的尽头。
那时候的秦牧,满怀愤怒、悲伤,痛得浑身发抖。
在魂魄被抽离江循的右手时,他早就准备好了活三日、替小循洗清冤屈,而后灰飞烟灭的准备。
……他早就准备好去死了。
但他活了,活下来,然后看着江循死去。
他和江循之间仿佛存在着可怕的诅咒,一人死去,一人复生,仿佛永远没有再站在一起的机会。
天知道在乱雪体内再生之时,秦牧有多想吼叫,想骂,想把周围的一切毁灭殆尽,他怒火滔天,可他知道这种愤怒是多么无能为力。
因为说到底,自己才是那个灾祸的源头。
他无力撼动虚伪轻诺的仙界,同样无法奈何爱子成疯的父亲,而痛恨玉邈、痛恨协助他施行法阵的另外五人,也根本于事无补。
……最糟糕的是,那五人中,有一个宫异。
进入乱雪的身体,秦牧才那样清楚地体会到,体内属于乱雪的那一部分是那么深刻地爱着宫异,那种感情,纯真赤诚得就像一个崇拜太阳的孩子。
江循身亡后,秦牧就强行把这种感情用理智压制了下去,但是自从昨夜看到江循之后……
他不自觉地把手掌摁到自己胸口位置,发力捺紧。
……他能感觉到,这个地方又开始跳动了。
回到现实之中,秦牧神色复杂间,玉邈已经踏出了山门之外,身影渐渐消失。
然而,他发现,不止自己,还有一道视线正遥望着玉邈的背影。
一只通体雪白的小奶猫蹲在山门前的台阶上,看着玉邈远去的背影,落寞地扫了扫尾巴。
初升的日光沐浴在它身上,毛茸茸的质感更强,让它看起来像极了一只精巧的毛线团。
随即,它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沿着台阶轻捷无声地跃了下去。
第123章 魂兮归来(二)
江循比玉邈更早一步回到了东山。
在不触动任何结界的情况下; 他安然无恙地倒腾着四条小短腿; 窜到了放鹤阁中。
即使是冬日; 放鹤阁也开着一扇小小的轩窗,仿佛在等待某天会突然来访的意外来客。
看到此情此景,不知为何江循觉得有点酸楚。他伸爪揉了揉湿润的小鼻子; 小心翼翼地踮足跃上窗台,两只前爪扒在窗边,露出一对尖尖白白的小耳朵。
许久不爬高台; 江循的动作略显笨拙; 但好在经验值还在,他的两只后爪灵活地踩踏着墙壁; 一蹭一蹭地滚进了房间。
放鹤阁的摆设与江循记忆中相差无几,就连花瓶也是同样的款式; 江循迈着小方步巡视了一圈,发现除了那方书桌上多了许多晦涩难懂的古籍外; 的确是连半分变化都没有。
而且看起来玉邈还有心情看闲书。
——桌上摊开着一本线装的《列子》,正好翻到《汤问》篇,“夸父逐日”那一节。
这一发现让江循莫名其妙地有点泄气; 转身跳上床去; 在柔软的枕头上滚了几圈,用爪子抱住脸颊,赌气地揉了一圈,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那张清冷如冰、没有半丝变化的脸。
……好歹得有一些不一样吧。
这么一来,好像自己死不死; 都不会对玉邈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似的……
突然间,他像是嗅到了什么,敏感地抽动了下鼻子,为了确认又拱了两下鼻尖,很快,他眯着眼睛,摸到了玉邈的枕头边。
……上面的确有一点淡淡的味道。
尽管只是一点点,但江循能够确认,这股味道是属于自己的。当年在曜云门,他常用柏叶桃枝来煎水沐发,三年半前晚春茶会后,他到放鹤阁躲避了一月,这个习惯也没有改掉。
可是三年都过去了,怎么还会有味道?
这样清晰的味道残留,就像是自己昨天还住在这里似的……
江循用爪子轻轻按上枕头边缘,在上面留下了一个梅花状的精巧痕迹,少顷之后,他猛然缩回了爪子。
一旦动用灵力,江循才骇然发现,整座放鹤阁里都萦绕着磅礴至极的灵力,如海如洋,深不可测。每一个灵力都形成着小小的涡旋,附着在某样物品上,其浑厚霸道程度,竟能与当日与他交手的应宜声比肩。
而这些灵力锁定的对象,却偏偏是些极微小的器具。床榻、枕头、被单、花瓶、桌椅,而它们的作用也简单得出奇。
……定格时间。
这就意味着,三年半以前,自己离开东山,玉邈便把这里的一切定格在了自己刚刚离开时的状态。
但是更让江循惊诧的不是这个。
他能感应到,这屋里有一件东西跟别的不大一样。其上寄予的灵力深厚而又怪异,就连江循都辨不明那是什么。
不费吹灰之力,江循就找到了那不同于其他的物件。
那是一对样貌朴素、搁在明窗前的琉璃花瓶,内里还插着一捧新鲜的梅枝,看来是新采来不久的。整体看来甚是平平无奇。
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江循百思不得其解,只得郁闷地用爪子轻戳了戳梅花蕊芯,刚准备跃下桌子,便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纷乱的足音。
……听声音不是玉邈,应该是别的什么人。
江循果断滚到了床底下,抱住一根床柱,把自己隐藏得严严实实。
不多时,三四个玉家弟子进入屋内,有条不紊地洒扫劳作起来,并放了一桶滚烫的洗澡水。
看这些弟子们的行动,江循猜,玉邈应该是已经回到东山了。
在渔阳时他提了一嘴,他刚从陇州办事回来,看这情况,他恐怕是一回山就听说了玉迁被秦氏扣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