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俩小子,长大了指定是掷果盈车的美男子!”江夏端详着两个孩子,对小鱼儿笑道。
小鱼儿已经恢复了许多,靠着大迎枕喝着一盏清汤,一边很有些小得意地挑着眉道:“那是自然,要不然哪里对得起我遭的这些罪!”
坐在婴儿床旁边的赵宝儿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又连忙掩了嘴,去看两个睡熟的孩子。
江夏经了曦儿的事情,也下意识地抬眼去看两个小小子,却见长生皱皱眉头,撇撇嘴,继续睡了。连生却是小手身子一哆嗦,像是惊了一下似的。
“让你逗我,差点儿吓着孩子!”赵宝儿起身走到小鱼儿身边去挠她。
江夏却暗暗呼出一口气来,长生连声的听力都正常,再过些日子,她再逐步注意些……
赵宝儿并不知道曦儿的问题,挠了小鱼儿一把,也就收了手,转而对江夏道:“你也别羡慕鱼儿,你家两个小子也生得不丑,何况,你家的曦儿丫头,那可真真是个小美人胚子,又乖巧,又好看……哎,对了,你看我家敞儿怎样?你若是把曦儿嫁给我做媳妇儿,我指定当亲生闺女疼着!”
江夏毫不客气地翻了宝儿一眼,“拿儿媳妇当亲闺女,这话说的多了,你可见哪个婆婆真的做到了?”
赵宝儿气结,片刻,与小鱼儿同时笑起来。
小鱼儿身份不同,嫁给扎昆时因为风俗不同,倒真没觉得婆媳关系难处,但与顾二成婚后,接触了几次顾家大太太,才知道,婆媳关系真的是近不得远不得。太近了,常常是彼此碍眼;太远了,又让人说不亲近不孝顺……好在,顾家大太太一直住在临清老宅,并没有提出进京,彼此隔着远些,并不需要天天见面还好些。
赵宝儿之前是离得靖南王王妃远,可靖南王妃进京之后,靖南王妃、靖南王世子妃都住在一个大宅子里,赵宝儿每日晨昏定省不说,还多了种种约束。靖南王妃几次敲打赵宝儿,嫌她教导无方,韶娘养的大大咧咧的,不够柔顺贞静;敞儿一个小子却太乖巧,没有靖南王府男人的剽悍大气……
赵宝儿当面不敢顶撞,心里却憋着气呢。听江夏这么一说,登时蔫吧了,偏偏嘴上还不肯认:“我以后一定能做到,一定好好待承儿媳妇儿……”
江夏斜她一眼,不再多说。小鱼儿却嗤地一声笑了:“做什么好婆婆?我算是看明白了,以后儿子们完婚成家,就直接分出去,让他们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去,可不掺和在一块儿,媳妇儿束手束脚过得不自在,咱们也要天天端着,累得慌,还不如利索地分出去,大伙儿都自在!”
江夏赞许地笑笑:“鱼儿看的透彻,还真是近着臭远着香,分开来大伙儿都自在。”
赵宝儿嘟嘟嘴,掩下心底的苦涩,将来做婆婆如何如今说来尚早,但眼下,天天在婆婆手底下立规矩,她实在是受够了。她也想搬出来,一个人清清静静过日子,可俗语云‘父母在不分家’,父母主动提出让儿子们分出去过日子成,若是儿子们主动提出来,可就是大不孝了。更遑论她一个儿媳妇,真提出单独过日子,别人不说,就连梁二也是无法接受的。
赵宝儿的低落被江夏和小鱼儿看在眼中,两人对视一眼,鱼儿开口道:“你们家梁二在京营里也有几年了,有没有想着外放?”
赵宝儿的眸子倏地亮了起来,“对啊,我们可以外放啊!”
京营固然安稳,但武将不上战场,就意味着没有军功,没有军功就意味着难以升迁……当然了,军功升迁不是赵宝儿要的,赵宝儿要的不过是摆脱开婆婆的辖制,能够松快自在地过日子。
“只是,外放后,再相见你们却是难了!”赵宝儿转眼看着小鱼儿和江夏,略带黯然道。
江夏斜了她一眼,道:“据我所知,紫荆关的守将即将南调入川,任川陕总督。”
“紫荆关?守将应该是三品吧?”小鱼儿低声问道。
江夏点点头:“正三品。”
江夏与毛家有旧,往来密切,小鱼儿和赵宝儿都知道。故而,江夏说出这件事,两个人谁也没多想,没觉得不对。却不知,江夏并非从毛家得知,而是去承乾殿给大兴帝请脉时,旁听来的。
小鱼儿透出一抹笑容来,连连点头道:“紫荆关,离京不过三百里,你倒是不怕见不上我们……我新婚时皇兄赏的皇庄就在那边儿呢,若是想你了,我和夏娘带了孩子们就过去了,不过两三日路程!”
赵宝儿也很满意地连连点头,暗暗在心里盘算着——
梁二是从三品,升半级外放,刚刚好。只不过,紫荆关守将南调的消息都放出来了,就怕排了人,她得尽快回去给梁二透一透去。不对,她要回趟娘家,跟父亲和四哥说一声去。最好不让梁二知道,是她主张外放……
得了这消息,赵宝儿就坐不住了,又说了三言两语,就起身告辞,匆匆往娘家去了。
江夏也跟着一起辞出来,直接回了家。曦儿的施针治疗还在继续,一日也不想耽搁了。至于赵宝儿的事情,她提个醒儿也就够了。只要接任紫荆关守将的人选没有公布,赵宝儿就又很大希望,毕竟如今的赵家,有赵赫在,尽管没封王,声势却已经不弱于靖南王府,替梁二安排个外放职位,还不算大事儿。
☆、1042。第1042章 再到紫荆关
接下来,江夏专心替曦儿施针调理。每天都要扎针,而且,大部分针都在头部……每每看着女儿皱着小脸,要哭不哭的样子,江夏都心疼的直抽抽。
最初比较明显的效果后,渐渐地,再施针的效果就不明显了。曦儿的听力差不多固定在略弱的程度,也就是说,对着面说话必须放大声音,离开十几步,若非大喊,曦儿就听不见了。
这样的听力,比最初有所好转,却明显比正常人弱……但,有了这个改善,对曦儿来说已经是很关键了。八个月的曦儿,已经能够清楚地叫娘、得得(爹爹)、锅锅(哥哥)……语言天赋竟然比正常孩子还好出许多,也算是给了江夏一个小小的惊喜了。
再三斟酌之后,四月初,江夏停止了给曦儿的施针治疗。
停止治疗之后,江夏没有放弃对曦儿的帮助。她每天都会拿出至少一个时辰的时间来,陪着曦儿说话、讲故事,练习简单词汇的发音。
因为江夏的重视,曦儿身边的人,包括徐襄、朗哥儿和迅哥儿,在与曦儿说话的时候,都会放大声音。
不用每天扎针,又有父母兄长的全心爱护,曦儿小丫头渐渐开朗起来,见了谁都笑呵呵的,小嘴儿也特别甜,叫得得、叫锅锅,把徐襄和朗哥儿、迅哥儿哄得那叫一个满心欢喜。迅哥儿不用上学,几乎大部分时间都陪在曦儿身边不说,徐襄和朗哥儿下衙放学后,第一时间找的也是曦儿小丫头。
赵宝儿得偿所愿,粱嵘放了外任,往紫荆关任守将。
四月初六,毛家即将远赴四川任职,江夏特地与大兴帝请了假,带了不上学的迅哥儿和曦儿一起离京,往紫荆关去,给毛家送行。
虽然与毛家并未认亲,但毛家对待她和越哥儿日常照应不说,囡囡与越哥儿的婚事上,毛家二话不说认了囡囡为义女,还搭了一份厚厚的嫁妆,成亲时,郑氏更是远赴湖州为囡囡送嫁……确实称得上尽心尽力。
江夏这一趟过来,没有带太多的礼物,毛家即将远赴川地,行李都打好了,带过多的礼物,反而累赘。
天色晴好,一路顺遂,江夏娘儿仨离京第三天晌午,就到了紫荆关。
曦儿不说,迅哥儿对于远途旅程也颇为新鲜。之前南下的那趟路程,迅哥儿年纪还太小,根本记不得了。
毛阔功要交接军务,离不开身,郑氏带着瑞霆瑞震迎到了关外十里处。
毛瑞霆已经是十八岁的青年,生的高壮魁梧,从小跟着父亲在军营里出入,打熬了一个好身坯子,据说马上马下功夫都极好的,已经得了武举身份,准备留京参加明年的武科。
毛瑞震也是十四岁的漂亮少年了,比两个哥哥都秀气些,而且读书不错。
遥遥地看到徐家的车子飞驰而来,毛瑞震转回身向亭子里候着的母亲回报:“娘,江家姐姐到了!”
郑氏脸上一喜,立刻站起身来,手搭在额前眺望着,就见为首一辆双辕双驾的马车奔过来,再看那墨绿色的粗呢车衣,郑氏就笑了:“是了!”
能够用上双辕马车的,却又不肯用织金车衣、赤金坠角的,除了江夏娘再没旁人了。
看到路边候着的毛家众人,车夫早早地勒住马缰,放缓了车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