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都不重要,她看了看赵蓉蓉,笑嘻嘻道:“大姐姐,既然狮子头做完了,你就赶紧回屋吧!待会儿说不得你还要见客人,换身衣裳重新梳头才是礼仪呢!”
赵蓉蓉的脸更红了,就是不知道这是做饭热的还是为了赵莺莺的话。
明明已经羞红了脸,赵蓉蓉却是一个死撑面子的,嘴硬道:“说的什么话,女孩子家家见什么客人,到时候我和你还有芹姐儿一起在房里吃就是了。”
赵莺莺还不待说什么,王氏先把她推了出去:“莺姐儿说的对,蓉姐儿你赶紧回屋,洗洗脸擦擦头,最好把一身油烟味去掉。今日来的客不同,肯定是要见你的——你别害羞,这有什么好害羞的。”
见赵蓉蓉的脸快低到胸口了,王氏赶紧安抚她:“谁都是这么过来的,你要记住害羞一些不要紧,长辈相看小姑娘本来就喜欢羞答答的小姑娘。须知道,羞一些的往往也规矩一些。只要你不要只知道害羞就可以了,到时候大方一些。”
赵蓉蓉强忍着羞意点点头,然后立刻出了厨房回屋去了。想来是赵莺莺和王氏的话有了作用,她去重新打理自己了。
赵莺莺嘿嘿傻笑了一回,很快又去给王氏打下手了。王氏见赵莺莺常常傻笑,不觉得莞尔微笑:“你今日怎么了,怎么动不动就笑的像个小傻子?”
赵莺莺小心地从碗橱里取出专门的鱼盘子,重新清洗了一下,揩干水迹递给王氏:“就是高兴啊,大姐姐定了好人家,我跟着高兴哩!”
王氏见她这样,忽然想到了什么,道:“你这就这么高兴,将来轮到你了,你怎么说呢?那该要高兴成什么样子。”
本来说这句话是为了打趣赵莺莺这个小孩子,只不过说到最后觉得怅然的却是王氏——赵莺莺虽然才八岁,但是日子过的快呀!现在赵蓉蓉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四年后就要送她出嫁。
那时候赵蒙也就十六了,说话间就要开始为他找媳妇。这又是一个细功夫,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两三年还算是花时间少的呢!而两三年之后赵莺莺就十五六了,说亲事正当年!
第90章
龙家来赵家做客的正是龙闵宇的父母; 人都叫做龙二爷、龙二夫人。
吃完饭后,龙二夫人和王氏说话。赵蓉蓉在一边作陪; 赵莺莺则是端茶倒水添点心。
赵莺莺进内房门的时候; 就见方婆子、王氏、龙二夫人时不时看看赵蓉蓉,赵蓉蓉羞的头都低到地下去了。
“。。。要我说啊,三嫂子还是自谦了; 蓉姐儿多好的姑娘啊!我看咱们这一片也少见这么出挑的。要是我有一个这样的姑娘,一家女百家求; 绝不心虚。”龙二夫人拉过赵蓉蓉的手,嘴里赞许不停。
虽然知道这是客气话; 但赵莺莺还是为赵蓉蓉高兴——愿意说这样的客气话; 已经说明龙家对赵蓉蓉很满意了。而这个世道; 一个女孩子的婆家对她是不是满意这有多重要; 根本不用说。
“龙二婶婶喝茶。”赵莺莺奉上香茶; 赵蓉蓉这时候也把茶盘上的点心摆上来。
龙二夫人又笑着道:“方才我就想说了; 你家莺姐儿和她姐姐一般都是极出挑的女孩子。就是年纪小,不然我定然保一桩大媒——我要说的人家啊; 不说家中米烂陈仓财过北斗,至少也是锦衣玉食的富贵人家。说别人他们不见得看得上; 但要是说莺姐儿这样的,他们保管愿意!”
王氏满脸堆笑,连忙道:“二嫂子这话过了,我们是什么人家?市井里面小门小户,什么锦衣玉食?哪里敢想。我只想着将来莺姐儿能有个门当户对差不多的人家也就是了。只不过莺姐儿现在年纪太小; 这些也就先不说了。”
赵莺莺今年才八岁,这时候开始说亲能说出个什么花儿来?且不说和她年岁相当的男孩儿看不出好坏,说句不中听的,要是半道没站住脚夭折了,赵莺莺还得白白背上一道‘克夫’的名声。
正是出于种种考量,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少有给儿女小时候就定亲的。
两边正说话来着,忽然外面传来敲门声——王氏有些奇怪,龙家夫妻两个上门都是看得见的,周围的街坊邻里谁会这么不识趣,偏偏这个时候上门。
龙二夫人却没有多想,窗子外头看一眼,笑着道:“会不会是蓉姐儿她大伯母二伯母她们来了?”
之前小定的时候龙、赵两家人汇聚一堂,彼此都相见过了,所以龙二夫人有此猜测。不过王氏也好,赵莺莺等赵家其他人也好,都不会这么猜测。
所谓小定,也算是定亲礼节之一,但比起下聘礼这样的大定要简单的多。就是男方女性长辈为主,送与女方一件信物,表示两边婚姻已定。至于用什么信物倒是不一定,有些人家有家传给儿媳东西一般就用家传。有些没有,就打造金钗银饰。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就是金钗。由男方女性长辈插带在女孩子的鬓边,这也算是源远流长的风俗了。
不过一支金钗价钱也不便宜,轻一些的也要一二两金子才能打造,重一些的根本没数。所以市井人家一般用银钗,体面一些的用银鎏金钗也就是了。
龙家当日到赵家小定,下定的礼品有各色干果四样,各色点心四样,两匹绸缎,十两银子,以及一对富贵花开金镯,一支风头吐穗金步摇——这样的小定礼于龙家来说倒还算中等,有例可循的,前头几个孙子辈媳妇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在赵家人看来,却是很惊讶了。赵家这一辈赵蓉蓉排行第二,上头只有一个堂姐赵蕙蕙。不过赵蕙蕙上次‘骗婚’之后一直没有听到说亲的消息,这也就无所谓小定了。赵家上一次嫁姑娘还是二十多年以前,赵大姑出嫁的事情了。
嫁的人家是镇江的普通人家,温饱无忧,富贵也不用想。这样的人家无论小定还是大定下聘礼都是按照他们这样人家的规矩来的,没有过于寒酸,也不会有什么出奇的。
赵家所有人,特别是王氏的两个妯娌,虽然都听说过殷实人家小定比得过人家聘礼,但是不是没亲眼看过么。这一回龙家给赵蓉蓉小定算是见过了,当时看到龙二夫人把一对金镯戴上赵蓉蓉的腕子,凤钗插进赵蓉蓉的鬓边,心中滋味难以说明。
宋氏首先想到的就是家里那个今年已经十二岁的赵萱萱,别看十二岁还小,其实眼看着就要开始注意相看了——各家的女孩子都是十三四岁开始寻摸人家的,这样才能十五六的时候定下来,十七八的时候出嫁。
婚事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凡是亲生的爹娘少有不注意的,可不是要早早开始打算!
赵萱萱将来会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宋氏在心里过了一遍。最终颓然地发现,可以结亲的那些人家里面绝对没有龙家这样体面的,至于这样场面的小定礼,那是想也别想。
人的不满、不甘都是在对比中得来的。要是赵蓉蓉嫁的一般,什么都是太平巷子里普通人家的样子,宋氏并不会觉得赵萱萱嫁个门当户对的有什么不好。但是赵蓉蓉现在嫁了龙家,一切就不一样了。
宋氏回家之后就发愁了几日,为此几个孩子无不是小心翼翼做事,就怕惹恼了她。私下里她同丈夫赵贵道:“我们萱姐儿、苓姐儿可怎么办啊,明明是一起长大的堂姐妹们,别人能飞上枝头,她们却只能落到地上,心里如何过得。”
“看蓉姐儿现在的样子就知道将来莺姐儿芹姐儿如何了,蓉姐儿比萱姐儿、苓姐儿大了许多还能不察觉。但莺姐儿芹姐儿可是和萱姐儿苓姐儿差不多的,前后脚出嫁不免要处处比对着。。。。。。”
宋氏抱怨良久,赵贵却只是沉默,好半晌才道:“能如何?不过是我这个当爹的没有本事而已。若她们是富贵人家的姐儿,那自然是任由她们挑人家嫁了。只不过我自想着,我也不算对不起她们,她们过的也不过就是普通女孩子的生活而已。既然是这样,人家过的,她们也过的。若是要比来比去,那比那些公主娘娘来,谁都别活了。”
宋氏的抱怨还算温和,孙氏的抱怨就厉害的多了。回到家中就对赵蕙蕙发脾气:“人家怎么就那么好的命?丢了罗家、路家,没想到当时没看上的龙家竟然是一个比罗家路家还要有钱的,而这龙家还久偏偏认准了她!”
扯着赵蕙蕙的耳朵道:“我养你有什么用?白吃家里这么多年的饭了,就连一分彩礼都赚不到!”
赵蕙蕙本来就很沉默了,在上次‘骗婚’之后被退婚就更沉默了。她每天只在家里做事,就连出门也不肯了。有时候孙氏会让她早上去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