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溯沉声道:“太后打算在九月十八那日下旨赐婚。”
陈氏打量着他,有些担心地道:“你拒绝了?”
东方溯摇头道:“这是公主的事情,儿臣不便插手,不过……儿臣并不认为卫文斌是公主的良配。”
陈氏眸中掠过一丝松驰,她真怕东方溯会因为慕千雪一事,惹恼卫氏,待得定了心神后,她徐声道:“但是公主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地寄住在你府中,确实不太妥当,很容易惹来他人闲言碎语。”
东方溯不以为然地道:“那种乱嚼舌根子的话,理来做甚。”
陈氏摇头道:“岂不闻‘流言猛于虎’这句话吗?有时候,几句流言,就足以将人逼上死路。”
东方溯拧眉道:“如此说来,母妃也赞成公主嫁给卫文斌?”
陈氏长叹一声,拍着东方溯的手背道:“母妃赞成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后怎么想,她决定的事情,没人能够改变。”
陈氏这句话落在东方溯耳中,极不舒服,脱口说出心中之言,“儿臣绝不会让公主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
冬梅眼皮一跳,急忙道:“殿下,您可千万别胡来,那可是太后,违背不得,太后要赐婚,就由着她赐。”
“溯儿,冬梅说得不错,太后虽疼你,但终归尊卑长幼有别,万万不可任性妄为,以免惹太后不快。”陈氏隐晦的提醒着,卫氏的性子,没人比她更清楚,一旦惹恼了卫氏,后患无穷。
东方溯暗自吸了一口气,平静地道:“母妃放心,非万不得已,儿臣不会胡来。”
陈氏眸光微沉,“这么说来,你还是打算插手?”
在一番长久的沉寂过后,东方溯轻声道:“早在儿臣将公主从西楚带回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插手了。”
陈氏盯了他片刻,长叹道:“看来不论母妃说什么,你都听不入耳,罢了罢了。”
“请母妃恕罪。”面对东方溯的行礼,陈氏又是一声叹息,“我乏了,你退下吧。”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章 杨和
第一百三十章 杨和
“母妃好生歇息,儿臣改日再来请安。”再次拱手一礼后,东方溯退出了静芳斋;望着前后离去的身影,冬梅急急道:“太妃您为什么不再多劝劝,万一真要惹恼了太后,那可怎生得了啊!”
陈氏苦笑道:“你以为不插手这件事,溯儿便可一世无忧了吗?”
此话令冬梅想到东方泽身边潜伏未显的危机,咬一咬银牙,“话是这么说,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奴婢再去劝劝殿下?”
陈氏抚一抚冰凉的额头,无奈地道:“他的性子,你难道还会不知吗,说再多也是无用,只希望……慕千雪有法子解决这次的事情吧。”
冬梅无言相对,只能暗自叹息,祈祷他们可以安然度过此劫。
九月十五日傍晚,四个轿夫抬着一乘青呢小轿从刑部出来,坐在里面的是刑部左侍郎杨和,他每日下朝之后,都会来刑部处理公文以及各地呈上来的案件,等全部处理完之后,方才回府。
杨和看了一天的公文案件,疲惫得很,再加上轿子晃晃悠悠,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轿子已经停了,想是到府门口了,然等了一会儿,迟迟不见管家来掀帘子,倒是有烛光自轿帘缝隙中照进来。
“这个管家,去哪里了。”杨和一边说着,一边自己掀帘走了出来,人还未站直便愣在了那里,轿子所停之处,并非他以为的府门口,而是一处宽敞的庭院。
“醒了?”突如其来的声音,将杨和吓了一跳,赶紧回头望去,借着两边铜丝路灯的光芒,杨和看到一张怎么也想不到的脸庞,满面惊讶地道:“穆王?”
东方泽晃一晃手里的青玉酒壶,“本王知道杨大人心里有许多疑问,不妨坐下一边喝酒一边说。”
被他这么一说,杨和方才发现,离他几步远的地方,有一张石桌,上面摆了几样精致的小菜。
杨和呆呆地随东方泽来到石桌前,直至后者替他满上了面前的青玉酒杯方才惊醒过来,连忙道:“下官不敢!”
东方泽笑一笑,在替自己也满上后,招呼道:“坐下说话。”
依言落坐后,杨和迫不及待问出憋了许久的问题,“王爷,下官……怎么会在这里的,那几名轿夫呢?”说到此处,他心中一动,紧张地道:“可是他们不小心冲撞了王爷?”
东方泽笑道:“他们没有冲撞本王,是本王有事与杨大人商谈,所以将杨大人请了过来,未曾事先知会,令杨大人受惊,还望恕罪。”说着,他起身朝杨和拱手作揖,后者赶紧起身避让,“王爷切莫如此,下官受不起。”
待得各自重新落坐,又对敬的酒水后,杨和小心翼翼地道:“王爷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下官能够做到的,一定照办。”他这话为自己留了余地,能做的照办,不能做的,那就怪不得他了。
东方泽怎会听不出他的意思,低低一笑,一边重新满酒一边道:“本王若没记错,杨大人应该是承庆八年的状元。”
杨和惊讶地道:“王爷好记性,下官正是承庆八年时考的科举。”
“杨大人是终承庆一朝,唯一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虽然本王当时还年幼,但事后常听父皇提及,杨大人殿试那篇文章,父皇当年可是爱不释手,亲点你为状元;算起来,大周立国近百年,能够连中三元的,不足十人,实在令本王佩服。”
提及自己昔年连中三元之事,杨和颇有些得意,口中则谦虚道:“王爷过奖,下官也只是运气而已。”
“天下读书人不知凡已,怎不见他们有这样的运气。”说着,他再次举起酒杯,“本王再敬杨大人一杯。”
“多谢王爷。”在又一股甘醇的酒水穿过喉咙后,杨和自在了许多,不再如刚才那般拘束。
“本王记得,杨大人这个侍郎之位,还是父皇封的吧?”
杨和肃然点头,“承庆十七年时,下官还只是刑部一名四品官员,当时正逢左侍郎出缺,先帝破格提拔下官为正二品侍郎;先帝待下官,实在是恩重如山。”
“父皇向来知人善用,破格提拔,是因为他知道杨大人有这个能力,在大周,从来都是能者居之。”
“能者居之……”这四个字触动了杨和,他一口饮尽杯中的酒,借此压下心中激涌而起的愤慨与不甘。
东方泽将这一切收入眼底,故意叹道:“俞泯中与大哥一起勾结做乱,被罢了刑部尚书的位置,本王原以为,刑部尚书之位,非杨大人莫属,毕竟不论资历还是能力,大人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岂料皇兄竟会突然调卫文斌来刑部,虽然眼下只是左侍郎,但看皇兄之意,应该很快就会让他接任尚书之位。”
杨和紧紧攥着明月下近乎透明的青玉酒杯,在秋虫的鸣叫中,违心地道:“卫大人在江宁为官期间,清正廉直,政绩突出,又深受百姓爱戴,皇上属意他接替尚书之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卫文斌真如杨大人所言,清正廉直,本王自然无话可说,只怕……耳听为虚!”
杨和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岂会听不出他话中有话,盯着东方泽道:“王爷可是听说了什么?”
“本王听闻……”东方泽很懂得拿捏人心,止了话语,摇头道:“还是不说了。”
话听到一半,杨和这心里跟猫抓似的,哪里还忍得住,追问道:“左右这会儿也没什么事,何妨说来听听,下官保证,未得王爷允许,绝不外泄半句。”
东方泽见戏做得差不多了,点点头,凑过身子轻声道:“本王收到消息,卫文斌托镖局押送十箱东西从江宁至金陵,明日就会到,箱子里装的,全部都是金银财帛!”
“金银财帛?”杨和脱口惊呼,骇然道:“王爷此话当真?”
“本王岂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初初听说之时,本王也吓了一跳,这个卫文斌表面道貌岸然,清正廉明;实则百般搜刮民脂民脂,江宁百姓对他怨声载道。”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镖银被劫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镖银被劫
“可是吏部明明年年考核,说……”话说到一半,杨和止住了话语,卫文斌是当今太后的侄子,皇亲国戚,吏部自然是怎么好怎么写,又怎么会写半句不好。
“本王一想到这样人将会接替刑部尚书之位,这心里就堵得慌,更替杨大人不值,唉。”东方泽一边叹息摇头,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