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笑得厉害“老板娘你太会做生意了。”
一行六个人,舅舅问了大家的意见,叫了六碗小馄饨,又要了一筐子烧饼,直接在柜台付了五块钱跟粮票。
林蕊舀了颗馄饨放进嘴里头,嗯,果然好吃。老板娘自制的辣椒油也特别的香。
她要做串串香的话,肯定得把佐料调好。
串串香的食材,要去菜场看看。什么土豆茄子肉丸虾饺都可以下锅,一定得考虑好成本问题。
大锅灶现在没有,但是家里头的煤炉可以拎出来用啊。炖汤的那个大铝锅就是煮串串香的最好器皿。
林蕊心里头琢磨着,要不要再卖点儿茶水呢。
毕竟串串香口味重,客人吃完之后肯定会想喝水,那她顺带着卖饮料应该也有市场。
北冰洋汽水得三毛钱一瓶,成本太高,她不如自己煮甜汤。
家里有外婆地上种的绿豆,熬绿豆汤清热解暑。
要是绿豆量不多了的话,她还可以去药店买乌梅跟山楂,煮酸梅汤。
上辈子她后爸从来不喝外面卖的饮料,都是自己在家做糖水。复杂的她不会,简单的倒是能煮上几锅。
林鑫见妹妹几乎要将小馄饨送进鼻子里头,忍不住皱眉“好好吃东西。”
吃饭还魂不守舍的,也不知道她又在想什么鬼主意。
老太听说这里的小馄饨六毛钱一碗,比外头卖的足足贵一毛钱,忍不住摇头“还不如在外面吃呢。”
看看江边的景色,吹吹江风,也舒坦得很。又不是寒冬腊月,得指望着屋子保暖。
舅舅笑着指指店中打开的电视机“奶奶,咱们可以边吃边看,不是更有意思嘛。”
屏幕上正在播放一部日本电视剧《血疑》,前两年万人空巷的片子,现在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
林蕊旁边桌上的客人眼睛盯着电视,念了一句“也不知道日本人吃的那个好不好吃。看着味道怪好的。”
他的朋友揶揄道“那你去江州饭店尝尝啊,那里接待外宾,肯定有得卖。”
先前说要尝鲜的客人立刻摆手“你少捉弄人了。江州饭店我还不知道么。上去一趟得五块钱,里面一盘盐水鹅十一块!我就是豁出去一个礼拜的工资不要,那人家还得用外汇才能结账。”
林蕊听了暗自咋舌,果然高档饭店卖的都是服务。
今天芬妮带上来的大白鹅足足十五斤重呢,也就卖了十一块而已。估计那位刘师傅还是看在她妈的面子上,特意给的高价。
江州饭店的小碟子小碗她还不知道么,一只大白鹅不知道能做出多少碟盐水鹅了。
看看,谁说人民购买力低来着。
苏木瞪大了眼睛,佩服地竖起大拇指“你连这个都知道。”
林蕊不以为意,开玩笑,作为一个追番的人,难道会听不懂简单的日语?她可是能够不靠翻译组就能同时追十几部番的人。
她得意地一抬下巴“我会的多着呢。”
林鑫无奈地摇摇头,叹气道“你要是把这劲头放一半在学习上,爸妈睡觉都能笑醒。”
林蕊半点儿奋发图强的心都没有,理直气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老太乐呵呵“那我等着我们蕊蕊也骑大马当状元啊。”
吃过晚饭,大家又在大桥附近逛了两个小时后,老太无论如何都不肯继续待下去。
她今天看到听到吃到的,已经够让她回家念叨上好一阵子,她得回郑家村去。
林蕊舍不得老太走,眼巴巴地看着人“老太,今晚你可以睡我家啊。我跟姐姐一张床,你睡在下铺。”
老太咧嘴笑,直接摇摇头“我才不哩。小的很,我不住鸽子笼,我回家睡大房间,畅快。”
林蕊瘪着嘴巴,不服气道“老太你等着,我肯定买大房子给你住。”
老太笑得厉害“好啊,我享完儿子的福享孙子孙女儿的,现在啊,我还要享重重们的福噢。”
舅舅联系好的车子已经等在医院门口。老太朝孩子们挥挥手,跟着舅舅一块儿上车走了。
林蕊气鼓鼓地转头看姐姐,抱怨道“你看,咱们就应该早点儿挣钱。要是我们住在大房子里头,老太不就能住在咱们家了吗。”
林鑫皱眉,忍不住点了下妹妹的脑袋“老太会嫌我们家小?老太是不忍心让舅舅背上背下,我们家住的是四楼!”
孩子在老人眼中永远是孩子,老太怎么舍得让自己孙子费力。
再说房间外面睡着爸爸,里头她跟蕊蕊全都挤在上铺的话,老太又怎么会放心。
林蕊摇头,懊恼道“这老太太,就这么怕旁人嫌弃她?”
林鑫笑着揉妹妹的脑袋,轻声道“老太躲着人过了这么多年,当然害怕给家里头添麻烦。没事的,等爸爸他们厂再分房,以后我们就可以接老太上来住了。”
林蕊立刻反对“那得到猴年马月啊。指望厂里头,还不如指望自己,挣钱买房才是关键。”
老太未必等得到那一天。
她上辈子没有关于筒子楼的印象。应该在她记事前,林家就搬迁了。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她压根不知道。
这林鑫狐疑地看着妹妹“你想干嘛?”
林蕊眼睛亮晶晶的,主动去抓她姐的手姐妹情深“姐,我们做生意吧。”
无论是卖串串香还是寿司酸梅汤,都得有本钱。
她相中她妈给她姐的五十块钱了。
“立刻往榆林基地发消息,通报这件事。”孙泽双眼发光,“说不定这一回咱们的战略目标得调整一下了。”
这一回,他的美国爸爸没了落脚地,未必能顾得上这边。
皮纳图博火山好啊,他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无比亲切。
火山喷发的可真是时候啊,要不怎么说趁火打劫呢。
作者有话要说 爽文一篇,不过其中提到的国际形势倒是事实。
正文 夹缝中生存
菲律宾人没有对这中业岛开炮; 因为中业岛还是他们20年前从国民党手里抢下来的。
倒不是做贼的被失主找上门心虚,而是菲律宾对台湾心存忌惮。
谁叫他们背后是同一个大老板呢。
端人饭碗就得服人管看人脸色。
现在美国就南海问题上态度仍旧暧昧不清。
眼下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制衡驻军越南湾的苏联太平洋舰队。
盛夏天热; 林家没冰箱; 猪肉摆一夜肯定会坏掉。
林母操刀剁肉馅,笑着招呼上门帮忙的邻居“今晚大家伙儿敞开了吃; 十斤五花肉必须统统消灭。”
照常理说,包饺子应该用猪后臀肉最合适,白的少红的多; 调馅正好。
不过1988年的江州,粮油肉票都还没退出市场; 城市居民食用油按人头供应。
大家肚里没油水; 自然更欢迎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最好咬一口满嘴油的那种。
林家住的是典型的筒子楼,钢铁厂给已婚职工分的宿舍。
十几平方米大小的屋子装进一家人都艰难,哪里还有地方烧饭。走廊、卫生间都是公用的,楼道就是大厨房。
现在煤气灶还不流行; 家家户户门口堆放的都是煤炉,烧蜂窝煤的那种。
不到两米宽的过道挤得水泄不通,三四个人围在一处和饺子馅就转不过身。
林家更小; 外屋一张双人床,白天掀开被褥支起小方桌吃饭; 连张能擀饺子皮的大方桌都没有,自然不适合当聚餐地点。
然而人民群众的智慧无极限,不少邻居翻出自家备下的面粉; 直接在家里头和好面擀出皮,然后再过来包饺子。
林霏开,哦不,现在已经是林蕊,看着面前人头攒动的场景觉得稀奇。
剁肉的,洗菜的,切葱的,剥蒜的,起煤炉的,婶婶伯母们挥汗如雨,忙的不亦乐乎。
人人喜气洋洋,个个与有荣焉,好像考上大学的是他们自家的孩子。
一时间,林蕊甚至有种置身学校美食节的错觉。
她忍不住手发痒,垫着脚跃跃欲试。大一时,学院包饺子大赛,她可是第三名。
林母腰一扭,直接将小女儿攘到边上“吃你的西红柿去,一会儿饺子就下锅。”
小女儿身子弱,肠胃浅,明明大家伙儿都喜好油多肉厚,她却偏偏禁不住大荤腥。别说吃了,就是闻着都头晕。
下午蕊蕊才刚睡走了神,可别又被猪肉熏晕了头。
林鑫端起满托盘的饺子,安慰噘嘴的妹妹“水烧开了,饺子马上就好。第一锅就下你的鸡蛋黄瓜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