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绅富豪,而城中最繁华的地段,在城中靠西、东,这一大片的热闹地段,咸阳的商铺基本都在这边。
咸阳也是个大城,坐马车也走了小半个时辰才来到了他们的铺子,先到了丝绸铺子,因为时间还早,今天杨若嫣本来就是专门来看铺子和宅子的,因此马车停进了后院,下了马车和朱铿寒从楼梯上了二楼。
从二楼往下看,丝绸铺子真的不小,朱铿寒轻声道:“这里地方比松江府那边的两个铺子都大,买下来的价格比那边便宜很多。”
杨若嫣叹口气道:“到底是西北和江南的不同。”
朱铿寒看着她笑,伸手帮她把头巾拿了下来:“在这里呆一会儿,到了吃饭的时候去药膳酒楼,然后再去药材铺子,这样顺路。”
杨若嫣闻言便点了点头,被他拉着到了二楼一隅,坐下喝茶歇会儿。而坐在这里,楼下的情形一目了然。
此时正在铺子看料子的,是一群有三五个人的样子,一个穿着火红的翻毛滚边领子皮袄皮裙的三十来岁的大娘子,身边跟着两个丫鬟,一个管家模样的人,一个小厮模样的人,那大娘子正在翻着放在柜台上的料子,不停的说着:“这样的颜色,我们这边早就时兴过了!去年就穿着这样的颜色。”
而掌柜的跟在后面,不得不一一解释着:“这是今年才时兴的料子,您瞧着提花纹路,这是江南那边才兴起来了的,您在看看这面料……”
“这是啥料子,不就是丝绸?你以为我没见过丝绸?”那大娘子很不客气的道。
掌柜的只能讪讪的道:“这是古香缎,以前都是进贡的,这两年江南织造局加了上百台的织机,专门织这种料子,这世面上才有卖的……”
那大娘子不信的哼了一声,却又爱不释手的摸着那料子,问多少钱一匹,一听一百两一匹吓了大大的一跳,接着就骂掌柜的骗她,不过到底还是觉着那料子好,买了两匹,又买了其他的料子共十来匹,叫伙计给她搬到了车上,这才走了。
朱铿寒看那女人的样子,本以为是不买的了,谁知道竟然还买了不少,因此等掌柜的上来之后便问道:“刚刚那人是什么人家的?”
掌柜的忙道:“是本地一个富商家的管家娘子,主子姓张,叫张麒,专门和北边做生意的。”
“哦?”朱铿寒问道:“做什么生意?”
“禀二爷,是山珍一类的,北边山里有什么就做什么,听说人参生意做得最大,在城里开了两间人参铺子。”
朱铿寒听了点点头,正好这个时候铺子里又来了客人,掌柜的低声告罪,下去接待去了。这一次来的依然是几个妇人,这几个妇人穿着整齐,举手投足也都有大户人家的教养,看样子还是个大户的管家娘子或者这一类的人。
这几个人也是来选那古香缎的,专门点了名叫掌柜的拿出来,看了半晌,选了五六匹颜色不同的,便走了。
掌柜的送走了这一批人,笑着上来躬身道:“实在想不到,古香缎在这边卖的竟然很好,松江府那边,嫌厚,一年里穿的时间不长,这边天气冷得多,卖的也格外的好。”
杨若嫣问道:“刚刚那些人是哪个府上的?”瞧着和之前来的那富商家的就完全的不同。
掌柜的忙道:“是苏老将军府上的,苏老将军是前几年才从朝廷告老的,带着全家都回了咸阳祖籍,在城里也是德高望重的,咸阳当地的官员,也要给他老人家一点面子呢。”
“咱们搬来后来府里庆贺的,还有过年的时候,他们府都来人了,”朱铿寒道:“那位苏大太太,还是庆仁伯三房的堂姐。”
杨若嫣一下子就想了起来,恍然的点了点头。来到这边之后,确实苏家的人来了两三回了,不过招待客人的是王妃和世子妃,她跟在后面只是有个大体的印象,好像苏大太太也是孩子不少,四五个女儿呢。
从丝绸铺子出来,上了马车杨若嫣笑着道:“看样子咱们的铺子生意还不错,今天咱们坐在那里看的一会儿,就已经快千两银子了。”
朱铿寒笑着道:“那是因为现在正好要转季了,丝绸料子现在就是正好卖的时候。别看价格高,这些丝绸从江南运来,路上也花了不少钱,运费高,利润就有点折扣了,不过总体来说,丝绸铺子还是最赚钱的一个。”
杨若嫣笑:“等二月过了,就把浩文叫过来,在这边可以帮你打理铺子,你就不用那么累了。”
朱铿寒失笑,伸手掐了一下她的脸:“怎么样,还是出来一趟心情好了吧?在家里窝了一冬天,人都没什么精神,出来就能说能笑的。”
杨若嫣小声道:“只是不太适应这边的气候罢了……王妃和世子妃那边,也是一冬天没什么精神。”
这个年过的也冷情,从热闹的北京城搬到这边,整个府里的人都不适应,基本上都是猫了一冬天,反倒是朱铿寒这个病人,倒是精神抖擞的每天出门,风沙都无阻。
☆、164。第164章 :自家的铺子【二更】
来到了自家的药膳酒楼,依然是马车直接进了后院,听到了院里,从后楼梯上了楼,进了一间视野最好的雅间,一进屋子朱铿寒就走到窗户前往外看,然后招呼杨若嫣:“若嫣,你来这边看。”
这里是三楼,杨若嫣走过去一看,这咸阳最繁华的一段街景就在眼底了。其实哪个地方的大城都是差不多的,街上人头攒动的人,各种小贩吆喝的声音,马车和牛车在街角遇上了,于是互相的让一让,有些不愿意让的,便吵起来。咸阳的街面很宽,基本上两三辆马车并排都能过去,走马的,抬轿的,多不胜举。
杨若嫣发觉这边确实比南方和北京那边要稍微的开放一下,一般那两个地方,街上抛头露面的年轻的女子,基本上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是这边就有不少穿的细布料子,看样子家境不错的女子走来走去,小媳妇和大娘子就更多了,还有做生意的,各种人都有。
大户人家愿意出来逛得也很多,那种很精致的轿子、马车,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就没有停,一直都有经过的。
杨若嫣正看着,腰身被人搂住了,她转头看,朱铿寒对她笑:“要吃饭了,等吃饱了再看……你要是喜欢逛街,也可以经常的出来逛。”
杨若嫣笑着过来坐在了桌上,看着满桌的菜,朱铿寒笑着亲手给她盛了一碗鲍鱼瘦肉汤:“这边酒楼分成两处,你看到了没有,正对面一间小的也是咱们这个酒楼的,那边是专门做药膳粥的,只买粥,想喝粥的便去那边,这边酒楼要是想要粥,也可以从那边要了端过来。”
杨若嫣听了又去看了看,道:“真的有个粥店,瞧着生意也挺好的,这大中午的喝粥的人还不少。”
“这边人好像就是喜欢喝粥,中午也有过来喝粥的,何况咱们的是药膳粥,这边人稀罕。”朱铿寒叫她过来坐下,笑着道:“以后咱们也要随这边的口味,多喝粥。”
杨若嫣点头:“多喝粥好啊,多喝粥……”一顿,抬眼白了他一眼,惹得朱铿寒哈哈哈的笑。
朱铿寒和她时间久了,知道她爱唠叨,有些平常应该多吃的东西,多做的事情,想起来就会说,朱铿寒也不嫌她唠叨,只是在她要说之前,他自己已经先说了,害的杨若嫣现在总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感觉他比自己懂得还多。
炸紫苏鱼卷、枸杞鸡肝汤、甘草桂皮叉烧肉等等,全是这样的菜谱,基本上太仓那三千亩田里种的药材,全都能做成药膳,杨若嫣尝着那炸紫苏鱼卷,甜中带点酸,确实非常可口。
“厨房的师傅是从松江府的那个药膳酒楼叫来的,这边的人口味偏酸辣,不过甜的也吃,很不错……”
朱铿寒正说着,就听见门口有人在说话:“呦!这不是苏家的大小姐、二小姐嘛!怎么小姐们也来馆子吃饭?叫他们做好了送家去不就行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朱铿寒和杨若嫣一愣,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停住了听门口人说话,两个丫鬟也往门边走了走。
一个年轻女子有些惊慌的声音:“我们来哪里,与你何干……”
“你说话未必就非要这么横?你爷爷不过就是个退了休的五品将军而已,我爹可是现任的咸阳知府,现在就四品!”那男子语气就有点不好起来。
“公子,二位公子!这样不好,这样不好吧,还是让让,让让……”下人婆子的声音。
“哼!我就是看不惯那样儿!说话总一副高高在上教训人的口气,年纪不大,排场不小!你排场再大,能大得过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