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门口下车,这边府门不小,府门口两边两只大狮子蹲着,很是威武。杨若嫣、林樱下了车,就看到郑虢已经迎了出来,正在和杨浩文说话,看到她便忙迎过来,深深作揖笑着道:“三表姐!”
杨若嫣忙笑着道:“免了免了,是我的不是,你们来了几天了我才知道,这才赶紧过来看看你们。”
郑虢笑着道:“我们知道三姐忙,昨天不是被叫进宫一天?”
杨若嫣扬眉:“这个你也知道?”
郑虢笑着挠挠头:“昨天我们也在宫里……进屋吧!进屋慢慢说,正好这件事想和表姐表姐夫、表哥你们商量一下呢。”
众人点头,跟着进了院子,穿庭走廊,一直到了侧院,郑虢他们是客人,虽然这个府邸里没住着主人,他们也不能就大喇喇的去住到正房去,因此还是全都在客院住着。
进了客院,郑琳和郑雯在门口迎他们,全都迎进去了,各自的又是一番行礼,寒暄了一阵子,这才坐下了。
杨若嫣见了郑雯郑琳,以前还是在苏州的时候见过几面,那时候郑琳才八九岁,郑雯更小,那时候也没带出来,也就没见过。
坐下了之后,大家笑着说了说这些年各自府里的事情,郑家这几年比较的平稳,没什么大事发生,祖父郑学崇依然是任江南织造,因为织造局这个职位跟专业有关系,得懂的人来管着,郑学崇在这个职位上面已经干了很多年了,皇上也不想调开他,弄一个不懂的人过去,因此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动,不过皇上提了两次薪俸。
其他的也没什么事情。
杨浩文大致的把自己这边的事情说了说,当然事情也是很多的,只说了怎么到了咸阳那边去,怎么安的家,还有府里这边关于父亲的一些事情,其他的就不需要说的那么详细了。
杨若嫣等他们全都说的差不多了,便问道:“你们这一次上京来做什么?是皇太后叫你们上京的?”
问了这一句,屋里一时就安静了下来,郑琳就有些别扭的忙站了起来道:“我去看看丫鬟们茶点午饭准备的怎么样了。”
郑虢点点头,郑琳给大家行礼告辞出去了。
郑雯眨着一双大眼睛看了看走出去的姐姐,然后自己犹豫了一下,不过到底还是爱热闹,不想走开,于是坐在一边没说话。幸好她哥哥郑虢也是满心的烦躁事,也没注意她在不在的。
☆、417。第417章 :江南郑家
杨若嫣一看这情形,大约的也就猜到了,转头去看朱铿寒,昨天朱铿寒不是说过,皇太后在给宁王爷寻亲事?看这样子,竟然是很有可能呢!
果然的,等郑琳一避出去了,郑虢就叹气道:“原是为了五妹的亲事……皇太后想做个媒人,把五妹许配给宁王爷,但是我父亲那边,还有我妹妹本人都不愿意……父亲称病没过来,叫我带着妹妹来,就是想让皇太后看明白我们的意思,但是皇太后……唉!”说到这里重重的叹了口气,然后道:“正好想找表姐、表哥你们商量一下,主要是想求表姐夫,不知道您和宁王爷能不能说上话……能不能劝一劝?”
大家听了这话,自然全都是大是惊讶!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照理宁王爷的封地在东昌府,而织造局在松江府,虽然不至于万水千山的八竿子打不着,可距离也不近,没事怎么可能有什么来往了?
郑虢这才细细道来。原来去年的时候,老宁王爷去世,苏州还有位老郡主,是老宁王爷的亲妹妹,亲自去了东昌府吊丧的。一直在那边住了两个来月,给老宁王爷下葬了之后才回来的。
老宁王爷的孙子,就是现如今这位宁王爷,感激老郡主的一片心,也是孝顺,特意的亲自送老郡主回苏州,到了苏州,远天远地的,自然不能马上就走,住了几天的。
住的这几天,老郡主府上有点喜事,办了个宴席,苏州官场上的一些官员带着家眷们来了,就在这个宴席上,小宁王爷就见着了郑琳,不知道怎么地就喜欢了,就托老郡主询问郑琳定没有定亲,给长辈那边透露意思。
听到了这里,众人便恍然了,原来是看好了的,难怪皇太后要点着名叫郑家兄妹进京了。
杨若嫣听得也是好笑道:“瞧你说的,什么叫也不知道怎么得就喜欢了……”
郑虢也是笑着挠挠头。
杨浩文就问道:“外祖父不愿意?大舅舅也不愿意?那为什么大表哥也不来,却叫你来了?”说起来郑虢也就才十五岁,一个少年而已。
郑虢就道:“祖父的为人表哥你们都知道,忧心多的很,最不耐烦就是和京城的这些人打交道,他原本想的就是给妹妹们找些门当户对的不要太高的门第就行了,不希望攀太高的人家,更何况是王爷!因此老郡主那边虽然暗示了,不过祖父就当不知道,父亲那边也说病了,叫了几次也不肯去。”
说到了这里郑虢无奈的道:“原本以为宁王爷碰了软钉子,也就算了,谁知道不知道什么事情被叫进了京城,他居然和皇太后说了,又请皇太后给他出面!皇太后直接就下诏召郑琳进宫,说是宫里头八月里有什么百花节的,叫来玩的。倒是没有说叫别人也来。我父亲那边就想了,如果说父亲或者是大哥二哥的护送了来,说不定就被皇太后盯着一定要把亲事定下!因此父亲也没有来,也没叫大哥二哥他们来,只叫我跟着来,还带着妹妹,给皇太后摆明了意思,就是来奉召‘玩’的,别的没有什么想法。”
不等大家问,又忙道:“当然祖父和父亲都说了,叫问问姑父的意思。”他这里说的‘姑父’,指的是杨轩。他笑着道:“没想到你们都在京城,这可就太好了。”
众人听了这才恍然,原来是这样,叫郑虢来,他年纪小,带着两个年纪更小的妹妹,一看就是做不了什么主的,皇太后就算是想说什么,跟他们也是白说。
只有朱铿寒好笑的道:“宁王爷……据我所知,人品还不错,他们在东昌府那边,也没什么事情,这十几年都没有进京了,这一次要不是老宁王爷突然故去,他儿子也是早去世了,想来这位小王爷也不可能有机会进京……是个很省事的家族,为什么就不答应呢?”何至于还被嫌弃成这样了?而且宁王爷那边也是,被嫌弃成这样了,居然还不屈不挠呢。
郑虢就讪然的道:“我祖父不愿意……我妹妹是觉着……其实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不愿意。”
杨若嫣抿着嘴笑,林樱已经‘噗嗤’笑出了声。
郑虢还有点不太明白,杨若嫣笑着道:“她为什么不愿意,是真不愿意还是其他的什么缘故……这个自然要问清楚。”
郑虢就道:“我问过,跟本就不和我说!”
杨若嫣笑了道:“你虽然是她哥哥,可这种事情到底不太好和你说的。”
朱铿寒听她话里的意思,已经明白了,笑着点点头道:“我帮你打听一下,看看宁王爷那边能不能在改主意了。”
郑虢笑着忙道:“那就谢谢表姐夫了!”
朱铿寒笑着点头道:“没关系的……不过我只是问问啊,不敢肯定别的。”
郑虢忙点头:“好的,这个是当然的。”
弄了半天原来是这样的事情,大家也就算是松了口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是真的不愿意,也没什么,想办法跟宁王爷那边说通了就行。
大家过来也是为了一起热闹热闹,过寿辰的那一天无意中有些冷落郑家兄妹的。中午在这边一起吃的饭,杨若嫣他们送来的螃蟹什么的,中午便做的吃了,大家全都是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嘻嘻哈哈的吃完了饭,又玩了一会儿,杨若嫣这一家子才算是告辞。
跟他们说晚上就不过来了,晚上到底要在府里一起过中秋节。
郑虢和郑琳姐妹俩自然也知道,而且其实他们兄妹三个一起过中秋节,这边吃的喝的都是齐备的,也挺好的的。
杨若嫣他们回到了侯府,晚上一起在上房院吃了中秋宴席,吃了晚饭大家在院中赏月,就在这个时候,皇宫里皇后给安郡王世子妃送来了一些赏赐之物。
赏赐了翡翠米珠小坠角两对,还有一副朱熹的真迹。
朱熹原是南宋的理学家,在明朝也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人,明朝是受理学影响的很深的,尤其是当朝的一些年轻的文人官员,都是对朱熹崇拜之极。
他的真迹,值钱倒是在其次了,而是收藏的价值。
杨若嫣想不到皇后娘娘竟然有朱熹的真迹,更想不到竟然赐给了自己。这副真迹,乃是一首诗,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