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夫长公主-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彦国来的消息。”他道,“太子翊反了。”
    ~
    建和元年五月,太子翊举兵谋反,绞杀越王于彦宫太和门,后在逼宫金銮时,遭禁军围剿。
    一场声势浩大的谋反,最终以惨淡的失败而告终。彦帝痛失最心爱的小儿子,却还是在百官的死谏中极力保下了杀死越王的凶手,将其贬为庶民,充军于邑山。
    二十年前的沂都事变,大彦皇族在彦帝的屠杀中几乎全部凋零,在那之后彦帝的子嗣单薄,只得太子翊与越王二人,便有人传言是因为彦帝在沂都事变中造的杀孽太重,从而影响了子嗣。
    如今唯二两个皇位的继承人一死一充军,身为皇弟的齐王彦景又因着玩世不恭,至今未得一男半女,连过继他的孩子到彦帝膝下这条路子都被断了。
    彦帝因着这场变故一夜之间白了头,彦国的朝臣也为此操碎了心,每日早朝上为了储君人选争论不休,甚至有人提出了从轻发落太子翊的奏请。
    此言一出,自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谋反乃是大罪,能留得一条性命已经是额外开恩。将一个已经贬为庶民的皇子再召回宫中重新做储君,只会让天下人耻笑。
    最终还是彦帝止住了众人的争论,派人前去大宁接回和亲大宁的安宁郡主的遗孤。
    这个遗孤,自然就是卓印清。
    安宁郡主乃是废帝的帝姬,即便嫁去了大宁,她的孩子也是废帝的外孙,身上流着大彦皇室的血液。这个关系虽然离当今的彦帝远了,但是如今的情况下,除了他,似乎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当卓印清被封为清河王,由彦国来的使臣奉旨迎回沂都的消息传入凌安时,凌安城的众人也跟着沸腾了。
    朝堂之人,所谈论的多为这位清河王回到沂都之后的境遇,担忧他久居大宁,无力掌控彦国的朝局。
    而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则与风月之事脱不开干系。大宁朝的驸马爷,转眼间变成大彦皇位的继承人,眼瞅着就要回到彦国了,那我大宁的无双长公主可如何是好,是跟着他一同走,还是在他离开之后重新招一驸马?
    无双长公主“克夫”的名声在外,前两任驸马都离奇身故,第三任驸马好不容易与她共度了三年,如今却要去大彦了。大彦路途遥远,这其实与又一次没了驸马没什么区别。
    在不少人暗自为俞云双鞠了一把同情泪的时候,俞云双自己倒是完全没有被传闻所影响一样,每日里该上朝上朝,该议事议事,什么时候得闲了还会去一趟校场巡查,日子过得与往常没什么区别。
    这日俞云双从奉天殿下朝出来,沿着冗长宫道一路向前行,方转了一个弯,便见到前方不远处静静立着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人穿了一袭月白色锦衣,身形颀长挺拔,仅是一个背影,便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风流韵味。
    俞云双脚下的步子一顿,想要改道而行,却又觉得太过刻意反而失了从容,落下下乘,便没有躲闪。
    恰巧那人也侧过头来,与领路的内侍说了句什么。眼角的余光瞥到了她,他转过身来,泛着玉石光泽的面容上,五官的线条分明,如同最精致的工笔画一般。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稔,只是味道却变了。
    是卓印清先开了口,唤了她一声“长公主”。
    俞云双缓步走到了他的面前,顿了顿,开口道:“清河王殿下。”
    不是驸马,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一声“清河王”。
    卓印清似乎对于这个称呼并不反感,眸中漾着愉悦笑意道:“许久未见长公主,不知一切是否安好?”
    俞云双将他的情绪看得分明:“同往常没什么区别。”
    卓印清道:“这就好。”
    话毕,他抬首一望天色,邀约道:“我看长公主的似乎也要出宫,不如我们一起?”
    俞云双却并未答话,只定定看着他。
    一旁候着的内侍垂下了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饶是他再迟钝,也看出来了两人之间的气氛不对劲。
    好在俞云双并没有让他提心吊胆多久,开口吩咐道:“你下去罢,余下的路本宫随清河王走。”
    内侍如获大赦,拱手却行退了下去。
    卓印清向着俞云双比了一个请的手势:“说来这是我第二次出入宫廷,对于道路不甚熟悉,便有劳长公主带路了。”
    俞云双当然知道这是他第二次入宫,而且她还清楚的记得他第一次入宫是什么时候——三年前的八月二十四,当时两人新婚燕尔,他陪她入宫归宁,向季太妃请安。
    心中五味杂陈,俞云双领他走了两步,开口道:“如今我倒是明白为什么你一定要回到彦国了。”
    “为什么?”卓印清若即若离,总与她隔着两三步的距离,看向她的视线却十分专注,仿佛要将她的身影刻在自己的眼眸中一般。
    “清河王殿下。”俞云双笑了笑道,“我竟然一直以为你的心思只在宁国,如今想来,从太子翊失去民心到谋反,再到彦帝下旨迎清河王回沂都,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看起来顺理成章,却也太顺理成章了,就像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它们一步一步按照既定的路线走,最终引太子翊落入一个圈套,而你便是那只补螳螂的黄雀,守在了最后面。”
    卓印清却摇头说不是:“黄雀背后还有猎者,我不想当黄雀,我只想将一切都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如今,彦国的帝位也被你掌控在手中了是么?”俞云双问他道。
    “这帝位本就该是我的。”卓印清眼尾描绘出一抹精致的弧度,看起来笑意温和,眸中的锋芒却毫不掩饰的泄露出来,“沂都事变,彦帝得了不该属于他的东西,如今我也只是将属于我的要回来而已,难道这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不对。”俞云双淡淡道,“我也只是觉得他们太过可怜,不管如何挣扎,都被你玩弄于鼓掌之中。”
    卓印清闻言,将手缩回道衣袖中,轻轻攥了攥带在拇指上的一颗木制的扳指。
    两人便这么一路无言走至了宫门口,待到守卫验了牌子之后,卓印清看着俞云双将长公主令放回到衣袖中,拱手低着她行了一礼道:“多谢长公主领路了。”
    俞云双回了一礼,口中言不必:“那我们就此别过罢。”
    卓印清颔了颔首,又深深看了凝望了俞云双一眼,与她擦肩而过。
    俞云双等的就是这个时刻,在他完全背对过她去的时候,她突然开口,唤了他一声“卓印清”。
    前方卓印清的身影没有任何停滞,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原来他是真的听不见了……
    俞云双抿了抿唇,一理身上宫装的衣袖正要走向候在外面的官轿,卓印清却倏然回过身来,望向她道:“方才你叫我了么?”
    俞云双审视着他的神色,容色平静道:“没有。”
    卓印清的眸中一抹失落转瞬即逝。
    “不过我确实有一件事想要问你。”俞云双道,“你方才入宫,所谓何事?”
    “我是去探望季太妃的。”卓印清回答得很快,而后又补充了一句,“以彦国使臣的身份。”
    俞云双“哦”了一声,不咸不淡开口道:“清河王殿下对自己新的身份,适应得倒是很快。”
    卓印清笑道:“适应快一些总归是好的。”
    俞云双轻轻颔首道:“不过我还是要开口奉劝你一句,无论你再怎么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对于彦国终归还是不熟悉的,所以你还是早些回到彦国罢,以免夜长梦多。”
    卓印清口吻感激道:“多谢长公主提醒。”
    俞云双言不必谢,又与他闲话了几句,提起裙裾上了轿。
    卓印清一直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官轿的帘幕后,才收回了视线,从袖中掏出一枚扳指出来。
    扳指是由黄花梨木制成,做工粗糙,只是胜在常常被人把玩在手中,所以光泽与纹理十分细腻。
    这正是方才他从养安殿季太妃那里得来的。
    卓印清将扳指内侧对准阳光,能隐隐看到上面蝉翼一般纤细的字迹。
    “也难怪先帝当年会信。”他口中喃喃,“有些戏做得真了,连自己都会信,更遑论别人。”

  ☆、第132章

卓印清回彦国的日子最终定在了八月十六。
    众人皆以为清河王选在此日动身,是想在凌安城过最后一个中秋。毕竟沂都此去山高路远,以他如今的尊贵身份,再想回到凌安,怕是不可能了。
    唯有俞云双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三年前的八月十六,俞云双奉旨出降,嫁与怀安公的嫡长子卓印清为妻,两人的三年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