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8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人目光一对,吴监正搞技术出身的人,也颇有些直率,也不拐弯,直接拱手道:“不知二位大人对天象星辰也有造诣,失敬失敬。”
    江夏只是一拱手算是还了半礼,顾青茗却回了一揖,客气笑道:“吴大人误会了。江太保与顾某都不懂什么天象星辰,此次觐见陛下,只是听闻几件异事,前后联系,颇为惊惧,故向陛下示警。”
    吴监正自然又问是何异事,顾青茗也不加隐瞒,就将学生们打探来的异象一一给他说了。
    初闻两人不懂天象却来‘示警’,吴监正心中还有些不屑,但听完顾青茗所说的一系列异象,他的脸色就变了。
    本就清瘦无肉的脸颊一片苍白,几无半点儿血色,胡须微微颤抖着,失魂落魄道:“吴某妄为监正,竟不及……”
    说到此,吴监正话语一顿,噗通一声,跪在大兴帝面前,连声道:“微臣失职,辜负了圣恩,但结合江太保顾大人所言,微臣已能断定,大灾就在即日,臣恳请陛下,立刻起驾,回銮避险!”
    吴监正这样说,皇上一行一动,却影响甚巨,牵动朝野乃至天下,若半夜突然离开,势必引发恐慌……
    江夏和顾青茗是三更请见,吴监正到了的时候已打了四更。刚过五更,江夏已经离开了大名府,在她的车子前头,还有一辆看似普通的车子,正是大兴帝宋抱朴。
    意外地,江夏竟然与朗哥儿、长安会合,随驾一同离了大名府。
    卯时中,大明知府方才得了圣喻,立即召集青壮,加固提防,为此,圣喻里还破天荒地许了民工酬劳,五个土方为一个工,一个工付粮五斤,每日按人头,直接从坪山仓出粮。
    顾青茗没有跟着圣驾离开,而是去了坪山仓,监督开仓放粮。
    此时米麦价格八文到十文间,仓米多为陈米陈粮,故而稍贱,约六七文,五斤也有三四十文,而一般打短工一个月的工钱不过三四百文。是以,早上告示一出,响应者云集,很快就集合了两万多人,赶赴大堤,挖土固堤,并有抬夯夯实堤坝者……
    大名府都督同知、经历等武官,点齐大名府驻军,延大堤由近及远,开始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疏散百姓。
    百姓不舍,却被迫离开家园,一时嚎啕声连天。又有意欲违抗者,被官兵拿住丢在车上……接连处置了几人之后,百姓哭泣流泪,却畏惧不敢反抗,只能扶老携幼,紧着收拾一点点细软衣裳,就此离开家园。
    前脚百姓离家,后脚就有征集来的大批马匹车辆,赶着一户户将粮食、被褥等物搬上车运走……
    未时末刻,江夏随同圣驾到达广平府。
    圣驾并未打卤薄仪仗,白龙鱼服入了广平城,进了广平府衙,广平知府才匆匆奔出来迎驾。
    圣驾暂时在府衙里歇息、用膳,一边吩咐下去,安置随行诸人,并打发人去广平府周边打探消息,可有大名府同样的异象出现。
    几乎是略缓一口气,大兴帝又吩咐广平府,在城外圈地搭棚,准备接应大名府过来的‘百姓’。
    江夏带着孩子们直接进了四喜客栈,只略略梳洗一下,简单吃了些东西,就有消息陆续传回来。广平府周边也有蛇群迁徙之事,老鼠也似乎比平常里见得多一些,却没形成大规模迁徙……
    转给吴监正之后,初步推测,广平府可能会受波及,但应该危险不大。
    皇上的銮驾、卤薄、仪仗,在隔天一早离开大名城,并召集百姓出城送驾。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此次修大堤居然给报酬给粮食,百姓们竟对皇帝多了几分不舍,真正是扶老携幼,倾城而出,按照官兵指引,一路将圣驾送出五十余里。
    送到此处之后,发现路两旁都设了茅草棚子,棚中安置数十口大锅,锅内米粥熬得浓稠喷香……
    又有典仪官登高而呼,称米粥乃圣上为民心所感动,特命衙门组织熬制,免费提供给送驾百姓食用。

  ☆、1121。第1121章 来了

最前头的棚子里铺了竹席,略往后些的棚子里铺的是苇箔,再往后的棚子里干脆铺了些柔软的干茅草……
    即便如此,走了大半天路的大名府百姓,也是个个欢喜,人人称庆,乱纷纷跪地拜谢圣恩后,又杂杂沓沓地涌进各个棚子下。
    已是五月末,恰又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大名府百姓一路走来,早已是又热又渴又饥。
    棚子里准备的周到,锅里熬着粥,旁边却都有数口大缸,旁边放着一摞一摞的粗瓷大碗,缸中竟是上烧开过的水,手触尚有余温。大名府的百姓们纷纷涌上来,一人舀一碗温水咕嘟咕嘟喝下去,顿觉口渴立解,浑身舒爽起来。
    粥锅旁边却有官兵维持,让百姓们按次序排队领粥。领完粥,锅台上还放着一盆萝卜咸菜条,每个人能取一截手指般大小的咸菜,就着喝粥。小小的一截咸菜不值什么,却让人心里更加熨帖,一个个的脸上的笑容也越发舒畅起来。
    粥熬得浓稠,一时喝不得,众人也不着急,各自与相熟不相熟的人坐在一处,说说话,歇息着,等那粥凉一些再喝。
    一碗粥喝到大半时,原本头顶明晃晃的天空突然一暗,随即,众人恍惚间只觉得自己如坐在鼓面上一般,屁股底下猛地一震,随即就摇晃震颤起来。
    有些人手中的碗没有端牢,就此摔在地上身上的,又有恐慌的大呼小叫,乃至号啕哭喊的……
    只不过转眼,原本欢喜言笑的场景,变成了哭喊嚎啕的一片凄惨。
    此时,广平府衙门的院子里也搭了棚子,只不过棚子下就不是苇箔,更不是干草,而是一张宽敞的矮榻,榻上铺了锦褥,又铺了水竹凉席,榻上还置了几张小矮几,几位随行朝臣正苦劝皇帝,赏了粥后,就让大名府的百姓回去吧,毕竟,送驾也不能一天两天的送起来没个完啊,大家伙儿还要过日子,哪有功夫天天陪着心血来潮的皇帝玩啊。
    大兴帝的表情从最初的轻松,也渐渐露出不耐和犹豫来,眼看就要抵挡不住,答应了几位大臣的谏言,大地一震,众人惊愕之下,有那行动快的,立刻跳起来往外就跑。
    江夏和顾青茗却在第一时间护在了大兴帝的左右,江夏更是大声道:“别怕,棚子甚是牢固,安全得很,大家坐好……”
    大地震颤,房屋、树木,地面上的所有东西都一起晃动着。屋顶的瓦片掉下来,噼里啪啦地摔得粉碎。
    又那冲到屋檐下躲避的官员,不幸被屋瓦砸到,痛呼哀嚎,头破血流的,却也无人理会得,每个人都是一片惊惶。在天地震怒之下,一个个如蝼蚁般,瑟缩颤抖成一团。
    地震时间并不长,江夏默默在心中估摸着,大概也就两三分钟,却漫长的犹如过了一个世纪。
    等大地平静下来,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空,人人一脸的惊恐未定、噩梦初醒模样,只觉得眼前的宁静犹如隔了世一般,只有满地的碎瓦片儿,还有那几个被砸破头的官员的哀嚎呻唤声音,明晃晃地告诉大家,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不是梦。
    江夏第一时间醒过神来,抬头看向怔忡的大兴帝,低低地唤了一声:“皇上!”
    大兴帝眨眨眼回过神来,神色未名地看了江夏一眼,随即扬声道:“广平知府,都督同知何在?”
    有两个人连忙答应着,强撑着双腿起身,来到棚子边缘候命。
    大兴帝立刻下旨,带人往城中各处查看,有无屋舍倒塌、人员有无伤亡;另外,通知到城内城外百姓,大震之后往往有余震反复,百姓们最好在院子中或宽敞豁亮处,搭棚暂居,并提醒百姓,莫饮生水……
    江夏则悄悄离了棚子,来到衙门的前院,召集等在这里的学生们,并朗哥儿长安两个孩子和他们的随从小厮,看学生和孩子们都安然无恙,江夏轻轻松了一口气。
    接着,她将学生们分成四组,各组由衙役带领往城中四个方向散布开去,首先查看水源、水井,有无异样、有无脏污,如有浑浊,放明矾澄清,并留人值守,井水澄清前,不得饮用。查看水源的同时,就近救治受伤之人,做最简单的抢救、包扎。重伤的,送到早前辟出来的院子进一步救治。如有死亡,学生们只做标记,交给后边的驻军兵丁处置,尽快抬出城去,城外已经安排了火葬地,尸体焚化后,再归还给本家安葬。
    学生们答应着,跟分管各处的衙役们一起出了门。
    江夏正与朗哥儿和长安交待,让他们去各药房药铺医馆搜罗需用药材,在里边听旨的广平知府和都督同知也转了出来。
    两人见着江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