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代小媳妇-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国庆点头:“行啊,我一直想着报答小花,我现在就去隔壁村子看看有谁家宰猪没。若是没有,明天正好是寺门的圩,我去赶圩。”
  “那我明天跟你一块赶圩。”齐悦有些小激动,她穿过来这么久,还没去过圩上呢。
  当地人称之为圩的地方,其实就是十里八村自发形成的一个自由集市,农历逢三五八成圩日,附近村民去寺门的圩上被称之赶圩。
  赶圩的人或多或少会带上自家多余的农产品去圩上交换,并不属于投机倒把,所以被默认存在。
  当然,也是可以用钱买的,只是农村能拿出钱的人太少,偶尔也会有城镇里的人过来买些鸡蛋米粮之类的,只是谈价与交钱时动作会避讳一些。
  若是谁家急需用钱等不到年底就杀了猪,猪肉多半是无法在村里卖光的,于是就会用板车拉着送到圩上。
  第二天,齐悦跟着余国庆去赶圩,半路上就碰上一中年村民推着板车,板车上除了半扇猪肉,还有一个猪头。
  齐悦很高兴,直接跟那村民商议买下猪头,又要买下十斤肋条肉,正问价时,被余国庆扯到身后,他笑眯眯地冲卖肉人道:“猪头肉便宜,肋条有骨头压秤,老乡你可要给个实价,不然我就去圩上找别家了。”
  卖肉人一听这话,就知道眼前青年远比问价的姑娘难糊弄,但好不容易地碰上一看就有钱的主,说不定是城里来乡下亲戚家玩耍的,于是他试探着道:“你们买得多,我肯定给便宜。这猪头按后臀肉的半价算,肋条虽有骨头但上面的肉却是猪身上最好的,不好再便宜……”
  余国庆嗤了一声,打断他的话道:“肋条上的肉是最好,也是最瘦的,但是咱乡下人买肉可不喜欢买瘦肉,而是净挑着肥肉买。老乡,你这不实诚啊,我还是和我外甥女去圩上逛逛。”
  说完,叫上齐悦就走。
  卖肉人急了,忙上去拉住他:“后生你先别走,咱再谈谈。”
  “再谈也没用,我不跟不实诚的人买东西。”余国庆面露不耐,捋下对方的手。
  “实诚,我这人再实诚不过。老叔刚刚只当你们是城里下来的,想着你们可能更喜欢瘦肉……哎,也是我眼力不好,后生你别恼,你开价,合适的话老叔就给你。”卖肉人就差拍胸脯了。
  余国庆眼底闪过一道光,他估摸了一下那猪头的重量,直接给对方比划了一个“十”的手势,卖肉人的脸一下子变成了苦瓜,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猪头我在家时就约(yao过,足有二十斤半,再加上十斤肋条,你只给十块钱老叔可是要赔死,你再加两块钱。”
  “一块不加,你要觉得不合适就算了。”余国庆又叫齐悦走,然后又没走成。
  卖肉人拉住他诉苦:“老叔家里急用钱,老人生病了要去卫生所看病,再过一个月家里两个崽又要上学交学费,就全指着这卖肉钱了,后生你就再添些钱,添不了两块,添一块五也行。”
  余国庆似乎被他的话打动,点头道:“老叔上有老下有小是挺难的,我也理解你,因为我上面也有老娘要养,下面虽还没崽,但我有两个外甥女一个外甥的学费也得我掏啊,这钱真是不够用。”
  卖肉人被他的话噎住,目光越过他落在齐悦身上,迟疑地道:“这位大姑娘是你外甥女吧?她还要上学?”
  齐悦完美地做背景图,微笑不说话,看着余国庆一脸感慨地点头:“是啊,她还有一年就高中毕业,到时我就能松缓不少。”
  卖肉人干笑了两声,不再打感情牌,只在价格上跟他磨。
  余国庆跟人谈价就没输过,卖肉人自然不是对手。最后的结果是余国庆加了五毛钱,而卖肉人答应从圩上下来后,将他们买的猪头和肋条直接送到外婆家里。
  齐悦眉开眼笑地冲余国庆抱拳口称“佩服”。
  余国庆一脸受用,又教训她:“以后学着点,别傻乎乎地被人坑。”
  齐悦表示受教,点头如啄米,让他再指点两招,余国庆就一路跟她说些谈价的小技巧,又提及他以前在黑市上的一些经历。
  齐悦当故事听,不知不觉到了圩上。
  这圩是一条青石铺就的街道,两旁有白墙黑瓦房,还有木质吊脚楼,只是没人精心养护,墙上墙脚漫上青苔和晕湿的斑点。
  街道两旁稀稀拉拉地摆放着箩筐和担子,里面是用来交换的米粮、鸡蛋、蔬菜等物,乡民或蹲着,或拿扁担枕坐着,等人上来询问。

  第284章李雅萍道歉

  街面上行走的乡民或提着篮子,或背着篓,看到道旁有合心意的物品便会停下脚步,与货主交谈,货主会看一眼对方篮子(背篓)里的物品,合意便同意交换,不合意就摆手。
  被拒绝的乡民多会悻悻离开,也有扯住货主不停的磨,或者起身吆喝货主想要的东西,若恰巧有乡民有货主需要的东西,便会加入进去,两人的商谈变成了三人,甚至四五人,聚成一团七嘴八舌很是热闹。
  齐悦看得啧啧称奇,现场体会了货币的重要性。
  “别看他们说得热闹,这交易多半成不了。”
  余国庆在边上预测了一把,而他这话落下不久,那聚拢在一起的乡民就纷纷散了,货主一脸不高兴地收拾被翻落在地上的荔枝。
  余国庆眼睛亮了一下,拉着齐悦上前问货主:“怎么卖?”
  货主只当他也是来看新鲜的,话没听完就不耐的摆手:“只要炼|乳,没有就别问货。”
  余国庆难得被哽了一下,起身一脸遗憾地对齐悦道:“看来今天没法给你买稀罕的水果了。”
  荔枝也产自G省,只是在G省南端,而资江镇在G省最北端,两地相距数百里,在这个时代运输不发达,就造成了荔枝在当地成了稀罕的水果。
  不过齐悦前世吃得多,倒也不太惦记,点头道:“我们去别处看看。”
  刚要走,货主忽然喊了一声“等等”,齐悦疑惑地转身,对方却不理会她,只盯着余国庆小声地问:“小兄弟,你刚刚是说要‘买’吗?”他比了一下数钱的手势。
  余国庆扫了眼那小半筐表皮红透的荔枝,漫不经心的点了下头,货主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立即挑起箩筐往边上引:“小兄弟你跟我来,咱找个阴凉的地方谈。”
  余国庆叫上齐悦跟了上去,来到街口一株大榕树下。
  这棵榕树垂下无数红褐色的根须,落地入土,长出新的树干,连成一片,如同一小片树林一般,完美的遮住了炙热的太阳,也挡住了别人窥探的视线,是乡民谈价的好地方。
  余国庆为了锻炼她砍价的能力,直接让齐悦上,自己则背手站在一旁。
  齐悦有些紧张,但还是按照路上他传授的经验,让对方先报价,之后挑拣了荔枝的一些小毛病,又说手上钱不多想要买些别的物品,货主急于出货只得将漫天喊价降到实价,又一降再降,最后二十来斤的荔枝只花了两块五。
  好吧,两块五都能买三斤上好的猪板油了,前几天去南面看亲戚顺路带回半筐荔枝的货主高兴地收了钱,又格外送了一个竹篓给她装荔枝。
  余国庆摇头点评:“你还是沉不住气,要是再撑一下,两块钱就能拿下。”
  齐悦却很高兴,将竹篓交到他手里:“我这是初战,不被坑就是胜利,要达到你奸商的程度……这辈子可能都无法成功。”
  余国庆却一脸“我是奸商我骄傲”的神情,一边传授她经验,一边领着她回到圩上实战。
  临近中午时,圩快散了,舅甥俩两只手上都提满了东西,最后两人寻到卖肉人,将东西往卖肉人的板车上一放,两手空空地一道回家。
  齐悦再次对余国庆叹服,他怕是一早就想好如何利用卖肉人的板车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看到堆满了板车的东西,吓了一跳,一边数落余国庆乱花钱,一边帮忙卸东西。
  卖肉人也上手帮忙,一边夸赞外婆有福气,儿子能挣钱又孝顺,把外婆夸得笑开了脸,连数落余国庆都忘了,与卖肉人聊起了天,这一聊两人扯出了拐着弯的亲戚关系。
  好吧,这十里八村,若是要硬要攀亲戚,除了近年来搬来的外来户,谁家都能硬攀上,毕竟娶妻嫁女盘结上百年了。
  被亲娘放过的余国庆暗松了口气,一边卸货,一边跟齐悦说着那些东西她拿走,哪些是给袁家叔婶的,还有单独给袁巧儿,齐悦忍不住调侃他:“你跟巧儿八字还没一撇,东西就搬到她家,小心鸡飞蛋打。”
  余国庆抬手给了她脑门一下,面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八字已经有了一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