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行-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道理凤笙自是懂,范晋川能施以援手已是不易了,如今各地都盯着江苏,能筹到一些粮已是邀天之幸。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要谢谢你。”
  *
  傍晚来临之前,范晋川就告辞了。
  二人能在这山水之间闲聊饮茶,还是范晋川推了一切公务才空出这半日。关于两人相商之事,自是已说定,次日凤笙便让魏王的人前去把那批粮食运走了。
  数量并不多,只有二十万石,却是范晋川顶着压力捣腾出来的,凤笙的感激之意自是无法言表,只求后日来报。
  就不提因为借了山西这批粮食,给范晋川造成了多大的麻烦,以至于巡抚总督连连找茬,各地皆有官员上书弹劾,这边凤笙让人把粮食运走后,却并没有放下心中的担子。
  二十万石看似挺多,可对于山西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顶多只能解一时之困。
  茅单劝道:“王妃不用太多忧虑,有了这批粮食总能解一时之急,殿下那边也借到一批粮,这两批粮食加起来,至少能度过这个冬天。”
  度过了冬天,还有来年春天夏天,连着两年山西遭灾,于秋收之际颗粒无收,所以这些粮食不光要挺过这个冬天,还要挺过来年春夏两季,等江南与两湖一带的早稻收了,待到那时说不定能缓解一二。
  可若是灾情不减,明年继续闹灾,那可真是天不让人活命了。
  还有,凤笙可是知晓魏王借来那批粮食的真相,不过是唱空城计而已,只是这事极少有人知道,只有魏王的几个心腹才知晓。
  凤笙摇着扇子,面露沉凝之色,指节在桌几上轻轻叩着。
  直到从外面进来一名侍卫,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她才点点头站了起来。
  至于去往何地,凤笙并未对茅单等人言明,茅单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但也知晓事关重大,其实王妃不与他们说反倒是好事,也免得走漏了风声,若是出了岔子谁也说不清。


第128章 
  再见黄金福; 凤笙感觉时间似乎没有流逝。
  唯一有别的就是黄金福比几年前更胖了。
  当年黄金福投了方凤甫,将黄家永永百年的引窝抛售; 人人都说他是败家玩意,谁知当年名震两淮的十大盐商之家,败的败落魄的落魄,最后反倒让黄家拔了头筹。
  如今的黄家手握隆日升两成干股; 又因当初投诚够干脆,两淮之地有大半的官盐店都握于黄家手中; 俨然一副皇商的架势; 黄家甚至比当年黄金福他爹在世时还要兴荣昌盛。
  凤笙这几年身居京中,与黄家的联系并未断掉。
  于公; 黄家能有如今半私半官的身份; 多亏了凤笙的暗中相处。哪怕换了身份; 背靠着魏王也让黄家足够在江苏横行,所以这几年哪怕黄金福从未去过京城,逢年过节或者逢上魏王府有喜的时候; 孝敬却从未少过。
  不是门人,却胜似门人。
  而于私,九姨娘和黄莹儿与凤笙私交甚笃,如今九姨娘能当黄家大半个家,交情自是不用说。
  “参见王妃。”
  黄金福一身金钱蟒纹的锦袍,体格比几年前更胖了; 也因此不过是行个礼; 也让他折腾得满头大汗; 模样狼狈。
  他十根手指有五根都戴着宝石戒指,一伸出来明晃晃的,几乎能闪瞎人眼,一点都没改当年盐商的做派。
  九姨娘也与几年前没什么差别,只是眉眼之间又多了几分干练,一如既往的明艳照人。
  “行了,不用行礼,我此次轻装简行,你们也就不用多礼了。”凤笙依旧一身男装,手持着折扇的手往上抬了抬。
  九姨娘也是个爽快人,当即站了起来,又伸手去扶黄金福,言语之间没少抱怨他不知道节制,以至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其实也是帮黄金福解释,也免得让凤笙误会他不够尊敬。
  凤笙也就顺着话说了两句,还假借宫里太医之口,说人太胖病就多,又说改日以王府的名义请个太医来,帮黄金福把把脉开个方子,总是要把这体重减一减,这样才能康健长寿。
  这话迎来九姨娘的赞同,虽当年她跟了黄金福,是因为全家都靠着黄家吃饭,可被黄金福宠了这么多年,除了没有个正室名分,她也等同黄家的当家主母无疑。
  这其中少不了黄金福的偏心眼,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她与黄金福也是有一份夫妻情分在,自然希望他康康健健的。
  再者说,她就生了黄莹儿一个,也没给黄金福生个儿子。时下以子嗣为大,若黄金福真有那一日,她没个儿子撑腰,恐怕和黄家那边还有的纠缠,就算不会被扫地出门,日子也不会比现在好过。
  九姨娘顺着凤笙的话音,埋怨了黄金福好几句。
  黄金福抹了一把汗,连连陪笑,至于心里连连叫苦不迭,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只是这简单几句话的往来,就让双方久不见面的隔膜顿消,又因凤笙的身份,黄金福与九姨娘格外多了一种被看重感。
  想想当年,他们也算和魏王妃有一份不同寻常的交情。
  其实早在凤笙还在京中时,便给黄金福来了信,让他帮忙在江南一带筹集粮食。花银子她不怕,她怕的是有银子也没处买粮食,魏王空城计中部分的粮食,其实就由黄金福手中所出。
  可惜消息递来的太晚,等凤笙往这边来信时,江南一带的粮价早就涨了好些倍。
  “自打王妃递了信来,我与我家老爷便在当地各处筹粮,私下屯粮的不止我们一家,都在屯粮,官府便插手了。不光严厉打击屯粮的粮商,还不允许不经官府同意往外放粮,现在只江苏一地,粮商粮行每日售粮都有定数,若是敢私下贩卖,便是抄家砍头之刑责。”
  这些凤笙都知晓,早在昨日她就从范晋川口中获知了具体。
  甚至这一系列政令,都是范晋川一力推行的。期间得罪了多少豪贾大户,这些豪贾大户背后又站着多少官,当年因为两淮盐政改革,范晋川便把两淮的官都得罪了个遍,这些年远的不说,只说他为了治理两淮的水患以及这次,所以范晋川的处境真可谓是烈火烹油,步步维艰。
  可恰恰就是这样,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江南才没乱,能一如既往的维持着隔岸犹唱后庭花的安稳,而不是米价攀升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以至于连累造成当地物价混乱,百姓民不聊生。
  时也命也,这个怨不得,凤笙也不会怨。
  只是这样一来,她担忧的事就发生了,即使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王妃,其实就算大梁买不到粮,也不代表别处也没有粮。”九姨娘目光闪了闪,道。
  凤笙还不急反应,就听黄金福斥道:“乱说什么,这事是你个妇道人家能插言的?”
  九姨娘嘴唇翕张了下,再是不言。
  这可不是九姨娘的性子,又见黄金福连连给九姨娘做眼色,凤笙也心知这事恐怕另有蹊跷,而黄金福并不愿意九姨娘提起。
  她也不是个不识趣的性子,只能容后再说。
  *
  盐商们都过得奢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好不容易凤笙来一趟江南,黄金福自然花了大力气招待。
  可惜凤笙心中有事,又不想走漏行踪,只是饮了宴其他不提,黄金福就算有力气也没处使,不过凤笙倒是在他名下的园子里住了下来。
  住下的第二日,黄莹儿就来了。
  时隔多年,黄莹儿已经嫁人,据说嫁的也是个做商人的。凤笙见她气色红润,眉宇舒展,便知晓她过得不错,如此一来又放下一份心事。
  遥想当年那个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偷偷跑到她房里,要与她成就好事,谁知最后竟下了一夜的棋,凤笙不禁觉得时光荏苒。倒是黄莹儿不改秉性,拉着凤笙的手问东问西,一看就是嫁了人当了娘但还没长大。
  至于黄莹儿嫁的丈夫,九姨娘也把内情与凤笙说了。
  “这丫头是个倔强的,也是被我宠坏了,她爹也与她挑了不少青年才俊,可她俱都看不中,倒是和家中铺子里的一个小掌柜看对了眼。她爹嫌弃对方没出息,当初可是闹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遂了这丫头的愿,不过我那女婿倒也是个成器的,如今自立门户,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才终于能踏进黄家大门了。”
  听了亲娘这话,黄莹儿倒是不乐意了,反驳道:“说白了,您和爹就是嫌贫爱富,人家早就说浩哥以后肯定有出息,您们当初还不愿。”
  见母女俩言辞神色有些异常,凤笙是个外人也不好插言,只能岔开了话题,问起黄莹儿别的事来,这才将此事翻篇。
  黄莹儿没有留太久,很快就离开了。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