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珠玉在前-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假冒的打鼓人,还给孟约提供另一个思路——不如把马甲复制个几十份,让人查这个不是,查那个还不是。再加上她还打算山寨自己,抄袭的,假冒的集齐全了,不信有人还能剥开重重洋葱皮,把她的马甲给扒出来。
  孟约把自己的想法同王醴一说,王醴不由失笑:“这亦是个办法。”
  孟老爷看闺女同个男人眉来眼去,笑意盈盈,简直要炸开,偏这俩人在说正经事,连赶人都不行。孟老爷这个气哟……这种气,和王醴好不好一点干系都没有,孟老爷早想明白了,凭那人再好,但凡是要同他抢闺女的,于他,都是天底下难得一见的大恶人。
  “爹,科学院的蒸汽机车,到底怎么样了?”袁院士早两月养好了身体,他的家人却不许他再回科学院,袁院士年纪不小了,遭此大难,精力确实大不如前。但,袁院士惦记着孟老爷这个知音,硬是在孟老爷加科学院后,也同样回到科学院去。
  加上孟老爷销假上班,孟约便想问那惹了事的火车怎么处理,问的时候,孟约其实很担心,因遭大难,火车被弃置。同时,又怕因此再出什么事,她内心矛盾得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该盼着被弃还是不被弃。
  “在这世上想干成什么事,多没有一帆风顺的,经此磨难,我与袁兄更想将蒸汽机车完善好,推行到整个大明。”在孟老爷看来,有好东西不用,扔着堆灰,那不是蠢。所以害怕机械,认为机械会带来矛盾的人,孟老爷都认为他们是已经脱离了人间,全上了天。
  孟老爷是个曾走南闯北的商人,比朝上诸公多了些与贫寒百姓打交道的经验,所以他清楚,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永远不可能消失,但也没必要把把这种矛盾夸大。那些什么国将崩乱,民不聊生,纯粹是瞎扯,那些惧怕因水力织机纺机失业的工人,真正失其业的原因,压根就不是来自水力织机纺机。
  工人失业,是因为他们务工的那些作坊,不肯更新机械。
  第一时间全面更新机械的孟老爷对此一清二楚,孟氏的作坊,在更新机械之后,非但没有辞退过一个工人,反而还多招了许多人。若是有人说多出的布匹冲击市场,孟老爷更加想喷人一脸——再没有比孟老爷更维护市场的人,他是商人,更喜欢财如源源不绝水,从不干竭泽而渔的事。
  整个世界,那么些国家,跑个远路,贩去蕃国挣大笔金银不好吗?
  问题来了,路那么远多折腾,有了火车多好,也许,不需要多久,万里之遥便能一日即到,想那时只会嫌产出不够多。
  当孟老爷将他心里思量已经很久的话说出来时,王醴和孟约都傻了,孟约傻是因为,她总结出了一个极其现代化的经验——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王醴傻是因为——满朝诸公争论无休的问题,在孟老爷这里,竟是完全不需要解决的。而且,他是从贫寒百姓的角度来说机械化这件事,更兼有一日万里这个诱人至极的说法,不管是谁都没有拒绝的理由,哪怕是叶阜安。
  “我……恐怕写不好这奏章。”王醴虽然是科举出身,文才也很可以,但他并不了解民生事务这一块,再有他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自然不能在朝会上递出奏本。
  孟约:“可以找杨先生帮忙写。”
  王醴:“哪个杨先生。”
  “前内阁首辅杨廷礼。”
  王醴:……
  他不过才去一趟奥托曼,几个月罢了,怎么像是去了几年一样,小甜甜认识的这都是些什么人呐。
  虽然王醴略有点受不住,但他仍顶住了,点头道:“若能相请得动,自然很好。”
  孟约:“那必然请得动,《闺门令》与《太祖秘史》的戏本都是杨先生写的。要不是早前半个月被撞破,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跟我磨了俩月戏本的乐呵呵老头儿是前内阁首辅。”
  这下,王醴是真有点喘不过气来了,因为他只要略一想那能撞破杨阁老身份的人是谁,就觉得日后没准要受更多惊吓。看来日后,不能放孟约离他太远,也不能离太久,不然,谁知道她会干些什么,会认识些什么人。
  “今日夜已深,明日再说罢,阿孟早些睡,孟伯父也早些安置。”
  孟老爷点头,冲王醴挥挥手:嗯,我也得好好消化消化这惊吓。
  王醴:这是您还不知道,孟约认了哪对夫妇为兄嫂,还没恭喜您,这一趟回来,您不但有了便宜儿子,还捎带有了儿媳妇和大孙子。
  #王御史:求问这一趟出远门,我不在家时女朋友都认识了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人,在线等,急?#
  #宣庆帝:有我#
  #萧皇后:有我#
  #杨廷礼:有我#
  #常抱云:我应该也算吧#
  #太祖:敢破坏队形,楼上好狗胆#


第129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孟约并不了解,杨廷礼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对孟约来说,杨廷礼再怎么掉马甲露出真身来,也都依然还是那个乐呵呵跟她磨戏本的老头儿。同她讲,非得讲清,教宣庆帝“人心治而国治”的正是这位前首辅,朝上诸公皆谓宣庆帝擅治人心,其实宣庆帝作为学生,在耍心眼子上,才只学到杨廷礼七成功力而已。
  所以,王醴登门时,是很忐忑的,反倒是孟约,提一篮子点心,并一坛秋日才蒸好的桂花酿,无比淡定地敲门。仰园的仆从打开门见是孟约,问候一声便将门打开,将孟约迎进去,并贴心告知:“阁老在闲花亭。”
  孟约熟门熟路走去,杨廷礼正自己和自己下棋,这位的棋力……孟约是看不出高低来的。早前听宣庆帝提过一句,说是“御待诏远有不如,若为棋士,乃无双国手”。
  杨廷礼也并不专注下棋,见孟约来,乐呵呵瞧她,顺手就把棋盘给收了,一点不摆高深姿态。因王醴是生脸,杨廷礼还问了王醴几句话,然后便十分和气地邀孟约王醴一块坐,命人给他们上茶,见孟约提着篮子来的,笑问:“又给老夫带什么好吃的了?”
  “点心是我家厨娘做的,桂花酿是我蒸的,早先在书上看到的,以酒蒸花为酒露,再复以水蒸花为花露,酒露花露合而为一便是花酿。这才揭封,还没喝过呢,特地带来给杨先品饮一番。”孟约以闪做花酿,都是酒泡花,然后花扔掉,将泡过花的酒蒸一道,要喝的时候每壶掺进去半壶山泉水。这回改了方子,不用泡,全程蒸出来的,花不直接接触酒或水,而是用蒸汽将花的香气淬练出来,这样就只有花的香,而没有花瓣的涩味。
  王醴:是啊,我也没喝过……
  不过孟约怎么会把王醴落下呢,自然也给他满上一盏,孟约自己是不敢喝的,她怕醉。在家醉了不要,在人家家里醉了登高唱《征服》怎么想怎么不好。
  杨廷礼饮一口酒,片刻后点头称许道:“入口清冽,如饮香花。”
  孟约一听,忍不住尝了一小口,果然,像把一桶花的花香瞬间吸进肺腑里一样,极香,却又不让人觉得讨厌:“就是好像酒劲大了点。”
  杨廷礼倒觉得正好,连喝两盏后问孟约:“今日阿孟姑娘登门,是新绘本画得了?”
  “哪有这么快,今天来寻杨先生是为机械化一事,话我说不明白,让师兄同您讲吧。”即使孟约明白“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这个中心思想,也并不能很好的复核孟老爷的话。因为要让她来说,就是这句,没别的。
  然而,这是不合大明国情的,毕竟那是现代人在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这会儿她要跟人说“少生孩子”,官府能喷她一脸唾沫星子。
  至于孟老爷,本来是孟老爷同孟约一起来的,结果,袁院士大清早就到孟园,把人扯到科学院去了,孟约只好临时把王醴扯来。
  杨廷礼虽已致仕,但朝堂上风雨岂能不闻,若说不关心那自然不可能:“老夫可以为此事代笔,但,阿孟姑娘,老夫的润笔之资可不便宜。”
  孟约看王醴,土豪家自然不差钱,虽然在南京城里有点不够看,但润笔之资,哪怕是前任首辅的,她也自觉出得起。但,古代人普遍不爱谈钱,她怕一张口提钱,反倒让杨廷礼不肯帮忙。
  见孟约看王醴,杨廷礼也笑呵呵看王醴,王醴深吸一口气上前道:“五千两。”
  孟约:……
  可以这样吗?真的直接谈价钱吗?五千两是不是有点贵,有这五千两,说不定能请责任首辅代笔了。
  杨廷礼却点头表示满意,看王醴的视线充满“年轻人,就要这么懂事”的老怀宽慰,细细询问孟老爷的想法后,杨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