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氏荣华-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娘,生病缺席。

    四娘端坐于席,轻声道,“但凭长辈做主。”

    五娘兴奋道,“我能举行冰嬉比赛吗?”曹氏将门虎女,弓马射猎样样精通,据说曾经一竿红缨枪把李征打成狗。生女肖母!

    李昭眼睛闪闪发亮,“喜鹊登梅、蝴蝶暇卷,桃仁红梅珠香、蟹肉双笋丝……我能都吃吗?”

    一溜菜名报下来,不说五娘,就是正襟危坐的四娘都悄悄侧了身子。

    李曦以袖掩面,不忍直视。阿昭聪慧,颇识了些字之后就从她那拿了《食珍录》,每次看得双眼发光。

    “瞧阿昭这欢喜的模样,怕是抱着《食珍录》日思夜想了,想吃能吃也是福气,要是我们阿春也能如此,少花些心思在经史子集上,那该多好,可这丫头就是不听劝,一门心思扑在书卷上。”说话的是一年约五十的妇人,梳着高耸的飞髻,细看就能发现这是假髻,面容端庄,妆容浓厚,只是再厚的妆米分也盖不住嘴角的法令纹。

    三娘敏而好学,小小年纪才名远播,人在守孝的李昭也是如雷贯耳过。瞧一眼似嗔似恼,眼带骄傲的倪氏,李昭略知她性情,遂扑在崔氏怀里咯咯笑,“我可不是个有福气的,有人衣不裹体,我绫罗绸缎,有人食不果腹,我山珍海味,有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我呼奴唤婢高门大院的住着,书上都说善恶终有报世道转轮回,可见我上辈子是十分积善行德的,才能托生成您的曾孙女儿,想来咱们姐妹几个都是顶顶有福气的。”

    就差没明着说,您老人家但有机会就挑还没你岁数零头大的小孩子晦气,就不怕遭报应吗?

    倪氏脸色已经阴下来。

    李昭老神在在的窝在崔氏怀里,半点没有气到老人家的愧疚不安,不是每个老人都值得尊敬的。她自来到这里就是千娇万宠被人捧在手心都怕化了的待遇,唯独这倪氏看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甚至是像这样绵里藏针的奚落。要是自家有什么地方对不住她,那是她活该,李昭认了。可倪氏纯粹是自己过得失意,就看不得别人得意。倪氏看不顺眼的可不止是她,成国大长公主这一脉她都不喜欢,尤其不喜欢她,据她阿姐讲是因为二房嗣子之事。

    当年二堂叔过世之后,二房陷入绝嗣的境地,长辈的意思就是从大房过继一个嫡子过去,大郎李湛是嫡长子,自然不可能。那时候二郎李灏刚出生,倪氏是打算要李灏的,但是在长辈们看来大房只有一个嫡子,委实不妥,这年头孩童夭折率不低。

    于是李昭在倪氏的满怀期待中出现,希望越大失望越深,等李昭落地,倪氏化满腔希望为厌恶,怎么看李昭怎么不顺眼。

    对此,李昭非常庆幸自己是个妹子,有倪氏做祖母略糟心。

    崔氏抚弄李昭的手顿了下,慢条斯理道,“托生在咱们这样的人家里头,哪个不是福泽深厚的,如此你们都当惜福感恩与人为善。”崔氏虽觉得李昭说话太锋利了些,到底不忍责备,毕竟是倪氏挑衅在先,她能欺负人家,难道还不许别人反击了,她是怜惜偏疼倪氏这一房些,但是还没到是非不分的地步。

    李昭乐呵呵抱着崔氏的胳膊应道,“好哒。”

    崔氏爱怜地摸了摸她毛茸茸的脑袋。

    倪氏如坐针毡,总觉得崔氏特指她,顿觉颜面无光,不由得暗恨搅起事端的李昭,这丫头生来就是克她的。

    李昭接收到倪氏送过来的眼刀子,马上往崔氏怀里缩了缩,睁着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幅被吓到的小模样。

    崔氏眼神暗了暗冷冷瞥一眼倪氏,摩挲着李昭的背安抚,谁能想到原本端庄娴雅的倪氏历经丧夫丧子之后,性情大变,成了个见不得人好的,她自己不好过,也不要别人舒服,连个小孩子都要埋汰两句,简直糟心的可以。好在倪氏也就叽歪几句酸话,否则就是她容得,李廷和成国大长公主也容不下。

    想起牺牲在战场上的小儿子,年纪轻轻就去了的二孙子,再想想躺在关雎院里的三娘,崔氏终究没舍得说重话,只对倪氏道,“阿春整日闷在屋子里对身体也不好,多让她出来透透气。”

    李昭附和,“对啊,三姐一心向学自然是好,可身体才是一切的根本。要是因读书伤了身子可不是舍本求末,也是让曾大母、叔婆、叔母牵肠挂肚。”李昭这话倒是真情实意,她不喜倪氏,对这个隔房的姐姐并无恶感,反倒是可怜她命运多舛,还摊上一个不顾她身体健康一门心思要把她培养成才女的祖母。整天宅在屋子里看书动都不动一下,做长辈的不劝反倒沾沾自喜,这是亲祖母吗?

    “就是这个理,磨刀不误砍柴工,养好身子不会耽误了她的学业,你多劝着她点,就当是对我这个老婆子的孝心了。”崔氏不是没劝过三娘,可三娘听不进去,只能指望三娘最亲近的倪氏。

    对着崔氏,倪氏不敢反驳,遂垂了头淡淡地应了一声,其中的敷衍之意李昭都看出来了。

    静坐在倪氏身边的邓氏见崔氏笑容已经淡下来,借着袖子的遮掩,轻轻扯了扯倪氏的衣角。如今她们这一房只剩下三个女人,多得是要依靠其他两房的地方,得罪他们不是绝自己后路吗邓氏有时真不懂自己婆婆在想什么。

    只是倪氏注定让邓氏失望,倪氏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笑脸,重整旗鼓,“六娘这张嘴可真巧!我们阿春恰恰相反就是个笨嘴拙舌的,这孩子心里盼着能常来陪母亲说话解闷,可怕嘴笨又怕过了病气给母亲。”

    李曦掩嘴轻笑,对崔氏俏皮道,“曾大母您怎么还不快表示,叔婆这是在替三娘讨赏哩。”

    坐在右边的成国大长公主和曹氏不禁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李昭强忍着不要笑得太得意,默默给她阿姐点赞,有些话自己说不如别人说。就像三娘孝心由倪氏说出来效果更好,作为对照组的她不好亲自撸袖子上阵,别人却可说一说。

    倪氏脸色已经阴沉的不能直视。

    李曦不以为杵,你孙女是纳言敏行,君子之风。我妹妹不就成了油嘴滑舌,巧言令色了,想抬高自己孙女,随你,想踩着她妹子上位,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二娘四娘眼观鼻鼻观口,立志于做透明人。五娘傻乐傻乐,显然还在状况外。五娘亲娘曹氏瞅瞅李曦,再看看李昭,顿时有一种货比货得扔人比人气死人的淡淡忧伤,李曦比五娘年长许多暂且不提,六娘可比她家五娘小三个月呢,难道是她生孩子的方式不对!

    半响崔氏开口了,她嗔看了李曦一眼,“我看是你是不是打着见者有份的主意?”

    “哎呀,怎么就让您给看穿了呢?”李曦满脸惊讶的模样。

    崔氏笑逐颜开,大娘护短,却是个知分寸,就是埋汰人也不落下乘见好就收。“阿常,去把那个红檀木匣子找出来。”笑对众人道,“是我前阵子整出来的一些簪子,年岁大了放着也是蒙尘,便与你们吧。”不给众人推辞的机会,崔氏板着脸道,“长者赐不敢辞耳!”

    众人方不敢辞。

    崔氏对倪氏道,“阿春不在,你便替她选了吧。”

    倪氏忙称谢,肚里却要气炸了。身为晚辈却处处与长辈呛声,也就她大嫂能养出这样没规没距的孙女来,到底是卑贱出身,就是嫁到世家也养不出贵女。

    自打过门,倪氏暗里就有些瞧不起成国大长公主,皇家公主又如何,在倪氏看来也不过是骤然富贵没底蕴的暴发户罢了,开国太祖发迹之前连官宦都不算只是个小吏,往上数三代,祖宗都不知道在哪刨食呢。

    倪氏这种想法在世家并不少见,就是皇家自己,呵呵,娶媳嫁女都尽可能的往世家选,希冀改良血统。

    早些年,成国大长公主随着李廷长住京城,倪氏在祖宅侍候公婆,几年不见一次也无甚大碍。哪知道后面嗣子李徽娶谢氏,那是比皇家还不如的暴发户,谢集说得好听是太宗亲卫出身,内里谁不晓他就是太宗打仗途中捡的乞儿,连祖宗都没有的家伙,姓氏名讳都是太宗随口取的。卫国大长公主那是比成国大长公主更不堪的出身,成国大长公主母亲好歹出自名门方氏,又贵为皇后,可卫国大长公主其母就是个商户女,无才无德就是运气好生了先帝和卫国。

    李氏两代宗妇皆非世家女,这是几百年来绝无仅有的事情,多少世家背地里说李家门风已堕,甚至隐隐有将李氏挤出一等世家之列的风声。亏得李家根基深厚又有崔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