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嫁童养媳-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在大兴城里混!不要啊~~不要啊!”
  “拖出去,给朕拖出去!鬼哭狼嚎地像什么话!”父皇让宫人快速把四皇兄拖出去。
  待四皇兄凄厉的叫喊声远离别宫后,父皇才向我招手让我上前:“阿五,来父皇这。”
  我走上前去,欲给父皇行礼。父皇托着我,与母后一同关切地问我:“阿五,你没事吧?”
  “父皇母后,儿臣没事。只是今日与我辞别的阿述为我挡了一剑命在旦夕。我很担心他,许药医说他若明天早上还不能醒来,怕是会……”我难过欲泣,又说:“阿述若出了万一,阿五是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吾儿如此诚心。这个叫‘阿述’的小伙子,一定会没事的。”父皇和母后皆安慰我说。
  母后建议派些太医到许医馆,说一定要把阿述救活。我拼命点头同意,并不是信不过许药医的医术,而是希望多些人帮助阿述,能让他多一丝醒过来的希望,救人心切,倒是忘了这些太医曾给许药医招惹的麻烦。
  父皇同意派了太医后,对杵在一边又当透明人的三皇兄说:“刚才听你四皇弟说,你曾对朕说过出家为僧都是谎言,只不过是想留在大兴罢了?”
  三皇兄是一脸没及时退下的懊恼,下跪低着头回话,说:“父皇,儿臣是真心向佛。”
  父皇一脸的疲惫,说:“罢了。无论你四皇弟说的是否为真,朕不想深究,也不会答应你先前的请求。身为皇家儿女就应有所担当,岂能说出家避世就避世。待突厥边关危机事了,你和阿摐就离京吧。”
  二皇兄与三皇兄闻后皆神色大变,想开口说话,被一脸疲惫的父皇挥退下去。我本想行礼告退的,父皇却拉着我,说:“阿五,还是你乖巧。你的皇兄真让朕不省心。”
  “父皇……”看着父皇不但要忧心国事,还要烦恼我和皇兄的事,我心里有些愧疚,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说:“父皇、母后,我与阿五只是总角之交。现在我与他长大了,他也要离开大兴,遂阿五不会再与他来往的。你们放心,不会出现四皇兄说的那些事。阿五是不会让皇家蒙羞的。”
  我越说越是低落。没办法,为了父皇母后心安不再忧烦我的事,只能暂时与阿述别离,但我不会放弃与王奉孝和离的。
  只有我恢复自由身,才能光明正大地与阿述见面。
  母后听我一席话很是欣慰:“阿五真是懂事。母后和你父皇有你真是省心不少。”
  ……
  ……
  第二日早朝,我听宫人们说,父皇当文武百官的面,呵斥四皇兄,把他罢了官,留在大兴,到大兴善寺内的佛门负荆请罪数月,并贴出告示言他德行有失。
  四皇姐也被当众责骂,与四皇兄一同到大兴善寺内的佛门负荆请罪数月,并令其守孝后三年不得提申公主封号,大臣亦不可为她提封上奏。
  只要四皇姐得不到公主封号,就一直不会是载入史册的公主,一直只是准公主。
  想到四皇姐出城后背着荆条,后背鲜血淋漓一步步艰难地往大兴善寺前行,我心里并没有多痛快,反而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恐慌挥之不去。
  三皇兄知此事后在我耳边念叨:“父皇真是的,不让我出家,却让四皇弟到佛门内清修。这哪里是受苦,简直是把我梦寐以求的奢望给夺了去。父皇对他也太宠溺了。”
  我看他生着闷气,安慰他说:“父皇也很宠溺三皇兄啊,只是你没细细体会父皇的用心良苦。”
  二皇兄让我别理三皇兄:“阿五,管他做啥。让他呆在一边闹别扭去吧。”
  ……
  ……
  谢天谢地,我听到绿丫的消息,说阿述转醒度过最危险的时期。不过因之前我同意母后派遣太医到许药医哪里帮忙,让许药医不胜其烦。
  当我行至许药馆想向许药医道歉时,药童告诉我说,许药医带着转醒的阿述及阿休伯,趁夜幕已经悄悄地离城,不知道去城外哪里静养了。
  没能与阿述好好话别,没能对他说出我心中的情感,我感到十分的遗憾,好像人生缺失了什么似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四月己巳日,上柱国、建平郡公于义身死。我心里风雨欲来的恐慌更甚。这月庚午日,吐谷浑侵犯临洮,临洮刺史皮子信战死。
  朝堂本因此更为恐慌的,不想父皇先前对突厥采用长孙晟的离间计成功,使得突厥内部矛盾加剧,再加上突厥灾荒严重。父皇便命杨爽、河间王杨弘、上柱国豆卢勤、秦州总管窦荣定等并为行军元帅,率军分道反击突厥,取得效果,朝堂因突厥之事缓解,到不惧怕吐谷浑的威胁。
  没过几日,婆母罗氏一脸急色地跑来求见,对我说王奉孝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史书《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原文:“庶人秀,高祖第四子也。开皇元年,立为越王。未几,徙封于蜀,拜柱国、益州刺史、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二年,进位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本官如故。岁余而罢。十二年,又为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寻复出镇于蜀。” 
其中“岁余而罢”说的是女主四皇兄杨秀在开皇三年被罢官。文中所写杨秀正是开皇三年被罢官,年号的时间对得上,但史书没记载是开皇三年的那一日,故放弃具体时间的考究。
其中“寻复出镇于蜀。”的“复”字说明杨秀在开皇三年之前就已经出镇益州了。杨秀这般年幼都出镇,杨广和杨俊不可能不出镇离京,而后他们因封为左右武卫大将军又回京。说明前文推理杨广和杨俊出镇后回京的情节是合理的,与史书没有太大的出入。
大兴善寺,位于现西安市城南约2。5公里的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晋,初称遵善寺。隋文帝开皇二年扩建,更名大兴善寺。
我去西安公费旅游的时候,由于时间仓促,没去大兴善寺观景,表示很遗憾。不过现在的大兴善寺经过多次摧毁,修补后已经不是隋朝时候的模样了。哎~~
王奉孝所去的城西寺由于没有查到,又或许在隋朝不存在,所以不写出具体寺名。

  ☆、第038章 可疑的大火

  我一开始还以为王奉孝是病了残了,没想婆母罗氏说:“奉孝他觉得对不起公主,受到佛主的感化,执意要出家。公主,这该怎么办啊?!我们王家还没留后呢!求您随我去一趟城西寺吧。只要您金口一开,奉孝他定不会再想出家的。公主,我求您了,我给您下跪!”
  我看罗氏这求助的架势和她犯魔怔的时候有得一拼,哪敢让她跪,和绿丫一同把她扶起来,后退几步才说:“奉孝他当真要出家?!”
  “自然是真的,不然我也不会来打扰公主。”
  罗氏所言的态度和她的神情不像是骗我。但我为何觉得四皇姐一出事,到了大兴善寺清修恕罪,这王奉孝就闹着要出家,这事情是不是过于巧合了。
  之前忙着收购书籍的事,我没再吩咐人手去城西寺盯王奉孝,看他有没有和四皇姐联系。不知道母后有没有派人。
  而后入宫,我从母后哪里得知,王奉孝并没有与四皇姐见面,难道一切都是我多心了。
  我原是单纯的人,现因王奉孝和四皇姐的事变得多疑起来。这样真的好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长大?!
  我答应了婆母罗氏,与她一起出门到城西寺,没想出发前日收到阿述的来信。信上说他已痊愈,想与我话别。
  我想了想给他回信,把王奉孝的事与他说了。没想他给我回信说,待我与罗氏到城西寺后,他会去看王奉孝并劝说一番。
  我当时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这本就是我原来的计划。
  行至城西寺,我与身后的罗氏,看到一脸虔诚的王奉孝跪在自院的佛前,手里拿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词,半阖着眼,似不为万物所动的模样,让人不忍心出声打断他诵经。
  罗氏上前,与我并排而立,语中带泣,说:“公主,你看看奉孝。这么好的孩子,前途无量。怎么就想不通要避世出家为僧了呢?!”
  我很想说王奉孝这个样子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他这样,我无法讨厌他起来。
  我让绿丫上前通报。王奉孝睁开纯净如孩童般的眼睛,起身转过身来,向我鞠躬行了个僧人礼,说:“孝不知公主前来,有失礼数,还望公主见谅。”
  我向他回礼。由于他与先前大为不同,让我微微不适应。夕阳后,我们与婆母罗氏一同吃了斋饭。饭后叙了家常,我顺便对他开导一番,没想他没等我想出与他和离的办法,他便来和我唱出家这一出。
  我一旦提到四皇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