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妃转过头来,一半面孔被明窗映得模糊,一半面孔在室内的幽暗中显得阴森。
然而她却是笑着的。
“你今儿来得倒早,用过早膳没有?本宫这里有新蒸的玫瑰乳酥,大约合你胃口。”
说着携着她上了榻,又命宫女道:“去沏一壶上好的君山银叶来,把这茶撤了。”
炕桌上的那茶,是方才宁王喝过的二等雨前龙井,贤妃一惯用来漱口。
宫女收拾了下去,心中不免暗想,宁王殿下要是知道一定很难堪。
汪若霏朝宫女手中一望,几乎瞬间就会意了。
“姑母不必麻烦,若霏是用过早膳才进宫的。”
她嘴上客气了一句,又道:“方才进来的时候,见到宁王殿下了。”
贤妃面色淡淡地,眉宇间透出一种轻蔑之色。
汪若霏最善于察言观色,见此便道:“这一回,宁王殿下又犯什么错了?”
在外人看来,贤妃温和慈善,待人宽厚,德行出众。
对待宁王这个养子,也同亲生子一般,自有一派慈母风范。
作为汪家的嫡长女,汪若霏对此间内情,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什么慈母,什么善待,统统和贤妃没有关系。
自小无论宁王做了什么,只要有一丝惹得贤妃不快,动辄便是打骂。
为了防止伤口在明面上,破坏她的贤名,她甚至会用一些隐秘的法子。
比如,在他身上衣物覆盖的地方,如腰间、臀股,用绣花针来扎。
这种伤口一开始,会渗出细密的血珠。
过不了多久,就会凝结起来,像是身体本身长了什么疹子。
再过两天,就彻底恢复如常了。
她清楚地记得,她幼年时有一回在掖庭宫玩耍,看到宁王拿着一只玉钗发呆。
出于一时好奇,趁他不备她就抢了过来,争执中一不小心玉钗摔烂了。
她当时有些害怕,忍不住哭了起来,宁王只是愣愣地去捡玉钗的残肢。
贤妃闻讯赶来,以为是宁王欺负了她,便把他关进了小黑屋子里。
她贴在屋门上,听见里头一阵阵的闷哼声。
等他再出来,她就在宁王的手臂上,看到那一点点的“红疹子”……
贤妃看了她一眼,有些怜惜道:“卫皇后布下大好的刺杀之谋,要结果了沈风斓,偏被他搅了。”
宫女捧上上好的君山银叶,并一干点心,汪若霏只是瞬间眉头一皱。
“他为什么要救那个沈风斓?”
看到汪若霏眼中一瞬的急切,贤妃伸出手来,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
“只怕,他是对沈风斓动了真情。”汪若霏从未怀疑过贤妃的判断,尤其是,对于她一手教养出来的宁王。
因为贤妃,同样是平西侯府,一手培养出来的小姐。
尽管她与平西侯府,并没有半点血缘关系。
但关于宁王对沈风斓动情这话,她却万万不愿相信。
人人都道,她汪若霏是京城双姝之一,大家闺秀,才貌双全。
可这京城双姝,她的名字,永远排在沈风斓的名字后头。
人人在夸赞她的时候,都要顺道提起一句太师府的二小姐,如何如何美貌动人。
“汪大小姐是气度高华,沈二小姐却是倾城之姿。”
天下男子皆重色,气度又有何用?
听在她的耳中,几乎是拐着弯骂她丑。
换做任何一个地位尊贵的女子,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评价。
可她不但不能露出些许不满之色,还要按着旁人说的那样,更加展示自己的大气端庄。
同时暗中调查沈风斓,将她的每一丝每一毫,都掌握在手中。
连她的手腕上有颗胭脂痣,这样的细微之处,她都知道。
传闻沈风斓三岁识字,五岁作诗,十岁下棋赢了国手廖亭翁。
还有什么弹琴能引百鸟朝凤,出门便是掷果盈车……
这些流言,她也可以派人去编造。
便是不如沈风斓那样自小有名,也能些须势均力敌。
直到,一道圣旨,将沈风斓赐给了宁王为正妃。
京中多少青年才俊仰慕的沈二小姐,要嫁给那个,在一众皇子中并不得圣心的宁王。
多少世家权贵盯着的沈太师之女,一个香饽饽,就这样飞到了宁王手中。
有人揣测,沈太师一向中正不肯党附,圣上只能将他唯一的嫡女赐给宁王,这种不太可能有机会争储的皇子。
而于汪若霏而言,这只会让她对沈风斓更加嫉恨。
从小,汪家的人就告诉她,她长大后是要嫁给宁王的。
因为宁王不是贤妃的亲生子,只有和平西侯府结亲,才能保证宁王没有异心。
一旦宁王登基,她便会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好不容易宁王和沈风斓的婚事告吹,现在贤妃告诉她,宁王动了真情?
这怎么可能。
汪若霏笑道:“姑母,您是不是多心了?宁王殿下是你一手教养出来的,说句不好听的,他还有真心吗?”
贤妃点了点头。
“本宫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这不重要,宁王正妃的位置,永远是属于你的。让他把沈风斓弄到手也好,日后也是我们的筹码。”
汪若霏略娇羞地低了低头,眼波流转。
“父亲说,宁王殿下年纪足了,沈风斓嫁做晋王侧妃的事,也已经尘埃落定。”
言下之意,是该准备婚事的时候了。
贤妃自然听得懂这层意思,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你回去转告兄长,请他不要着急。这段时间,本宫会找个合适的时机,让圣上为你们赐婚的。”
“父亲说,圣上未必会愿意平西侯府与宁王,亲上加亲。到时候,只怕要劳烦姑母了。”
汪若霏嘴上句句说的是她父亲,贤妃对这个称谓也极其重视的模样,态度殷勤得很。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劳烦不劳烦的话?圣上便是再不愿意,也得给本宫一分薄面,宁王到底还是养在本宫膝下的。”
在圣上面前,她一直有这分薄面。
否则,当初宁王未必会交到她的膝下,成为她的养子。
汪若霏终于放下了心来,伸出精巧的银筷,朝碟中的点心夹了小半个。
入口清淡微苦,这是掖庭宫点心一贯的口味。
也是平西侯府的点心,一贯的口味。
因为老侯爷,也就是汪若霏的祖父,曾经说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姑母宫里的点心,一向是这么好吃。”
汪若霏得体地一笑,说得言不由衷。
贤妃却丝毫没有感觉出来,反而笑道:“既然好吃,一会儿让她们带一些回去,给老侯爷和兄长尝尝。”
汪若霏抿唇一笑,略带鹰钩的鼻梁,显得心思深沉。
出宫的四人抬大轿上,汪若霏端正地居于正中,两边分别坐着两个贴身侍女。
“小姐,宁王殿下的后背伤成那样,您怎么不让奴婢把伞给他呢?”
当时汪若霏说出那句,你记得打伞,她就想把伞交给宁王。
却受到了汪若霏的眼神阻止。
可是宁王身边,分明连个跟的人都没有,如何自己打伞?
汪若霏眼神朝她一转,轻蔑道:“大雪,你的眼睛还是这么不机灵。你没瞧见,掖庭宫那么多宫人看着,就没人给宁王殿下递伞吗?”
“姑母想让他狼狈,我却给他拿伞,岂不是违背了姑母的心意么?”
被唤作大雪的侍女略想了想,又嘀咕道:“贤妃娘娘对老侯爷和侯爷,都恭敬得不得了,连带对小姐您也不敢摆娘娘的架子,小姐还需怕这个吗?”
“本小姐自然不是怕。”
只是犯不着为了维护宁王,让贤妃面上不好看罢了。
多严重的伤他都挺过来了,还用在意背上那小小的伤口,和淋一点春日的毛毛雨吗?
“只要宁王死不了,就随便贤妃如何折腾好了。”
这话原原本本是老侯爷告诉汪若霏的,现在她又这样来告诉大雪。
大雪心中一惊,原以为自家小姐对宁王是有情意的,没想到……
想着又犹豫地开口,“宁王殿下,到底是小姐未来的夫婿。贤妃娘娘这样动不动就打骂,也不好罢?”
想着方才宁王走出掖庭宫的背影,连她这个不相干的人,都觉得落寞得令人心疼。
那是自家小姐未来的夫婿,小姐不心疼吗?
汪若霏面不改色,精明一笑。
“若没有贤妃这样用心约束着,光凭着咱们平西侯府,未必制得住宁王。”
他早已长成青年才俊,心机深沉,手腕狠辣。
不再是当年,那个在掖庭宫中,人尽可欺的小小少年。
或许于现在的他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