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不爱看戏的赵吉带着小儿子赵蒙走亲戚,赵家其他人都去看大戏去了。一开始几乎是全家出动,后面看了两三日,也有些疲劳了,就是几个孩子想去接着去。这唱大戏可是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那一日才会停,这也是为元宵会挪位置的意思。
  赵莺莺本来随大流去了两日就不肯去了,耐不住赵芹芹喜欢去,但一个人去觉得没意思,和曾月娥曾雪梅这对表姐去更不喜欢。于是她便纠缠着赵莺莺一起去,赵莺莺也是被缠的没法子了,这才应了下来。
  两个小姑娘做姐妹打扮,都穿着银红袄儿石榴红裙,各带了一个金项圈,头上簪环等也十分相似,外人一看就晓得是姐妹。至于腰上则没有佩戴饰物,只因外头拥挤,那些系带上的东西最容易被人摸了去!
  再拿上一对镶了皮毛的暖手筒,特意等赵嘉母女三人走了,这才一起出门——赵嘉是多年不见扬州的热闹了,一时之间是逛不腻的。
  姐妹两个到了秦淮河,这时候已经人山人海了。不过两个人也不急着挤进去看戏,毕竟她们也没有如何痴迷看戏。像赵芹芹非要出来,恐怕喜欢这里热闹的成分更多一些。她如今已经十一岁了,眼看着王氏看她看的越来越严,出门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也就是借着正月里的喜庆,才能这般随便出门。
  商人最会做生意。一般来说,像是正月里都要歇市,直到初六或者初八才重新开业。但是那只是有门面的坐商罢了,很多摆小摊子的就是要趁着大铺子不做生意,而百姓喜欢买东西的时候,赚上一笔!
  这时候也是一样,晓得小秦淮河这边要唱大戏,所以他们会早早地过来抢占位置摆摊。吃的、玩的、用的,什么都有!若是长长的秦淮河两岸走下来,真个比逛多子街翠花街还要有意思的多!
  赵莺莺赵芹芹现在就是在逛这些小摊子,这些摊子的摊主眼睛何等的利,一见赵莺莺赵芹芹姐妹就知道这是两个家里殷实,手头又松的姐儿。家里殷实看穿衣打扮就知道了,至于手头松,这则是要根据行事、神态等来,算是一门绝活儿了。
  赵芹芹看上了摊子上的小首饰,这些首饰做的可心,就适合小姑娘,而且价钱不贵,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也买的起。以前赵芹芹不知道买了多少了,现在看见了依旧走不动道。
  赵莺莺不爱这些,在她看来首饰贵精不贵多。倒是一家水果摊子上卖的柑橘十分好,虽然是藏了一些日子的,但赵莺莺看着觉得不错,就买了一些——待会儿看戏坐下喝茶休息的时候吃最好了。
  两个小姐妹一路走走逛逛,茶也喝了,点心也吃了。手挽着手说说笑笑地走在靠摊子这边的岸边,忽然又更靠近小秦淮河那边传来声音:“莺姐儿、芹姐儿,过来这边吧,咱们占着空呢!”
  赵莺莺赵芹芹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家请来给办过宴席的崔仁崔大哥,和他一起的应该是他的家人。有老婆孩子,还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个赵莺莺认得,就是年前在酒坊里见过的崔本。
  听说他是从小拜了酒坊的掌柜做师父,学着酿酒。他这个徒弟可不同于别的徒弟,别的徒弟签的文契差不多就是卖身契,自学徒起十年之内赚的钱都归师傅。因为学徒的时间短则两三年,长则十来年才能成,所以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毕竟不能让师傅白教一场。
  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写的是十年文契,如果你真的打算只做十年的话,那几乎不用指望师傅教你真本事了。而且文契里面弯弯绕绕好多呢,哪里那么容易搞清楚。就像那些卖身给戏班的男童女童,大多也是十年的身契,落到实处的话,则会比十年长的多。
  所以学手艺这件事大家都向往,毕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但是真正去学的人并不多,因为这里面是有风险的。没有风险的有没有?也有,只不过这就不是人人家里都能的了。
  当年赵贵学木匠、赵福学厨、赵吉学染布都属于没什么风险的,因为他们是花钱了的。这就像是花钱上学学东西一样,人家是花了钱的,你教给人家一些本事,这不过分吧?
  崔本家里的情况算是很不错的那种,所以崔本学的也就是最贵的那种。即一开始的时候各种拜师的礼节走完,然后学徒期间每年都要用钱,逢年过节的礼物也要记得,这样算起来一年的花销可不少。不过花钱也是值得的,据说他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酿酒了,若不是他家花钱多,师傅能肯这样下死力气教?
  崔本扫了两姐妹一眼,在赵莺莺身上停了一下。他对赵莺莺有些印象,实际上在赵家搬家的那一次他就在厨房见过赵莺莺了,只不过当时他没有多想罢了。后来再见赵莺莺,这姑娘出落的一次比一次漂亮,他就是想看不到都难了。
  平常他们这个年纪的后生也会议论一番谁家的大姑娘长的好看,谁家的小媳妇生的妩媚。他虽然不说什么,但是耳朵里可听了不少。一开始说到的那些女孩子他也会想一想,只不过对比还是小姑娘的赵莺莺就摇头了。
  连一个小丫头片子都比不上,有什么可看的。
  直到一日他听到了‘赵莺莺’这个名字出现在议论当中。
  “太平巷子染坊赵家的那个姐儿,是叫莺姐儿罢,啧啧,生的好看呢!特别是那通身的气度,说是大户人家的大小姐都有人信!”
  “什么大户人家的大小姐,说的好像你见过大户人家的大小姐似的!”
  “我就是见过,我如今在大酒楼里头跑堂,夫人小姐见得多了!实在说吧,那些小姐还不一定比得上莺姐儿哩!”
  “你这话我们不知道真假,不过那姐儿确实生的好,是个美人胚子,等以后长大了也不知道被哪个得了去!”
  “别多想了,咱们这些人也就崔本那小子还有戏,别的人也就是做梦!想想她姐姐吧,她姐姐嫁的是堂子巷龙家的龙闵宇。她比她姐姐还出色,怎么可能随便嫁人。低门娶妇,高门嫁女,他们家很是红火的样子,女儿当然要往高枝上攀!”
  “这也太没劲了,为什么戏文里演的知情解意的小姐这种时候就一个都找不见了?全都是嫌贫爱富的,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我们这些穷小子会不会发达。”
  崔本听着觉得不知所谓,人家不用等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能舒舒服服过日子了,凭什么跟着你吃苦受累?成亲之后肯和丈夫同甘共苦固然值得敬佩,可是成亲之前的男子,你哪点值得人家姐儿这般做——除了那些两个人已经互生情愫的,但是你们这些人,恐怕人家都不认得你们吧?
  莫不是想的太美哦。
  觉得没意思,但是在这般街坊邻里少年中间总是避免不了这种事。直到最近这段时间,赵莺莺这个名字越来越频繁。直到上次酒坊见到人,他才恍然大悟。这个姐儿恐怕最近像是长大了,开始有大姑娘的样子了,引起注意也是应当的。
  赵莺莺赵芹芹正准备说什么,旁边就有一堆少年笑道:“莺姐儿,来我们这边,我们中间位置好!”
  赵吉认得这些人,而且不用认得也知道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如今这么拥挤,当然是最好揩油。这几日凡是往拥挤地方跑的小妇人大姑娘要是一个不注意,都会有这种事。或是摸了手,或是摸了脸,有些大胆的浪荡子,甚至捏了捏胸脯,掀了掀裙子,让人瞠目结舌。
  赵莺莺没经历过这种事,但是哪里不知道他们是不怀好意,连理都不理。这些人就是这样,你要是理他们,他们就来劲了。最后两姐妹也没有去崔家那边,因为这拥挤让人不喜,所以她们干脆就是逛街了。估摸着那样挤,也看不到什么了。
  等到两人腿都走酸了,这才打道回府。回家的时候正好王婆子在自家坐着,王婆子眼就看到了做姐妹打扮的赵莺莺赵芹芹,连声夸赞:“莺姐儿芹姐儿越发出落的好了,侄媳妇有福气,将来等着媒人把门槛踏破吧!”
  赵莺莺很有眼力劲儿,看得出王婆子和王氏是有事情要说,所以行礼之后立刻找了一个借口拉着赵芹芹离开了。只留下王婆子和王氏,有事儿说事儿。
  王婆子今日来赵家却并不是没事儿,她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了这才道:“上一回你托我给你小姑寻亲事的事情有眉目了,这件事刚有个信儿,我这就过来和你说了。你听了也好心里有个底!”
  王氏没有想到王婆子手这么快,毕竟当初她自己说要等到开春的。年前年后的,大家忙过年,谁会想到续弦这种事儿?不过既然是王婆子特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