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氏连连招手,拉住江夏,道:“我怎么会恼你,你这是真心将我当婶婶,把他们当大哥大嫂了……嗯,你这性子爽利、果决,是个好的。但对上男人的时候,也要跟着林四娘学着些,那才是个真有心眼儿的,什么事儿都推给男人处置去,你自己照管好自己和孩子,最后还能落个温柔贤淑,岂不好?”
    江夏垂眼点头,连连笑道:“多谢婶婶提醒,夏娘记住了。以后,真的遇上什么事儿,有夏娘不知道怎么处的,还能过来问问婶婶呢,有婶婶依靠着,我是什么也不怕的。”
    一番话说的崔氏笑逐颜开起来,连连拉着江夏叮嘱了半天,待林郦娘转回来,崔氏又与她说笑几句,眼看着崔氏现出明显的疲色来,江夏就起身告辞。崔氏也不留她,只让人拿出一些赵三公子赵炜送过来的海鲜。
    “这是老三从莱州快马送进来的,都用冰湃着的,别的不说,倒是新鲜,老大家的不爱吃这个,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你们拿去分着吃了,就当尝尝鲜!”
    江夏和林郦娘欢欢喜喜谢了,一起辞出来。
    车子驶离赵家,在一个路口停下,江夏挑起车帘子,对林郦娘道:“既然赵家婶婶给了海鲜,我就不拉你再去我那里了,反正我也不出门,你随时过来寻我说话。”
    林郦娘笑着道:“那自然好,今日先说下,明日我就寻你说话去。到时候看看娴娘有功夫,带着她一起过去……你放心,用我的车子,不会招人眼的。”
    江夏拱拱手,目送着林郦娘的车子走远,这才吩咐车夫启动回家。
    回到家里,海鲜从车子后边卸下来,江夏才知道,崔夫人竟然给了两大箱子海鲜,箱子里边都加了铜胆,又铺了油布,大冰块挖空了,海鲜就冰镇在冰块中间,有四五条两三斤的大黄鱼,还有两条七八斤的鲅鱼。另一只箱子里装的则是各色贝类、螺类,林林种种一大箱子。
    江夏招呼了枝儿,将鲅鱼去皮去骨,剁成鱼蓉,再加瘦肉泥、蛋清和少量淀粉,顺着一个方向用力搅上劲儿,就成了最鲜美的鲅鱼馅儿。晌午饭,江夏和面包了几盘,带着囡囡、小妹、红绫姑姑、魏嬷嬷等人尝了,得到了一致的夸赞。
    连红绫姑姑也忍不住赞叹:“再没想到,鱼肉做馅儿包出来的饺子这般好吃,竟是半点儿不腥的!”
    江夏下午就多做了些,掐着点儿做出来,装进食盒里,快马给赵家崔夫人送去,不多时,送东西的彤翎芷兰转回来,一人捧了一个金簪子给江夏看,说是崔夫人吃的合口,一口气吃了二十几个,连连说要江夏再去,把方子教给她家的厨子去。
    江夏笑着:“这个容易。”
    说着话,将做鲅鱼饺子的方子写下来,一式两份,分别让人给林郦娘和崔夫人各送一份去。
    晚上,徐襄和越哥儿等人回来,囡囡和小妹两个小丫头跑到大门上接了,引着人往后园子里去。
    临着池子的亭子里,当中间的摆了火锅,热气蒸腾着,一盘盘鲜嫩甜美的海鲜摆在周边。众人新鲜又有趣,没去过海边的人,很少能够见到这么多鲜活海产,特别是贝类、螺类,花色不同,形状各异,引得几个小家伙爱不释手的。

  ☆、636。第636章 过端午,插艾草

一转眼,到了端午节。衙门、学堂都休沐。
    初四这一天,江夏就与囡囡、小妹的先生们说好,放了一天假,她带着两个小丫头一起出城,采摘芦苇、嫩荷叶,准备包粽子。
    城北什刹海里种了莲荷,五月初,荷叶已经生出了不少,荷花却还早,偶尔又一两个荷包,也只是刚刚钻出水片,紧紧地裹着,想看其盛开,却还要等上几日。
    江家早就租了船,江夏带着两个小丫头上了船,船娘摇动船桨,木制小船如鱼一般,灵活地离了岸,往莲叶深处划过去。
    捡着大片的荷叶剪了二十几张,也就够了。小船并不停留,穿过一片片荷叶,顺着水道一路北行,出了水门之后,就在德胜门外,又一片开阔的水面,这里没了荷叶,却有一大丛一大丛的芦苇,因着此处荒凉,成片的芦苇长起来后,遮天蔽日,如绿纱帐,故而此地就被称为苇塘。
    江夏让船娘将船划到一处稍显开阔的河塘岸边,放了跳板,众人下船。江夏手中挽了个柳条篮子,篮子里放着一把磨的锋利的镰刀。囡囡和小妹手中则各拿了一个小花锄,兴致勃勃地沿着芦苇丛中的羊肠小路走下去,走到芦苇荡边缘处,众人寻到了一片野艾蒿,江夏挥动镰刀,很快割了一篮子。
    程琪上来把篮子接过去。江夏则拿了一把药锄,四下里寻找起来,很快在一片浅水洼子里发现了一大丛荸荠,江夏挥动药锄,囡囡和小妹挥动小花锄,笑嘻嘻忙乎着,很快挖出一小堆荸荠来。
    “哎呀,有鱼!”小妹惊呼一声。
    囡囡立刻被吸引过去,丢掉手中的花锄,跟着小妹一起去抓水洼子里的鱼了。
    江夏看看收获,一只柳条篮子装的满满的了,也就重新拿了镰刀,往旁边的芦苇丛里,寻找叶片宽大的芦苇叶子割下来,带回去包粽子。
    临近晌午,两个小丫头拎着个小瓷罐子,罐子里装着三五条小鱼七八只小青虾,抹的手脸和身上一块块都是污泥,却仍旧笑的没心没肺的。
    江夏一手拉了一个,沿着小路走回去,到的船上,江夏指着船尾的仓室示意两个小丫头:“你们去看看,大鱼在那儿呢!”
    江夏在京城没怎么坐过船,却也知道,什刹海里就有鱼,城外这篇芦苇塘子里,鱼更多一些,因着芦苇遮蔽不好行船,平日里船家也少来,倒是成了鱼虾野物的天堂,水里据说有几十斤重的大鱼,芦苇塘里有野兔子野鸡不说,据说狐狸、狗獾都是有的。
    两个小丫头欢呼着跑过去,把着舱室往里看,很快就欢呼起来。原来,刚刚船娘等着的功夫下了两网,竟然真的捞上来不少鱼,网了一条大黑鱼,黑黝黝的身子,暗棕黑色的花纹,乍一看还怪渗人的。
    江夏闻声走过去看了一眼,立刻就欢喜起来,询问过船娘之后,花了三两银子将鱼包了圆儿。囡囡和小妹欢喜雀跃,船娘也是欢喜不已。
    她撑着船包一天,连赏钱能有一两银子就不错了。顺手打了几条鱼,就格外得了三两银子,实在是意外之财。三两银子不多,对她来说,却能做很多事。家里的房顶漏雨,要买瓦片重新修缮,大儿子在上学堂,该交束脩了。小儿子过了夏季也该送学堂了,同样需要束脩银两……
    一边划着船往城里去,她心里一边合计,然后寻着面色比较平和的石榴说话:“姐姐,我家里划船多年了,捞鱼也在行,我看着你们家公子好像爱吃鱼,你能不能帮我问问,我以后捞了鱼能不能送到府上去?”
    江夏确实爱吃鱼,爱做鱼也会做鱼,每次做鱼都能让一家人吃的尽兴解馋。经过长时间的言传身教,枝儿做鱼也越来越好了,只是平日里大鱼难求,家里吃鱼的次数不多。
    石榴寻思着,那船娘咬咬牙从袖口里摸出约摸一两的碎银子来,就往石榴手里塞。
    石榴哪里能要她的银子,摇摇手道:“你不必这样,我也就替你去问问,成不成的,我也不敢说。”
    “哎,你能帮忙问问就是大恩情了,哪里还敢说二话……”船娘连连曲膝行礼,道着谢。
    石榴转回来,瞅着江夏喝茶的空挡,与她说了船娘的话。
    江夏微微扬眉笑道:“倒是个有眼力的。你就去与她说,以后补了鱼,在船上养好了,活着送过去咱们家就要。哦,与她说看着点儿,别吃过晚饭送了活鱼去,咱们没处交待。”
    石榴曲曲膝,转身出去与船娘说了,欢喜的船娘连连道谢,又朝天拜了几拜。
    回到家里,荷叶、芦苇之类交给丫头婆子们处理。江夏指挥人将那条大黑鱼养在大水缸里。这么大的鱼,她带着两个小丫头根本吃不下,黑鱼生命力旺盛,有水就能活,不容易死,养着等明天端午正好过节了。
    其他几条稍小一点的鱼,江夏挑了一条两斤多的鲤鱼,做了清蒸葱油鲤鱼,两个小丫头吃的非常欢实,江夏只需注意她们不被鱼刺卡到就好了。
    吃过午饭,睡了午觉,江夏就带着两个小丫头,还有家里的丫头婆子一起,在后园子的凉亭中一起包粽子。
    早就浸泡好的糯米,腌好的肉,蜜枣、红豆……
    芦苇包的是粽子。荷叶做的则是糯米鸡和粉蒸肉、粉蒸排骨。
    手把手地教着两个小丫头包粽子,一会儿糯米洒了,一会儿粽子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