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芳华-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一行人到了水中高地上,宁怀璧一言不发,只等石茂重自己去看去问。

    当看到灾民们生活一切如常,相互之间还有说有笑时,石茂重暗暗点头,过去问了好几个正在编筐的乡亲,说词皆是大同小异。

    “这是宁大人帮我们谈的生意,收了是要装糖的。”

    “筐有大小,皆因想着若别人要买半斤、一斤、两斤不等的糖,皆有合适盒子装。”

    “我们尽力编得好看些,到时人家装了好卖糖,我们这钱挣得也安心。”

    ……

    一圈走访下来,别说石茂重脸色越来越好,连李矩此刻都动了心。

    这个宁怀璧,确实是个人才。别看年轻,事情却办得漂亮之极,而最关键的是,人品好。

    回头要不要找机会把宁怀璧调到府衙来当差?

    须知官场最是捧高踩低,市侩之极,可他却能在功劳面前,不为所动,反而替想抢功的上司周全。这份情怀,就不仅仅是高风亮节能表扬的了。

    而是一种智慧。

    从眼前看,宁怀璧这么做必然是要吃些亏的,但从长远来看,无疑会替他在官场上积累极好的名声。不仅是上司,哪个同僚不愿意跟这样心地仁厚,知情识趣,能办事,又懂进退的人共处?

    所以李矩是当真动了爱材之意。

    而有这样想法的,还不止李矩一人。

 第113章可行

    在陪着几位大人详细考查了三鸦乡的救灾工作之后,宁怀璧又把他们送去了县衙。

    没办法,他在乡里虽然也有个小小的县丞衙门,可破旧狭小不说,前后两进总共才六七间巴掌大的小房。还要管着日常招待乡亲,料理差事。如今夏珍珍带着丫鬟婆子住下都极是勉强,怎么也腾不出空房再来安置这些大人。

    还不如回到县上,就算是去住客栈,也比他这里方便。

    只是当看着那些被洪水冲得一无所有的灾民时,回到县衙的石茂重,郑重向宁怀璧提出一个请求。

    “宁大人既然有法子救三鸦乡于水火,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好歹也顾着些周边的百姓?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了,可若是全等着朝廷救济,只怕是僧多粥少,难以尽如人意。当然,如果宁大人有什么难处,只管开口,本官尽管协调。”

    宁怀璧道,“不劳大人吩咐,为朝廷分忧,也是卑职份内之事。可拙荆内侄要做的也是小本生意,卖卖高粱糖而已。若让他做得太大,就算本钱他自家出了,可一来人手不够,二来又能上哪儿卖去?不过我倒是可以答应大人,若我那内侄能多采买些菜种回来,倒是可以匀一些给附近百姓,让大家好歹先有个收成。”

    石茂重想了想,“那这样好不好,你那内侄做出糖来,让他送到南阳府来。若东西还不错,我去找当地的商家,也包销一部分。”

    李矩一想,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忙道,“要说我们宣城府,受灾的地方不少,但没受灾的地方也有。我也可以组织商家,包销一部分。”

    卫淮听着也高兴了,“既然如此,那可太好了!宁大人,接下来可就辛苦你了。”

    可宁怀璧为难了。

    他又不是买卖人,怎知这生意能不能做?若坑了夏家怎么办?

    正犹豫着要不要答应,忽地就见金墨来报,说是夏明启找来了。

    听说是宁怀璧的大舅兄,石茂重忙让把人请进来。

    夏明启不知道这些官老爷要见他做什么,眸光微沉,行了个礼,便拿出一只沉甸甸的大包袱交给妹夫。

    “我安置好了存俭,想着你这里既遭了灾,必是缺粮种的,便在苏杭一带收了些山药芋头,南瓜茭白。这些极是好种,洒下就能活,又能当菜又能填肚子。还有些菜种,种下几天就能长一茬,对付眼下这时节,再好不过了。”

    啊呀呀,这简直是救命的东西啊!

    石茂重当即拱手行了个礼,“夏老板,您这作为,称得上是义士啊!”

    夏明启急忙弯腰回个大礼,“小民哪懂什么义不义的?不过是怕我这妹夫刚当官便遭灾落了埋怨,才替他多想些罢了。不过是一点身为家人的私心,可担不起大人的称赞。”

    石茂重却正色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你能想到他的难处,送来这些菜种,回头却不知能救活多少百姓。虽是出于私心,却也是一番义举。快请坐下,我们正有一事犯难,想听听夏老板的意见。”

    夏明启道,“大人快羞煞我了,小民一介粗俗商贩,哪里配在诸位大人跟前落座?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我听着就是。”

    看他如此谦恭守礼,石茂重越发敬重。看他执意坚持,便命人搬来张圆凳,夏明启方才坐下。

    他半辈子在生意场上打滚,人情世故岂有看不透的道理?妹夫是个小小县丞,都会操心治下的百姓,但这些大官儿,难道就不担心了?

    不可能!

    夏明启想把这份功劳送给妹夫,才故意当众开了口。眼下看来,效果倒是不错。

    如果接下来的事情,不是太为难,他便是损失几个钱,帮帮倒也无妨。

    等石茂重说完诉求,夏明启心中顿时有了对策,坦然道,“我夏家虽是商户,但家父倒也时常教导我们乐善好施。让我们把那卖糖的生意做大倒不是难事,顶多豁出去不赚钱便是。但大人说的那包销之事,小人倒有些看法。也不知合不合适,说来几位大人听听。”

    “你说!”

    夏明启苦笑道,“说实话,小人也是商户,若遇着天灾,也会帮着官府分销一些东西。虽知是善事,也理当出力,可有时分到实在是自家用不了,又卖不出去的东西,未免白白扔了可惜。所以小人时常想着,与其让各家商户分销,为何不能在分销之物上减些税赋?也不用多,比如就以半年为期,允这高粱糖进南阳府里,不收关卡路费,我们这成本就能大大降低,想来必是好卖。到时都不必分销,那些有门道的商户自然会找上门来,岂不为美?”

    这是个好主意啊!

    石茂重当即眼睛就亮了,再看看旁边的李矩卫淮,也是连连点头。

    李矩更道,“每逢天灾,皇上总会施恩,减免百姓赋税。此举不必费朝廷一分一文,却能解决百姓生计,让他们赚些小钱,挣过天灾,实在可行。”

    而且说句实话,这样做法也不用他们这些当官的去那些豪强豪绅跟前赔笑脸,谁不乐意?

    石茂重当即就决定了,“此事可行!不过许多遭灾的百姓,并不以种粮为生。还有些人家的稻杆早给水泡了,只怕也用不上,这些人那可怎么办?”

    夏明启道,“这不还有菜种吗?让他们种了菜,象芋头南瓜什么的都经放,豇豆葫芦茄子那些还能晒成菜干,都好运送贩卖。若家里什么都没有,掐些柳条,砍根竹子编个筐做个篮也能卖钱,或者去帮那些稻杆多的乡亲们编筐,只要肯干,总能挣几个工钱。”

    说到这儿,他悄悄递了个眼神给妹夫,宁怀璧倒是心领神会,补充道,“只是得请各位大人把好关,只有灾民之物才能予以减免,以防有些商家滥竽充数,逃避税赋。”

    李矩听了笑道,“你大舅兄提了这么好的主意,你却当贼似的防着他,这未免太伤人心了吧?”

    夏明启忙道,“岂敢岂敢?其实妹夫说得有理,商人之中有讲诚信的,也有那唯利是图的小人。我们既是做善事,也不愿意一粒老鼠屎就坏了一锅汤,还是提前定了规矩的好。”

    石茂重听得点头,这确实是个厚道人。

    他这法子若引申开来,其实可以做成不少善事。但要怎么不让好事变成被人钻空子的坏事,确实细细要商议一番。

    接下来,这些官员要商量正事,夏明启自然不会参与。放下菜种,他就去探望小妹了。

 第114章浪费

    夏珍珍刚收拾好屋子,忽见大哥来了,自然十分高兴。听说他在衙门里还帮着丈夫立了一功,更为喜悦。赶紧命人杀鸡烧菜,招待兄长。

    因不知道宁怀璧几时回来,所以这边饭菜好了之后,夏珍珍便先陪着夏明启吃了。只是留了一份干净饭菜,给宁怀璧备下,还细心检查别跟他吃的药材克到。

    看从前倒了油瓶都不知道扶的小妹,如今俨然是个合格的小主妇,夏明启挺欣慰。不过身为至亲骨肉,他还得提醒这个没心眼的小妹。

    “我看妹夫在几个上司跟前,颇为得用,想来熬个三五年,日后必是要升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