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话说得好隐晦,但乔宝莹还是听了出来,她是不肯去的,可是喜姑说了也要为三儿拜拜的,她只好遂了她的意。
要出行了,莫情也跟着来了,原来是喜姑叫她来的,没想莫情一来,赵牧此人也来了,赵牧不是梅县的巡检啦,虽然他们去一趟灵福寺是在梅县地界,但也不至于还要巡检大人亲自护送不是。
如今乔宝莹身边有了不少暗卫保护,根本与当年不能同日而语了。
只是乔宝莹想多了,人家赵牧来了,可不是单纯的过来当护卫的,这不,眼神盯着莫情看,眼睛都不眨了,把莫情给窘迫的,喜姑见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与齐氏两人使了个眼色,把乔宝莹给莫名其妙的拉开了,于是场地里只有莫情和赵牧两人。
厚脸皮的赵牧就朝莫情走了过来。
“莫情今年十八,也该找个人家嫁了,那赵公子二十,正是良配。”
喜姑这么说着,乔宝莹算是明白了,合着这一路上去上香还有第三个意思,就是为了搓合莫情和赵牧两人,难怪非得到灵福寺去不可。
一行人从灵福寺上完香回来的途中,出了梅县地界,赵牧不得不离开了,不过他似乎已经得到了莫情的欢心,两人皆已经私下里换信物,赵牧回去就会给赵家本族长辈写信,之后便叫人上门提亲了。
到了眉州地界的时候,车队正行驶着,乔宝莹听到不远处的草从里传来异动,那声音似乎有几位大汉正欺负一位女子。
听到那声音乔宝莹皱眉,叫护卫上前去看,车队也跟着停了下来。
从草从里拖出几条人影,却是衣衫不整,几人瞧着乞丐模样,却在欺负一位穿着补丁衣裳的姑娘。
这姑娘衣裳还算完整,恐怕是被人刚拖到草从里去的,马车内几人见了,皆很生气,乔宝莹下令把这几人扣押回去交大人处置,而那位穿补丁衣裳人庄户姑娘家便叫上了马车。
这姑娘受惊不小,一上了马车,眼泪就流过不停的,显然惊吓过度,喜姑抱住那姑娘,安慰道:“别担心,这些人会受坐牢的,他们以后再也不会伤害你了。”
待那姑娘情绪平稳下来,乔宝莹才问起她的出处,原来她是这附近村庄里的孤女,叫李沫,家里没有什么亲人,由于她长相清秀,在村里头就受人欺负,不管男女,家里头有一个八杆子打不上边的亲戚,却想着把她给卖了。
所以她才逃出来的,逃出来后,就遇上了这些乞丐,这些人把她拖入了草从,若不是他们过来,恐怕她只有死路一条了。
乔宝莹和喜姑听了后觉得这孩子太可怜了,瞧着才十五岁的模样,于是便生了侧隐之心,想把此女留下,以后留在乔宝莹身边做个小丫鬟,但她还是自由身,以后有去处了,可以离开。
李沫高兴不已,忙上前跪下,她怕是被吓怕了,就想一生都服侍在乔宝莹身边,谁也不嫁了。
眼下事情刚发生,乔宝莹也不好安慰,只好暂时同意了她的话。
一行人回了城里头,以后身边就跟着了一个丫鬟李沫了,在乔宝莹身边也不用做别的什么事儿,之后多是去照顾黎三,她毕竟怀孕了多有不便。
上香回来后,莫情没有走,而是跟着乔宝莹去了主院,两人在花厅坐下,莫情见左右无人,便劝道:“夫人,那药你还要配吗?如今连黎三都已经有了身孕了。”
乔宝莹毫不犹豫的点头,“配吧,眼下咱们在眉州还是不太安稳,待以后安稳了再生孩子也不迟。”
莫情却是叹了口气,说道:“若是大人知道了,将来必会怪我。”
“他怪的只会是我,不会怪你的,皆是我逼你做的。”
乔宝莹朝她眨了眨眼,莫情无奈一笑,“我倒不是真的怕大人怪我,而是男人都想着子嗣的,眼下三儿又有了,大人怕会不好受。”
乔宝莹是现代人啊,才二十岁就生孩子,是不是早了点,在现代三十多岁生孩子的也大有人在,当然她不会到三十多岁,但她想着至少得眉州任职期满,若能回京后,基本苏辰的官位稳了,她就可以三年抱两了,只要有银子,请人带就是。
乔宝莹早已经盘算好的,莫情见劝不过,只好应下了,接着又把药丸交到乔宝莹手中。
眉州的政务基本稳定了,转眼到了秋季,苏辰开始为李易的事谋划起来,眼下眉州稳如铁桶,李易的事也该有点动作了。
苏辰分别给朝中各位大臣去信一封,这些大臣皆是成阳先生门下的弟子,他是关门弟子,这些人虽然没有见过苏辰,却是知道的,这会儿以先生门下弟子之身份给各位师兄们写信。
过了一个月,有大部分回了信,这些人回信过来,皆很隐晦,苏辰还是看出来了,他们都说到了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昝泊。
正文 第239章苏辰受冤下狱
里头有不少人对昝泊是有此看法的,从这些人的信里头看出了端倪,苏辰便针对这些人写信联络,没想几封信来往后,苏辰发现有几位极其拥护成阳先生弟子,对他这个关门师弟很是关切,只是这些人官位都不高,不过也皆是京官了。
苏辰从这些人当中一一塞选出几位牢靠的开始长期通信。
如今要帮到李易,只有苏辰立起来,回京叙职。
而行苏辰先前写了一封凑折给李原私下里拿去京城的,李原到了京城后却发现朝堂上有些奇怪了,自从立了太子后,朝堂上已经形成了两派,一派以昝泊为首的,一派却是清流派,只拥护皇权。
李原要见到魏帝还得几费周章,先前与安中满是交好的,眼下安家被满门抄斩,新上任的公公与李原不熟,李原要入宫见驾,难上加难了。
没想在京城里耽误了不少时日,最后得知这一次江南震灾,吏部尚书于恒曾与昝泊起了争执,而先前其儿子于时灵来过巴蜀对苏辰很有好评,于是便借机接近于恒,把苏辰的凑折交到了于恒的手中。
于恒把苏辰的凑折与自己的凑折一并送到了御书房里,魏帝见了苏辰的凑折,里头写了苏辰这几年在梅县的经过,并说了对眉州未来的发展及方向,每一样都是新颖的,且见解独特,若是此法子用在朝堂之上也是成的。
与其造福一方,不如造福万民,原本就对苏辰有好感的魏帝,看了这份凑折之后,当即就要下旨召苏辰进京叙职,且把他安排在户部,做一个三品的侍郎。
然而圣旨还没有传下去,只有身边几位大臣商量完毕,江南那边就传来不好的消息,那边百姓暴乱了。
于是又派了兵过去震压,这事儿就耽误了,就等着江南水患冶好后再说。
而眉州这边的案子,莫名的有大理寺的人过来查案,查出彭山县李知县判的那桩案子有问题,原来有人去京城里头告了状,所以上面才来人的。
彭山县的案子是判错了,但苏辰及时纠正了过来,按理不会出事的,可是苏辰也一并叫过去审问了。
乔宝莹发现了问题,派人把死亡谷呆着的李易叫了来,这一桩案子明明只是一桩普通的案子,为何会让大理寺的人知道的,这中间肯定有什么事情要闹出来了。
李易训练的少女已经分批送去各地,京城也已经开了紫金楼,从各地收集过来的情报里,乔宝莹看到了个问题,就是昝泊在江南冶水患的时候,坑埋了生病的百姓而造成当地百姓暴动,借机又杀了不少百姓。
同时昝泊在这段时间见了史一言,大理寺卿史一言一直在京城里头,居然偷偷去了一趟广陵郡,与昝泊私下里见了一面,接着史一言回了京城。
史一言乔宝莹是知道的,上一次他们在梅县的时候,史家便传来了信,史家女不是要嫁给苏辰为平妻么,先前还救过苏辰的,只是皆被苏辰拒绝了后,这一次与昝泊走到了一起,恐怕已经跟昝泊结盟了。
“李易,苏辰这一次恐怕有劫难了,你派几人去一趟彭山县,再去查一查张家与李家的那个案子。”
李易听后,派了属下的人去办了。
而身边人服侍的李沫听到主子两人的说话,面色犹豫了一下,说道:“主子是要查彭山县的李家么?农女正是从彭山县那边来,不知那案子发生在哪个村子里头?”
想不到李沫是彭山县人士,先前在眉州地界遇上还没有细问呢。
乔宝莹去了苏辰的书房,查了卷宗,发现那是黎湾村的李家小女与张家儿子。
李沫听后,面色一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