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姚氏的话,她全听到了,这几乎令她崩溃。
她是被爹娘收养的?
她是姚氏和慕容修的女儿?
那她和大宗师……
顾柔只觉得天昏地暗,仿佛道道惊雷霹雳从头顶打落,砸得她魂飞魄散、六神无主。
她和大宗师成了同父异母的亲兄妹!
姚氏一看见顾柔,生怕她露了馅儿,忙回头叫她:“我的孩儿,你受苦了。”迎上去抱住。
顾柔一听,天旋地转,思考的劲儿都没了,泪水哐啷一下滚落,跌坐在姚氏脚边。心头只觉自己做了孽了,她跟大宗师早已私定终身了,这下怕是一千个霹雳,都不够报应她的吧!
她捂住脸颊,无需丝毫演技,哭倒在姚氏怀里。
那母女重逢的悲怆之感,倒是真真把连秋上给蒙住了。
148||2。7
159
姚氏一边抱着怀中的顾柔安抚,一边哭泣对连秋上道:“小王爷,血浓于水;手足之情难以斩断;她是你的亲妹妹。我只怕你一念之差伤害了她;铸成大错!”
连秋上听得阵阵心惊,他的确曾对顾柔抱有绮念遐想;然而此刻听到她是自己的亲生妹妹,实在难以说清是甚么感受;只是庆幸那一晚不曾真正占有她;否则便犯下了逆伦之罪。
他心烦意乱,只道自己需要好好想想;姚氏虽然是他的生母,但多年未见,毫无了解;这些话不可尽信。
于是,他下令卫士将这母女二人待下去幽禁起来;先关两日再说。
……
顾柔和姚氏;被安排在当年姚氏居住过的琼瑶苑内。
连城生前因为思念姚氏;命人将此地完全保留原样;于是景致丝毫未变,加之日日有人打扫,一尘不染,宛如昨日当年。
这在旁人眼中看来,是连城感天动地的一往情深,而在姚氏眼中,往昔在此被迫承欢于连城的场景历历在目,痛苦袭来,宛如又一次的临刑。她默然无语,扶着一张当年她常常呆坐于旁的方几,怔怔坐下。
顾柔在边上,也失魂落魄地揉着眼睛,她还沉浸在跟大宗师变成兄妹的巨大打击中,她想象了一番此种场景,以后见到他,就要先喊一声“阿兄”,以后他娶妻,她还要喊一声“阿嫂”,只恨不得立刻死了算了。
姚氏发了一会儿呆,突然听见顾柔在旁抽噎,这才将她拉到身边,温言软语开始解释:“好孩子……”
顾柔不怎么愿意被她拉住,她还是比较喜欢把自己养大的娘薛氏,于是挣了挣,不情愿地道:“娘,您让我一个人待会儿。”
姚氏默默无语,察看四下无人,悄声道:“谁是你娘,你娘是薛氏,你应该叫我姚姨娘。”
顾柔抬起眼睛,两滴泪挂在脸颊上忘了擦:“不是你说,你是我亲娘么。”
“傻孩子,那些都是我为了保护你说的谎,你不必担心,你看你的眉眼,一定像你生母,怎么可能是我的女儿。”
顾柔四肢一松,瘫软地扶着桌几坐下。一切恍如梦境,都有些分不清真真假假了。
姚氏叹了口气,道:“秋儿他被连城抚养长大,心性已非我所能制,我不了解他的性子,只能依靠这样说来保全你,希望他能够念及骨肉亲情,不来加害你。”
顾柔心念一转,终于醒过神,问道:“姚姨娘,连秋上当真是您的亲生孩儿?”
姚氏抬头望着这间屋子的天顶,一切摆设,宛如回到囚笼,昨日的灾厄留下了无辜的新生命,她长长叹了口气,喃喃:“我因为产后不久,便使用武功出逃,后来辗转流离去到洛阳,早就伤了根本;也怪我狠心造孽,抛弃了秋儿,所以老天爷再也没有赐给我第二个孩子。”
顾柔吃惊不小,姚姨娘说的话,果然半真半假,她虽然不是姚氏的女儿,但连秋上却是她的儿子!
姚氏扶着桌几,低声咳嗽起来:“人的福分和缘分有定数,改不了。我深恨连城,却愧对阿秋,如今想要弥补,只怕已是晚了。只希望他不要铸成大错,犯下屠戮苍生,染祸江山的罪过。”
顾柔听了一阵沉默,如今的连秋上已经是箭在弦上,就算他内心仍然存有一丝温情,然而时事所迫,谋反之罪不容他回头,他只能在成王败寇中选择一个非生即死的结果。
当夜,顾柔和姚氏同睡一屋,姚氏听顾柔说起日前之事,担心连秋上来骚扰顾柔,连顾柔起夜也形影不离地陪同,倒使得顾柔安心了许多。
顾柔躺在床榻上,把白天发生的事讲给国师听。
这些陈年往事,若非情势所逼,姚氏决不会同人提起。于是国师也是第一次听到姚氏年轻时候的这些遭遇,不由得唏嘘感慨。
顾柔问:【你叹气什么。】
国师道:【我替我母亲叹息,她本应该嫁给别人,不应嫁我父亲。】
顾柔好奇了:【为什么。】
国师道:【因为倘若我是父亲,也会喜欢姚姨娘。】
顾柔更好奇:【为什么?】
国师坐在军帐中的桌案前,连夜查阅前线传来的战事情报,此刻停下来,默默作想了一会儿,如实答道:【因为她更像你。】
顾柔又温暖、又心酸。姚氏的命运,不可以说是好,然而她最后毕竟和最爱的人在一起了。她也会像姚氏这样吗?
如果需要付出牺牲,才能够换来和他相守,那她也是愿意的。
她轻轻翻了个身,背对着姚氏。忽然听见他温声道:【我也不会让你成为姚姨娘……再过五日,大军便要发动总攻了。】
她心头一跳。这极其机密的军情,也是他心中对她的一个承诺。不管在哪里,他一定会千方百计救出她。
此刻,虽然身处在建伶城的宫苑内,然而她心底却踏实极了,暖意充满了胸襟,她可以全心地去相信他,托付他。再没有人比他更值得信任,从能力,到感情。
顾柔笑了笑:【你放心,我不怕的,只要不是兄妹就好。】
也只有他,可以令她在危险和困苦中还能够轻松笑出来。他虽然心事重重,却也默契地顺着她,用玩笑去替她宽心:【那是自然,以本座的才智,怎么可能有你这样的妹妹。】
他这样说,心里却突发奇想,倘若当真是兄妹,那他该如何是好?
这诡异的设想实在太过残酷可怕,他都不禁要打冷战,但是,就算是那样,他说不定也绝难控制住自己……他不能再胡思乱想了,于是,他咬牙切齿地道:【回来赶紧生个孩子,容貌似你,才智如我,省得夜长梦多!】说罢重重叹气。
顾柔也叹气:【幸好你娘嫁给了你父亲。】
他微怔:【为甚么。】
【要不然,就没有你了,这世上若没有你,那我一个人多没意思。】
他又是一怔,心中一股柔情和刺痛同时袭来,令他忍不住抬起头,去看从营帐门口缝隙中透过的月光。清冷又残酷的月光,在冬日很是常见,然而一段悠长又沉重的相思,却把这段月光寄托得极是温柔。
他不禁披衣起身,走出军帐,立在门口久久地望着月亮。再过几日,便是元月初一,千门万户团聚的佳节,他会更想她。
与此同时,顾柔也已起了身,不约而同地望着宫苑窗外的月光:【大宗师,你看见月亮了吗?】
【嗯。卿卿,】他算了算日子,忽道,【今年我要同你一起过元日。】
……
翌日,连秋上单独召见姚氏。一见面,他大改先前傲慢态度,先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几个亲信近侍。
人一退下,他立刻走到姚氏面前搀扶,跪下称呼:“母亲,孩儿不孝,这才同您相认。”
姚氏一怔,禁不住感动落泪,她慌忙将连秋上扶起,却不知说什么才好。在这世上,她还有一个儿子,仿佛是生命中的一段补偿。
连秋上亦双目含泪,以袖沾目,道:“先前孩儿在殿上,只怕人多口杂,这等消息传了出去多有不便,故而没有立刻与母亲相认,请母亲饶恕!”
姚氏连连摇头,她又怎会计较这些。
连秋上扶起姚氏上座,道:“我从未尽孝过一日,希望以后能够长随母亲身侧侍奉。”
他起兵造反,姚氏心知一旦和他相认,也不会再有安宁日子了,然而,她不会在乎这些,只要他肯认这个母亲,她愿意陪着他一同赎罪。她含着泪正要劝说连秋上休兵止戈,却听连秋上话锋一转,道:
“既然母亲肯认我这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