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在后院陪儿子的朱铿寒听了这才着急了,换了衣裳正准备出门,进宫去呢!就听见全家都回来了,忙迎了出来。
因为这会儿圣旨还没到,朱铿寒也不知道是什么结果,反正迎出来看到了杨若嫣,就忙过来埋怨道:“你怎么跑御书房去了?皇上议事的地方,你去做什么?没事吧?我看看……”说着就上下的打量杨若嫣。
安郡王爷在身后摇头:“你爹大老远的来了,你都不知道过来叫一声?!”
朱铿寒看了看杨若嫣,似乎不像是有事,而且还嘴角带着笑,好像还有点得意,只能先肯定她是没事的,这才过来:“父王……您怎么来了?”
安郡王爷就故意的吹胡子瞪眼:“你这边都闹翻了天了,我能不过来吗?!”
杨轩笑着把安郡王爷往正房请,安郡王爷就白了朱铿寒一眼,跟着杨轩进去了。这边朱铿寒也不以为意,依然是过来问杨若嫣:“你去说什么了?没有惹怒皇上吧?”
杨若嫣笑:“好像有点惹怒……说了不少,反正……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时辰……”
朱铿寒眼睛都睁大了一些:“一个时辰……你到底说了些什么?皇上没有恼怒你吧?你说你能跟那些言官们说什么呀?他们那些人,惯会贬低人,你又是女子……”摇了摇头。
杨若嫣失笑:“你是真猜对了,这些人真的就这样贬低我的,不过被我三言两语的打败了!”
朱铿寒看她眉毛高高的扬着,失笑了都:“你还打败了……你没事就行了。”他有点无奈的道,杨若嫣有时候他还真的管不了。
杨若嫣笑着,拉着他往前院走:“两位老爷子肯定等着跟你说呢!你也听听,我今天是怎么完胜那些所谓的言官的。”
朱铿寒嗤的笑了,被她拉着往正院走去。
☆、469。第469章 :事实
来到了杨轩的书房,安郡王爷笑眯眯的正在学说他儿媳妇在御书房是怎么那些言官说的哑口无言的,朱铿寒听了一会儿,又是好笑又是无奈的。
这边正说着,来宣读圣旨的太监也到了,身后还带着二十个人的雁翅翎卫队,朱铿寒和杨若嫣又回到了自己院子,在这边接旨。
杨浩文、杨洲文等人听说来了圣旨,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赶紧的也来前面看看出了什么事,等大家听了圣旨,自然全都是惊喜的很,这件事虽然不大,但是皇上态度不明确,就这么拖着也叫人怪不舒服的,如今终于是有了结果了,还是好的结果,大家也全都放了心。
传旨的太监也嘱咐朱铿寒,如果好一点了,就进宫一趟,皇上有话询问。等他走了,府里头也热闹了起来,大家都知道了杨若嫣去跟言官辩论的事情,全都过来听人说着经过,一时笑个不住。
皇上给朱铿寒的雁翅翎卫队,就和侍卫们一样,也是护卫的作用,不过雁翅翎一般是在出门的时候带着,主要是为了威武,好看,叫人知道主子的身份不一样。
朱铿寒向来不耐烦这些俗套,因此将雁翅翎调整了一下,同样的归于侍卫统领管辖,以后也不用什么花哨的东西,依然是担任护卫之职。
朱铿寒虽然知道皇上着急的找自己,也知道想问的问题很多,不过基于他的个性,能拖就拖,因此并没有马上的去皇宫,还是在家‘养病’,一直过了十天左右,实在是不能拖着了,这天才收拾了一下,穿上朝服,往皇宫而来。
这时候之前的争论也已经消失了,王尚书之后虽然又上了折子,但是皇上要了结这件事,就得把奖励和惩罚的事情做足了,正好王尚书是反对的一个领头的,于是皇上把他降了一级,并罚俸一年。
大臣们知道皇上的意思了,也就没有敢在说这事的了。
朱铿寒来到了皇上的御书房,皇上原本在里面和大臣议事,知道他过来了,便先叫大臣们回去,先见朱铿寒。
朱铿寒进门之后跪拜行礼,口称:“参见皇上。”
皇上叫他起来,又赐座,这才笑着问道:“伤已经好了?听说腹部的伤势严重,已经没问题了吧?”
朱铿寒忙道:“全都好了,多谢皇上关心。”
皇上就笑着道:“幸好你有个懂医的娘子!哈哈,没想到竟有这样的好处。”
朱铿寒苦笑。
皇上笑了一会儿,便问道:“你回来之后伤势严重,不宜挪动,朕便也没有召见你,其实,关于你调兵这件事,朕有很多的疑问……不要担心,朕既然已经下了旨,这件事便已经是定了的,不会改变主意。”说着皇上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的道:“不过,朕总要知道详细的经过。”
朱铿寒点点头,便将自己调兵的详细经过重新说了一遍。这个经过皇上是已经听人说过,不过都是杨轩啦,或者朱铿寒身边的侍卫啦,都没有朱铿寒说的这样详细,皇上这会儿总算是听的详详细细的。
朱铿寒说完了,皇上还在御书房走来走去,半晌没说话。
朱铿寒便道:“皇上,关于调兵的事情,其实确实是规矩有点死板了,而且管束太严苛,这样出了事情,兵马调动不了,战机稍纵即逝,很有可能酿成大灾祸……这一次就是个很好的教训。”
皇上点了点头道:“朕也知道……详细问问,便是想要在这方面动一动了……古板迂腐的规矩,有时候真的要惹出大事来!”
朱铿寒听了,点了点头。
皇上沉吟了一会儿,又问朱铿寒有什么建议?朱铿寒也是想过很多遍了,于是便将自己的建议说了,皇上听了点头。
这改规矩的事情自然是要慢慢从长计议,最好是越严谨越好,因此也不是三言两语的就要定下的。
皇上重新回去坐在了龙椅上,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这才问道:“在深林中,你养伤的时候,世子妃带了侍卫去找你,阴差阳错的抓住了一个匈奴人……这件事详细的经过,你也和朕说说。”
朱铿寒点头,依然是详细的说了,而且并没有一点的掺杂其他的,最后说到青青郡主为什么去放走匈奴人,也是全都说了。
“那一天世子妃带人去找一些草药,预防回来的路上迷了路又在深林中要多呆几天,药要预备齐全。就在这个时候,郡主又来了,做出一副和臣恳谈的样子来。跟臣说,现如今唯一能做的,只有是臣回去了之后,就来皇宫找皇后娘娘说,要娶郡主为侧妃,因为郡主和臣单独在那个农家呆了几天,名誉已经毁了……”
皇上皱着眉头听着。
朱铿寒道:“臣实在是厌烦到了极点,只对郡主说,首先,我和郡主不是单独在农家,农家里有住户百姓,臣身边也一直都有侍卫。郡主以前经常的去打猎,不也是常带着侍卫跑到深山去了?如果名声毁了,那也是早毁了……”
朱铿寒顿了顿道:“为了叫郡主别再缠着臣,也为了不希望世子妃回来又看到什么,臣当时说了些难听的……”又顿了顿,才道:“几乎是骂着,把郡主骂走了。”
皇上脸色也有些不自在,半晌才叹气道:“郡主也是被惯坏了。”
朱铿寒道:“世子妃回来,当天晚上没什么,第二天早上起来,原本是要一起走的,但是没想到郡主不忿昨晚上的臣对她的责骂,心里就已经想好了,早上起来的很早,趁着大家都没起身,还有侍卫也是疲惫的时候,竟然去将匈奴少主给放走了……侍卫虽然随后就去追了,但因为深山密林,钻进去就很难找到。”
皇上道:“你怎么能肯定,那就一定是匈奴的少主?”
“匈奴人用的弯刀,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们那边铁器缺乏的很,因此一般只要有了铁,都会做他们惯用的大刀,也只有他们匈奴和鞑靼人的贵族才能用这种弯刀。”说着,朱铿寒将从那个少主身上缴获的弯刀给皇上双手递了过去。
皇上看了看,大明朝的人跟匈奴人打交道也不是一代两代了,上百年不止了,因此皇上一看也点头了,尤其那弯刀柄还带着金边,镶着宝石,明显是贵族才有的东西。
皇上拿着弯刀看了半天道:“根据你说的,这个少主凶悍,勇猛,却又不失还有些智谋?匈奴人出了这样的少主,非大明之福啊。”
朱铿寒点头道:“不错,从他能带着五千人,兵分两路奔袭北京城,这里就能看出来,这个少主是有些智谋的,而且善攻,还懂一些咱们大明朝的规矩……穿越城池,奔袭北京,这些事情能够成功,显然是懂咱们一些规矩的。”
皇上点了点头:“是啊,不然也做不到。”皇上将弯刀在手里摆弄着,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