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娘在屋里吗?”黄氏边说边一手端着一只碗往屋里走,“金花娘!”。她知道夏氏自从搬到这来后几乎就没出过门,没在院里,肯定就在屋里了,所以也不客气,直接喊着往里走。
“娘!张婶来了。”雪花忙喊道。虽然对于张婶每次来都直接进屋的情形有些不习惯,但雪花不否认,张婶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她婶子来了。”夏氏听到声音忙迎了出来。
“我给你们端了一点花生米,一点肉菜,晚上就饭吃。”说把手里端着的碗递给了夏氏。
“她婶子,您看您又拿东西来。”夏氏不好意思地说。黄氏时不时的就会拿些吃的用的来,可她们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从来没给黄氏家送过什么,这令从不喜欢沾便宜的夏氏有些脸红。
“这有什么。”黄氏爽朗地说,“今天馒头去镇上又卖了不少钱。”说完,黄氏又压低了声音指着那碗花生继续说,“就雪花教着做的这个五香花生米,还真是好卖。今天馒头他爹算了算,若这样卖下去,今年光卖花生米就比往年卖干花生多一倍的钱……”
雪花没有再听下去,转头继续切菜。当初教给张婶做五香花生米,实在是因为张婶时不时的接济她家,她才冒着被人当怪物的风险,说自己胡乱弄着玩,拿着一把张婶给的花生米,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弄成的。也幸亏她爹娘老实,而且习惯了她的瞎鼓捣,这才没起疑心,仅是更认准了自家闺女聪明。
“雪花。”张婶的小尾巴——包子,随着张婶也跑了进来。包子是张婶的女儿,和雪花同岁,今年也七岁。张婶一儿一女,儿子叫馒头,今年十二,长的浓眉大眼的。自从雪花教给张婶做五香花生米后,馒头就每天去镇上卖花生米,回来顺便替金花、银花提菜篮子。女儿叫包子,包子长的胖乎乎的,虽然和雪花同岁,但比雪花要大一圈,不管横向还是纵向。听说张婶生馒头时想吃馒头,所以生下儿子后就取名馒头了。同理,包子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雪花有时坏心的想,要是当时张婶想吃烧鸡烤鸭什么的,是不是馒头、包子现在就叫烧鸡、烤鸭了?
“雪花,明天镇上有庙会,我们去庙会上玩吧?”包子蹲在雪花面前,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兴奋的说道。
有庙会吗?她还从来不知道古代的庙会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就连镇上雪花也就去过一次,还是听说李达去给夏氏抓药硬跟去的,其实也就是为了给自己述说夏氏的病情找借口。就是那次回来后,雪花发动一家人逼着夏氏吃鸡蛋的。雪花把一切都推到了镇上的老大夫身上,无论给夏氏吃什么,都借口她偷偷问的老大夫
…本章完结…
☆、第十三章 一笔巨款
“三姐,我们去庙会上玩吧,可好玩了。”梨花听到包子的声音,从屋里跑出来对雪花说道。
“三姐,我也去。”荷花也跑出来凑热闹。
“这……?”雪花看看两个妹妹有些犹豫,她自己倒是要去,可梨花和荷花还这么小,万一人多走散了怎么办?虽然这年代的孩子多,不象现代似的那么宝贝,可梨花和荷花除了因为营养不良有些瘦弱外,怎么看都是个小美人。万一走丢了,被人送回来的可能有多大,真很难说。
“梨花,你怎么知道庙会上好玩?”雪花疑惑地问道。
“我和爹去过呀。”梨花脆脆地说,“荷花也去了,大姐,二姐也去了。”
“嗯,我也去了。”荷花在一旁点头。
“那我呢?”
“三姐你忘了,你生病了没去。娘也没去,娘说在家照顾你。”梨花眨着天真的大眼睛说道。
奥,看来是自己还没穿过来时的事了。
“那晚上和爹、娘商量商量再说吧。”雪花想还是听听李达和夏氏的意见吧。不过,自己是一定要去的。
“哦!”梨花和荷花乖乖点头。
这时,黄氏端着两个空碗从屋里走了出来,后面跟着夏氏。
“包子,再玩一会儿就回家吃晚饭,娘回去做饭了。”
“知道了,娘。”包子扬着肉嘟嘟的小脸答到。
“张婶慢走。”雪花连忙站起来说道。
雪花和夏氏一直把黄氏送到大门口才转回来。
包子、梨花、荷花已经在院子里玩起了跳房子,这还是雪花前一段时间教给她们的。
“三姐,你也来。”荷花嫩声说道
“三姐还有事,你们先玩。”雪花说完,随夏氏进了屋。
“娘,咱家还有钱吗?”雪花问道。
“昨天你爹给人家做工拿回来十几文。”
看来,这时她家目前的全部财产了,不算外债。
“娘,我想去杂货店一趟。”
“哦,要买什么吗?要多少钱?”夏氏立刻明白了女儿的意思,柔声问道。
“娘,我想买些麻油,辣椒什么的,要……七文钱。”雪花有些不好意思说,因为这是她家一半的财产了。现在农活不忙了,李达给人家帮工,一天也就能挣个十几文。
“好,娘这就给你拿。”夏氏问都没问雪花买那些东西干嘛,反正自己这个女儿这几个月来不是弄这就是鼓捣那的,她已经习惯了。而且,几个女儿因为她受苦,她已经很难受了,所以夏氏很少会反对女儿的要求。虽然,对于现在的夏氏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从夏氏那拿了钱,雪花就忙开了。她把几个腌着小黄瓜和豆角的小瓦罐打开,仔细看了看,闻了闻,咬了一小点尝了尝,然后各夹出一小碗,端去了灶房。
看了看油罐,里面还有薄薄的一层自家熬炼的猪油,拿起盐碗旁边的两个小葫芦摇了摇,空空的,没有一丝回响。又四处看了看,除了盐碗里还有一些粗盐外,什么也没有。雪花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找出一个小篮子,把两个小葫芦放进去,又去夏氏的房间拿了一个带盖的小茶杯放进去,然后提着篮子出了门。
小葫芦是用来盛放酱油和陈醋的,自从雪花腌菜开始,她家的坛坛罐罐就都被她侵占了。盐罐都没幸免,所以现在用一个粗瓷碗盛盐。唯一幸存的也就是那个小油罐,外加一个暗红陶瓷夜壶了。夜壶之所以是陶瓷的,因为那是夏氏的陪嫁,否则,她家怎么会有陶瓷的东西,就连吃饭的碗都是粗瓷的。其实,雪花曾一度打夜壶的主意,后来觉得用来腌菜用实在恶心,而且有悖职业道德,便作罢了。为这事,雪花后来反省自己是不是受现代无良商人的毒害太深了,以至于为了赚钱差点丧失做人的底线?为此,雪花狠狠地自我批评、自我检讨了一番。
…本章完结…
☆、第十四章 这是哪根葱
小杂货铺在村中央的位置,是靠在路边的两间半新的土坯房,是雪花本家的一个堂叔开的,里面也就卖些油盐酱醋的日常用品。雪花进门时,她堂婶冯氏正坐在柜台后面嗑瓜子,边嗑边和坐在柜台前面纳鞋底的两个妇女说话。
冯氏见到雪花,立刻放下瓜子站了起来,笑道:“雪花来了,买点什么?”
“婶,我买一文钱的酱油,一文钱的陈醋,一文钱的花椒,两文钱的麻油,两文钱的糖。”雪花脆声说着,把葫芦和小茶杯拿出来,依次放到柜台上。
“瞧这小嘴,噼里啪啦的。”
冯氏边说边麻利地拿过雪花放在柜台上的一个葫芦,拔开盖子闻了闻,确定了味道后,把一个黑乎乎的漏斗形状的东西放到葫芦口上,打开旁边的一个小坛子,用同样黑乎乎的木勺子舀了一勺也同样黑乎乎的黑色液体,慢慢地倒入漏斗中……
“哎哟!也就金花娘能想出用葫芦装酱油。”尖厉的声音从雪花身后传来。
雪花转头看去,一个三十左右的女人正把针往鬓角抹,眼底的嘲讽甚至不屑于隐藏。
这是哪根葱?
雪花这半年来除了挖菜,还真没机会认识多少人。
“柳枝儿娘,你还别说,用葫芦装酱油禁摔禁碰的,比用罐子装还方便。”冯氏赶忙接口。
“是吗?那赶明儿我把我家那个细口青花瓷罐摔了,也换个葫芦装酱油?”嗤笑一声,得意地接着道,“不过我家可没葫芦,都是一些细瓷的瓶子、罐子的。”
“葫芦寓意‘福禄’,没葫芦可就是没‘福禄’哟,这人要是没了‘福禄’,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雪花笑吟吟地说完,转头看冯氏忙活。
“你这个小丫头片子怎么说话呢?”柳枝儿娘蹭的一下站起来,伸手就去抓雪花的胳膊,“我非找夏云说道说道说道去,她是怎么教孩子的?”说着,扯着雪花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